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郃: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善列营阵,善估形势,善用地形

张郃: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善列营阵,善估形势,善用地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573 更新时间:2023/12/11 9:20:20

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郡鄚县人。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早年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归属袁绍后,击破公孙瓒有功,迁宁国中郎将。参加官渡之战,攻曹洪不下,随后投降曹操,授偏将军。跟随曹操攻河北,跟随张辽定淮南,跟随夏侯渊平凉州,跟随曹操夺汉中,屡建战功。建安二十年(215年),进军巴西,迁徙民众到汉中,后被蜀将张飞击败。接任荡寇将军。建安二十三年(218年),跟随夏侯渊进入汉中定军山迎战刘备。夏侯渊战死,代理主帅,率部安全撤退。后屯陈仓。

曹丕称帝后,迁左将军,受封鄚县侯,跟随曹真击平安定羌胡,又随夏侯尚围攻江陵。太和二年(228年),转为右将军,随曹真抵御诸葛亮北伐。在街亭之战,大破蜀国马谡,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迁征西车骑将军。太和五年(231年),司马懿不听张郃劝告,派遣张郃领兵追击蜀军,追至木门,中箭身亡,谥曰壮侯。张郃用兵巧变,善列营阵,善估形势,善用地形。蜀军自诸葛亮起,皆忌惮张郃。

人物生平

官渡投曹

张郃,字儁乂,是冀州河间郡鄚县人。东汉末年,黄巾之乱爆发,张郃应募参军讨伐黄巾,成为了军司马。张郃曾是韩馥的部属,直到初平二年(191年),韩馥出让冀州后,张郃效力于新的冀州之主——袁绍。在攻打公孙瓒时,张郃立下了不少战功,迁为宁国中郎将。

在官渡之战中,袁绍派遣淳于琼督粮草于乌巢。曹操亲率精锐袭击乌巢。张郃说:“曹公的士兵英勇善战,他们一定会击溃淳於琼等人。淳於琼一旦失败,那么将军的大业就完了,您应该尽快带兵援救。”但谋士郭图却说:“张郃说的不是好主意,我军不如进攻曹操的大营,曹操势必回救,这样淳於琼的危难不救自解。”张郃反驳:“曹公的营盘牢固,仓促间肯定攻不下来。如果淳于琼等人被俘,我们必然都要被俘虏了。”结果袁绍听信郭图,不听张郃的劝阻,派遣轻骑救援淳于琼,而派张郃、高览带领着重兵攻打曹军大营。当时,曹军大营是以曹洪为主将,荀攸为谋士。但张郃、高览无法攻下曹洪据守的曹军大营。

攻打曹军大营,结果没攻下曹洪、荀攸固守的曹军主营,同时,乌巢粮草也被曹军劫烧。郭图因为自己的计谋失败而感到惭愧,于是诬陷道:“张郃对我军的失败感到高兴,并且出言不逊。”张郃、高览等将领惧怕被追究,于是烧掉了攻城橹,投降了曹洪。在张郃投降时,曹操还没有回营。等到回营后,曹操听说张郃已经向曹洪投降,非常感到高兴,对张郃说:“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并将张郃拜为偏将军,封为都亭侯。[3]

从征四方

后来张郃颇受曹操重用,交给其部队,让他跟随自己攻打邺城,占领了邺城。张郃又跟随曹操到渤海攻打袁谭,他单独率军包围了雍奴,击溃了袁军。张郃还领兵到东莱郡讨伐管承(此事不晚于建安十一年秋八月)。

随同曹操征讨柳城的时候,张郃与张辽、曹纯等人都在先锋军中。在白狼山之战中,受张辽指挥,大破乌桓,斩蹋顿及名王以下十余人,俘虏二十余万人,最终讨平乌桓,彻底铲除袁氏残余。张郃因为屡立战功升任平狄将军。

后来,陈兰、梅成等人在淮南反曹。张郃与牛盖等人在张辽的督领下,一起讨伐陈兰、梅成等人。陈兰、梅成率军到转入潜山县。潜山县境内有天柱山,高峻二十馀里,道险狭,步径裁通,陈兰、梅成等人据守天柱山。张辽、张郃、牛盖等人猛进天柱山,最终,大获全胜,斩陈兰、梅成首级,尽虏其众。

