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郑国最后下场如何,水利专家郑国有什么贡献

郑国最后下场如何,水利专家郑国有什么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806 更新时间:2024/1/20 2:47:17

韩国为了消耗秦国国力,想出一招“疲秦之计”,便是让郑国到秦国修建水利。按照韩国的想法,此举会让秦国拿出大量人力和财力在工程上,其余六国便有一刻的喘息机会。所以按理来说,郑国到秦国并不是真心为秦国发展,只是最后的结果出乎了韩国的意料。六国的确获得了一时的安稳,但这项大型水利工程的建成使得秦国国力更加强盛,而且还顺便解决了秦国东出粮草不足的大问题。

1、水利专家郑国

历史上,郑国是一位水利专家,郑国渠便是郑国为秦国修建的一个大型水利工程。这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毕竟这样一个大的水利工程建成之后,对于农业灌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让关中变成了一片沃野,让秦国得以强盛,但实际上郑国渠修建的目的并不单纯。

秦国经过几代秦王的变法改革后国力日益强大,经常和其它六国约架。这其中被欺负得最惨的当属韩国。韩国紧邻秦国东边,国力比秦国弱得多,又好死不死地处在秦国东扩的交通要道上。秦国动不动便得出函谷关暴揍六国一圈,每次都得经过韩国。

后来韩国想出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妙法。计划是利用秦国的野心,派人说服秦国修建一条长渠借此消耗秦国的国力。其实这个点子有可取之处。在古代,修渠是件劳民伤财的大工程,需要冒着极大的风险,通常的结果就是渠修好了,国家也没了。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野心勃勃地修建了一条运河邗沟,想要借此连接长江和淮河。但正是这条运河导致了吴国国力的衰败,最后被越国人轻松灭掉。

这时郑国便脱颖而出。他是修水渠的出身,由他去秦国游说专业比较对口。郑国这个高级间谍不辱使命,用三寸不烂之舌说动秦王和吕不韦成为他的“天使投资人”。

2、身份暴露

郑国构思在关中修筑一条长达300 余里的灌溉渠道,西引泾水东注洛水,把灾荒频发的关中建成大秦粮仓。这一想法和吕不韦的设想不谋而合。发展关中水利、储备充足粮草,是统一六国的坚实基础。关中交通便利,再有强大补给的话,无论从哪个方向出兵都是胜券在握。

在这点上,秦国的领导人的确眼光长远,又具备无与伦比的果敢魄力。当然了,他们也不知道郑国是韩国派来的奸细,于是把建设郑国渠的任务全权委托给了这位出色的水利专家。可以说到了这里,郑国作为间谍的目的已然达成。

但郑国是个有情怀的人,他将水利事业看作生命,能修建这样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工程,也是他一生难得的机遇。于是他跋山涉水地实地踏勘。看地形、找水源、访百姓、制方案,累得跟二傻子一样。

问题是水渠施工正轰轰烈烈进行时,不知道哪个大嘴巴的韩国高层将郑国的真实身份给暴露了,一下子让秦始皇震怒,他甚至发布了驱逐令,决定驱逐所有外国国籍官员,但读了李斯的千古名章《谏逐客书》后,秦始皇冷静下来。

他派人把郑国押上来亲自审问,郑国痛快地承认了自己的身份,但也指明了水渠修建成功后会给秦国带来巨大的好处。年龄尚小的秦始皇和吕不韦商量后统一了意见,决定不计前嫌,况且人才难得,决定对郑国网开一面,让他继续回到工地上修筑水渠。

3、郑国最后下场如何

郑国是个讲义气的人,为了感谢秦始皇的知遇之恩,他本着“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拼命工作。历时十年多的时间,郑国渠修建完成。整整十年间,野心勃勃的秦国为了修建郑国渠,一个国家都没有灭,现在粮草充足兵强马壮,秦始皇大手一挥,“同志们,冲呀!”秦国的虎狼之师奔着韩国就去了。

这倒不是为了报韩国朝秦国派间谍的仇,只是因为韩国挨秦国最近,不先把它灭了统一六国的行动没法开展。韩国实在是点背到家了。早在秦始皇太爷爷秦齐秦昭襄王时代,韩国就数次遭到秦国悍将白起的蹂躏,军队越打越衰,国土越打越小,到了秦始皇要拿它开刀的时候,它只解下洛阳到南阳的一小片地盘了。

郑国渠的作用在秦灭楚的过程中发挥到极致。开始秦始皇轻敌,让李信率领20万军队去攻打楚国,结果李信惨败而归,没办法,只能把在家听小曲的王翦重新用,让他率领60军队跟楚国死磕。打仗到最后,拼的就是国力。虽然秦国也不是每仗必胜,但它失败后很快就能恢复血量卷土重来,其它六国只能屡屡掉血,这就是实力的差距。

