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放在曹魏是什么地位?他支持曹丕篡汉的原因是什么

刘放在曹魏是什么地位?他支持曹丕篡汉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486 更新时间:2023/12/19 13:14:15

刘放,字子弃,三国时期曹魏大臣,西乡侯刘容的后代。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违背汉朝祖制,迫使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黄初元年(220年),魏王曹丕更是逼迫汉献帝禅让,建立了曹魏。刘放身为汉朝宗室后裔与东汉重臣,为何对曹操与曹丕的僭越之举表示支持而不予以反对呢

一,汉朝宗室

刘放出身汉朝宗室,为汉武帝孙广阳王刘建的后裔,因此家世较好,得以担任涿郡纲纪,还被推举为孝廉。汉末天下大乱,王松割据涿郡,刘放因此前往投靠,助他保境安民。

二,投靠曹操

建安十年,与松俱至。太祖大悦,谓放曰:“昔班彪依窦融而有河西之功,今一何相似也!”乃以放参司空军事,历主簿记室,出为郃阳、祋祤、赞令。(三国志·卷十四)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克邺城,夺取冀州。刘放见袁家大势已去,便劝王松说:“董卓专权导致群雄并起,各据一方。现在曹公拥戴天子,讨伐叛逆,战无不胜。以袁术、袁绍之强,仍旧身死淮南,兵败官渡。现在曹公进军河北,依附者必定渐渐得福,抗拒着必定会被灭亡。现在正是将军投靠曹公,谋求富贵的大好时机。”王松听了,表示赞同。

不久曹操进军南皮讨伐袁谭,写信招抚王松。王松于是献出雍奴、泉州、安次三地归顺曹操,还派刘放写信回复。曹操见刘放的回信写得很有文采,又听说他劝王松主动归顺,因此更加高兴,便有了把刘放征召到自己身边效力的打算。然后刘放随王松觐见曹操,受到大力夸赞,被誉为当代班彪。接着曹操任命刘放为司空军事,主簿记室,还让他到地方历练。

三,效力曹魏

建安十八年(213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还赐予魏郡、河东郡、河内郡等十郡之地。刘放虽身为汉朝宗室,却对曹操的僭越之举表示支持,继续为曹操效力,担任秘书郎。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篡汉建魏,任命刘放为中书监、关内侯,让他与中书令、关中侯孙资一同掌管机密。黄初七年(226年),魏明帝曹叡即位,对刘放、孙资更加宠信,加封二人为散骑常侍。由于刘放很有文采,因此曹叡像父祖一样,把招抚用的文书大多交给他来撰写。

青龙元年(233年),诸葛亮与孙权图谋联合伐魏。曹叡于是派人潜入东吴,获得孙权书信,交给刘放涂改。接着刘放就把孙权伐魏的书信原意改为投魏,然后把信交给征东将军满宠,让他转交诸葛亮。孙权为此不得不花大力气向诸葛亮解释,说自己无投魏之心。

四,富贵而终

景初二年(238年),曹叡平定辽东,为了奖赏刘放、孙资的谋划之功,于是对二人加官进爵。不久曹叡病重,想任命燕王曹宇为大将军,让他和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等人共同辅政。但曹宇为人谦和恭顺,极力推辞大将军之职。

曹叡只得召见刘放、孙资,询问曹宇推辞原因。二人回答说:“燕王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无法承担辅政大任。”曹叡又问说:“那曹爽能不能替代曹宇?”二人回答说:“曹爽可以,绝对能承担辅政大任。”然后二人又向曹叡表示应该速召司马懿回京,与曹爽一起辅政。曹叡起初表示听从,让二人立即草拟诏书。可随后曹叡就采纳曹肇之言,对让司马懿辅政有些后悔,下令不让司马懿返京。

不久曹叡又召刘放、孙资前来,对二人说:“我误听曹肇所说,不让司马懿回京,差点坏了大事。”然后曹叡命二人草拟新诏书,还召曹爽、司马懿前来,向四人一起嘱托后事。随后曹叡病逝,养子曹芳即位,加封曹爽等四位托孤大臣。正始元年(240年),曹芳又加封刘放为左光禄大夫,还给予他与三公一样的待遇。但此时曹爽专权,刘放已不像以前那么受重用。嘉平二年(250年),刘放病逝。

