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禄山有何实力敢发动安史之乱?

安禄山有何实力敢发动安史之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574 更新时间:2023/12/15 15:24:53

安史之乱是唐朝的分水岭,始于安禄山和史思明二人背叛唐朝起兵谋反。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我们知道,古代是中央集权社会。这样的集权社会,因为是用高压的办法控制地方,因此,只要朝廷的统治力变弱,地方上就容易造反。中央集权的统治力变弱,一般都是朝廷进入了衰败时期,对地方上无法控制,地方上的诸侯们才会造反。

不过就算是造反,他们也不会公开表达这样的观点。他们一般会说,他们那样做,是为了拯救皇室,拯救百姓,给天下带来和平安宁。因为如果他们说自己想造反,就肯定得不到天下老百姓的支持,因而当然也不可能获得成功。

但是,唐朝时期发生的“安史之乱”,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当时的唐朝是盛世而不是乱世。不仅是盛世,而且国泰民安。但是安禄山却在这个时候造反了。这就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不知道安禄山是怎么想的。

安禄山造反也就罢了。最奇怪的是他居然能够成功。一路势如破竹,先攻下洛阳,在那里称帝;接着又攻下长安,撵得唐玄宗四处逃窜。后来,若不是郭子仪李光弼这些节度使奋力厮杀,又借外国军队帮忙,整个唐朝可能就从那时候结束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乱,是受到了不少人支持的!

史书上没有说“安史之乱”受到了支持。史书上说的都是“安史之乱”给老百姓带来怎样深重的灾难,怎样不受老百姓的支持。问题是,既然不受支持,为什么“安史之乱”能够取得那么大成功呢?

虽说“安史之乱”最终还是被扑灭下去了。但是前后经历了八年的时间。这不能不说,“安史之乱”在当时似乎并不像史书上说的,受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抵制。同时说明,安禄山在造反的时候,特就觉得他肯定能够取得成功。

那么,安禄山究竟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他在盛世太平的时候,居然敢造反呢?

我认为当时安禄山看到了当时社会上,存在四个严重问题。

第一个问题,唐玄宗不能识将。

唐玄宗对将领的认识,全凭自己的好恶。当时有很多名将,包括王忠嗣,也包括后来崛起的郭子仪、李光弼,这些名将都不受唐玄宗的待见。唯一受待见的是哥舒翰,但哥舒翰已经太老了。也就是说,整个朝廷内部,其实是没有什么将领的。

没有将领镇守,因此安禄山往内地攻打的时候,完全是一种有恃无恐的感觉。

第二个问题,所有的军队都囤积在边关。

当时唐玄宗致力于开疆拓土。他有点学汉武帝的做法,比如汉武帝封禅夸耀武功,他也封禅夸耀武功。

唐玄宗当时确实也遇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机会。就是整个北方的突厥、吐蕃以及其他一些民族,都不是太强大,打起来似乎并不是太难。所以他想像汉武帝当年开掘走廊一样,也要开掘出一片土地。

但是唐玄宗开疆破土,和汉武帝相比,有一个巨大的问题。汉武帝开疆拓土靠的主要是卫青霍去病。这两个人是汉武帝的至亲。包括后来的李广利,也是汉武帝的亲戚。可以说,汉武帝其实是让他的家人去打仗。如果不是家人,比如像李广这种,他就不太重视。既然是家人打仗。打下来的江山,也都是他一家人的,谁会造反呢?

唐玄宗不一样,为唐玄宗开疆拓土的人,都没有唐玄宗的至亲,因此他们并不会着意帮唐玄宗打。安禄山就是看到这一点,所以他敢造反。

第三个问题,唐玄宗时期社会矛盾太多。

唐朝当时虽然处于盛世,看起来好像比较太平。但实际上,社会的贫富悬殊比较严重,土地兼并比较严重,官员的贪污腐化比较严重。因此,老百姓心里有非常多的不满。

这种不满堆积在他们心中,让他们变得非常容易被煽动。他们觉得通过造反,肯定能够改变自己不好的境遇。

所以安禄山一吆喝,他们也就跟上了。

第四个问题,天下人对唐玄宗宠幸杨家不满。

唐朝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时代,大家对唐玄宗宠幸杨贵妃、杨国忠的事情,早已经议论得沸沸扬扬,大家对这种事情很不满,不过平常也就发一阵牢骚罢了,无能为力。

现在安禄山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要杀杨国忠,也就是帮皇帝杀掉他身边的奸臣。这是在帮皇帝的忙呢,大家怎么会不积极踊跃呢?

