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高杉晋作人物简介

高杉晋作人物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150 更新时间:2024/2/9 18:39:41

高杉晋作是日本幕末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长州藩尊讨幕派领袖之一,奇兵队的创建人。幕府末期尊攘、倒幕运动的志士。

高杉晋作,日本的武士・长州藩士。以在幕末的长州藩作为尊王攘夷志士而活跃。并且创设奇兵队等诸队、把这些队伍投入在幕末长州藩的倒幕活动中。

讳(实名)春风,通称为晋作、东一、和助、默生,字畅夫,号东行、西海一狂生、东洋一狂生。化名谷潜蔵、谷梅之助、备後屋助一郎、三谷和助、祝部太郎、宍戸刑马、西浦松助等。之后改名为谷潜蔵。赠正四位(1891年(明治24年)4月8日)。

天保10年8月20日(1839年9月17日),高杉晋作出生在长门国秋城下菊屋横町(现山口县萩市),为长州藩士高杉春树(高杉小忠太)长子。高杉家家格为大组士,俸禄200石。

十岁时得到疱疮。先在汉学塾学习,嘉永5年(1852年)进入藩校的明伦馆并且学习剑术。

1857年(安政4年),他拜松下村塾的吉田松阴为师,与久坂玄瑞并称松门双璧,加吉田稔磨为松门三秀,加入江九一为松门四天王,后成为明伦馆的塾头,并当了藩主之子的身边武士小官参与藩政。

吉田松阴的顽强探索精神和对幕府腐朽政治的猛烈攻击,以及学以致用的主和教育平等的思想,对晋作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经吉田松阴介绍与佐久间象山知交。1859年,吉田松阴死于“安政大狱”,这件事更加深了他对幕府政治的痛恨。

1858年,晋作到江户幕府学校昌平潢去深造。他在写给长州藩家老益田弹正的信中阐述了富国强兵的主张,指出“富国之本在于节俭”,“富国之末在于国产”,“强兵之本在于统一人心”,“强兵之末在于使两州(周防和长门)之人学习洋术”。松阴对此赞叹到:“呜呼,此诚我国之章。”

1860年,晋作与山口町奉行井上平右卫门的次女雅子结了婚,并进入军舰教授所学习航海术。不久,他又到东北地方去游学,先后会见了会泽安,加藤有邻,佐久间象山和横井小楠。

在旅行中,他开阔了眼界,特别是欣赏佐久间象山批判幕府、倡导开国的主张,并吸收了横井小楠鼓吹开国,富国强兵的思想。他开始批判旧学(儒学与国学),提倡实学,热情地学习和传播洋学,开始迈上了西方资产阶级文明学习的道路。从东北地方游学回藩后,晋作担任了明伦馆都讲(学官)。

1861年,藩世子提升他为江户藩邸的小姓役(侍从)。

1861年,藩主允许晋作到海外视察,并于次年派往中国。2月,当幕府为前往上海进行贸易而派出“千岁丸”时,他便同萨摩藩的五代友厚和佐贺藩的中牟仓之助一起随船前往。当船路过长崎时,他考虑“长崎互市之策”,认为“如能与美、法、英诸夷对话,则将大有裨益”。

6月初,“千岁丸”驶抵上海,当时太平天国革命正处于高潮中。晋作在上海逗留的两个月里,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观察中国形势。在他收集的有关太平天国的情报中,也记载过太平军守信义,但他更多接触到的是从江南各地躲避战乱而逃到上海来的地主士绅和地方官员,听到他们对太平军的诬蔑,因此对太平军产生了反感。

如中国士绅颜麈告诉晋作说:“弟自旧冬避长贼至此。今春三月,家屋已被焚毁,家中书籍金石图书一并而空,惨难言状。”高杉晋作表示:“闻之使人潸然泪下。”

在高杉晋作的眼里,中国的风貌已荡然无存:津港里面外国商船穿梭竞逐,市街上外国商馆鳞次栉比,一队队水兵从军舰上下来执行任务,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只对外国人免费开放……他指出:“上海之势可谓大英属国矣”,“次决非隔岸之火……孰能保证我国不遭此事态?险矣哉!”

