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君士坦丁一世迁都的原因

君士坦丁一世迁都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801 更新时间:2023/12/30 1:11:27

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330年时下令,废弃了原本的罗马城,而将拜占庭作为了罗马新的都城,并将其命名为了"新罗马"——即人们口中的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的诞生,正是在此次迁都下形成的。拜占庭明,是人类文明史上浓重的一笔,可以说正是因为有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在先,才有了流传后世的拜占庭文明。

在新的都城君士坦丁堡中,君士坦丁大帝将基督教立为了国教,基督文化与希腊文明相结合,构成了所谓的拜占庭文明,又可以称作东方基督教文明。

国家都城的变迁,往往是有其原因的,君士坦丁大帝的迁都也是如此,是综合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以及经济发展后,做出的决定。罗马帝国晚期,处于上层的贵族阶级日益腐朽,剥削严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原有的经济制度难以正运行,经济社会崩溃,动荡产生,为了改变现状,君士坦丁大帝选择了迁移都城,建立新的统治秩序与帝国文明。

东部的稳定,西部的动乱,也成了迁都的重要原因

在三世纪大危机的冲击之下,罗马原有的古代商品经济结构彻底瓦解,经济社会崩溃,商业贸易凋零,进而影响到农业,人口总数锐减,出现了大片的田地无人耕种的现象。

随着这次大规模社会危机的产生,罗马帝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政治动荡、军阀混战,地方割据产生。而面对着这种政治混乱、经济崩溃的现象,中央政府却毫无作为,或者说是无能为力。除却日益严重的地方割据势力威胁着中央的统治之外,帝国东部地区与帝国西部地区日益拉大的物质文化生活差距,也成为了推翻帝国统治的潜在威胁。

帝国西部社会动荡剧烈,百废待兴,与西方相比,帝国东部地区则缓的多,故而商贸也可以正常发展。东西方对比之下,东部地区的生活条件与社会状况明显要优越于西部地区。如此一来,帝国东部的政治地位不断上升,帝国皇帝们偏爱东部,迁都东方的城市,也就可以理解了。

解决社会矛盾,加强中央集权,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政策一举多得

罗马帝国进行共和制改革以来,并没有促进国家的进步与发展,反而是出现了内战不断的现象,使帝国人民深受其害,摆脱这种战乱不断的现象,剔除掉帝国原有的腐朽制度,也是君士坦丁大帝迁都的原因之一。君士坦丁大帝登基之后,之所以下定决心进行声势浩大的迁都行动,正是希望借此来改变原有的混乱的社会现状,将权力再度收归于中央,建立一个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

在君士坦丁大帝决定迁都之前,原本的罗马城已然衰落了,虽然它仍旧是罗马帝国最大的城市,但在政事作用上,罗马城已然被排挤到了边缘地区。

除此之外,元老院虽然占据着高位,但是已然丧失来其原本的功能,故而君士坦丁大帝在迁都之后,颁布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收回了元老院的权力,将其变成了一个咨询机构,加强了中央集权。拜占庭帝国所处的位置,正好是欧洲与其他大洲各路交通的交合点处,商业贸易的进行,商路的发展,也绕不开君士坦丁堡这座城市,故而一连几个世纪,世界的商业贸易中心一直被君士坦丁堡所占据。

迁都后君士坦丁堡在地理位置上占据了极大的优越性。君士坦丁大帝的迁都,是顺应了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处于晚期社会的罗马帝国,进行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

摆脱外部威胁,促进国内经济发展,迁都之举可以让罗马帝国获得战略优势

晚期时的罗马帝国,其面临的主要威胁有两个:一个是盘踞在帝国北部的日耳曼人部落,另一个则是位于帝国南部,时刻想要吞并罗马的波斯帝国。之所以迁都,正是因为国家的防御形式日益严峻,来自北方的蛮族自多瑙河下游地区不断发起入侵,东山再起,日益发展壮大的波斯帝国,也成为了威胁罗马帝国统治的隐患之一。

无论是北部的日耳曼,还是南部的波斯,对于罗马帝国来说,都是极大的威胁,无论哪一方发动进攻,都能使军事力量较为薄弱的罗马帝国损失惨重。君士坦丁大帝之所以迁都,便是想借此发展壮大帝国的军事实力,以应对外部的威胁。而之所以选择君士坦丁堡为新的都城,正是因为这里地势险要,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是重要的战略位置。