这些恐怕就是安禄山敢于在盛世的时候造反的原因吧。

标签: 安禄山唐朝

更多文章

  • 唐玄宗缔造了盛世又毁掉 唐玄宗是昏君还是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玄宗,唐朝,盛世

    对唐玄宗缔造了大唐盛世,却又亲手将它毁掉,他是明君还是昏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近日,随着古装历史悬疑剧《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剧中许多的角色被大家所孰知与热议,这其中就包括剧中的“圣人”,即唐玄宗。《长安十二时辰》中的的圣人刚愎自用,宠信奸臣,却又有着普通百姓般的善良与

  • 孝庄太后都已经死了37年之久 康熙为何迟迟没有下葬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孝庄,康熙

    你真的了解孝庄太后停灵37年,康熙为何迟迟不将祖母下葬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清朝历史上曾经有这么一个小小的典故。在满清入关之后,多尔衮曾上深山向一位神秘道人咨询大清国运。老道答曰:“得之于摄政王,失之于摄政王;得之于孤儿寡母,失之于孤儿寡母。”皇太极听得是一头雾水,自然听不懂老道这天机

  • 慈禧太后27岁掌权长达半个世纪 期间为何无人敢撼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慈禧,清朝

    还不知道:27岁的慈禧便夺取了政权?执政长达48年之久,为何无人能撼动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慈禧本人是咸丰帝的妃子,同时也是同治帝的生母。有这一个身份摆在那儿,至少同治帝在位的13年里,是没人敢动摇慈禧的地位的。同治帝死了以后,慈禧和很多失孤的太后一样,一眨眼就失去了唯

  • 夏侯渊被黄忠斩杀之后 他死的对曹魏影响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夏侯渊,黄忠

    还不知道:夏侯渊在定军山被黄忠斩杀,对曹魏影响有多大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夏侯渊是曹操部下的一员重要猛将,可是却在定军山被蜀汉老将黄忠斩杀,这在三国历史上绝对算得上是一件大事,不仅如此,夏侯渊之死,对整个曹魏的影响也是十分严重的,说他影响到曹魏后期的发展也不为过。黄忠能

  • 卫媪是什么人?历史上有哪些关于她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卫媪,汉朝

    卫媪,相信大家对这个人知之者甚少,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汉朝时有个女佣,地位低下,出身卑微,人却长得很标致。没有正经嫁人,却跟一个籍籍无名的卫姓男人暗通款曲,最后居然生下一个皇后,一个将军夫人,一个大将军,一个驸马爷。此女正是西汉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佣——卫媪()。“媪”是老妇的意思,“卫媪”就

  • 古代将军镇守边关 皇帝为什么不担心将军手握大军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将军

    还不知道:古代将军带领大军驻守边关,皇帝为何不怕他们造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将军带领大军驻守边关,手里面掌握了大量的军队。如果人品高尚还可以,可是一旦有了别的心思。皇帝高坐在京城,就不怕他的将军造他的反,自己做皇帝吗。在古代,边关经常的会发生战争,边关将士又负担着

  • 明朝建立后,郭德成拒绝了朱元璋的封赏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郭德成,明朝

    郭德成,郭兴弟,跟随朱元璋征战天下的开国功臣。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淮南子·说林训》: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在古代封建王朝,“兔死狗烹”、过河拆桥的案例不胜枚举,很多帝王在开国登基之后,就会诛杀昔日的有功老臣,不为别的,因为这些人对皇帝了若指掌,皇帝当然怕自己创立的基业,最后

  • 历史上秦日纲与石达开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石达开,清朝

    在太平天国诸多名将中,石达开是最具有传奇色彩。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1847年,石达开和秦日纲先后受洪秀全相邀,同谋起事。巧的是,石达开和秦日纲还都是贵县人。要知道,在太平天国将领中,多数还是来自紫荆山根据地一带。照理说,石达开和秦日纲这两个老乡,应该抱团取暖才对。可是,让人万万没想到

  • 王韫秀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一生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韫秀,唐朝

    王韫秀,长安第一千金,她出身贵族,是大将军王忠嗣之女,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真实的唐朝历史上,王韫秀是河东节度使王忠嗣之女,唐朝第一巨贪元载之妻。王韫秀和元载的爱情故事非常感人,可是最后的结局却是非常的凄惨,令人感慨不已,而且后来元载成为宰相之后逐渐贪赃纳

  • 洪适:南宋爱国重臣洪晧长子,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洪适,宋朝

    洪适(kuò)(1117年—1184年),原名“造”,后更名“适”,字景伯,又字温伯、景温,号盘州,南宋著名的爱国重臣洪晧的长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适因晚年居住老家饶州盘州,故又自号盘州老人,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人。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