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在夷陵之战惨败的原因是什么?与陆逊有关吗

刘备在夷陵之战惨败的原因是什么?与陆逊有关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166 更新时间:2024/3/19 7:25:52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三国时期,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刘备以为大将关羽报仇的名义,御驾亲征,亲率大军东征伐吴。

初期,刘备率部一路势如破竹,水陆并进,拿下秭归,进至夷陵。

东吴孙权赶紧委任陆逊为大都督,率吴军至夷陵迎战刘备。

双方军队在夷陵一带对峙数月之久,至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六月时,陆逊抓住蜀汉军队布防的漏洞,用火攻之计大败蜀汉军队,取得了“夷陵之战”的胜利。

陆逊之所以能击败刘备,是因为他比刘备底气更足。

刘备要速战,陆逊硬是拖着不战,也不管麾下诸将求战心切,相当有耐心的等着刘备漏出破绽。

根据相关史书中的记载,双方在夷陵开始对峙后,刘备多次采取诱敌之策,希望逼迫陆逊出战,但陆逊就是不上当。

如《三国志·陆逊传》中记载:

(刘备)先遣吴班将数千人於平地立营,欲以挑战。诸将皆欲击之,逊曰:“此必有谲,且观之。”备知其计不可,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逊曰:“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

刘备无法速战,又不能无功退兵,只能被动地跟吴军对峙。

陆逊的耐心也获得了回报,熬至酷暑时节,刘备被迫下令移营至深山密林之间,终于让陆逊抓住机会,以火攻之计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一战被誉为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并列。

不过,和前两大战役都是以弱胜强不同,“夷陵之战”却是以强胜弱。

此以强胜弱不是指东吴在军队数量上超过蜀汉,根据史书中的记载,东吴陆逊部是五万人,而刘备部记载不详,但应该超过五万人。

双方在夷陵战场上兵力的对比,是蜀汉强,东吴弱,但双方国力的对比,却是东吴强,蜀汉弱。

而战争,在大多数时候,实际上就是国力的比拼。

刘备亲征,看似来势汹汹,起初,孙权还多次潜使求和,但实际上,刘备集团在曹魏和东吴眼中,已经差不多是纸老虎了。

原因当然是东吴偷袭荆州一役后,刘备集团丢失了原本拥有的半个荆州及关羽麾下的荆州军团,随后,孟达又携东三郡投降曹魏,故而,刘备集团实力大损。

至刘备亲征东吴时,虽然他的格调比孙权高了那么一级,刘备当时已经称帝,而孙权只有曹魏封的王爵,可双方的实力对比却是东吴强、蜀汉弱。

彼时,蜀汉刘备集团仅剩下益州一州之地,而东吴孙权集团却拥有整个江东及绝大部分荆州之地(荆州的襄、樊和半个江夏还在曹魏手中)。

且东吴经营根基之地江东的时间,可比刘备经营益州要长得多。

早在“赤壁之战”前,刘备还在寄人篱下时,孙权已经巩固了江东的根基,还能主动出兵攻伐荆州的江夏。

因此,在“夷陵之战”发生的前后时间里,论整体国力和根基之地的稳固程度,东吴都远远超过蜀汉。

所以,双方对待这场战争的态度都是不同的,刘备是御驾亲征,而孙权只派出陆逊率军抵御,孙权本人要留在后方防范曹魏可能的趁火打劫。

国力的强弱,直接促使双方之间采取的战术的不同,也导致了战争的结局。

蜀汉在前线的兵力比东吴多,需要消耗的物资、钱粮超过东吴,蜀地道路不平,运送后勤物资的损耗也比东吴多得多。

本来蜀汉的国力就不如东吴,战争所需消耗还比东吴大,不能久战,蜀汉大军当然就只是纸老虎。

除非蜀汉军队的统帅刘备是战争天才,能尽快消灭阻挡其前进步伐的东吴军队,但显然,刘备不是。

战争之初,刘备连战连捷,但等到东吴陆逊上任大都督,率吴军开始跟蜀汉军队对峙后,战争的结果就注定了。

蜀汉国力弱,需要速战速决。而东吴国力强,有足够的资本跟蜀汉对耗,时间耗得越长,对东吴越有利。

刘备耗不起,采用的战术就会因急迫出现错误,从而被陆逊抓住漏洞战胜之。

对比“官渡之战”及“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时,是曹操实力弱,耗不起,所以只能出奇兵,冒险偷袭袁绍大军屯粮之处乌巢。

“赤壁之战”时,孙、刘联军实力弱,耗不起,所以周瑜只能主动出击,冒险用火攻之计败敌。

幸运的是,曹操和周瑜当时的冒险全部成功了。

“夷陵之战”时,陆逊耗得起,而耗不起的刘备所谓的奇兵和冒险,却全部失败和无效。

即使陆逊没有想出火攻之计,继续跟刘备耗下去,再对峙几个月,想来蜀汉军队自己就会不战自溃。

以一州之地供应数万乃至更多军队常年累月的战争消耗,打不了持久战,连擅长精打细算的诸葛亮都办不到,何况刘备?

