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伯温的功劳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伯温最后为何落到这般结局

刘伯温的功劳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伯温最后为何落到这般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314 更新时间:2024/1/17 11:15:29

刘伯温结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伯温到底有什么功劳,为什么落得不得善终的悲催结局?

大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在民间被称之为“神人”,他不仅颇为精通兵法战术,而且谋略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相比毫无逊色,他是明朝开国元勋,也是明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

刘伯温,名基,于公元(1311生于青田(今浙江文成县)一个官宦人家。因为家境好,刘伯温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教,导致他从小酷爱读书。

元明宗至顺年间,刘伯温高中进士,成了元廷官员。但在黑暗的元政府为官,刘伯温非但不能一展才华,而且还处处受挫,因此,他最终选择了归隐山林。刘伯温回到老家青田后,专心著书,写下了反映自己政治主张的传世之作《郁离子》。

公元1360年,朱元璋以“三顾茅庐”的方式把归隐山林的刘伯温请出山,刘伯温给朱元璋的见面礼是——“隆中对”,他深入分析天下局势,向朱元璋建议采取逐个击破的方法对于陈友谅和张士诚两位枭雄。

特别是在朱元璋和陈友谅最后的鄱阳湖决战中,刘伯温居功至伟。朱、陈两军相战于鄱阳湖,第一天便激战数十丈。朱元璋坐在船上为他专设的胡床上督战,刘伯温则侍立一旁当参谋。激战正酣,刘伯温突然大叫一声,一把拉起朱元璋跳到了另外一只船上,朱元璋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一发炮弹飞来,将他原来乘坐的船炸得粉碎。而陈友谅及其部下只见炮弹击中了朱元璋的座船,都大喜不以。随后,刘伯温请求分兵拒守湖口,并与陈友谅军相约于金木相克的那一天决战,结果,大意的陈友谅战死。陈友谅死后,朱元璋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张士诚,北取中原,终于成就帝业。

此后,刘伯温一路随着朱元璋南征北战,常常帮朱元璋解困于危难之时。然后刘伯温又建议朱元璋脱离韩林儿自立,以大明为国号招揽民心。最后,在灭元时,刘伯温是主参谋。计划,并予以实施,他参与军机达八年之久,统筹全局,可以说,刘伯温是朱元璋打天下的智囊。

朱元璋一统天下后,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了三大建议。一是建议朱元璋施德政。朱元璋处决犯人时,仁爱的刘伯温总是劝其不要做过多杀孽。二是建议朱元璋实行卫所制度,加强皇帝对军队的控制,巩固了中央集权。三是建议朱元璋对民众教化,让他们懂法,因此刘伯温制定了《大明律》。

大明王朝建立后,刘伯温与左丞相李善长共同辅佐朱元璋。结果李善长和刘伯温水火不容。当时李善长有个亲信叫李彬,他的职务是中书省都事,犯了贪赃枉法罪,李善长自然想出面包庇他,于是主动张刘伯温,希望他能放李彬一马。按理说刘伯温总得给朝夕相处的李善长这个面子,然而,刘伯温却将李彬罪行上报给了朱元璋,最终李彬这被斩了。而李善长却和他决裂了。

之后,李善长处处找刘伯温的刺。而也刘伯温也知道前途凶险,于是以身体有羌为由辞职回家了。

刘伯温回到老家后,开始“闭关”,据悉,当地知县几次求见,刘伯温都给他吃了闭门羹,后来化妆成老百姓才见到他。结果交谈时,当县令露出自己的身份后,刘伯温马上惊恐失色地站起身来自称草民,并礼送知县出门,不复再见。

刘伯温回家后虽慎言谨行,但依然难以保身。李善长一手培养出来的亲信胡惟庸等人对刘伯温发动了强烈的反击。结果朱元璋下旨剥夺了刘伯温的俸禄。不久,朱元璋拜胡惟庸为相,刘伯温长叹不已,由于担忧和气愤,刘伯温病倒了。洪武八年三月,朱元璋终于派人送他回老家,到家不久,即病重而亡,时年65岁。刘伯温去世得如此之快,据说中了胡惟庸下的毒。

十后后,也就是洪武十三年,胡惟庸以谋反罪被诛,当真是善恶有报啊。

标签: 明朝刘伯温

更多文章

  • 夷陵之战如果是诸葛亮领兵 蜀汉最后会赢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夷陵之战,诸葛亮

