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起不得善终的原因

吴起不得善终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942 更新时间:2024/1/5 20:24:08

一、残忍刻薄,德行有亏。

吴起年轻的时候,家里比较富足,饶有资财,在外边求官没有结果,把家产也荡尽了。同乡邻里的人笑话他,他就杀掉三十多个讥笑自己的人。然后从卫国的东门逃跑了。他和母亲决别时,咬着自己的胳膊狠狠地说:‘我吴起不做卿相,绝不再回卫国。’于是就拜曾子为师。不久,他母亲死了,吴起最终还是没有回去奔丧。当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时,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吴起为了成名立业,便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妻子,用来表明他不亲附齐国。当然,带兵打仗时的吴起却判若两人,他能做到廉洁不贪,待人公平,取得所有将士的欢心;但这绝不是他的真心,而是他收揽士心的一种策略和手段罢了。这一点并不能拯救他的生命。司马迁说过,吴起向魏武侯讲凭借地理形势的险要,不如给人民施以恩德的道理,然而一到楚国执政却因为刻薄、暴戾、少恩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可叹啊!

二、功高震主,备受猜忌。

吴起在鲁国为将,结果大败齐军。很快就有人看他不顺眼,千方百计地诋毁他,说他为了当上大将,不惜杀害自己的结发妻子;说他母亲死了,他也不回去奔丧,就连曾子都瞧不起他并和他断绝了师徒关系,这是个十足十的薄情寡义的家伙。甚至还把它上升到国际关系的高度,说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于是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在魏国,吴起同样建立了一番不朽的功业。悲剧也在重演,公叔出任国相,并娶了魏君的女儿,却畏忌吴起。公叔便耍了个小小的手段,离间了魏武侯和吴起之间的关系,令其互不信任。吴起怕招来灾祸,只得离开魏国,随即投奔楚国。在楚国,由于楚悼王的鼎力支持,吴起如鱼得水,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在收获巨大成功的同时,悲剧再次上演,而这一次,备受楚国贵族猜忌的吴起终究未能幸免,他被万箭穿心而死。

三、刚劲自喜,技逊一筹。

尽管吴起有着过人的军事才能,能征善战、运兵如神;也有着杰出的政治才干,经邦济国、无惧无畏,但他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刚劲自喜,就是自视很高,死要面子。这个弱点甚至被公叔的仆人所利用,成为驱逐吴起的利器。为赶跑吴起,公叔问计于他的仆人,仆人说:“您可找机会先对武侯说:‘吴起是个贤能的人,而您的国土太小了,又和强大的秦国接壤,我私下担心吴起没有长期留在魏国的打算。’武侯就会说:‘那可怎么办呢?’您就趁机对武侯说:‘请用下嫁公主的办法试探他,如果吴起有长期留在魏国的心意,就一定会答应娶公主,如果没有长期留下来的心意,就一定会推辞。用这个办法能推断他的心志。’您找个机会请吴起一道回家,故意让公主发怒而当面鄙视您,吴起见公主这样蔑视您,那就一定不会娶公主了。”当时,吴起见到公主如此地蔑视国相,果然婉言谢绝了魏武侯。作为一代兵家,居然无法识破仆人的诡计,这不仅是性格弱点所致,也是技逊一筹的体现。

四、间人骨肉,失去靠山。

吴起作为一个楚国的外诸侯国人,却跻身于楚国上层贵族之间,仅仅依靠楚悼王的信任,打击大贵族特权和利益,所遇到的阻力之大,反对之烈,是不言而喻的。吴起变法,旨在富国强兵。这就决定其变法的内容是消灭世卿世禄制,任用贤能。在变法中,吴起“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皆甚苦之”,还废除无用、无能的官职,剥夺王室贵族的威权,严重地打击了楚国大贵族既得的政治经济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楚之贵族皆欲害吴起,只是碍于楚悼王的威严和情面,才让吴起得以苟延残喘。他们时刻在等待着,等待着时机的到来。新法推行了一年,楚悼王死去。早已失去耐心的楚国贵戚大臣趁机作乱,即使在楚悼王的灵堂上,他们也不能放过吴起。失去靠山的吴起犹如一只过街老鼠,又如一只落水狗,仓惶地趴在楚悼王的尸体上,仍幻想着死了的楚悼王还能给予他庇护。(另外一说是,吴起到死都在为自己复仇,因为后来的楚国大王杀掉了那些误射楚悼王的贵族)然而那些愤怒的早已失去理智的贵族们已经不会给他寿终正寝的机会了,当即给了他一个万箭穿心的悲情下场。

标签: 吴起楚悼王

更多文章

  • 姜太公钓鱼 姜太直钩钓鱼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太公,文王,周文王

    姜太公钓鱼是发生于商周时期的历史传说故事。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姜子牙钓鱼的历史典故,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姜子牙钓鱼的历史典故姜子牙尊称姜太公,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享有盛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畏佐周武王伐纣灭商。他是今卫辉市太公泉人。太

