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闯关东为什么不去富裕的地方,却选择严寒之地?

闯关东为什么不去富裕的地方,却选择严寒之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753 更新时间:2023/12/30 4:37:38

对于现代人来说,想要寻求更好的发展,首选一定是一些发展的很好的城市,在这样的地方会有更多的机会,也能学到更多东西,而很少有人愿意选择一个落后甚至是偏僻的地方。然而历史上有一次著名的闯关东,当时人们选择的却是一些苦寒之地,而不是去更加富裕的南方,这是为什么?难道富裕之地还不能养活他们吗?

闯关东热潮最早出现于慈禧统治后期,在当时,由于清朝统治力度的衰弱,中原地区有很多人开始“偷渡”到了东北。原本慈禧太后还有心想禁止中原地区百姓的进入,但是在发现无论再如禁止都没有用处后,她就放弃了原本的想法,开始在法规上允许中原百姓们进入东北,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闯关东热潮才真真正正地爆发、大规模的人口才疯狂涌入了东北。

虽然南方比较富庶,但是南方人口基数大,像江浙地区,虽然土地不少,可是当地人口同样也不在少数,尚不能满足当地人的需求。哪还有多的土地提供给山东人农耕。而闯关东的又大部分都是一些破产农民,没有土地就相当于断了他们的活路。清朝中后期的太平天国运动捻乱,都是发生在山东以南的地方。河南和安徽有捻军横行,清朝花了20多年才成功剿灭,而江浙地区则是太平军的叛乱之地,在此地祸害十年左右。

另外,清朝末年南方太平天国起义,连年的战争让人们苦不堪言,南方人多地少,虽然富裕但是连年的战争让人们连饭都吃不饱。东北地区虽然也有盗贼出没,但是相对南方的兵患还是要好很多的。所以当初很多山东人动选择严寒的东北三省。现在假如你去东北出差,很多当地的东北人老家都是山东。

另外,关东比较近,山东的百姓乘船差不多两三天即可到达辽宁沿岸的港口,如果南下到江浙等地区,就得走陆路,当时还没有汽车火车之类的现代交通工具,南下谋生的危险、难度更大,路途更远,所以山东、直隶的百姓在再三权衡下就选择了闯关东。

在那个老百姓食不果腹的年代,山东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不饿着肚子。天灾人祸和连绵战争都造成大量山东农民的破产,山东人民人多地少,种庄稼都是好把式,可以没有足够的土地。举目一望,哪里有可以耕种的土地?山东人把目光都放在了东北黑土地上,开始举家北迁。

从地理上讲,东北包括辽河流域和黑乌松(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早在商朝左右,辽河流域就纳入了中原朝的势力范围,到战国时代,辽河流域属于燕国版图,之后除高句丽王朝时期以外,辽河流域都和中原王朝关系密切,甚至满清能取代明朝,一定程度就源自辽河流域的物产贡献。

南方虽然可耕种的土地不少,但南方的人口数量也大啊,他们也只是仅仅能够满足当地人的生活需求,根本不可能有多余的土地供山东人耕种。重要的是到了南方,不仅耕种经验不同,而且生活习惯也不一样,吃不惯大米,喝不惯米酒!并且南方多雨、闷热,山东人适应不了当地的气候。

相比之下,关外土地肥沃,棒打孢子瓢舀鱼,而人群相对稀少,只要肯努力,开拓出一块土地不是难事。只要能“闯”到关东,那么生存下来,会比在江南好得多。因此,虽然闯关东、走西口、走北口,路上强盗土匪无数,但仍然每天都有大批试图在乱世生存下来的平民百姓冒死前往,形成了那个时代独特的移民奇观。

标签: 闯关东

更多文章

  • 日本建立伪满洲国其他各国什么反应?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伪满洲国,日本,中国,民国时期,历史

    我们都知道,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以纳粹德国、意大利、日本为主的三个国家结盟成为了轴心国的法西斯联盟;以美国、英国为首的建立了反法西斯联盟,并且双方之间还展开了一次空前绝后的战争,这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满洲国"(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是日本在二战期间占领中国东北

  • 张学良到于凤至墓前哭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学良,于凤至,民国

    说到这个张学良和于凤至真的是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可言了,这两个人不知道到底有什么故事,其实无非就是纠葛的爱情故事了,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张学良是到于凤至墓前哭过的,但是很多人不相信,那么这个张学良到底有没有到这个于凤至墓前哭过?最后这个张学良又说了什么没有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张学良到了晚

