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春秋时期的骊姬是如何反抗命运,一步步让自己儿子当太子的?

春秋时期的骊姬是如何反抗命运,一步步让自己儿子当太子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357 更新时间:2024/1/13 20:33:14

春秋时期,晋献公即位之后大肆屠杀公族,骊姬作为一名战俘来到晋国,虽然受到宠爱,但是一旦献公死亡,她也必死无疑,所以骊姬决心反抗命运,一步步让自己儿子当太子,可惜命运不曾垂爱她,最后儿子和她还是死于非命。

骊姬入晋,她孱弱的肩膀背负着国恨与家仇

骊姬本是骊戎首领的女儿,自小也是父母的掌中宝,她天资聪颖,性格刚毅,对于治国理政也颇具天分,若是生而为男必将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事与愿违,公元前672的一场战争改变了她人生的轨迹,强大的晋国在晋献公的带领之下占领了她的国家,她的父母为了国家与族人免遭屠戮,向晋献公投降,并将她们姐妹俩进献给晋献公。

从那一刻起,她们的命运就发生了转变,她要为了自己的国家与人民而活。晋献公俘虏了她的身体,但骊姬却俘虏了他的心灵,自此骊姬集万千恩宠于一身,甚至到了她不在献公身旁,献公觉都睡不好的地步。

“床第之不安邪?亦骊姬之不存侧邪?”——《国语》

可见骊姬对于晋献公的饮食起居照顾之周到,虽然战争不是因为骊姬而起,但却是因为骊姬而终结,她成功地挽救了自己的国家。

时间一晃过去六年,在公元前665年,她生下了儿子奚齐。

在当时,女子的依托先在父、后在夫、终在其子。当她在陌生的国家站住了脚跟,在保全了她的国家之后,她的重心便开始倾向于她的孩子。

当时晋国公族中公子的处境极为艰难,晋献公为巩固君权,对于非继承者的公子很不友善,基本都会被排除在权力中心,驱逐出国,甚至被手足残杀。

想要躲避祸乱求得生存,只能铤而走险,让奚齐成为太子。

姬发动夺嫡战争

晋献公私下曾对骊姬透露,他想要废除太子,册立奚齐为继承人,这无疑增强了骊姬争嫡之决心。立奚齐为太子需要解决这几个问题:

(1)太子申生在都城,太子党众多,贸然废立,必生祸端;(2)申生、重耳、夷吾均比奚齐优秀,奚齐与重耳、夷吾竞争也无必胜的把握;(3)骊姬娘俩势单力薄,朝堂之上未有倚重之人,奚齐即使当上太子也不能服众;

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针对以上几点问题,骊姬分别作出了以下几个举措来分别应对:

用计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夷吾等调离都城,让他们远离权力中心,为自己下一步运作创造先决条件;

骊姬花费重金贿赂晋献公的两位宠臣梁五与东关五,让他们进言于献公:

“曲沃,君之宗也。蒲与二屈,君之疆也。不可以无主。宗邑无主则民不威,疆埸无主则戎心。戎之生心,民慢其政,国之患也。若使大子主曲沃,而重耳、夷吾主蒲与屈,则可以威民而惧戎,且旌君伐。”——《左传》

一番说辞滴水不漏,句句切中要害,曲沃、蒲、屈等地在晋国确实比较重要。由于献公本身就是由小宗篡位而来,内部统治并未完全稳固。派公子镇守国内重城实则是一条好的建议,只是这条建议的出发点有些阴暗。

晋献公则完全采纳了“二五”的建议,并且将自己最有才干的三个儿子悉数派出都城,“调虎离山”之计顺利实施,形成了“群公子在鄙,唯二姬之子在绛”的有利局面。

2.制造废除太子之舆论,实施计划铲除太子三兄弟,取得夺嫡之战的关键胜利;

太子申生离开后,骊姬有意无意的制造献公欲废除太子的舆论,借以动摇太子党的势力。对于献公那边,枕边风那是不能间断的,吹得晋献公废除太子的想法竟被表露了出来。

晋献公废除太子之意在太子阀东山之事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十七年,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里克谏献公曰:「太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也。……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太子谁立。”——《史记》

