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在托孤诸葛亮的时候 刘备为何还托孤李严

刘备在托孤诸葛亮的时候 刘备为何还托孤李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492 更新时间:2024/2/4 2:15:56

对刘备托孤诸葛亮的同时,为何还要托孤李严?是因为不信任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正式建立了蜀汉。同年,为了给关羽报仇,并夺回荆州,刘备御驾亲征,发动了夷陵之战。诚然,刘备一度深入到吴国境内。不过,公元222年,陆逊采用了火攻的计策,让蜀汉大军损失殆尽。逃到了白帝城后,刘备的身体已经难以支撑到他回到成都了。

于是,刘备将诸葛亮和李严这两位大臣召集到身边,完成了白帝城托孤。按照刘备临终的安排,诸葛亮作为丞相,辅佐刘禅处理朝廷事务,而李严则以尚书令、中都护的身份,执掌永安等地的兵马。那么,问题来了,刘备托孤诸葛亮的同时,为何还要托孤李严?是因为不信任吗?

首先,在笔者看来,刘备同时托孤于李严和诸葛亮,并非不信任后者。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刘备最终做出了这一安排。一方面,这是为了平衡益州内部的派系力量。在蜀汉内部,主要存在益州派、东州派、荆州派这三股势力。当然,本来刘备还有一支嫡系势力,不过,因为关羽、张飞相继被杀,导致这一派系的影响力越来越小了。

在这三股势力中,诸葛亮虽然出自徐州琅琊郡,但是,他长期生活在荆州,并且和不少荆州人士来往密切,这促使其已经成为荆州派的代表人物。与此相对应的是,在法正病逝,孟达归降曹魏后,李严则成为东州派的代表人物。早在刘焉入主益州时,就将南阳和三辅地区流入的百姓组建为东州兵,以此形成了东州派这一势力。而李严出自南阳郡,并且在公元208年就来到益州,受到了刘璋的任用。因此,李严不仅可以代表东州派,也和益州本土派存在比较深的交集。

在此基础上,刘备将太子刘禅托孤给李严和诸葛亮,可以让他同时获得东州派和荆州派的支持,以此稳固刘禅的位置。反之,仅仅托孤给诸葛亮,则不利于团结蜀汉的大部分力量,也就很难坐稳皇帝的宝座了。

当然,说到这,可能有人要问了,为何刘备托孤时,没有益州派的代表人物。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应该是益州本地士族不太受刘备的信任,而且,益州派偏向于割据一方,这和刘备匡扶汉室,北伐中原的目标也不一致。公元263年,当邓艾大军兵临成都的时候,刘禅正是因为谯周等益州本土派给的压力,所以被迫开城投降。

另一方面,刘备托孤给李严,并且让他执掌一定的兵马,也是为了知人善用。公元213(建安十八年),益州牧刘璋任李严代为护军,在绵竹一带抵抗刘备。李严率领部下投降刘备,刘备任命他为裨将军。平定成都后,李严被任命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也即李严一开始的定位,就偏向于一位武将。

等到公元218年,刘备在汉中和曹操作战的时候,益州内部爆发了叛乱。对此,李严仅仅用临时召集的五千人马,就轻松平定了叛乱。因为立下了战功,李严被刘备任命为辅汉将军,并镇守巴东郡。等到白帝城托孤时,因为东吴的威胁还没有解除,不排除孙权进攻益州的可能,所以,刘备需要留下一位大臣镇守永安。为了方便李严在突发情况下调集兵马,给他一个托孤大臣的身份,也是合理的安排。

最后,李严后面的野心膨胀,自然不是刘备可以预料到的结果。公元226(建兴四年),诸葛亮在汉中,准备发兵伐魏,于是想调李严率军镇守汉中,但李严想尽办法推脱不去,却要求划分五个郡作为巴州,让他担任巴州刺史,诸葛亮没有答应。如果诸葛亮真的答应了李严的要求,几乎就是将益州一分为二了,而李严就拥有割据一方的实力。

公元230(建兴八年),为了让李严率军防御汉中,诸葛亮只能做出让步,上表刘禅,册封李严为骠骑将军。但是,李严并不满足。公元231年,为了推脱自己没有及时运送粮草的责任,李严诬陷诸葛亮故意撤军。李严此举,也是为了打压诸葛亮这位对手。