张郃跟随曹操到渭南,击溃了马超、韩遂等,又包围了安定,杨秋投降。张郃、徐晃又跟从夏侯渊西进,征讨盘踞在鄜城的贼寇梁兴和武都一代的氐族叛军。当张郃率军到渭水上时,马超率氐、羌数千前来进攻,却被吓得不战而逃。张郃收整马超军遗留的器械,又击败了马超的部队。当夏侯渊赶到时,诸县都已经投降了张郃。张郃还平定了宋建统治的地区。

巴西之战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西征张鲁,抵达陈仓,准备从武都郡进入氐族部落;氐族人挡住道路,曹操派张郃统帅大军讨伐梁兴和氐族首领窦茂所部。不久从散关入汉中,派张郃率五千步兵在前开道,一直到阳平。同年十一月,张鲁投降,汉中平定。

同年十二月,曹操回军,留张郃与夏侯渊、徐晃等守汉中,以拒刘备。张郃别督诸军(当时的荡寇将军张辽在合肥“率诸军”有七千兵人,张郃的职务低于荡寇将军)南下进攻巴东、巴西二郡,将当地百姓迁徙到汉中。刘备派征虏将军张飞为巴西郡太守,抗击张郃。张郃率军进至宕渠,与张飞相拒五十余日。在这五十余天中,杜濩、朴胡、王平等巴西郡民尽皆被张郃迁走。而张飞率精兵一万余人从小道进攻张郃。由于山道狭窄,首尾不能相救,张郃因此大败,仅带十余人弃马爬山逃跑。之后收拢败兵,撤回南郑。原来的荡寇将军张辽已经因为合肥之战的胜利而升迁为征东将军,于是,张郃补位此职,被拜为荡寇将军。

汉中之战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进攻汉中,屯于阳平,夏侯渊、张郃、徐晃等率军迎击,张郃负责防守广石。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亲自率精兵万余人,分为十部,夜间猛攻张郃。张郃率亲兵与蜀军进行对抗,刘备不能攻克张郃,写信要求益州拨发援兵。诸葛亮一时迟疑不决,从事杨洪劝道:“汉中是益州门户,没有汉中就没有益州,还迟疑什么?”诸葛亮恍然大悟,立刻发兵增援。

其后,刘备趁夜放火烧掉曹军营外的鹿角。夏侯渊派遣张郃去修复南围鹿角,自己亲自率轻装士兵去修复东围鹿角。刘备进攻张郃,张郃的军队作战不利。因此,夏侯渊把东围鹿角的一半兵马派去救助张郃。刘备的军队趁机进攻东围鹿角。夏侯渊身边兵少,被蜀军所杀。曹军大败,张郃同败军一起退守阳平关东。而当刘备听闻夏侯渊被斩杀,只说:“要杀就杀张郃,杀夏侯渊有什么用!”

司马郭淮和督军杜袭收敛散卒,郭淮见状,便说:“张将军是国家的名将,刘备也忌惮他。现在形势紧迫,只有张将军才能安定军心。”于是众人推举张郃出任主帅,指挥士兵,布置营寨,军心安定。不久,曹操遣使令张郃假节。刘备欲渡汉水来攻,见魏军在汉水以北列阵相迎,刘备于是放弃渡河,隔水相持。

曹操亲自进攻汉中,不能取胜,于是撤出汉中的部队,令张郃屯兵于陈仓。

江陵破吴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即魏王位后,任命张郃为左将军,进封都乡侯爵位。等到曹丕登基之后,又进封他为鄚侯,命令张郃与曹真率领兵马征伐盘踞在安定一代的卢水胡人和东部羌人。

黄初三年(222年)九月,曹丕又在许昌宫召见了张郃、曹真,派张郃、曹真南下与夏侯尚一起进攻东吴政权的江陵郡。张郃督诸军渡过长江,夺取了百里洲上的吴军堡垒。

曹叡即位后,派张郃来到南方,驻扎荆州,和司马懿一起进攻孙权的部将刘阿等人,大军来到祁口,与吴军激战,打败了刘阿所部。

街亭大捷

太和二年(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大举北犯,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应诸葛亮。