逗留期间,五代友厚对晋作说:“尽管太平军有超人之勇,但在少数英法军队面前遭到惨败,今后是新式大炮和军舰的时代。”晋作深以为是,并邀友厚一起去观看新式大炮。

他认为:清政府之所以衰败,乃在于其不识防御外夷于外海之道。即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御敌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并使彼国志士所译之《海国图志》绝版。因循苟且,空渡岁月,徒然提倡固陋之说。

该年8月,晋作一回到长崎,就自作主张匆忙代表本藩与荷兰商人草签了购买军舰的协定,这不仅为藩里拒绝,还被传为一时笑柄。9月,他在京都向正为斡旋公武合体而进京的藩主叙述了中国的形势,然后就前往江户,在勤学院中就任御用挂(负责官员)。

不久高杉晋作参加了席卷全国的攘夷运动,目的是迫使本藩不再斡旋于公武合体之间,把力量放到防长两藩国的富国强兵上来,即实现割据。

1863年1月,晋作在神奈川的下田屋与久坂玄瑞等11人歃血盟誓,策划暗杀外国人。

1月31日,他亲率13人火烧正在江户品川御殿山施工的英国公使馆。对于高杉晋作来说,袭击公使馆虽在形式上是攘夷,但他的目的是要求实行割据,得到藩政府的同意后,便效仿西行法师故事,自号东行,剃发隐居于萩市。

伊藤博文在他的彰显碑上写道:“如果要能动如雷电、发如风雨,使众目骇然,无能够正视者。我则比不上东行高杉君”

有人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来评价他;因为高杉晋作爱酒爱美人,也有人评价他为“醉卧美人膝,醒握天下权”。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吉田松阴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吉田松阴(1830年—1859年),日本江户幕府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明治维新的先驱者。著作有《讲孟余话》、《幽囚录》、《留魂录》。吉田松阴(1830年9月20日-1859年11月21日),阳明学派思想家,名矩方,字义卿,号松阴,通称寅太郎。日本江户时代(又称德川时代)末期政治家、教育家、改革家。明治

  • 大久保利通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大久保利通(おおくぼとしみち,1830年9月26日-1878年5月14日),幼名正助,号甲东,后改名利通。生于日本萨摩藩(今鹿儿岛),原为武士,明治维新时成为政治家,与西乡隆盛及木户孝允并称维新三杰。为了改革翻云覆雨,铁血无情,不论敌友,挡在他前进道路上的只能是灰飞烟灭。他最后被民权志士刺杀身亡,但

  • 木户孝允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木户孝允(きどたかよし,1833年8月11日-1877年5月26日)本名桂小五郎,出生于日本长州藩,明治时代初期武士、政治家。木户孝允曾拜吉田松荫为兄,从斋藤弥九郎学习剑术,向江川英龙学习西方军事学。在尊攘、讨幕运动中,木户孝允起领导作用。维新后,木户孝允参加起草《五条誓约》,是政府的核心人物。他推

  • 西乡隆盛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西乡隆盛(日文名:さいごうたかもり),1828年1月23日出生于日本鹿儿岛,是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幕末)的萨摩藩武士、军人、政治家,他和木户孝允(桂小五郎),大久保利通并称“维新三杰”。前期一直从事于倒幕运动,维新成功后鼓吹并支持对外侵略扩张,因坚持征韩论遭反对,辞职回到鹿儿岛,兴办名为私学校的军事政

  • 福泽谕吉的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福沢谕吉(ふくざわゆきち,1835年1月10日—1901年2月3日),大阪人。日本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明治时期杰出的教育家、日本著名私立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的创立者。他毕生从事著述和教育活动,形成了富有启蒙意义的教育思想,对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而被日本称为“日

  • 巴菲特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全球著名投资人,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因独到又奇特的股票投资眼光而闻名世界,被众多投资人尊为“股神”。其投资过的公司遍及全球,其中对可口可乐、GEICO、美国运通等公司的投资,已成为经典案例传播。2008年以

  • 韩国具荷拉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具荷拉(구하라/Koo Hara,1991年1月13日-2019年11月24日),出生于韩国光州广域市,在日本发展的韩国籍女歌手、演员、模特、主持人,前女子演唱组合KARA成员。在2008年的韩国DSP公司选拔活动中,具荷拉被公司提拔,加入演唱组合KARA而踏入演艺圈。2009年,参加韩国KBS新综

  • 伊藤博文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伊藤博文(日语:いとうひろぶみ;1841年10月16日-1909年10月26日),幼名利助,字俊辅,号春亩,日本长州(今山口县西北部)人。日本近代政治家、明治九元老之一。他还是日本第一个内阁总理大臣、枢密院议长、贵族院院长,首任韩国总监,明治宪法之父,立宪政友会的创始人。官至从一位、大勋位、公爵。伊

  • 郎世宁的主要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郎世宁一生的主要贡献在于大胆探索西画中用的新路,熔中西画法为一炉,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画法、新格体,堪称郎世宁新体画。郎世宁来到中国后仔细研习了中国画的绘画技巧,他画的中国画具有坚实的写实功力,流畅地道的墨线,一丝不苟的层层晕染,外加无法效仿的颜色运用,中西合璧,焕然一新。并且以其独创的新画体博得

  • 保罗·伯希和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保罗·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法国汉学家,1878年5月28日生于巴黎,中学毕业后开始就学于巴黎大学,主修英语,后入法国汉学中心学习汉语,继入国立东方语言学校(Ecole Nationale des Langues Orientale Vivantes),专攻东方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