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印度英语作家安纳德生平简介

印度英语作家安纳德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433 更新时间:2024/2/10 17:03:13

穆尔克.拉吉.安纳德,印度杰出的英语作家。以如实同情的描写印度穷人而知名。1925年毕业于旁遮普大学,后在剑桥大学和伦敦的大学学院进修。1929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最初从事艺理论的著述,后创作小说。其小说主要写印度的苦力和贱民的生活。

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苦力》(1933)、《贱民》(1935)、《两叶一芽》(1937)、拉卢三部曲(1939-1942)、《伟大的心》(1945)、《七个夏天》(1951)、《一个印度子的私生活》(1953)等,还有7卷本自传体小说《人的七个时代》。

生平简介

穆尔克拉吉·南德Anand,Mulk Raj(1905-2004)是印度英语文学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生于白沙瓦(现属巴基斯坦),父亲是铜匠。1925年获旁遮普大学文学士学位。同年去英国留学,192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30年代定居英国,最初从事文艺理论著述,撰写了一系列关于南亚文化方面的著作,如1930年的《波斯绘画》和1933年的《印度教徒的艺术观》等。后创作小说,政治上和克里希南·梅农等一起积极参加印度独立运动。

1937年以战地记者身份去西班牙,写了许多充满激情的反法西斯政论。返英后继续写小说。二战期间在英国广播公司工作,结识了乔治·奥威尔和毕加索等人。1945年回归印度,定居孟买,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活动。1947年印度独立后,投身世界和平运动,于1953年获得世界和平理事会的国际和平奖金。

他虽长期定居英国,但密切关注祖国发生的大事,并以文学为武器声援国内同胞的正义斗争。他的小说主要写印度下层人民特别是苦力和贱民的生活。

1933年的作品《苦力》描写苦力孟奴受尽剥削、虐待的悲惨一生,是印度现代文学中以苦力生活为题材的第一部名著。还写了苦力的罢工斗争。他曾经说,“这些主人公对我来说是亲切的,因为他们是我童年和青年时期所熟悉的真人的反映。……他们给过我许多示和鼓舞,使我日益成熟,长大成人。”他通过亲身经历终于抛弃传统的宿命论思想,认识到命运是可以用斗争来改变的。

1935年《不可接触的贱民》通过厕所清洁工巴克哈无意间触碰到高级种姓,描绘底层人物的艰辛生活,反映出他们所受的社会歧视、压迫和非人待遇的悲惨命运,并刻画出了主人公在社会环境的强制和压抑之下的忍气吞声、逆来顺受、怯弱麻木的灵魂与心态,同时也生动而具体地揭露了种姓制度的残酷。

1937年的《两叶一芽》叙述在英国殖民者的茶叶种植园里,印度茶工甘鼓落得家破人亡的故事。在这一系列的作品中,安纳德首先打破了在题材选择方面的禁区,扩大了文学表现生活的范围,着重描写了社会下层人民的生活,把工人、农民和贱民的悲惨命运作为主要题材。

其次,对于这些主题的开掘,他正面提出了印度人民反殖民主义的愿望和要求。第三,他在创作中对现实主义艺术原则的运用和革新,对于印度现代文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以上3部小说都遭到英属印度殖民当局的查禁。

长篇小说《拉卢三部曲》包括《村庄》、《越过黑水》和《剑与镰》,通过旁遮普青年农民拉卢的生活经历,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印度农民的政治觉醒。另一部长篇小说《伟大的心》写印度传统手工艺匠受资本主义工业排挤的不幸。

印度独立后安纳德的创作题材更为广泛,艺术手法更加丰富。长篇小说《一个印度王子的私生活》通过王子的情场生活,反映印度封建贵族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精神困境;小说的叙述者是王子的私人医生,作品对王子的精神病态的剖析,既运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也不乏社会历史分析方法。

《老妇人和母牛》描写印度农村妇女的不幸命运,结尾部分令人想起印度古代罗摩休妻的传说,但时代不同了,现代妇女为摆脱夫权的压迫必须走上独立自主的生活道路。《道路》则叙述村民为如对待筑路的贱民发生意见分歧,引起波折,最后以贱民主人公比苦被逼迫离开村庄前往德里谋生结束。小说反映印度独立后贱民问题仍未获解决。

此外,安纳德还写了《七个夏天》、《晨容》、《一个情人的自白》,这是他计划中的7卷本长篇自传体小说的前3部。其中《晨容》曾获1972年印度文学院奖。安纳德还有若干短篇小说集。他在2004年9月28日在98岁时死于浦那。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琉璃》司凤情人咒发作会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琉璃》剧情中司凤认为璇玑不喜欢自己,然后带上了情人咒面具。中了情人咒的人不能受到情伤,不然几次后就会彻底离开人世。这对于司凤来说,无疑是生死考验,因为司凤爱的是璇玑,而璇玑目前根本没有六识,所以体会不到爱。想要解除司凤的情人咒,恐怕只能等璇玑恢复六识,她才能得知自己内心真正所爱。情人咒发作会怎么样

