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卖枣,张飞杀猪 两人为什么如此骁勇善战

关羽卖枣,张飞杀猪 两人为什么如此骁勇善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662 更新时间:2024/1/15 2:31:23

还不知道:张飞关羽,一个卖枣一个杀猪,哪来的一身武艺,助刘备夺天下?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有人问,关羽和张飞都是野路子出身,一个卖枣,一个杀猪,为何却能骁勇善战,助刘备三分天下?

关于关羽和张飞一个卖枣,一个杀猪的说法,其实是出自《三国演义》。这两个职业或许只是人家的副业而已,真正的出身并非如此,至少在《三国志》里面,并看不出两人的出身:

先看关羽: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

关羽是河东郡人士,年轻的时候杀了一个大户,亡命天涯期间可能卖枣子为生,后来投奔了“黑老大”刘备。

再看张飞:

“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皆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张飞是涿郡人士,年轻的时候就跟关羽一起追从刘备,因为年龄最小,当了三弟。

在我们的印象中,这俩人都是武将,武艺高强,应该没什么文化吧?

其实不然,关羽有一爱好,就是爱读《左氏春秋》,清朝年间挖出来的关羽墓砖上有刻着的墓碑记:

“他‘冲穆好道’,常以《易》、《春秋》训其子,于桓帝永寿二年丁酉卒,年六十八”

而张飞,则更擅长书法,以及绘画,虽然影视作品中都把人家演绎成了满脸胡须的壮汉,其实人家心挺细的,尤其擅长画美人,想不到吧?

有一次他被拜为了新亭侯,高兴之余打造了一把刀,刀上就刻上了字,展示了自己的书法水平:

“张飞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山铁,为一刀。铭曰:新亭侯,蜀大将也。后被范疆杀之,将此刀人于吴。”

之所以要举他们俩看书写字的例子,就是为了表明,那时候的文武是不分家的。也只有名门望族,才会让子弟们学武识字,期待以后能报效朝廷。

那么他们会不会功夫(武艺)呢?

其实我们现在从少林寺看到的,从武校看到的,从公园、电视、演出中看到的功夫,都不是正经的功夫(武艺)。这些大都是玩杂耍的人一代代留下来的,真正的功夫是简单明了,能上阵杀敌的。

会拿刀劈,会骑马,会射箭,还能劈准,射准。敌人的刀劈过来,马冲过来,箭射过来,会躲避,这就是最好的功夫。

其实,人啊要相信命运,有些人确实就是天赋异禀,天生就是打仗的料。再加上底子好,要是长成个孙悟空那个体型,再会功夫,在那个年代也难出头。而且张飞和关羽俩人都出自边郡,那个地方常年跟鲜卑、乌桓、羌人战斗。从东汉中期开始,直到东汉末年群雄纷争,这地方都打了一百多年仗了,小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自然都有两下子。

那个年头,卖枣子的,杀猪的,可不止关羽和张飞,别人奋斗一生都难以达到的高度,在他俩身上轻而易举就能达到。

打仗这玩意靠天赋的,后天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天赋这东西,可能你穷极一生,达到你所谓的天花板,才不过是人家的地板而已。

举个例子,比如金朝的创始人完颜阿骨打,出生在白山黑水之间。当时的宋朝、辽朝早就是封建社会了,而他还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可是,当他有一天想通了,拿起武器反抗辽国时,突然就变成了一位孔武有力、智谋出众的武将及战略家。仅仅用了不到11年的时间,就把强大的辽国干没了,甚至让宋朝在他的马蹄下都瑟瑟发抖。

或许有人教过他怎么打猎,但绝没有人教过他怎么识字,怎么读兵书,并将其付诸实践去排兵布阵。

在《木兰诗》中有这么一句话: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实际上,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千千万万个关羽,千千万万个张飞,亦还有千千万万个完颜阿骨打。但大部分在战争实践中战死了,通过幸存者偏差,才淘汰出关羽、张飞、完颜阿骨打。

怕死不行,怕死就当不了将军,服不了众,立不了功;运气差了不行,没人用你,或者冲在前面被人家一箭射死了,那也当不了将军;实力强,又不怕死,运气还挺好,百战不死,但缺了伯乐也不行,还是当不了将军,无法青史留名。

但就算武艺高强,又是英勇无敌,没有头脑,也很难走到最后:

一开始打天下的时候,当小弟,冲锋在前,等到当上了中层,或者高层将领之后,头脑的好坏就会限制你以后的发展。

战争是最好的老师,实践出真知嘛,正是有着一场又一场的战争,才让这些将领们学习到兵法和谋略,并将其应用到实践。

但性格上的缺陷也导致了关羽和张飞的死亡,让他们在冲击神坛的路上,运气用光,遭遇了死神的降临。

事实上很多开国大将,都不是科班出身,也都是题目中提到的野路子出身。就像最近大火的韩剧《鱿鱼游戏》一样,参加的其实都是普通人,正因为他们躲过了一次又一次死神的光临,才最终成为胜利者。

他们的情况是类似的,都是拿生命当赌注,在历史这个大舞台上尽情表演。

刘邦夺得天下的过程中,手下的几名大将,也并非科班出身:

韩信,平民一个,家里穷得很,老娘去世后,都没地方安葬。自己本人又不学无术,连饭都吃不上,经常靠别人接济勉强维生。若没有秦末乱世的到来,他的一生必然碌碌无为,可惜机会向他招了手。也幸亏刘邦收留了他,给了他项羽所不能给的信任,才成就了一代战神。

