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中期为什么出现随意封赏和停止封赏 这里边发生了什么

明朝中期为什么出现随意封赏和停止封赏 这里边发生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703 更新时间:2024/1/1 0:01:07

对为何在明朝中期,朝廷出现随意封赏,或是停止封赏的情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明朝嘉靖皇帝在位时期,为了集中自己手里的权力,预防大权旁落,不想让权贵干涉朝政,曾停止册封爵位,造成了爵位封赏停滞的局面。

后来这一做法不断被后来即位的君主抄袭,他们也都渴望大权在握,于是一时间朝廷中鲜有新贵出现。

到了明朝末期和南明这一现象发生了改变,皇帝不再是停止册封爵位,而是反其道而行,开始大量的对官员进行爵位册封,最终导致爵位泛滥。

这种在封爵问题上,出现的停止册封和大量册封的不正常现象都违背了军功授爵的制度,使爵位的册封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在古代,对于有功之臣一直就有论功行赏的原则,依照军功封爵的制度册封有功之臣公、侯、伯、子等爵位,用来表彰其战功赫赫,是一份莫大的荣耀。

明朝前期,也用这种军功封爵的方法来对臣子进行册封,但是在中后期就发生了变化,开始出现停止册封和大量册封这种不正常现象,那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一、为什么会停止封爵

1、世宗逐渐对朝臣停止爵位册封

首先明世宗是从藩王继位的,刚开始做皇帝的他对满朝的文武百官是缺乏信任的,所以明世宗很少对朝臣进行封赏,从此以后,减少朝臣的封赏慢慢成为了规律。

在明代,以军功封爵的臣子一般都为武官,册封等级分为公、侯、伯三类,册封的原则一般为对战功赫赫的大臣进行封爵,以及对跟随明太祖一起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将军们一次性封爵。

但是在朝廷逐渐稳定之后,就没有大规模的战事发生了,要想封爵只能由小战功慢慢累积,例如在正统六年,谭广因小战功慢慢累积而被封为流爵,与开国的一次性封爵不同,除非再次获得战功,得到皇帝的封赏。流爵一般不可以世袭。

后来到了明朝中期,军功授爵的制度发生了改变。世宗在位时,为了扫除外戚、奸佞之臣,将前朝的一些爵位收回,对爵位进行了大整顿。

打击了权臣的势力,例如昌国公张鹤龄就是被夺爵中的一员。后来世宗要求侯爵不准世袭,对待其自己的母亲、皇后的家族也是如此,可以封爵,不可以世袭。

2、为什么武将难封爵

在明朝,武将的地位一般比较低,在文官之下且受到文官的统领。难道武将是因为地位地下才难以被封?

其实不是这样,明朝的封爵制度以战功为主,不在乎文官还是武官。明朝初期的时候,文官一般不处理军务,所以受封为爵的文官并不多,但后来随着文臣督抚成为战事最高指挥官,这些文臣也没有被封爵。

世宗在位时,战争发展的很激烈,世宗接受了以封爵来激励将领征战的提议,并且发布诏书来承诺封爵,用这样的方法来提升士气,但是真的有大臣做到了。

世宗又不遵守约定,进行论功行赏时闭口不提封爵之事。例如在正德十四年,宁王作乱,武宗承诺可以平息叛乱的臣子会被封为伯侯。

后有王守仁平叛,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世宗即位后为了扫除前朝弊政,对其进行封爵。

但是这并没有真的得到世宗的认可,在王守仁去世后,世宗又剥夺了爵位。但是也存在一次不得不封爵的特例,那就是李成梁。

他积累了数十年的战功,已经达到了不得不封爵的地步,他曾经使数十万敌军落荒而逃,有人称其武功超凡,近两百年未曾有。

3、明朝末年为何又开始了大肆滥封

按军功封爵的制度可以鼓舞士气,激励将领,对于皇帝维护统治有重要的作用。明朝后期,对爵位的封赏几乎已经停止,大臣们对征战失去了积极性。

为了调动大臣的积极性,到了明朝末期内忧外患之时,有人提出恢复封爵的政策,使将士们更加积极地为朝廷效忠。

到崇祯朝时,内忧外患的情况加重,思宗只能从新采用按功封爵的政策来鼓励士气。后来敌军至北京城下,思宗封东平侯来解围;

李自成进攻时,思宗又先后册封了平西伯、宁南伯、定西伯、靖南伯。由于明朝后期的不封赏,到明朝末期的大肆封赏,导致封赏制度混乱,最后并没有对朝臣起到激励的作用,使很多朝臣对朝廷不再信任。

例如在崇祯十七年的时候,京城被敌军包围,崇祯犹豫再三,最后听从了大臣的建议,封刘泽清为东平伯,让其带兵来救援,但刘泽清选择了率军南下,并没有进兵勤王。此时,按功封官进爵的政策已经失去了作用。

