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简介可见于《清史稿》《明史》史籍,袁崇焕在万历四十七年三十五岁,进士及第,被任命为福建的邵武知县,他是个文官,却非常喜欢和别人谈论兵法。如在遇到老兵时,袁崇焕经常会很热情的和他讨论了关于边塞的事情。
袁崇焕好兵书,希望能驱赶鞑掳,守卫边塞。在天启二年(1622年),袁崇焕到京城与朱由校会面,御史侯恂提拔袁崇焕为兵部尚书。不久,广宁失陷,于是朝廷商议,派人镇镇守山海关,这实在不是个好差事,之前镇守山海关的很少有活着回到朝廷的的。袁崇焕得知后,特意去关外查看地形。回到朝后,袁崇焕对朱由校说:‘只要你能给我足够的钱和食物,我就能独自守卫山海关。’朝中大臣见有人把这担子接过去,赶紧称赞袁崇焕的才华,于是朱由校破例提拔袁崇焕兵备佥事,督关外军,拨给帑金二十万,并让其招兵买马。
袁崇焕也不负众望,关外的地方都被哈剌慎各部占领,所以袁崇焕上任后,就驻扎在关内。没过多久,哈剌慎各部就屈服了。当时的朝廷宦官党政,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大肆攻击东林党人,魏忠贤罗织罪名,致使不少人死于残酷的刑讯中,东林党人之首孙承宗被迫辞职,放弃了经营许久的关宁防线,不过他也并非是无事一身轻的离开,他将诸多事宜交给了袁崇焕。孙承宗是何人,那是能以一己之力,把努尔哈赤的军队挡在防线外的奇人。
在孙承宗走后不久,袁崇焕也因为受不了宦官的攻讦,也辞职了。本来他是可以成长为孙承宗一样的人物的,不过在孙承宗对他给予厚望时,他辞职了,估计孙承宗这时也要被气的一口老血喷出来。后来明熹宗朱由校驾崩,明思宗朱由检即位,设计将魏忠贤除去,大臣们请召回袁崇焕,1628年(崇祯)元年任其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七月,袁崇焕大言不惭,声称自己可以五年复辽朱由检喜出望外,赐给了袁崇焕一把尚方宝剑。让他在恢复辽的前提下,他可以便宜行事。袁崇焕把大话说出去,后脚就把东江毛文龙给杀了。毛文龙也是个能人,杀了他之后所造成的种种后果在这就不赘述了。
1629年10月(崇祯)第二年,出现了“己巳之变”。皇太极率领十万清军绕过蒙古10月11日(12月11日),突破长城,喜峰口,攻取遵化,京城震惊。与此同时,召集各路兵马勤王。山海关附近的袁崇焕,于11月抵达蓟州。袁崇焕本应封锁从蓟州到通州的侵略军,在此展开决战,以确保京城的安全。
然而,当他从侦察中得知敌兵向西越过蓟州时,他只是带领士兵前往河西,并不顾将军们的反对,在11月丁酉日(12月30日)晚上率领部队到达北京,到达广渠门城外,打败了清军。这件事的确让人怀疑,因此在后金散播一些似是而非的谣言事,明思宗竟信了。
明朝朝臣对袁崇焕让金军入关这件事极为不满,上折子要求处罚他,明思宗心中本就怀疑,现在回过味来,五年复辽简直是痴人说梦,恼怒下将袁崇焕下狱,不久就将他赐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