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正确评价李广的功劳?和卫青比起来如何?

如何正确评价李广的功劳?和卫青比起来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996 更新时间:2024/1/23 2:04:33

如何正确评价李广的功劳?和卫青比起来如何?这个问题要从2个方面来看,从保家卫国的角度来看,李广的贡献甚至大于卫青:卫青的不世武功,一定是程度上是将士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从对后世的影响、从奠定中华民族版图的角度来看,李广是远远比不上卫青的。

《史记》中有李广专门的一篇,称为《李将军列传》,其中这样介绍李广: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

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他打仗很多,并且总是奋不顾身地冲锋在第一线,以至于别人看了心疼,向皇帝进言:“他自恃本领,屡次和敌人正面作战,恐怕会失去这员良将。”他的“飞将军”之称,倒是来自于敌人:敌人听说他驻防右北平,就“避之”,好几年不敢进犯他的防地。

然而,汉文帝为之感慨:

“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因为“文景之治”时注重发展经济,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不推崇武功,所以李广长期战斗在国防前线,却没有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机会。

也因为长期保境安民、而不是主动出击,李广的战术思想被固定为“被动防守”的模式。“居久之”,过了很久之后,李广也从年轻的战将变得白发苍苍了,历史却出人意料地开了汉武帝时代。

汉武帝重用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李广屡次请战,但汉武帝“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真的只是因为年老吗?恐怕未必。汉武帝喜欢提拔重用毫无背景的草根阶层,不喜欢任用思想固化、战术也固化的老将,恐怕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汉武帝终于同意李广出征,却暗中告诫卫青:“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卫青带着先入为主的偏见,而李广自恃经验丰富,对新提拔的“外戚”卫青暗中不服气。将帅不和,影响了战局。

前面分析过,李广长于防守。到长途奔袭、远征作战的时候,他的战术局限性就显示出来了:没有向导,没有做好战前侦察工作,结果导致了“失道”。

本来胜负乃兵家常事,打了败仗、总结经验教训,争取下一次的胜利。可是卫青为了向皇帝汇报战场情况,而向李广咨询,李广就勃然大怒了:

“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址馀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六十馀岁,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

就此结束了他跌宕起伏、辉煌璀璨的一生。

李广是个性格上有严重缺陷的将军。他为保卫大汉边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的战术思想不适合主动出击,因此在对匈奴的作战中遭受失败。

标签: 卫青李广

更多文章

  • 陆逊作为东吴的将领 孙权为何将人活活骂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陆逊,东吴,孙权

    还不知道:东吴的神将陆逊,为何被孙权活活骂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孙权为什么和陆逊是世仇?陆逊的家族是江东大族,在东汉末年。世家门阀就代表了统治阶级,陆逊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做官的,但很可惜,他们都去世得很早,但陆氏家族一向同气连枝,于是陆逊就由祖父辈的陆康抚养成才。

  • 王商的一生有何经历?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王商,汉朝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朝政权建立新朝,这一期起源于汉宣帝时期的宫女王政君。王商,西汉外戚、大臣,是涿郡蠡吾人,后来跟随父母迁徙到杜陵。与上一任丞相匡衡的身份相比,王商更最尊贵,他是皇室外戚出身,是汉宣帝母亲王翁须之兄王武的儿子,汉元帝刘奭侍妃王政君的哥哥,与汉宣帝刘询也是表兄弟,在元成时期地位仅次于大将

  • 刘备死后诸葛亮进行了五次北伐 诸葛亮成功了多少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北伐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死后,“卧龙”诸葛亮5次北伐成功了几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有人说,刘备的死是整个蜀国国力衰落的转折点,从此以后,蜀国国力空虚,兵少将寡,如果说把蜀国的国势看作一条抛物线,那么至此,蜀国从顶点开始滑落。纵使后面诸葛亮休养生息,5次北伐,也不过是行将就木,

  • 唐宋八大家中的唯一宰相王安石,有哪些功过?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安石,宋朝

    唐宋八大家中的唯一宰相王安石,有哪些功过,为什么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这是因为他所主导的熙宁变法,是宋朝最具争议的一次变法。一、熙宁变法失败了。咱们先不看原因,只看结果。王安石所主导的这次变法,彻彻底底失败了!中国自古以来,以成败论英雄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你成功了,什么都是对的,但是你失败了,那么大

  • 选择重文轻武有何好处,赵匡胤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宋朝

    显德七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或北宋。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赵匡胤能够成功地推翻后周建立北宋,除自身具备远见卓识的水平外,还有其结盟义社十兄弟的汗马功劳。但建国后这些拥有重兵和煊赫权势的兄弟又成了他潜在的威胁。为了解决五代时期“立国废国均由武将”的问题,世间

  • 曹丕和曹睿作为父子又是皇帝 两人谁的能力更强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丕,曹睿

    对魏文帝曹丕与魏明帝曹睿相比,谁的能力更强些,原因又是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文帝曹丕,华夏历史长河中的三国时期开创者。魏明帝曹睿,三国时期魏国政权的第二位继承者。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曹丕与曹睿除却父子身份外,其实更像是一种创业者与继承者的关系。历史上关于曹丕与

  • 明朝开国将领里死得最冤的是谁?傅友德当属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傅友德

    有句老古话说的是:“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朱元璋就是这么一个帝王,杀起功臣来那是毫不留情,那么明朝开国将领里死得最冤的是谁?小编认为,傅友德当属第一。傅友德祖籍在宿州(也就是今天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在北方红巾军同元军激战的时候,他加入了进来,成为了刘福通部将李喜喜麾下的

  • 吕后和武则天都是女强人 两人谁更加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吕后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同是女强人,吕后和武则天谁更厉害?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吕氏和武则天,都是杰出女性的代表,无论是政治手腕,治国才能都不分上下,武则天虽然做了女皇帝,但是到了晚年,儿子和大臣们联合发动政变,把她推下政坛,可以说她的晚年是惨淡收场。吕后活着的时候,没有任何人敢对她

  • 磐河之战中,赵云为何要杀麴义?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云,三国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赵云是三国名将,早期在公孙瓒手下,曾在危急时刻,杀退勇冠三军的文丑,救了公孙瓒,但是,赵云为何还不受公孙瓒重用呢?公孙瓒手下有一支精锐的骑兵,因为都骑白马,名为“白马义从”,这支骑兵威震羌人,令敌胆寒,但

  • 皇帝的后宫那么多,她们都是如何居住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后宫

    古时候,皇帝身为九五至尊,一般都有非常多的妃嫔,甚至常有“三千佳丽”的形容。不过这么多的妃子,他们是如何居住的,他们都有自己的宫殿吗?又有什么讲究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首先要对古代紫禁城里面的制度有所了解。后宫也就是内廷,一般分为三宫六院。以故宫为例,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