彭越,渔民一个,世代打渔的,后来活不下去了当了土匪。秦末乱世来了以后,不断有人投靠他,逐渐成了气候,楚汉争霸的时候,他选择了刘邦。

周勃,以前是靠编织养蚕的器具维持生活,而且还常在人家办丧时事吹箫奏挽歌,后来刘邦起兵,他前往追随,身经百战,成了刘邦手下的一员虎将。

还有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徐达和常遇春,这俩人也是野路子出身,但不妨碍人家成为大明开国将领:

“徐达,字天德,濠人,世业农。达少有大志,长身高颧,刚毅武勇。”

徐达是世代务农的,长得人高马大的,从小就是练武的料,一身力气和胆量。

“常遇春,字伯仁,怀远人。貌奇伟,勇力绝人,猿臂善射。初从刘聚为盗,察聚终无成,归太祖于和阳。”

常遇春也是很普通的出身,后来活不下去了,去当了强盗,人也是有先天优势,力气过人,还善于射箭。

他们都是在不断的战争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成长壮大,成就一代名将。

还有《亮剑》里面的李云龙,这也是有原型的,并非完全杜撰。人家当兵前就是个篾匠,掏出地图来就能看懂,天生的将才,连旅长都夸老李:

“真他娘的是个天才!”

那肯定的将才啊,人家老李自己都讲了,自己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

所以说,张飞和关羽,不管出身如何,都是天生的将才。跟对了大哥,有了更多参加实战的机会,并在实战中不断成长,运气一开始也算不错,踩着众位兄弟的尸骨,成为了蜀汉五虎将之一。

不过,看看曾经贩履织席的刘备,曾经当过叫花子的朱元璋,曾经被卖做奴隶的石勒,人家可是最终当了皇帝哦。

标签: 张飞关羽

更多文章

  • 蜀汉后期实力并不强悍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蜀汉,诸葛亮

    对蜀汉后期并不强悍,为何诸葛亮坚持北伐?他真正目的是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导语:可以说三国时期对蜀汉贡献最大的人就是诸葛亮,他年轻的时候本不想出山,刘备在徐庶以及司马徽的推荐下,不辞劳苦多次跑到他的茅庐里面问候。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和治国理念所打动,为刘备制定了战略规划

  • 刘璋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事情?他是如何失去益州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璋,汉朝

    益州是三国时期最大的三个州之一,刘备占领此地并建立蜀汉政权。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刘璋是汉末割据益州的枭雄之一,割据益州二十年,被曹操称为“守户之犬”。益州物阜民丰,刘璋又统治多年,为何不能阻止刘备入侵一,出身名门刘璋是汉景帝之子鲁王刘余的后人,益州牧刘璋之子。中平五年(

  • 高士廉是什么人?他为何能成为凌烟阁功臣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高士廉,唐朝

    凌烟阁是唐代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闻名于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高士廉是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修订《氏族志》,评定唐朝世家大族的门第高低,帮助唐太宗提升了陇西李氏的地位,打压了山东士族的气焰。

  • 周敦颐:北宋文学家、哲学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周敦颐,北宋

    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人,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

  • 费祎不死蜀汉就不会灭亡吗 费祎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费祎,蜀汉

    还不知道:“费祎不死,蜀汉不灭”?三国时期的费祎,到底有多厉害?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费祎,蜀汉四相(四英)之一,是继诸葛亮,以及蒋琬之后,蜀汉的顶梁柱。在费祎主政期间,蜀汉的经济和军事力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且,因为费祎为人谦恭真诚,虽居高位,且不自傲,深得同僚和蜀

  • 赵匡胤夺取柴家江山后 柴家在宋朝的地位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匡胤,柴家

    对赵匡胤夺取皇位之后,柴家在宋朝的地位怎么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柴家地位很尴尬,差不多被宋朝君臣选择性遗忘了。这个结局既不像传言的那样好,也总算不上坏。陈桥兵变后,赵匡胤黄袍加身,柴宗训被降为郑王。三年后又被迁往房州,又作房陵。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流放之地,也是一个环境非

  • 历史上刘秀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后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秀,汉朝

    刘秀,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刘秀是历史上广受赞誉的皇帝,但是,他的知名度却并不高,远不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这样的皇帝。这是怎么回事呢?说刘秀是一个广受赞誉的皇帝,确实不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证明这一点。其一,刘秀很好地处理了开国

  • 袁术和袁绍相比 孙策为何投奔袁术而不是袁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策,三国

    还不知道:三国里孙策为什么投奔的是袁术而不是袁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咱们都知道三国里的小霸王孙策不仅孔武有力,带兵是一把好手,治国也是一把好手。可以这么说,没有孙策给孙权打下的基础和留下的国业,后来的孙权是没有实力与曹操、刘备相抗衡的,毕竟孙权号称孙十万,他这个人带

  • 都说刘禅昏庸无能 诸葛亮死后皇位为何无人抢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禅,诸葛亮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禅昏庸无能,诸葛亮去世后,为何没人出来夺取刘禅的皇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誓“继之以死”来效忠“汉天子”。我们无须去论证刘禅昏不昏庸,只须去查看辅佐他的几位蜀汉重臣,就可以明白,弱如刘阿斗这般的皇帝,在位四十余年,却无人想要夺位篡权。

  • 明宣宗朱瞻基是如何开创仁宣之治的?史书怎么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明宣宗朱瞻基,仁宣之治

    明宣宗朱瞻基是如何开创“仁宣之治”的?史书怎么评价他?史书评价,因为他天资英畅,敬礼大臣,勤恤民隐,慎于用人,严惩贪官污吏,或说臣下有过失,密加详察,实则加罪,诬陷则重惩诬告之人,所以能有“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在明代,朱瞻基是继朱元璋和朱棣之后,鲜有有作为的皇帝,因为他为大明朝贡献了一个“仁宣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