晋献公一句“寡人有这么多儿子,还不知道最终立哪一个呢”

让里克为首的太子党心里那是一咯噔。自此朝堂之中多了一部分观望之人。骊姬则一鼓作气,继续在献公面前有意无意的透露一些太子意欲谋反的小道消息,献公多次未置可否,显然是不太相信她说的消息。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她深知太子是一名孝子,趁献公外出打猎之机假传圣旨,谎称献公夜梦姜母,要申生曲沃祭祀。根据当时的礼节,太子祭祀之胙要拿给晋献公食用,她要在这块肉上做文章。

她投毒嫁祸太子申生,晋献公误以为太子想要毒杀他勃然大怒,骊姬借机逼死太子,重耳与夷吾出逃他国,扫清了奚齐通向君位的障碍。

3.奚齐年幼且无寸功于晋,恐众大臣不服,引发叛乱,为奚齐在朝堂寻找倚重之人;

荀息为献公近臣,为晋国曾立下汗马功劳,在朝堂之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奚齐拜此人为师,在找到一个政治上靠山的同时,还能够从他身上学习治国之道,让奚齐具备真正带领晋国前进的能力。

献公在离世之前,正式托孤于荀息,为奚齐找到了仅有的依靠。

骊姬的坚持取得了胜利,在献公死后荀息拥立奚齐为王,骊姬成为了王太后,多年的夙愿终于完成。

时也命也,骊姬为何最终抗争失败

奚齐虽被荀息拥立为新君,但是却被里克杀害,后荀息又拥立卓子,被里克再次杀害,最终荀息悲愤自杀,骊姬也被鞭杀,自此骊姬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奚齐本已登上王位,为何最终还是被杀害,使得骊姬心血付之东流?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晋献公过早死亡,未来得及为奚齐打造朝堂班底;

骊姬苦心经营十几年终于使奚齐坐上了太子之位,奚齐拜师荀息学习治国理政之道。朝堂上太子党里克等人仍旧把持着大量的权利,里克等人是晋献公为申生打造的团队,既然已经立奚齐为太子,就要重新为奚齐打造朝堂班子。但是晋献公的意外病逝导致了此事搁置,朝堂之上的权臣没来得及整治,留下日后祸乱的隐患。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骊姬抗争夺权时忽视了对于军权的掌控;

回顾骊姬抗争的过程可以发现,结交任用的多是粱五、东关五、荀息等人,他们均属于文臣。对于军队之中的里克等武将却没有深入的接触,没能在军队上发展自己的力量,导致后期奚齐登基之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尴尬处境。

奚齐登基之后,他们蚕食里克的军权,被里克一怒之下杀死奚齐,荀息等人则迫于里克的权势,不敢制裁里克,只得再立卓子。手无军权只有政权,注定了骊姬的失败。

晋国的社会文化等客观因素导致里克杀君,骊姬抗争失败;

晋国地处中原与狄戎的连接地带,本身受周礼的影响较浅,在与游牧民族长期的混居战斗中,不较尊卑,强者为王的观念却在深深的影响到晋国国民。“曲沃代翼”

事件距离此时满打满算也就二三十年,献公即位之后大肆诛杀公族,里克等都是亲身经历之人,相信死在他手里的晋国公族也不在少数。所以奚齐登基为王之后,里克作为太子党旧部感受到了危险,他大权在握,又无亲尊之念,干起弑君之事得心应手,最终连杀两位君主,骊姬的苦心经营被里克毁于一旦。

综上几个原因导致了骊姬最终的失败,她的运气差了一些。假如献公再多活几年能够打造出适合奚齐的班底。假如她是晋国望族的女子而不是战俘,可以在娘家获得额外的帮助结局可能是另一种了。

标签: 春秋骊姬

更多文章

  • 魏忠贤和崇祯接管朝政前后相差那么大 两人到底差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魏忠贤,崇祯