    还不知道:夷陵之战失败,如果诸葛亮是率军讨伐东吴,蜀国会赢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刘备曾经因为东吴背信弃义的夺其地盘,杀其兄弟。而让其是十分生气,最后一怒之下带领蜀国大军进攻东吴,企图让东吴彻底的知错。但是最后这场大战的结果大家也都十分的清楚的,蜀军在占据几乎一

  • 义姁是什么人?在历史上有哪些关于她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义姁,汉朝

    西汉时,我国在医事制度上已专门设有“女医”,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现代社会的医学界里,活跃着很多的巾帼医者,她们不但医技精湛、医德高尚,为众多患者解除病痛,还用女性特有的温柔和细腻,赢得了无数患者的好口碑。但在男权为上的古代,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盛行,我们就很少看到女医生的踪影了。即便这

  • 古代太上皇退休后生活如何 古人的余生是怎么度过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太上皇

    对古代的“太上皇”们,退位后过着怎样的生活?是怎样度过余生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太上皇不多,准确地说,有记录的不多。至于为什么大家可以自行脑补一下,因为自古以来,无情最是帝王家,一个帝王怎么可以允许拥有太上皇的存在。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的皇帝,非得等自己死了之

  • 项羽能够分成诸侯 项羽为什么不自己做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项羽,刘邦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项羽分封天下时,不选择直接当皇帝,却仅仅只当西楚霸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项羽自然也是想当皇帝的,他甚至想过留在关中做皇帝,只是他还做不到,就算是这个“西楚霸王”也是项羽绞尽脑汁才想出来的权宜之计,要不然项羽只能是两手空空,连个王都没有。项羽的地位虽然

  • 庞统不是很厉害吗 庞统最后为何会轻易死在落凤坡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庞统,落凤坡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庞统被吹得神乎其神,为何轻易死在了落凤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中,有一句误导人的话却一直在被世人奉为经典,那就是“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得天下”,这句话原本是水镜先生送给起兵之路不顺的刘备的,希望他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谋士,一起共商天下大计。但是被很多人断章取义

  • 徐晃: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多次参加重大战役,履立功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徐晃,曹魏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郡杨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徐晃早年跟随杨奉征战,并说服杨奉护送汉献帝东归洛阳,受封都亭侯。后来,归顺曹操,参与徐州之战、官渡之战、攻打冀州、白狼山之战、南郡之战、渭南之战、凉州之战、汉中之战等重大战役,屡立功勋。在樊城之

  • 刘邦当初为什么要分封异姓诸侯王 刘邦出于什么考虑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诸侯王,项羽

    对刘邦为什么要分封“异姓诸侯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认为这是楚汉战争复杂的形势造成的。这种分封制度的推行绝不是刘邦个人孤立的历史活动,而是他的上层统治阶级中一些决策人物,如张良、陈平等人根据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实践证明,这一作法是符合当时历史客观要求的,是正

  • 司马懿既然看穿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司马懿为什么还要选择撤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懿,诸葛亮,空城计

    你真的了解司马懿早已看破空城计,为何还撤军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人们常说:“现在的改变能引起未来的大变。”正是如此,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现在在做决定的时候步步都要小心,不然不知道未来会有怎样出乎意料的结果。而不仅现在如此,其实在古代的时候更是这样的。空城计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一个三国典故。而其实

  • 三国时期文鸯与赵云二人的实力怎么样?谁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文鸯,三国

    所谓乱世出英雄,跟着小编一起探寻。文鸯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武艺高强,曾单骑退雄兵,在魏军中左冲右突,杀敌无数,魏国百员将领来追文鸯,文鸯挥鞭打死数人,其余全被文鸯一人杀退。可以说,文鸯是三国后期第一名将,他的战斗力那么厉害,比赵云如何?他和赵云谁更厉害?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最厉害的表现是在长坂坡

  • 常茂本是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之子,为何却被流放龙州?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常茂,常遇春

    明朝开国六公爵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其中郑国公常茂只是袭父亲常遇春的爵位罢了,并没有什么实质功绩。常遇春何许人也?朱元璋曾言:“计其开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常茂本是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之子,为何却被流放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