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平如何成为千古名将?陈平的故事

陈平如何成为千古名将?陈平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538 更新时间:2024/1/18 16:50:38

提到刘邦的谋士,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萧何、张良,而陈平的排名要靠后一些。但是,排名靠后不代表没有故事,更不代表没有本事。

我们都知道三国时吕布乃是三姓家奴,但是您知道历史上的陈平先后投靠过多少人吗?

想当初,陈胜吴广大泽乡打着楚王的旗号起义,原魏国公子废为庶民的魏救,趁势夺取魏国故地,成为魏王。

那胸有大志的陈平外出找工作,第一站就是跋山涉水投奔魏王。

没想到这个魏就被秦相章邯打的是落花流水,自焚而亡,昙花一现。

但还没有露一手功夫便没了舞台,无奈之下,他又转身去投奔项羽,成了项羽帐下的谋士,随项羽攻破秦国,得到了项羽赐封的一等爵位。

但这个项羽妇人之仁,犹豫来犹豫去,竟然鸿门宴上让刘邦上厕所溜了。

闻报之后,项羽又是想了好久,有了悔意,又命令陈平去追,结果没追上。

这些都说明,陈平不仅在刘邦的死对头项羽集团工作过,还是项羽面前的红人。

再之后,汉王刘邦于巴蜀及汉中冲出包围圈,重回三秦东征时攻下战略重地殷商的那个阴地。

让项羽迁怒于陈平为首的将士官吏,害怕被脾气暴躁的楚霸王干掉,陈平干脆挂印封金,偷偷跑了。

而就在陈平的逃跑途中,还有一个他脱光全身衣服,一丝不挂逃过一劫的趣闻。

说天快黑时,他好不容易逃到黄河边,碰巧有个船,有个船夫让他上了船去对岸。

可是船到了河中央,没想到又钻出一个人来,估摸着俩人就是水匪,想谋财害命。

陈平情急之下二话不说,直接脱衣服。

二人盾剑傻眼了,心想我们劫财不劫色,你脱衣服干啥?

那只见陈平裸体抢过愣神中的船夫的桨,拼命的划船。把衣服丢到船上,船上也没听到金属响声,八成这哥们也是个穷鬼,二人就打消了打劫的念头,陈平由此逃过一劫,那忍辱负重他也是可以的。

等到了安全地的时候,他又跑到刘邦的地盘啊,不停的托关系,最终见到刘邦本人要毛遂自荐。

陈平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二人聊天下大事,诶,聊得很投机,刘邦很赏识。

可是当时的背景,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你是不是那边派来的奸细,是不是吃里扒外的人?

刘邦对陈平不太放心,再加上刘邦手下官兵眼看陈平不顺眼,敌对阵营跑过来的人竟然马上得到领导的赏识,给钱、给房子、给女人,这人觉得不舒服。

时间长了,关于陈平的流言蜚语就多了,传的最严重的是两件事,一个是盗嫂和昧金。稻嫂就是说陈平和自个嫂子不清不楚,昧金是说他收受贿赂。

那陈平有没有盗嫂我不知道,但他确实看到钱,他没忍住,昧金了。

罪正是虚虚实实,刘邦也拿不准,就把陈平找过来问话。说你最开始是魏王的人,后来又到楚王那里,现在你又跑到我这来,我怎么才能信任你呢?

这可是一道送命题,你像晚辈吕布就没打好直接嗝了吗?

但陈平当时脑筋一转,拿出身上脱光衣服救命的水平,三寸不烂之舌是呱唧呱唧,不仅没有被杀,还得到了领导的信任。

他说,我在魏王那里,魏王不信任我,我在楚王那里,楚王也不信任我,所以我才不远千里来投奔您。我还是原来的我,但是用我的人不一样,我自然也会有不一样的作用。而至于昧金,我千里投奔,什么都没带,若是不接受别人的礼物,我就生活不下去。如果您不信我接礼物我还没动,现在我把他们都送回去,然后辞职回家,再也不出来了。

刘邦听完这些话,真相信了,就打上了疑虑,给了陈平很多赏赐。

陈平也是一心一意的辅佐刘邦。也正是他用离间计害死范僧,斩断项羽一条胳膊,又建议刘邦封韩信为王,避免了三分天下的局面。总之,陈平乃是刘邦夺取天下的重要谋臣。可是西汉建立后,陈平没有过上高枕无忧的生活,为啥呢?