想要发展军事,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必要的保障,西部的经济早已在动乱之中破败不堪,君士坦丁大帝只能迁都到帝国的东部,谋求经济的发展,进而壮大帝国的军事力量,以应对来自外部的种种威胁。故而在人们评价君士坦丁堡时,都认为君士坦丁堡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评价其为"大自然专为君主国家设计的政治中心和首都。"

宗教蓬勃发展、文化中心早已东迁移,迁都比坚守来的更加明智

传承千年的拜占庭文明,自罗马古典文明发展演化而来的,但与罗马的古典文明相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君士坦丁大帝迁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君士坦丁大帝登基时,罗基督教已然成为了罗马帝国内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君士坦丁大帝承认基督教的地位,保护基督教徒的利益,以此来赢得基督教徒的支持,将其化作自己可以使用的力量之一。

罗马帝国的社会于公元三世纪爆发了危机,直接导致政体不稳,经济衰败,内战不止。各方贵族割据一方,相互征战厮杀,百姓便陷入到了水深火热的生活之中,人们对于残酷的现实已然感到绝望,只能寄希望于宗教,以得到精神上的解脱。

因此,具有普世性的基督教迅速的发展开来,在帝国后期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甚至于可以干涉政事。历代的君主一味的打压基督教,但均以失败告终,君士坦丁大帝则一改常态,将基督教变为了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中坚力量。在基督教的影响之下,以耶路撒等众多东部的城市为中心,已然形成了新的文化地带,政治文化中心已然由帝国的西部地区迁移到了帝国的东部。

因此君士坦丁大帝放弃了罗马城,以东部的君士坦丁堡作新的都城,是顺应了文化发展的进一步要求的,动乱之下的帝国西部地区早已没有文化传承可言,一味的坚守残破不堪的西部,等待罗马的只有灭亡这一种结果。

君士坦丁大帝登基时,面对着一片混乱的国内景象,他不但要重整国家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结构,还要着手应对恢复国家的文化这个一个严峻的问题。帝国西部地区已然破败,文化传统尽失,而帝国东部的希腊化文化仍旧保持着极强的生命力,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故而迁都东部,大力发展东部的文化,比起自已然一片废墟的西部地区重建文化,要简单的多。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公元三世纪时爆发的大危机,才造就了迁都现象的发生,危机的爆发,直接冲击了罗马帝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它不仅造成了社会的动荡,中央政权的不稳以及经济上的崩溃,还进一步的拉大了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进而造成了罗马帝国境内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东移的现象发生,而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进行的。

君士坦丁大帝迁都这一举措,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亦或是在文化上,都是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政治方面,在迁都之后,帝国成功的摆脱了原本混乱的社会,原本共和制中分散的权力也再度掌控到了君主的手中,中央集权专制制度就此形成;经济方面,因为地处交通要道的缘故,君士坦丁堡到商业贸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又可以加收关税,经济发展迅速。

军事方面,当经济实力发展壮大后,帝国的军事发展也有了物质基础,进而发展迅速,使帝国在多重外部威胁之中,有了自保的力量,没有被外敌所攻陷,绵延发展长达千年之久。宗教方面,在基督教被君士坦丁大帝立为国教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所谓的东正教文化圈,在拜占庭文明的影响下,周边落后的国家和部族,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教化,文明进一步发展,拜占庭文明直接影响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拜占庭文明在与其他文明点碰撞交流之中不断的融合与发展,成为了人类历史上不朽的诗篇。

正是因为有着如此复杂的社会背景以及经济发展、政治巩固和文化重建的需要,所以君士坦丁大帝迁都行动,是对当时罗马帝国内迫切需要的真实反应,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后来的历史也做出了证明,正是因为君士坦丁大帝的迁都之举,才使得罗马帝国摆脱了原本腐朽衰败的社会现象,加强了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成为了一个新的焕发生机的帝国。正是因为如此,帝国才可以延续千年之久,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君士坦丁大帝信基督教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93年,为了杜绝罗马境内的群雄争霸的悲剧重新上演,罗马皇帝戴克里先隆重的推出了他精心设计的大作,这便是“四帝共治”。这个四帝共治其特点就是主动将整个帝国一分为四,然后在东西罗马分别设置正副两位皇帝,包括戴克里先在内四位皇帝,都是不允许占有罗马城的,也不允许将自己的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正帝退休了