当时朝臣未知计所出,曹叡自信地说:“诸葛亮恃险固守,不易进攻。现在他自动来了,正符合引出敌人的战术。打败诸葛亮是一定的了。”于是,曹叡派遣大将军曹真督领诸将,进击诸葛亮。曹叡给张郃加位特进,转为右将军(张郃从左将军转为右将军,虽然是平级转官,但在当时,以右为尊),让张郃督诸军,在街亭阻挡诸葛亮的部将马谡。

马谡依傍险要的南山扎寨,没有下山占据城池。张郃断绝了他取水的道路,然後发起进攻,大败马谡。南安、天水、安定各郡反叛魏国响应诸葛亮,张郃领兵平定了这几处地方。

曹叡下诏说:“贼寇诸葛亮率领巴、蜀的乌合之众,遇上了猛虎一样的我军将士。将军您披肩甲、执利器,攻无不克,朕要嘉奖你的大功,增加你的食邑一千户,连同一千的赏赐共计四千三百户。”

料敌先机

当时司马懿在荆州治理水军,打算沿著沔水进入长江讨伐东吴,曹叡下诏命令张郃统帅关中的部队接受司马懿的指挥。张郃到达荆州时,正赶上冬季水浅,大船不能行进,于是回师方城驻扎。

太和三年(229年),诸葛亮再次出祁山,对陈仓发动猛烈进攻。曹叡派驿马召张郃到京师,还亲自到河南县城,设置酒宴为张郃送行。曹叡派遣三万士兵以及武卫、虎贲两营的勇士护卫张郃,还问张郃:“等将军到了前线,诸葛亮会不会已经占领了陈仓?”张郃知道诸葛亮孤军深入,不会携带太多的粮草,不能久攻,就回答说:“估计臣还没到前线诸葛亮就已经撤走了。臣屈指计算,诸葛亮的粮草支撑不了十天。”张郃昼夜行军到达南郑,诸葛亮果然撤退了。曹叡诏令张郃回师京城,任命他为征西车骑将军。

好儒风雅

张郃用兵机变无双,懂得战术变化,擅於安营布阵,根据地形布置战略战术,没有他预料不到的情况,从诸葛亮起的蜀国大将都非常忌惮他。

张郃虽然是武将,却喜欢同儒士交往,曾经推荐同乡卑湛,说他通晓经学,品德高尚,曹叡下诏说:“从前祭遵当将军的时候,奏请设置五经大夫,即便在军营中,也和儒士进行唱诗、投壶的游戏。现在将军您统军在外,在内还注意维护朝廷的礼仪。朕非常赞赏将军的美意,准许提拔卑湛为博士。”

战死疆场

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魏原本下达的诏命是让张郃统领众将到略阳迎击诸葛亮。后来,曹魏又改派“曹丕四友”之一的司马懿来统领张郃、郭淮、费曜等人去迎击诸葛亮。

诸葛亮多次求战,司马懿都固营自守,虽然司马懿不与诸葛亮交战,却不断的率军跟着诸葛亮的军队。张郃反对道:“敌人远来迎战我军,请战不得。对我军来说,是利在不战,做长久对峙才是好办法。而且,我们的祁山要塞已经知道大军距离他们不远,按照人情道理,他们会自发地固守要塞,所以,我们大军可以停止前进,屯驻于此,分出奇兵,绕击敌人的后方。我们不应该像现在这样只前进而不敢交战,您这种前进避战的做法只会坐失民望。”司马懿不从,继续前进避战,果然引发了将士们的不满。

诸葛亮退还祁山。司马懿令张郃追击。张郃说: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司马懿不听。张郃不得已,遂领兵追击。蜀军在木门谷乘高布伏,弓弩乱发。张郃追到木门谷,与蜀军交战。飞来的箭矢射中了张郃右膝,张郃阵亡。

朝廷赐给张郃的谥号为壮侯,他的儿子张雄继承了他的爵位。张郃征战多年,屡立战功,明帝分给他食邑,封他的四个儿子为列侯,赐给他的小儿子关内侯的爵位。

标签: 张郃曹魏

更多文章

  • 许靖:蜀汉时期重臣、评论家,以品评人物而闻名于世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许靖,蜀汉

