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曹魏政权中,张辽与其他将士之间的关系如何?

在曹魏政权中,张辽与其他将士之间的关系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194 更新时间:2024/1/6 5:43:56

张辽,字文远,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张辽作为曹魏五子良将,战功赫赫,然而,张辽也有小脾气,小性子,张辽除了与李典乐进于禁不和,还与部下武周不和,但是,张辽被一个人的一句话骂醒了,被骂得口服心服,这个人是谁呢?

他的名字叫胡质,胡质(?—250年),字文德,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官至荆州刺史、征东将军。

张辽与护军武周有矛盾,两人关系一直不和,武周是九江太守武端的儿子,当时被称为雅士。

张辽曾找到刺史温恢,想让温恢出面请胡质出来给自己当参谋,但胡质以自己有病为由推托了。

张辽对胡质说,我有心请你出来做官,你怎么能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呢?

胡质说,古人相交,看他索取的很多但仍不相信他贪,看他临阵逃走仍不相信他胆怯,听到流言而不为所动,这样交情才可以长久。武周身为高雅之士,以前将军您对他赞不绝口,现在因为一点点小事,就闹成这样大的矛盾,况且我胡质本身就才薄,怎么能得到你的信任呢?

张辽听了之后,非常感动,如梦方醒,口服心服,于是,很快就与武周和好如初。

见《三国志

胡质传》记载:将军张辽与其护军武周有隙。辽见刺史温恢求请质,质辞以疾。辽出谓质曰:“仆委意於君,何以相辜如此?”质曰:“古人之交也,取多知其不贪,奔北知其不怯,闻流言而不信,故可终也。武伯南身为雅士,往者将军称之不容於口,今以睚眦之恨,乃成嫌隙。况质才薄,岂能终好?是以不原也。”辽感言,复与周平。

可以说,是胡质一句话骂醒了张辽,张辽作为五子良将,投奔曹操阵营以后,与李典和乐进、于禁都不和,关系非常糟。

史书《三国志赵俨传》记载:时于禁屯颍阴,乐进屯阳翟,张辽屯长社,诸将任气,多共不协;使俨并参三军,每事训喻,遂相亲睦。

从这可以看出,张辽完全处理不好同事关系,而胡质的话,从侧面点醒了张辽,让张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张辽有本事,有战功,可是,在曹操阵营,不是你张辽一个人有本事,于禁、乐进、李典,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而武周和李典一样,高贵典雅,如果说李典和张辽处理不好关系,有问题,那么,其他人都有问题吗?

显然,张辽本身也有一定的问题,而胡质就给了张辽一个很好的提醒。

标签: 张辽三国

更多文章

  • 曹操得知孙权劝说自己称帝时,是什么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操,汉朝

    曹操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据裴松之注引《魏略》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临死前几个月,孙权派遣使者上书称臣,并劝曹操称帝。曹操接到孙权劝进的表书后,拿着对群臣说了一句话: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这句话的意思很明

  • 司马澹:晋武帝司马懿之孙,生性酗酒,最终被石勒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澹,西晋

    司马澹(?-311),字思弘,晋宣帝司马懿之孙、琅邪武王司马伷次子、晋元帝司马睿的叔父。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初为冗从仆射,武帝太康十年(289),封东武公。性忌害,屡谮弟东安王司马繇于汝南王司马亮。惠帝元康九年(299),承贾后旨,共废太子司马遹。赵王司马伦作乱

  • 郑默:魏晋大臣、目录学家,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郑默,魏晋

    郑默(213年—280年),字思元,魏晋时期大臣、目录学家,东汉扬州刺史郑泰之孙、光禄大夫郑袤长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出身荥阳郑氏。初仕曹魏,历任秘书郎、考功郎中、司徒左长史。参与灭亡蜀国,册封关内侯。西晋建立后,历任太子中庶子、东郡太守、散骑常侍、廷尉、太常、鸿胪卿、大

  • 戚夫人倍受宠爱,为何无法撼动吕后的地位呢?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刘邦

    探寻刘邦的发迹史,我们就会发现,他能夺得天下,最少不了一个人的扶持——那就是妻子吕雉。早年间,他只是一个不成器的亭长,生活过得和乞丐差不多,还拖着和前妻生下的儿子刘肥。很多人对他都嗤之以鼻,可唯独吕雉的父亲却觉得他很不一般,还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吕雉也没有嫌弃一穷二白、还带着“拖油瓶”的他,自从

  • 郑鲜之:南朝宋时期大臣,为人通达直率,受人爱戴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郑鲜之,南朝宋

    郑鲜之(364-427年),字道子,荥阳郡开封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南朝宋时期大臣。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用心读书,不爱交游。东晋末年,任御史中丞。交好太尉刘裕,参加义熙北伐。南朝宋建立,历任太常、都官尚书,受封龙阳县子。宋少帝景平年间,出任豫章太守。为人通达直率,受人爱戴

  • 曹操如果不是妥善安葬关羽 刘备会不会调转枪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关羽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若是不妥善安葬关羽,刘备是否就不会攻打东吴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三国当中关羽的死亡一直是三国迷心中的一个遗憾,如此忠义勇猛的一个人最终却是死于小人的算计下,落得兵败被杀的下场,而在关羽死后孙权还利用关羽的遗体大做文章,将关羽的头颅装到盒子中送给曹操,企图

  • 阿巴亥最后会被殉葬,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阿巴亥,清朝

    阿巴亥的一生,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传奇且凄凉。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清太祖努尔哈赤最为宠爱的女人,先后为努尔哈赤生下三个儿子,从“丰姿貌美,颇有机变”到领衔众福晋,阿巴亥的少女心着实不柔弱。阿巴亥,一个让一代雄主努尔哈赤二度废立大妃的女人,独占风光、独得恩

  • 裴昭明:南北朝时期大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裴昭明,南北朝

    裴昭明(?~502年),字昭明,河东闻喜人,南朝大臣,南中郎将参军裴骃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裴昭明,河东郡闻喜县人,昭明年轻时便传授儒学和史学,宋泰始年间任太学博士。有司奏报说:“太子结婚,纳征礼用的是玉璧和虎皮,不清楚这有什么根据。”裴昭明发表见解说:“周礼纳

  • 贝子作为皇室宗亲爵位 乾隆为何会封福康安为贝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福康安,乾隆

    对福康安并非皇室宗亲,乾隆为什么赐封他为贝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福康安是傅恒的第三个儿子,乾隆时期的名将和民族英雄。福康安还被乾隆赐封为贝子,他也是第一个在宗室之外被封此爵位的人。那么乾隆为什么这么看重福康安呢?其原因有两点。1、孝贤纯皇后的侄子福康安是孝贤纯皇后的侄子

  • 袁绍以四世三公为荣 四世三公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袁绍,四世三公

    对袁绍和四世三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四世三公”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何袁绍会以此为荣?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豪杰纷纷崛起,在华夏大地上进行割据称雄,在早期的对峙中,袁绍以很快的速度崛起于北方,势力发展到巅峰的时候掌握着青州、冀州、并州、幽州等硕大的地盘,俨然是北方的第一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