结果,等到真相水落石出后,李严的行为引起了刘禅和百官的众怒,于是他被罢免了官职,并被流放到梓潼郡。公元234年,得知诸葛亮病逝的消息后,李严也随之发病去世。李严生前依然盼望诸葛亮会再次起用他,考虑除诸葛亮之外,其它的大臣不可能再用他,故此激愤发病。

标签: 刘备诸葛亮

更多文章

  • 蜀汉第五次北伐退军时,诸葛亮安排魏延断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三国

    历史上的北伐大事记中,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蜀汉北伐成为了耳熟能详的典故,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在五丈原和司马懿隔着渭水对峙,司马懿闭门不出,诸葛亮再怎么羞辱司马懿,司马懿坚持不战,两军相持一百多天,诸葛亮不幸病重。诸葛亮死前,安排退军,特意让魏延断后,是

  • 元明月作为孝文帝的孙女,为什么没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元明月,北魏

    在古代封建社会,公主作为皇帝的女儿,身份尊贵,绝大多数能得以善终。但由于公主这一身份,本身就是皇权的附庸,在激烈的皇室斗争中,有不少公主主动或被迫卷入权力的游戏,最后难以善终,平原公主元明月就是其中一位。元明月是孝文帝元宏的孙女,京兆王元愉与杨奥妃的遗腹女,她有四个同母兄长:元宝月、元宝晖、元宝炬和

  • 刘牢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选择自杀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牢之,晋朝

    刘牢之是汉高祖刘邦之弟刘交的后裔,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刘牢之是东晋时期的名将,既在淝水之战击退秦军拯救了东晋,也曾经手握北府兵大权,连叛三主,背上反复无常的恶名。最终被迫自杀身亡。那么刘牢之是如何影响东晋局势的呢一,对抗前秦刘牢之是汉高祖刘邦之弟刘交的后裔,早年从军,因为骁勇得以入选北府兵

  • 褚英四岁就和努尔哈赤南征北战 努尔哈赤为何还要处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努尔哈赤,褚英

    还不知道:努尔哈赤为什么要处死从4岁就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儿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褚英四岁时就跟着父亲努尔哈赤征战厮杀,成年后立下赫赫战功,被视为汗位继承人。没想到的是,褚英37岁时,被父亲幽禁。两年后,神秘死亡。知情人竟然都说他自作自受。褚英是努尔哈赤的嫡长子,他的

  • 武则天为什么不选择杀李治 武则天是不能还是没有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李治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则天不选择杀掉李治,是因为没有能力或者没机会杀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武则天不是没有能力或者机会杀掉李治,而是根本不需要。首先,武则天有没有胆量杀李治。武则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为人知晓。唯一让人能够谈论的,也就是武则天14岁,还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时,武

  • 蓝玉和朱元璋一起打江山 朱元璋后面为何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蓝玉

    对朱元璋为何要杀大将蓝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时期,曾经有一个名为“大明”的朝代,明朝的历史今日被无数人津津乐道,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的人生太过传奇,所作所为也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争论,明初的蓝玉案就是其中之一。那么,

  • 王溥:北宋初期宰相,历任两代四朝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溥,北宋

    王溥(922年~982年),字齐物,并州祁人,北宋时期宰相。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太原王氏祁县房支,生于官宦世家。历任后周太祖、周世宗、周恭帝、宋太祖——两代四朝宰相。后汉乾祐年间,甲科进士第一名,任秘书郎。广顺三年(公元953年),官至宰相。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

  • 明朝有嘉靖万历这样的皇帝 清朝为何没有出现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嘉靖,万历

    对为何明朝会有嘉靖、万历这样的奇葩皇帝,清朝就没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因为明朝的文官什么都敢骂,什么都敢写。而且更重要的是,皇帝不制止。比如朱瞻基,把国家治理得不错,文治武功都挺好,就是忙里偷闲斗个蛐蛐儿,被大臣发现了,结果给取了个外号儿——“蛐蛐儿皇帝”。人家朱瞻基

  • 年羹尧被雍正处死后 雍正又是怎么处置他的妻女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年羹尧,雍正

    年羹尧被杀后,雍正是如何处置他的妻女的?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雍正王朝时期,年羹尧无疑是第一宠臣。可以想见,向来以冷血著称的雍正,一旦动起杀机,那就不会再顾及年贵妃的身份,对年家可谓是非常残忍,甚至是斩草除根。那么,雍正为什么会对年羹尧如此痛

  • 潘璋: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但为人奢侈贪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潘璋,东吴

    潘璋(?-234年),字文珪,东郡发干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之战、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其为人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获得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