    许靖(?—222年),字文休。汝南郡平舆县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时期重臣、名士、评论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许靖因与从弟许邵俱以品评人物而闻名于世。后被刘翊推举为孝廉,任尚书郎。曾先后投奔孔伷、陈祎、许贡、王朗等人,于孙策攻王朗前与家属俱避难交州,受到交趾太守士

  • 先秦时期所有人都能自称朕 后面为何会成为皇帝专有自称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代,皇帝,自称

    对古代皇帝为什么,要称自己为“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之前在《芈月传》当中,芈月成了太后之后,就在朝堂上自称为“朕”,这让很多人都感到非常奇怪,因为大多数人的既定印象里,“朕”不是皇帝的专有自称吗。其实在先秦时代,朕,并非是君王的专属称谓,甚至于什么人都能自称朕。最开始

  • 刘备死后,黄权是什么表现?他在悲伤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三国,一段风云诡谲的历史,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时势造英雄。东汉末年朝纲腐败,各地起义军风起云涌,老百姓揭竿而起,纷纷加入到这场巨变之中。随着各路英豪的此起彼伏,最后中原天下一分为三:魏、蜀、吴。三个割据势力的领军人物,在那

  • 古代妃子超过五十岁为何不能侍寝皇帝 难不成是因为年龄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皇帝,妃子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皇帝为何不让年过50的妃嫔侍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后人对封建社会时期皇帝们的生活,一直都十分羡慕,最简单的原因就在于皇帝真正做到了“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无论他是一个昏君还是一个明主,至少在他的国家还未分崩离析的时候,他都是九五之尊,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

  • 裴楷:曹魏至西晋时期官员,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裴楷,曹魏

    裴楷(237年-291年),字叔则。河东闻喜人。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大臣、名士,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冀州刺史裴徽之子,西晋司空裴秀的堂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裴楷出身著名世族“河东裴氏”,年少时就有名于世,擅谈《老子》、《易经》。最初被钟会推荐给司马昭,任相国掾。

  • 隆科多和胤祥为什么都讨厌年羹尧 难怪雍正要对年羹尧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隆科多,年羹尧

    还不知道:隆科多、胤祥为何都很讨厌年羹尧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年羹尧被群臣弹劾了92条大罪,每一条都可以要了他的命。雍正皇帝含着泪,将这位47岁的抚远大将军赐死了。那么是哪位高人,提醒雍正,一定要赐死年羹尧的呢?其实这个高人就是年羹尧自己。如果年羹尧的行为稍微收敛一些,

  • 三国时期蜀汉五虎上将中哪些人和许褚交过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许褚,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许褚是曹操手下最得力的猛将,许褚力大无比,勇猛强悍,主要充当曹操的贴身护卫,但也经常上战场,许褚曾大战过刘备五虎上将中的四位,分别是哪四位?胜败如何?还剩哪位没交过手?许褚和五虎中的四虎大战过,结果是两败两平。先看两

  • 卢毓: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负责人才的评价和举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卢毓,曹魏

    卢毓(183年-257年),字子家,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东汉大儒卢植幼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先后侍奉了从曹操到曹髦五位君主,负责人才的评价和举荐,曾向曹叡建议制定考课法。甘露元年,任司空,进爵容城侯。次年逝世,谥号为成。人物生平以学行称卢

  • 沮授知道袁绍必输无疑 沮授为什么没有另寻出路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沮授,袁绍

    对沮授为何不一脚踢开袁绍另谋出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沮授是东汉末年的著名谋士,“少有大志,多谋略”,曹操曾感叹说,如果他能得到沮授,则天下不足虑。东晋史学家孙盛甚至认为,沮授之谋,“虽良、平何以过之”?沮授之谋是否能与西汉开国谋士张良和陈平相提并论,我们暂且不说,但沮

  • 《贰臣传》是什么人?乾隆为何要编撰?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乾隆,清朝

    在经历了清初的动荡之后,到了乾隆时期,清政权已经建立百年,其统治已经非常巩固。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1776年12月,乾隆皇帝下令国史馆编撰《贰臣传》。在我国历史上,人物传记名目繁多,如“列女传”“奸臣传”“宦官传”等等,可谓琳琅满目,种类齐全。但从来没有一个朝代以官方的名义,编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