  • 《斛珠夫人》方卓英为什么有红药帝姬令牌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斛珠夫人》中,方卓英在追杀苏鸣到草原时,遇到了新任的左菩敦王夺洛,夺洛看到方卓英与自己长得一模一样后愣了一下,本想杀过去,但看到红药帝姬令牌后没有行动,并从苏鸣口中得知他是方诸大弟子方卓英。方卓英为什么会有红药帝姬的令牌呢?方卓英又与红药帝姬是何关系?方卓英与红药帝姬关系他是鹄库王与红药帝姬的小儿

  • 《风起洛阳》剧情梳理人物关系图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爱奇艺的迷雾剧场自从《隐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火了后,观众对迷雾剧场的期盼值是很高的,但今年的迷雾剧场显然是出师不利,《八角亭迷雾》和《致命愿望》扑得无声无息。众所周知《风起洛阳》定档了12月1日主演讲述的是百里弘毅父亲被杀,在为父查案的时候,遇上了不打不相识的高秉烛,还有内卫武思月,三人一起破

  • 《斛珠夫人》原型历史上真的有斛珠夫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其实也是有一位斛珠夫人的,而这位真正的斛珠夫人性格非常的刚烈忠贞,甚至是无论是剧里面的演员还是演员本人要是遇见她可能都会觉得汗颜,这位斛珠夫人真正的名字是叫江采萍,可不是当初甄嬛传里面的那一位,就算是甄嬛传里面估计也是借用的名字。或许这两个名字大家都会觉得没有印象,但是我再说一个称呼,大家就一

  • 《斛珠夫人》帝姬最后死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斛珠夫人》最新的剧情有点虐,在帝姬和方鉴明大婚当天发生叛乱,原来帝姬的身份果真是假的。在自缢之前,帝姬说出真实身份是郡主,作为全族上下唯一的血脉,活着只为报仇。但是帝旭和方鉴明通过柏溪之术,将两人的性命绑在一起,若帝姬也精通此术。看似在众人面前自缢身亡,有可能是装的。帝旭和方鉴明通过“柏溪”,每一

  • 《当家主母》如意和翁晋在一起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当家主母翁晋遇到如意之后喜欢上了如意,那么他和如意在一起吗?翁晋第几集出现?之后如意会同意和他在一起吗?如意可是拒绝了书砚啊!翁晋就不一样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意都看在眼里。其一:最初的相遇是美好的,翁晋就看中了如意自然洒脱的神情,为了如意的身份,还和朋友闹翻了。其二:在乎如意所说的一切话,

  • 《斛珠夫人》昶王谋逆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东野圭吾曾在小说《恶意》中写道:有些人的恨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平庸、没有天分、碌碌无为,于是你的优秀、你的天赋、你的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斛珠夫人》中的昶王,就是这种人。他对帝旭表面乖顺,实则满腹恶意,誓要取了他的性命,夺了他的帝位。因为,他终其一生,都在自以为是的理由中,恨着帝旭,这个他唯一的手足兄

  • 《斛珠夫人》幕后黑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由杨幂、陈伟霆、徐开骋等合作的古装奇幻剧《斛珠夫人》正在热播。讲述了九州大陆上的大徵王朝皇帝帝旭、权臣方诸和叶海市三人之间的爱恨纠葛,面对朝堂的权力斗争,最后叶海市成为太后,守护大徵和平的故事。那么,最大的反派是谁?真正的大反派,就是大徽的四皇子褚季昶,他才是真正的深藏不露,防不胜防,平时装出一副玩

  • 《斛珠夫人》中给王传递消息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杨幂、陈伟霆主演的电视剧《斛珠夫人》新的剧情中可以说非常的精彩,方海市准备去红药原寻找伽满人的下落,而结果却是鹄库右部的人出现,方海市虽然实力高强,但是奈何她的手下实力不济,都被生擒了,她也自然不可能独自逃跑,也跟着一起被生擒活捉。不过方海市却靠着自己的实力,令右菩敦王想要拉拢他。方海市比试中赢了右

  • 《斛珠夫人》方海市为什么要生擒龙尾神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斛珠夫人》新的剧情中非常的精彩,帝旭又一次受到了刺杀,而这一次刺杀帝旭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鹄库神秘无比的召风师,而这位第一次刺杀帝旭,直接将帝旭给打伤了,当然伤势全部由方诸承担了。不过方诸却强撑着,方海市目前还不知道方诸是帝旭的柏奚。而方诸自知自己命不久矣,主动提出了自己命不久矣,想要替帝旭铲除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