  • 《琉璃》白帝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琉璃美人煞》中白帝的结局是怎样的?小说中描写的内容,白帝最后遭到了恢复记忆的战神报复,虽然白帝自己也想要赎罪,但下场好像有点太惨了。电视剧《琉璃美人煞》改编自十四郎同名小说,讲述了前世惊心动魄的阴谋之下,天生“六识”残缺的少阳派掌门之女褚璇玑不断寻找万劫八荒镜的碎片,在她“六识”不断恢复的同时,前

  • 《琉璃》六师兄喜欢璇玑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琉璃美人煞》中的钟敏言六师兄到底是喜欢璇玑还是玲珑?钟敏言是这部剧的重要角色,戏份颇多,但这个角色也比较的纠结,感情线上藏着秘密,他到底是喜欢钟敏言还是璇玑呢?在小说中,钟敏言喜欢过璇玑,但最后跟玲珑结婚了。钟敏言是一个好人,但是对待感情有些花心,他喜欢过璇玑,同时也喜欢玲珑,他跟玲珑是青梅竹马,

  • 法国洛可可画家华多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让-安东尼·华多(Jean-Antoine Watteau,1684—1721)是法国18世纪洛可可时期的一位画家。代表作品有《舟发西苔岛》《猎人行》等。人物简介让-安东尼·华多(Jean-Antoine Watteau,1684—1721)是法国18世纪洛可可时期最重要的也最有影响力的一位画家。他

  • 法国画家布歇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弗朗索瓦·布歇(Francois Boucher,1703—1770),法国画家、版画家和设计师,是一位将洛可可风格发挥到极致的画家。曾任法国美术院院长、皇家首席画师。出版过《千姿百态》画册。个人生平生于巴黎,父亲是图案画家。从少年时代受父亲的教育,是个极其早熟的人,二十岁时就获得美术院展览会的一等

  • 法国画家弗拉戈纳尔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弗拉戈纳尔(Jean Honore Fragonard,1732—1806),法国洛可可风格画家,是洛可可艺术的代表人物,1732年4月5日生于格拉斯,1806年8月22日卒于巴黎。1765年,他在沙龙展览《高尔索斯和卡丽荷耶》(Coresus and Callirrhoe),使他成为当代历史画大师

  • 萨尔曼·鲁西迪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萨尔曼·鲁西迪(Sir Salman Rushdie)爵士,1947年6月19日出生于印度孟买,中文名又译为萨尔曼·拉什迪,十四岁移居英国读书。其作品风格往往被归类为魔幻写实主义,作品显示出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1981年发表的《午夜之子》被视为他的代表作,获得当年的布克奖,并且在2008年被评为“

  • 《琉璃》玲珑爱乌童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不怕反派坏,就怕反派帅。上一秒还恨的咬牙切齿,下一秒又被帅得五迷三道。《琉璃》这部剧中的乌童就是一个反派角色,可以说他凭一己之力从正派混成了反派。挑选黄宥明饰演乌童这个角色真的太对了,人长得帅气,帅气中又有点痞子气,这样的人饰演反派太合适不过了。反派的感情线也是一大亮点,若穿插得巧妙,丝毫不输男女主

  • 《琉璃》璇玑为司凤挡下打妖鞭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一身青色衣裙的褚璇玑,看起来好像还是一位未谙世事的邻家女,但是此刻的褚姐姐,却是眉头紧皱地站在了受刑台上。褚璇玑怒挡打妖鞭,画面中的少阳派千金,并不是在玩过家家,而是张开双臂,打算为一生所爱禹司凤,挡下这一道狠厉的赤黄色长鞭。《琉璃美人煞》中,在褚璇玑(袁冰妍饰)为禹司凤挡下打妖鞭之前,其实司大哥已

  • 《琉璃》昊辰为何偷换璇玑心灯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褚璇玑为了不让禹司凤受罚,可以说是费尽心思去种心灯,直到她昏迷了终于种出了心灯。可是令人奇怪的是褚璇玑种出心灯,满心欢喜地交到禹司凤手上,这心灯却消散了。而禹司凤则如遭雷击,褚璇玑种出了心灯,证明她有爱的人,而在禹司凤手上消散,则证明了她所爱之人是不是禹司凤。但事实真的是如此么?如果褚璇玑爱的是禹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