    崇祯和魏忠贤相比,他到底差了哪一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历史上始终流传着一种说法,当年崇祯皇帝不应该杀害魏忠贤,若是魏忠贤在位的话肯定崇祯皇帝不会把大明王朝给整垮,可能会有一个不一样的后果,虽然当时的朝廷可能会依旧的乌烟瘴气,但会有一种另外的

  • 阿济格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毒杀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阿济格,清朝

    阿济格,爱新觉罗氏,与多尔衮、多铎为同母兄弟。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既是皇亲贵胄,又是满清建国的开国元勋,他能征善战,智勇有谋,拼得累累战功,为努尔哈赤、皇太极,包括后来的多尔衮所器重。可是他却最终落得个被赐死的下场,这是怎么回事?在努尔哈赤的16个儿子中,阿济格

  • 元载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元载,唐朝

    元载,唐朝中期宰相,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历史上的元载也是穷出身。他有才名,获得了河东节度使王忠嗣之女——王韫秀的青睐,死活要嫁给他。于是任性白富美官二代王韫秀,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嫁入寒门,和元载过起了穷日子。但爱情终归不能当饭吃,眼看着嫁妆被吃光、用尽了,米都

  • 慈禧太后在上厕所的时候 宫女为什么口含温水守在一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慈禧,宫女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慈禧太后如厕时,为何要让宫女嘴含温水在旁等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慈禧太后作为清王朝最后的实际掌权者,她的一生可以说榨干了清朝最后的一滴血,不仅拿着国家税收来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还造成了帝国主义的入侵,堪称民族罪人。慈禧的奢靡生活是民间热议的焦点,自从慈禧掌

  • 王皇后最后为何会被李隆基废掉?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皇后,唐朝

    王皇后,唐玄宗李隆基的原配皇后,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对于唐玄宗李隆基来说,王皇后不仅是患难夫妻,还是他平定韦后与太平公主乱政时的革命战友,颇有当年长孙皇后的风范。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李隆基继位之后,却毫不顾念夫妻感情、革命友情,很快废黜了王皇后,这是怎么回

  • 萧正德是什么出身?他投靠侯景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萧正德,南北朝

    萧正德是萧梁临川王萧宏之子,梁武帝萧衍之侄。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太清二年(548年),侯景起兵反叛,攻打建康,萧梁自此陷入侯景之乱带来的巨大灾难。就在梁武帝忙着进行平叛时,他的亲侄子与养子萧正德却投靠了侯景,联合叛军围攻建康。那萧正德为何要背叛自己的亲伯父梁武帝

  • 张裔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裔,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三国时期,人才辈出,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这不用细说,能入诸葛亮法眼的,很少很少,而能被诸葛亮和孙权同时看中,更是少之又少。偏偏就有一位,诸葛亮和孙权都来争抢他,他是谁呢?他是张裔,张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今四

  • 秦始皇如果立扶苏作为太子 秦朝还会不会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始皇,扶苏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秦始皇在盛年时就立扶苏为太子,秦朝还会灭亡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秦始皇因为生前迟迟没有册立太子,为此给了赵高可乘之机,在秦始皇巡游途中去世后,赵高发动沙丘之变,拥立秦始皇幼子胡亥称帝,之后赵高独揽大权,实行苛政,激起民变,导致秦朝迅速灭亡。如果秦始皇在

  • 嘉庆死后死因成谜 嘉庆死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嘉庆,清朝

    还不知道:嘉庆皇帝驾崩后,为何他的死因成谜,还被传出4种说法?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历史第五位皇帝是嘉庆帝,是乾隆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五年被立为皇储。乾隆当了几年太上皇,嘉庆四年驾崩。嘉庆皇帝亲政后,首先把贪官和珅收拾掉,并平息了白莲教起义。嘉庆在位时,勤勤恳恳,中

  • 曹丕和曹睿作为皇帝 两人寿命为什么那么短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丕,曹睿

    对为什么曹丕、曹睿都如此短命?难道是有什么家族病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笑到最后的既不是霸气侧漏的曹操,也不是仁义之名满天下的刘备,更不是青年才俊孙权,而是前期没有太多表现的司马氏,通过一系列神操作篡了曹家的权,代魏立晋。司马氏之所以能篡权,很大一个因素就是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