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英宗朱祁镇除了废除殉葬制度外,还做过哪些好事?

明英宗朱祁镇除了废除殉葬制度外,还做过哪些好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164 更新时间:2024/1/19 0:21:33

众所周知明英宗朱祁镇不是个好皇帝,土木堡之变的污点是洗不掉的,但是他废除了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那么除了废除殉葬制度外,他还做过哪些好事?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两次在位)。第一次继位称帝,年仅九岁,年号正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诚孝昭皇后)把持,贤臣“三杨”主政。随之,张氏驾崩,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导致宦官专权。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其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元景泰。后英宗回京,被景泰帝软禁于南宫。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位,第二次称帝,改元天顺。

朱祁镇前后在位二十四年,在位初期励精图治稳定西南疆域。当初宠信王振,后来又宠信曹吉祥、石亨,政治上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是晚年任用李贤,听信纳谏,仁俭爱民,美善很多。还废除了殉葬制度。

天顺八年(1464年)明英宗病逝。庙号英宗,谥曰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裕陵。

历史评价

张廷玉等《明史》:赞曰: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杨、胡濙、张辅,皆累朝勋旧,受遗辅政,纲纪未弛。独以王振擅权开衅,遂至乘舆播迁。乃复辟而后,犹追念不巳,抑何其感溺之深也。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至于上恭让后谥,释建庶人之系,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即位之初在三杨的辅佐下颇有一番作为,延续了仁宣之治,只可惜三杨年事已高,待其淡出政坛后,宦官王振开始专权,恰逢瓦剌部也先大举入侵,在王振的怂恿下草率亲征,于土木堡被俘,被俘后尚能保持气节拒写招降书,随后由于后方于谦的英勇抵抗被也先认为没有利用价值,被放回,享有太上皇之名,却无权。趁景泰帝病重政变复位,大肆打压拥立景泰帝的于谦等人,但是尚能任用贤臣,并废除了洪武以来的嫔妃殉葬制度,被后世喻为德政。

英宗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要说他是好皇帝,真是连鬼都不信。但他是一个好人。他几乎相信了在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从王振到徐有贞、再到石亨、李贤,无论这些人是忠是奸,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他都能够和善待人,镇定自若,抢劫的蒙古兵、看守、伯颜帖木尔、阮浪,最后都成为了他的朋友。

可是事实证明,好人是做不了好皇帝的。

天顺八年正月(1464),朱祁镇在病榻之上,召见了他的儿子、同样饱经风波的朱见深,将帝国的重任交给了他。然后,这位即将离世的皇帝思虑良久,对朱见深说出了他最后的遗言,正是这个遗愿,给他的人生添加了最为亮丽的一抹色彩。

明英宗说:“自高皇帝以来,但逢帝崩,总要后宫多人殉葬,我不忍心这样做,我死后不要殉葬,你要记住,今后也不能再有这样的事情!”

“我一定会照办的。”跪在床前的朱见深郑重地许下了他的允诺。

朱元璋起,明朝皇帝制定了一项极为残酷的规定,每逢皇帝去世,后宫都要找人殉葬,朱元璋和朱棣自不必说,连老实巴交的朱高炽、宽厚仁道的朱瞻基也没有例外,这一毫无人性的制度终于被历史上有名的差劲皇帝废除了,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朱元璋统一天下,建立帝国,留名青史;朱棣横扫残元,纵横大漠,威名留存至今,他们都是至今我们今天口中津津乐道的传奇。他们的功绩将永远为人们牢记。但在他们的丰功伟绩的背后,是无数战场上的白骨,家中哀嚎的寡妇和幼子,还有深宫中不为人知的哭泣,一帝功成,何止万骨枯!