本文分析了明朝皇帝停止册封爵位以及后来为了激励官员又大量册封的不正常现象的原因,从世宗皇帝开始,对满朝的文武百官缺乏信任的。

所以很少对朝臣进行封赏,从此以后,减少朝臣的封赏慢慢成为了规律。后来又为了鼓舞士气,激励将领,维护统治又开始大肆封赏。总的来说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是违背军功授爵制度的,使爵位的册封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参考文献:《明史》

标签: 明朝封赏

更多文章

  • 有哪些与杜衍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杜衍,北宋

    杜衍(978年-1057年3月17日),字世昌。越州山阴人,北宋名臣,唐朝名相杜佑之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杜衍登进士第,补扬州观察推官,历知乾、扬、天雄、永兴、并等州军,以善于治狱闻名。宋仁宗特召其为御史中丞,兼判吏部流内铨。历任知审官院、知永兴

  • 三国时期的荆州是谁的 刘备借荆州该还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荆州

    对刘备借荆州是怎么回事,该不该还,荆州到底是谁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东汉朝廷名存实亡,因此各个地方上的军阀将地方上的官职、财产、人口、土地全部据为己有,将原本属于汉朝的州、郡、县纳入自己的私人财产,就拿东汉十三州之一的荆州来说吧,荆州刺史王睿被孙坚所

  • 乾隆死后留下那么多的妃子 嘉庆又是怎么处置她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嘉庆

    对乾隆死后,儿子嘉庆如何对待他留下的年轻妃子?占为己有行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父亲去世了,儿子会怎么对待他的妃子们呢?乾隆帝一生执政63年,89岁的高龄去世时,最小的妃子才13岁。嘉庆帝是如何对待处理她们的呢?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嘉庆与乾隆帝的妃子们。乾隆作为我国

  • 多尔衮掌握大权又有兵权 多尔衮为何没有夺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多尔衮,清朝

    多尔衮掌握了政权又掌握了兵权,机会很好,为何不争夺皇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多尔衮要做什么?是的。第一,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很有可能是被皇太极、代善等人胁迫,与努尔哈赤同归于尽。而皇太极和代善等人,则是害怕多尔衮成为新的帝王,可见他对自己的野心

  • 古代妃子是如何给皇帝侍寝的 期间流程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妃子

    还不知道:古时候,妃子侍寝是怎样的流程?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身为一朝天子,是立于众人之上,无人之巅。皇帝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利,按照常人的想法,皇帝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想宠幸哪一位美人就宠幸哪一位美人。但事实并非如此,皇帝在宠幸妃嫔时,身边还要有专门的官员进行记录,也有

  • 萧妙淽是什么人?她与侯景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萧妙淽,南北朝

    南北朝是个大乱世,与局势动荡不安相伴随的,是层出不穷的奇人异士。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萧妙淽出身极为高贵,她的祖父是梁武帝萧衍,父亲是简文帝萧纲。由于她通音律,爱诗词,长得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鲜花,因此深得萧衍的疼爱。可以说是捧在手中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别提多宠爱她了。然而,有一个

  • 朱高炽体胖多病 朱高炽为何会成为朱棣的太子人选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高煦,朱棣,朱高炽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相较朱高煦,体胖多病的朱高炽,为何会成为朱棣心中的太子人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毫笔一挥,历史如墨前言明成祖朱棣戎马一生,可谓宣威海外,但同样的,这也导致他子嗣不多,仅有四个儿子。小儿子早年夭折,剩下的儿子中,长子朱高炽体胖多病,次子朱高煦尚武善战,三子朱高

  • 明成祖朱棣是怎么开创永乐盛世的?史书如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成祖朱棣,永乐盛世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那么朱棣是怎么开创永乐盛世的?史书又是如何评价他的?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建文帝

  • 杨家将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杨家将,宋朝

    杨家是北宋初年著名的军事家族,其保家卫国故事在北宋中叶就已迅速流传于天下。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宋太宗派出三路大军征讨辽国,潘仁美为主将,杨业为副将。杨业一鼓作气夺取了辽国的寰、朔、云、应四州。彼时辽国十余万大军开始反扑。杨业像潘美进言,避敌锋芒。潘美却嘲笑杨业怯敌,因嫉妒杨业,大肆打

  • 古代官员几品才能够上朝 官员站位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官员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几品官员才有资格上朝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们经常会在影视剧中看到,古代官员上朝时候的情景,而且每位官员站的位置也都是不同的,这自然也是很有讲究。我们也知道,古时候官员是通过品级来划分等级的,但是官员何其多,当然不可能每一位官员都能够站在朝堂上。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