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和张辽身为大将都有侯爵之位 两人谁更加尊贵

关羽和张辽身为大将都有侯爵之位 两人谁更加尊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076 更新时间:2024/2/10 8:01:22

还不知道:关羽和张辽都是各自阵营的大将,都是侯爵,究竟谁更为尊贵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关羽与张辽,两人都是三国时期名噪一时的将星,都在那个混乱的时代里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杀出了自己的赫赫威名。关羽曾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而张辽也曾以八百破十万,大破东吴,威震逍遥津。可以说,两人都曾为自己效忠的阵营立下过汗马功劳,所以他们都获得了那个时代可以说最为尊贵的爵位——侯爵(汉朝王莽篡位后,就只有曹操获封过公爵。)

不过虽然都是侯爵,但两人生前获得的最高爵位却各不相同,关羽我们都很熟悉,他被汉献帝授予的汉寿亭侯的位置让关羽骄傲了一辈子。而张辽则与关羽不同,关羽一辈子都以汉寿亭侯的爵位闻名于世,而张辽的爵位却经过了从最初关内侯到最后的晋阳侯的多次转变,那么既然两人都是侯爵,谁的爵位更加尊贵呢?

想要知道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就应该先了解一下汉朝的爵位制度。汉朝的爵位制度,总的来说承袭于秦朝的二十等爵制度,最早可追溯到商鞅变法时期,商鞅变法时期为了奖励军功,将爵位封为二十等,而每一级都有他们相对应的经济待遇,以此来激励当时的秦国将士,让他们奋勇杀敌来夺取军功。

西汉继承了秦朝的二十等爵制度,并且将原本品级森严的二十等爵制度加以简化,总的来说分成了三个阶层。最高层的是彻侯(二十级)、关内侯(十九级),中层为卿(十八级到十一级),低层则为五大夫(九级)以下。在二十级爵之上则是诸侯王,不过刘邦在消灭了异姓诸侯王后,定下了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此后,刘姓宗室以外的大臣,最高能够达到的爵位,也只有彻侯罢了。

到汉武帝时期,因为汉武帝名叫刘彻,所以彻侯改名为“通侯”,之后又再次改名为“列侯”。这时的列侯还没有严格的划分,所以并没有关羽后来的汉寿亭侯这一概念。而亭侯的概念的出现,要等到东汉时期。东汉时,汉朝将列侯细化为县侯、乡侯、亭侯三等,于是这才出现了亭侯这一概念。

如果按照我们上面介绍的汉朝爵位制度来看的话,毫无疑问,张辽的晋阳侯是要高于关羽的汉寿亭侯的,因为晋阳侯中的晋阳,是西汉时期设立的一个县级单位,是太原郡的治所,东汉时兼并州的治所,张辽出身雁门马邑,雁门郡当时正好属于并州,而张辽被封为自己家乡地区治所的列侯,可以说是相当尊贵了。从爵位的待遇差距来看,关羽的一个小小的亭侯,是不可能和张辽这种大县的县侯相比较的。

不过,两人之间的爵位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张辽的晋阳侯是受封于曹丕取代汉朝后建立的曹魏政权,而关羽则是获封于汉朝的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以此来断言张辽的爵位比关羽尊贵,其实对关羽是有失公平的,毕竟张辽作为曹魏政权的开国元勋之一,为曹魏政权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加官进爵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真要对比两人爵位的尊贵程度的话,其实我们更应该对比两人在东汉时期所获得的爵位的高低。关羽我们不用说,毕竟关羽生前只获得了汉寿亭侯这么一个爵位,这里主要说一说张辽。其实张辽在爵位这一点的起点上是比关羽低的,张辽是在曹操击败吕布后归降曹操的,当时被曹操封为中郎将并赐爵为关内侯。第二年,在曹操军中的关羽为了报答曹操的恩情,斩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曹操大喜过望,让汉献帝赐予了关羽汉寿亭侯的爵位,这时的关羽直接一跃成为列侯,高身为关内侯的张辽整整一级。

虽然张辽起点比较低,但他相比于关羽最大的优势在于,他跟随的是当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最为强大的曹操,曹操当时为了统一北方,东征西讨不断作战,而张辽也一路跟随。在建安十年(205),曹操派张辽率军攻打荆州,张辽成功平定了包括江夏在内的各个县,这使得他也成功跃上了列侯的宝座被封为都亭侯。这时的张辽其实爵位已经可以和关羽相提并论了。

不过,张辽的爵位真正要超越关羽却要等到建安二十五年(220)了,这一年曹操去世,曹丕接替了魏王的位置,而原本选择对曹操臣服的孙权在这时选择再次反叛,为了震慑孙权,于是曹丕选择让张辽再次前往合肥迎击孙权,并为张辽进爵为都乡侯,这时候,张辽的爵位才真正意义上超越了关羽,只不过这时候关羽早已经在曹操死前便被东吴击败,兵败而亡了。