  • 杜月笙与林桂生到底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杜月笙,林桂生,民国时期,历史

    林桂生活了足足104岁,这是很多人都没想到的结局。虽说他前夫黄金荣活了也有85岁,但是在后期的小日子却不是那么逞心如意的。但是林桂生的万年却是非常的安逸的。杜月笙本来就是在上海滩混饭吃的小混混,因为比较有脑子,所以想要靠黄金荣发家致富。结果到了黄公馆,他忽然发现,聪明人太多,像他一样需求的人也很多。

  • 为何民国时期军阀混战30年依然能保持4亿多的人口?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人口,军阀,中国,战争,民国时期

    纵观人类的几千年有载历史,大大小小的战争几乎就从来没有中断过,而人类也正是通过了战争促进了文明大发展,加速了科技的进步。不过战争同时也给老百姓带来了沉痛的苦难。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打完仗往往就是积骨成山,血流成河,无数的黎民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每一次大型战争结束后都会造成人口的锐减。不过在我国近代

  • 张作霖为何强烈要求张学良娶了于凤至?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作霖,张学良,于凤至,民国时期

    说起张学良,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看过少帅的,对张学良就更为熟悉了。张学良给人作深刻的印象不仅仅只是他长得非常好看,而且好非常的多情,很是风流。不过他的父亲张作霖却强烈要求他娶了大他三岁的于凤至,那么这是为何呢?于凤至出生在吉林,父亲于文斗是富甲一方的大富豪,民国期间匪盗猖獗,当时于文斗经常遭受土匪

  • 马家军是怎么形成的 内部矛盾有多严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马家军,马步芳,马鸿宾,民国时期,历史

    说到我国民国时期割据西北地区的地方军阀势力,很多人就会马上想到位于青海、宁夏、甘肃地区的“马家军”了。在马家军的内部其实分为两个部分,一部是割据青海地区的马步芳、马步青兄弟两个;另一部则是称霸宁夏地区的马鸿逵与马鸿宾。青海与宁夏的"二马",也很多共同点,据说,这还是民国军阀孙殿英给他们总结出来的,那

  • 张勋为何想要复辟帝制?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张勋,帝制,慈禧,民国时期

    清朝王国之后,在民国政府的倡议下,很多人都将蓄了多年的长辫子给剪掉了,以表示与清朝彻底决裂。不过还有一个人却表现出了对清朝皇室的忠诚,公然与北洋政府唱反调,不仅没把辫子给剪掉,而且还禁止他所统辖的军队也不得把辫子给剪掉。搞得当年身为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也只能是干瞪眼。这个人就是张勋。那么张勋为什么不肯

  • 鲁迅林徽因张爱玲为何都瞧不起冰心?她为什么成了民国文人最不喜欢的对象?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冰心,林徽因

    对于现代人来说,民国时期是有非常多的文学大家,他们的很多作品流传于世,也一直都在教育后世人。但是,即便是我们眼中地位非常高的文学大家,他们之间也有一个“鄙视圈”,而在这里面,冰心是遭到了很多人的鄙视的,有很多人都不怎么看得起她,这究竟怎么回事?冰心到底为何让这些人那么不喜欢?民国是一个很动荡的时期,

  • 张作相为什么要让位给张学良?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张作相,张学良,张作霖,民国时期,历史

    1928年春天,已经控制了张江流域半壁江山的南京政府再一次挥师北伐,打的黄河流域以奉系军阀张作霖为首的所谓安国政权是抱头鼠窜。在面对从四面八方杀过来的北伐军,安国军的军心是一盘散沙,兵败如山倒。作为一家之主的张作霖见势不妙,试图避其锋芒,提前返回东北,重整旗鼓。结果,就在他所乘坐的列车行进皇姑屯时候

  • 民国算一个朝代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民国,朝代

    说到民国其实大家都知道它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但是有人说了这个时期不算是一个朝代,那么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民国到底算不算手一个朝代吧!1911年10月9日,在距离清王朝的中枢北京1100余公里的武昌突然响起了一声爆炸,惊动了所有人。1911年10月10日,武昌的一声枪响惊醒了所有人,也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