  • 白起:战国最残忍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白起,秦军

    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交兵的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一带,灼热的战场上散发着寒意,死亡的陷阱正在这个让后人毛骨悚然的古战场缓缓铺展开来。当年轻气盛的赵括取代廉颇成为赵军主将,一名秦军老将接过秦昭襄王的兵符,火速赶往秦军大营,接替主将王龁[hé],指挥这场空前残酷的大决战。秦王下令全军严守秘密,

  • 岳飞庙在哪里?为什么岳飞庙前面会跪五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岳飞庙在哪里

    岳飞庙在哪里,中国关于岳飞有许多寺庙,最著名的是河南汤阴县的岳飞庙,它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它是后人为纪念中国著名民族英雄、南宋著名抗金名将岳飞而建的寺庙。民族英雄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治军以身作则,赏罚分明,纪律严明,体恤下属。他领着岳军队与金军打了几百仗,战无不胜。但另一方面,宋高宗和秦桧

  • 抗倭名将胡宗宪是怎么除掉海盗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胡宗宪

    陈东见了徐海连呼冤枉,徐海也不答理,带领手下数百人,押住陈东,来见胡宗宪。胡宗宪犒赏已毕,徐海请求借地屯驻兵众。胡宗宪许他居驻东沈庄,徐海欣然而去。胡宗宪见徐海远去,命人将陈东带来,好言问道:“你与徐海相交多年,为什么今天被他擒献呢?”陈东闻听此言,气愤填胸,便用激烈言辞攻讦徐海。胡宗宪笑着对陈东说

  • 明朝大将袁崇焕的结局是什么?为什么被明怀宗押进大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袁崇焕

    明朝大将袁崇焕奉命镇守关外后,战绩赫赫。有名的宁远一战,他用西洋巨炮击退金军,使努尔哈赤身负重伤,最后一命鸣呼;第二年的宁锦大战打得也很漂亮,大败了皇太极。所以金兵一听见袁崇焕的名字就胆战心惊,袁崇焕成了后金国的心腹大患。公元1629年时,后金军绕道古北口进入长城,势不可挡,一举攻到北京。不久,北京

  • 周勃是谁?他和汉高祖刘邦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勃,汉高祖刘邦

    周勃是刘邦的老乡,更是他手下的大将。周勃年轻的时候家里非常穷,在沛县的时候他以编织养蚕器具为生,有时候在别人办丧事的时候去吹箫,获得一些额外的收人来改善生活。后来成为一名能拉强弓的勇士。当初刘邦在沛县起事时,周勃就以中涓亲近侍从的身份紧紧跟随,以后屡立战功。当然和韩信这样的大将是没法相比的。但周勃始

  • 吕蒙是怎样进入荆州城的?原来这一切都是陆逊的主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吕蒙,陆逊

    吕蒙带兵来到陆口,安营扎寨,派人去打探消息。吕蒙心想:关羽主力兵马已围攻樊城,荆州城内只有老弱残兵,用不了几日,我便可攻下荆州。哪知道探马来报:关羽已在荆州城外沿江建了许多烽火台,五步一岗,十步一哨,防守严密。吕蒙听后,心中暗暗吃惊,十分佩服关羽。吕蒙心想:攻城,很难攻下,荆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不

  • 关羽败走麦城,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关羽的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关羽败走麦城

    因为近期没有战争,烽火台的士兵十分松懈,到了半夜就睡觉了。吕蒙带领着几十人爬上烽火台,将士兵生擒活捉,对他们说:“如果你们投降,骗开城门,我家主公一定会重重赏你们,如果你们不识抬举,只有死路一条!“这些士兵纷纷投降,带领着吴兵来到荆州城下,让守城的士兵开城门,守城的士兵一看是自己人,立即大开城门,吴

  • 周处是谁?他为什么会被百姓称为“三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周处三害

    周处是三国鼎立时期东吴名将周航之子。因少时无人管教,长大后虽武艺超群,却不通事理,只知我行我素,平时见谁不顺眼,抬手就打,张口就骂,横行乡里。老百姓敢怒不敢言,背后称他为一害。一日,周处吃醉了酒,踉踉跄跄往家走。走到巷子拐角处,忽见一群人在那里议论什么,有的还不时摇头叹息,显然是在谈什么不愉快的事。

  • 为什么周处在朝廷上会被处处针对?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周处

    那周处到底去哪了呢?原来,周处本来就不是个坏人,只是从小到大能少好人的指教。听了老头的一番话,知道老百姓将自己同虎蛟一样看待,心里又羞又愧,决心为民除去虎蛟,自己也投名师,重新做人。由于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支撑者,再加上周处本身武艺超群,他一口气跑到南山打死了害人的老虎,又去河里斩了巨蛟。自己也不声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