朱祁镇最终做成了他的先辈们没有做的事情,这并不是偶然的,他没有他的先辈们有名,也没有他们那么伟大的成就,但朱祁镇有一种他的先辈们所不具备(或不愿意具备)的能力一一理解别人的痛苦。

自古以来,皇帝们一直很少去理解那些所谓草民的生存环境,只要这些人不起来造反,别的问题似乎都是可以忽略的,更不要说什么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标签: 明英宗朱祁镇明朝

更多文章

  • 屈突通的一生是什么样的?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屈突通,唐朝

    凌烟阁是唐代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闻名于世。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屈突通是隋朝名将,也是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屈突通为大隋名将,曾经发誓要誓死效忠大隋,还要为大隋殉难。但他为何最终投降唐朝,还成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呢一,效力文帝屈突通出身

  • 刘备为什么没有能夺取天下 主要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三国

    还不知道:刘备没能夺取天下主要原因是先天不足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没能夺取天下的原因较多,但我认为最为致命的是先天不足,集中体现在两点,一是刘备自己的先天不足,起点较低,发展缓慢。二是蜀国的先天不足,国土狭小、人口稀少。正因为这种不足,蜀汉仅有夺取天下的可能,而从来

  • 明朝灭亡和宦官多多少少有关 清朝对宦官究竟有多严格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宦官

    还不知道:清朝对宦官的管理有多严格?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宦官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类的群体,由于身体上的残疾,导致他们在心理上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一旦让他们摸到权力的大门,往往会肆无忌惮的混乱朝纲,甚至导致一个国家灭亡,东汉、唐朝、明朝都是宦官非常严重的朝代,明朝甚至有“

  • 三国时期张郃与赵云的实力怎么样?有何差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郃,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张郃率兵攻打葭萌关,黄忠请战,诸葛亮智激黄忠,黄忠和严颜一起去抵挡张郃,黄忠领兵出关,张郃看见黄忠,欺负黄忠年纪大,与黄忠大战二十多个回合,却没想到被严颜抄了后路,张郃兵败,退了八九十里。张郃以为黄忠年纪大,老了,没用了,以他的武力

  • 魏相的官仕之路如何?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魏相,汉朝

    麒麟阁十一功臣是十一位西汉汉宣帝时名臣的总称,后世简称麟阁。魏相,字弱翁,济阴郡定陶县人,西汉政治家。早年期间魏相熟读《易经》,顺利出位成为郡中的一名卒史,之后靠着丰富的知识成功得到晋位的机会,被汉昭帝任为茂陵县令。茂陵是西汉五陵之一,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规模最大的西汉帝王陵。在这里居住的不是豪强

  • 曹参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参,汉朝

    曹参,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政治家,汉朝第二位相国,史称“曹相国”。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曹参是西汉初期的著名将领,为人英勇善战,为汉朝的建立立下大功。汉朝统一天下后他又先后担任齐相与相国,推行黄老之术,无为而治,把齐地与大汉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那么曹参是如何立功与治国的呢一,追

  • 汉献帝刘协为何不禅让给刘备而是曹魏 刘协是不想给还是别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协,刘备

    对刘协为何不把皇位禅让给刘备,而是给了曹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协这一生都被人压着,就是个傀儡皇帝,他根本就没有权力决定谁当自己的继承人,你刘协想禅让给刘备,也做不到啊,别人根本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当然刘协再窝囊也是皇帝啊,他刘协真的不想做皇帝让给刘备吗,他内心真的不留

  • 北宋六贼十恶是什么意思?指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六贼十恶,宋朝

    北宋六贼十恶是指北宋时期六位官员和十位罪犯,他们的罪恶行径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那么,这六贼十恶究竟是谁呢?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北宋六贼。他们分别是王钦若、杨亿、高俅、张俊、秦桧和赵构。这些人都是当时的权臣,拥有着极大的权力和财富。他们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进行了一系列的

  • 什么是靖康之耻?事情发生时高俅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高俅,宋朝

    靖康之耻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耻辱的事件,而高俅则是在这场事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那么,高俅在哪呢?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靖康之耻的背景。在南宋时期,金朝入侵中国北方,最终攻破了东京(今天的开封市),俘虏了宋徽宗和大量的文武官员。这一事件被称为靖康之耻,

  • 夺门之变景泰帝为何不反抗?有什么原因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夺门之变,景泰帝

    夺门之变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而景泰帝为何不反抗呢?这个问题一直备受人们关注。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夺门之变的背景。在夺门之变中,权臣魏忠贤率领一群宦官和太监,控制了皇城和宫廷,企图夺取皇位。当时,皇帝的继承人是太子朱常洛,但他被软禁在西苑,无法对政局产生影响。最终,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