所以,关羽生前,张辽的爵位其实并没有超越过关羽,随着关羽的死去,加上曹丕继位后对张辽这种功勋老臣的恩荣,张辽的爵位最终在晚年的最后几年轻松得从都亭侯提升到了本文提到的晋阳侯。因此,论生前获得的最高爵位来看,那么张辽确实要比关羽尊贵一些。但考虑到关羽在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之前便战死的情况(导致刘备没有机会为他加官进爵),其实两人在汉朝时期的爵位并没有真正的分出高下。

标签: 关羽张辽

更多文章

  • 刘邦占领彭城时虞姬还在 刘邦有没有碰过虞姬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虞姬,刘邦

    还不知道:虞姬和刘邦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虞姬如何落到刘邦手中?刘邦到底有没有碰虞姬?公元前205年,刘邦趁项羽在外镇压齐国叛乱占领了项羽的都城彭城,而当时项羽最喜爱的姬妾虞姬正在彭城之中,那么虞姬到底有没有被刘邦玷污了呢?故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7年,当时大家规定谁先

  •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会给蓝玉订一条迫使元主妃子羞愧自杀的罪状?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蓝玉,明朝

    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也是朱元璋手下的一位传奇名将,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朱元璋对蓝玉进行剥皮实草严厉处罚的时候,收集了蓝玉的许多罪状,搞了一本叫《逆臣录》的书。在这本书所罗列的罪状中,有一条是说蓝玉与元主的妃子有私,致使元主妃子羞愧自杀。朱元璋给蓝玉罗列的这条罪

  • 汉武帝为何能和秦始皇并称 汉武帝刘彻到底有什么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武帝,秦始皇

    还不知道:汉武帝和秦始皇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武帝刘彻凭啥能和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王朝历史中,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不仅仅是因为他实现了中原的统一,更是因为他所创立的诸多制度为后世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历史上能够与秦始皇并称的皇帝并不多,汉武帝刘彻

  • 费袆:三国时期蜀汉四相之一,为蜀汉的发展尽心竭力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费袆,蜀汉

    费祎(?~253年2月),字文伟,江夏鄳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费祎深得诸葛亮器重,屡次出使东吴,孙权、诸葛恪、羊茞等人以辞锋刁难,而费祎据理以答,辞义兼备,始终不为所屈。孙权非常惊异于他的

  • 诸葛亮在草船借箭的时候 曹操为何不直接放火箭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草船借箭

    对曹操和草船借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草船借箭时,为啥曹操不放火箭?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就此拉开序幕。每每读《三国》,脑海里便会浮现出这样几个经典故事,诸葛亮草船借箭

  • 战国四大名将当中 能够善终的人为何只有王翦一个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国,王翦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李牧都不得善终,为何王翦却是例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战国时期,列国纷争,战星璀璨,其中白起、廉颇、李牧、王翦是最能打的四个人,都是从最基层的军官做起,一步一步的成长为秦赵两国的擎天柱。在四位杰出的将领当中,最后能够善终的

  • 从反秦到白登山之战 刘邦打仗为何总是亲自上阵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邦,西汉,打仗

    还不知道:刘邦打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从反秦到白登山之战,为何亲自带兵打仗,不能坐镇后方指挥吗?刘邦是布衣天子,从曾经秦朝的一名基层小吏开始,到创建西汉帝国的开国之君,一路走来,无论是反秦战争,还是楚汉战争,又或者是剿灭异姓王叛乱的战争,到最后与匈奴发生的白登山之

  • 汉武帝托孤四个大臣 霍光为什么能专权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武帝,托孤大臣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武帝临终前,任命了四个托孤大臣,为何霍光能够专权天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公元前87年,汉武帝于弥留之际立刘弗陵为太子。第二天,汉武帝任命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人为托孤大臣,共同辅佐幼主汉昭帝刘弗陵。但在汉昭帝时代,史书记载是“政事一决于光(霍光)”,汉宣帝时

  • 仓亭之战许褚的表现如何?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许褚,三国

    所谓乱世出英雄。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许褚是曹操爱将,也是曹操手下第一号猛将,和典韦齐名,宛城之战,典韦死后,许褚一般当曹操的贴身护卫,很少当先锋,但在前期,许褚当过一次先锋,战绩突出,表现非常之猛,力压曹操手下诸将,这是哪一次呢?许褚取得了哪些战绩?这里只讨论演义。许褚当先锋,表现最

  • 韩王信对刘邦忠心耿耿为何会背叛他?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信,汉朝

    提起韩信,很多人第一印象会想到秦末汉初的淮阴侯韩信。他是汉初三杰之一,辅助刘邦匡定天下,出道以后攻必克,战必胜,其经历和他的军事指挥才能一样传奇,被后世尊称兵仙。但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另一位名人韩信,他们出生在同一个时代,名字相同,命运轨迹也相似。韩王信同样名为韩信,只是为了区别所以被称为韩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