面对整体国力远超蜀汉的东吴,刘备唯一的胜机当然是赶紧拿下部分荆州之地。

然后,借着曾经在荆州经营的老底子,以重新占据的荆州之地的物资、钱粮供应大军所需,继续跟东吴对峙。

到时候,是跟东吴谈判也好,或者继续向江东进军也好,都能相对从容的决定。

而陆逊采取的跟刘备对峙的战术,却击破了刘备的幻想。

所以,“夷陵之战”时,刘备率领的蜀汉军队最终失败,战术上的应用是否得当只是表象而已,根本原因是双方国力强弱的体现。

标签: 刘备三国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宫作为皇帝生活的地方 宫女又是怎么在皇宫生存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宫女

    对古代宫女是怎么在皇宫中生存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古代社会最豪华富裕的地方莫过于皇宫,皇宫是皇帝生活的地方,皇帝享受天下最好的待遇,皇宫也是最奢侈的地方。生活在皇宫的嫔妃,公主都生活在锦衣玉食当中,她们是皇帝的爱妃,受到无数人的精细照顾。在皇宫中最享福的莫过于皇帝,

  • 古代皇帝身上都有什么身体特征 刘邦身上有72颗黑痣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皇帝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帝王有哪些异于常人的身体特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又称为帝王、皇帝、天子、陛下,有着诸多的神话色彩,但凡有点能力的帝王,其身上的神话色彩就越多,而且其身体特征也是异于常人的。1、秦始皇嬴政《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为人,蜂准,长

  • 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元朝采取的是什么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重八,中国明朝开国皇帝。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不要贬低元朝,我们的父母皆靠他生养”,原话并不是这么说的,也不是朱元璋所说。《明实录》里记载着朱元璋这样一句话:元虽夷狄,入主中国,百年之内,生齿浩繁,家给人足,朕之祖父亦预享其太平。虽古有献俘之礼,不忍加之。令

  • 清朝时期的军机大臣与直隶总督相比 谁的地位和权力更大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直隶总督

    还不知道:军机大臣与直隶总督,哪一个地位更高、权力更大?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直隶总督为清代疆臣之首,手握重兵有拱卫京畿之责。那么直隶总督与军机大臣比起来,到底哪个地位更高,权力更大呢?这是一位读者提出的问题,御史在此予以回复。雍正至道光时期军机大臣地位显赫军机处是雍正

  • 曹操能统一中原是因为挟天子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三国

    曹孟德为何能统一中原?不只是挟天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有一位口碑两极分化的枭雄,他就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休要天下人负我”的曹操。世人都说曹操是乱臣贼子,以要挟天子来得到天下,这样一个人就算成就了大业,但也因此遗臭万年。可是纵观他在三国

  • 南巡有何好处,朱厚照为何一定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厚照,明朝

    朱厚照,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明朝第十位皇帝。“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明朝的武宗南巡又称之为正德南巡之争、明武宗南巡之争。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于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是年二月,刚从北部边地太原、宣府巡视回来的朱厚照,又决意南巡,并于二月二十五日正式下诏。

  • 愉妃珂里叶特氏能陪伴乾隆59年,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愉妃珂里叶特氏,清朝

    乾隆一生极为风流、极为多情。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珂里叶特氏,亦称海佳氏,世居科尔沁草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aigiya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海佳氏多冠汉姓为海氏、佳氏、潮氏等。珂里叶特氏,员外郎额尔吉图之女,生于康熙五十三年五月初四(1714年6月15日)。除此而外,关

  • 朱元璋为什么要折磨叶伯巨?让他下狱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明朝

    叶伯巨是明朝初期的一个知名官员,曾经提出未来藩王作乱的问题,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不听他的,反而要折磨叶伯巨?让他下狱饿死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到了洪武九年的一天里,突然出现了异常天象,朱元璋以为这是老天爷不满自己的统治,所以便赶紧下了一道诏书,恳求天下的所有文化人都能够秉笔直书,指出自己

  • 刘玉娘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是如何成为皇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玉娘,五代十国

    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阳。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同光四年(926年),后唐发生大乱,宰相向皇帝李存勖请求拿出宫中财物赏赐军士,以稳定人心。但皇后刘玉娘得知此事,却故意在宰相面前装穷,说自己只有一盒首饰与一个孩子,叫宰相把首饰与孩子卖了去赏赐军士。宰相吓得不知所措,只得退

  • 康熙为什么会传位给雍正 雍正的皇位是夺来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康熙,雍正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皇帝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四阿哥胤禛?还是四阿哥自己夺来的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从康熙皇帝的角度来看,传位给老四胤禛的话,就会发现康熙传位给老四是完全正确的,完全延续康熙本人的执政思路。先从康熙初年讲起,康熙朝最大的政治事件是康熙除鳌拜,那么康熙除掉鳌拜这件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