总的来说刘放虽然是汉朝宗室后裔,但与汉献帝关系很远,对皇帝并没有多少亲近与忠诚感。另外刘放是靠着曹操的提拔而成为重臣,深受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君主重用,因此心向曹魏,没有反对曹魏代汉,还对曹魏十分忠诚。

标签: 刘放三国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孙权统治基础最稳 孙权为何是称帝最晚的一个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权,三国

    还不知道:为什么统治基础最稳固的孙权,偏偏是三国中称帝最晚的那个?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已经初见雏形,从父兄手中继承家业孙权巩固了自己在江东的统治,可谓是志得意满,坐断东南。江东世族们也从抵抗、反对孙权的统治,变成了合作、支持,在淮泗将领与江东世族的

  • 张郃的死真的与司马懿有关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郃,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张郃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在街亭之战时大败蜀将马谡,挫败了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因而名扬天下。但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张郃奉司马懿之命追击蜀军,却中伏战死。那张郃是被司马懿害死的吗一,投靠袁绍张郃早年从军,在冀州牧韩馥手下效力,

  • 古代皇帝后宫佳丽三千 皇帝去哪里找那么多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皇帝

    对后宫佳丽三千,皇帝从哪找来这么多女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北山》里曾写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意思是,普天之下皆是王的土地,四海之民皆是王的臣民。在封建社会价值体系中,无论是帝王贵族还是平民百姓,他们信奉的一直都是“天下

  • 娄师德是什么人?他能受到王十朋的推崇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娄师德,唐朝

    娄师德,字宗仁,唐朝宰相、名将。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王十朋(1112-1171年),以坚持正义,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移,直言批评朝政受到世人的称赞,他写了一首《娄师德》诗,大意是:不顺从不和睦的事情不难纠正,只要做到别人的唾沫吐到脸上让它自己干。遇事心平气和认真想一

  • 武则天最后将江山还给李唐政权,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则天,唐朝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说实话,作为一个权力欲望熏天的女人,武则天能把坐稳的江山重新交还给李家,是心有不甘的,那么她是如果说服自己做到这一点的呢,原因就四个字:认清现实。我们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首先:武则天眼里的权欲,她称第二,

  • 赵匡胤如果没有死的话 赵匡胤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匡胤,燕云十六州

    还不知道:如果赵匡胤不死,他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匡胤不死能夺回燕云十六州吗?不能,99%没戏。“不死”这两个字,其实是个伪命题,你总不能为了个燕云十六州让赵匡胤长生不老吧?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你打算再让他活多久?十年,二十年还是三十年?不管老赵是自然

  • 六国后宫中的女人那么多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她们又是怎么处理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始皇,六国

    还不知道: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可六国后宫中的女人该何去何从?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前言: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巩固统治,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功绩流传千古。但有一件事情却让他很头疼,那就是六国后宫中的众多美女该如何处置呢?全部处死太过残忍,全纳入

  • 陆康:东汉末年官员,忠于东汉朝廷,有显著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陆康,东汉

    陆康(126年-195年),字季宁,东汉末年官员,吴郡吴县人。陆康是吴郡陆氏子弟,忠于东汉朝廷,有相当显著的政绩。汉末乱世,陆康为朝廷抵抗孙策。城陷后,去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所在称之陆康年轻时就有义烈之名。最早先受扬州刺史臧旻推举为茂才,然后出任高成县令(在今河

  • 李世民和赵光义都夺位了 两人风评为何天差地别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赵匡胤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同样是夺位,为什么李世民万古流芳,赵光义却风评很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玄武门事变”是中国古代史上家喻户晓的一桩大事,李世民通过血腥的政变成功以非嫡长子的身份上位。而宋太宗赵光义虽然史书记载是赵匡胤传位给他,但一直有不少的疑问,更有“烛影斧声”这样的野史让

  • 曹操和孙权作为一方霸主 两人之间有没有见过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孙权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同为汉末三国一方豪杰,曹操和孙权有没有见过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曹操、孙权各自作为一方霸主,乃是当时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那么两人是否见过面呢?关于这个问题,个人认为有两个答案,正史中两人应该是没有见过面的,但在《三国演义》中,两人却是实打实的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