历史上并没有记载郑国的最后下场,不过他的结局应该会不错。虽然郑国本是韩国派到秦国的间谍,但他的确帮秦国完成了一件大工程,也算是功大于过。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白起为何被秦昭襄王所杀,白起是秦始皇的下属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1、白起是秦始皇的下属吗不是,白起早于秦始皇时代,是秦昭襄王时代的名将。白起为秦国公室出身,其祖公子白是秦武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78年在位)的嫡长子。 秦武公死后传位于同母弟秦德公,嫡长子公子白没有继位,受封于平阳(今陕西宝鸡市眉县),其后人以白为氏,现在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传为白起后人。秦朝

  • 茅焦究竟是个怎样的人,茅焦谏秦王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茅焦是战国末期非常出名的谏臣,也是嬴政统治时最后一位敢于直谏的大臣。相信大家通过《大秦赋》已经了解了“茅焦谏秦王的故事”,不得不说茅焦十分有胆识,而且富有智慧,将嬴政痛骂一顿后,不仅没受惩罚,秦王还将他封为上卿,茅焦也因此名留青史。其实茅焦也是利用了嬴政的心理,下面就来讲讲历

  • 吕不韦为什么自尽,吕不韦自尽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大秦赋》中,吕不韦最后饮酒自尽令很多观众感到惋惜。好像成为秦相便是昨日,如今秦国却无吕不韦的容身之处。吕不韦因嫪毐之乱遭贬,以他的资历和才能去别国马上就能东山再起,但吕不韦并没有这样做,而且很直白的告诉赵佾自己根本看不上赵国的相位。其实吕不韦这样做,也就是打算死在秦国了。至于吕不韦自尽的原因,我们

  • 嬴政和芈月什么关系,嬴政该怎么称呼芈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芈月,也就是历史上的宣太后,因为一部《芈月传》,所以很多人习惯性的称呼她为芈月。她在秦国的历史上可以说也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对于秦国未来的发展也是很有作用,而后来秦始皇嬴政能够统一中国,也离不开芈月的功劳。那你知道嬴政和芈月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吗?如果两人能见面的话,嬴政该怎么称呼芈月呢?1、嬴政

  • 茂德帝姬怎么死的,茂德帝姬肛裂而死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茂德帝姬是宋徽宗赵佶第五女,本名叫赵福金。茂德帝姬从小便深的宠爱,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她原本可以很幸福的过完一生,但这一切都因为靖康之变发生改变。靖康之变爆发后,茂德帝姬和两位皇帝一起被送往金国。原本茂德帝姬是嫁给蔡京的儿子,到了金国后,茂德帝姬被迫改嫁,此后生活上遭受各种折磨,去世时只有2

  • 毛遂之死揭秘,毛遂真的是自刎而死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真实情况下,毛遂究竟是怎么死的呢?真实的毛遂到底是什么结局1、赵王令毛遂领兵,毛遂战败自刎毛遂,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起码在中国,“毛遂自荐”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激励着寒门子弟拿出属于自己的勇气,进入风云莫测的中国历史舞台。然而关于这位知名人物的去世,史书的记

  • 曹丕的老婆皇后是谁,曹丕最喜欢的是甄宓还是郭女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曹丕是曹魏的开国皇帝,算是完成了曹操的一大心愿。但是我们今天不是来谈曹丕如何治国、治天下,而是就说说曹丕的老婆们,当然你也可以当做是曹丕的八卦内容来看。曹丕封了皇后的老婆有两位,一位是郭女王还有一位是甄宓,剩下14位都是嫔妃,老婆数和曹操是一样多的。那曹丕最喜欢的老婆到底是郭女王还是甄宓呢

  • 林冲的师父是谁,林冲的师傅周通共收了几个徒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林冲的师傅:林冲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外号豹子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妻子是张氏贞娘,岳父也是禁军教头,父亲是东京的提辖官。那么如此厉害的一位人物,他的师傅是谁呢?林冲的师傅周侗,字光祖(约1040年1119年)陕西华州潼关人,人称“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

  • 张飞喝断当阳桥是怎么回事,张飞当阳桥喝退曹兵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张飞(?221年),字益德,涿郡(今河北保定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勇武过人,与结拜兄弟关羽并称为“万人敌”。在京剧《龙凤呈祥》中,“国老乔玄”有这样一段唱词:“他有个二弟汉寿亭侯,青龙偃月神鬼皆(唱做摘)愁。白马坡前斩颜良,延津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一事,诸葛亮为何挥泪斩马谡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失街亭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治理国家。他发展生产,积累经济实力;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的叛乱,稳定了国内政局;然后北上汉中,准备伐魏。在蜀汉建兴六年,他率军绕秦岭西侧,出祁山,先后拿下天水、南安、永安三郡,魏国关中动摇。魏明帝曹睿亲临长安,稳定局势,派大将张郃对抗蜀军。双方在街亭遭遇,马谡任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