我们都知道,刘邦杀异姓王,杀功臣良将,比跟他很相似的泥腿子朱元璋还狠。为了保命,萧何就往自个儿身上泼脏水,张良主动隐退,唯有陈平是一直站在朝堂上,可他呢,也是如履薄冰。最危险的一次是刘邦去世前,派他去杀樊哙。

樊哙可是吕后的妹夫,若是杀了樊哙,吕后肯定不会放过他,可是不杀,皇帝不会放过他,这怎么办呢?

陈平是想来想去,决定阳奉阴违。刘邦让他直接把樊哙的人头砍下来,他却把樊哙装进囚车运往长安。

心里想着砍樊哙脑袋,皇帝,你自己砍,别找我。结果还没走到长安,刘邦就咽气了。得到消息后,陈平长呼一口气,赶紧把樊哙放了,自个拼命跑到刘邦的陵前,一边哭一边说,您让我处决樊哙,我不敢自己行动,把他押回来了。

吕后一看,这个人真会办事,不仅没有怪罪,还让他辅佐新君陈平,就这样躲过一劫。后来吕后要封自己家人为王,把刘姓咔咔咔,这就违背了当年刘邦的白马之盟,群臣群起反对。

可是,唯有陈平雪赞成,很多人就骂他,你趋炎附势,你背叛旧主。

但陈平却说,在朝堂上力争,我不如你们,但是保全社稷,你们不如我。

事实却是如此。吕后突然去世后,陈平、周勃联手平定诸吕之乱,因当时的代王刘恒进京称帝,这就是后来有名的汉文帝,而陈平也是官居丞相之位,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

那魏王项羽、刘邦、吕后、汉文帝陈平,可以说是武义其主,但是每一次都能得到重用,化险为夷,不能不说是历史上的奇迹。

标签: 陈平刘邦项羽

更多文章

  • 明朝是怎么灭亡的?揭秘明朝是被谁灭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粮食,理学

    明朝有一批有能力的文官,他们为国家做出了不少贡献。明朝军队强,名将不少。明朝制度不错,但跟不上形式的变化以及执行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朝灭亡实乃气数已尽,最终1644年灭亡。每个朝代的灭亡都是有一定的原因,或者被某些人摧毁,那么明朝是怎么灭亡的?明朝又是被谁灭亡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看看关于明

  • 张献忠屠川是真的吗?张献忠为什么要剿四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献忠,清军

    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崇祯十三年1640年率部进兵四川,而四川民间一直流传着“张献忠屠川”的说法,张献忠究竟杀了多少四川人?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具体数字。那么张献忠为什么要屠杀四川人?关于张献忠屠川有多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支持者拿出史料为依据;而反对者则从史料中找出无数不合理漏洞,认为是满清的栽赃陷害

  • 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 赵云不受刘备的重用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云,刘备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赵云,在民间也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说法,足以证明赵云在三国时期的能力和名气。不过赵云跟随刘备多年,忠心耿耿、屡立奇功,三闯敌营救刘备之子阿斗,在进军益州和夺取汉中的战斗中,都有非凡的表现。但根据探秘志小编查阅史料发现《三国志》等史书所记载的赵云并没有像《

  • 同治皇帝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同治帝,同治,皇帝

    同治是清朝的第八个皇帝,他的生母是大名鼎鼎的慈禧,但年仅19岁即驾崩。关于同治皇帝的死因,历来说法不一,官书记载的是同治帝死于天花,而民间传说的版本很多,有传说同治帝是得梅毒死的,有的说是天花,更有说是死于慈禧之手。对于当时的种种传言,清朝官方一直保持缄默,不予回应。那么历史上同治皇帝是怎么死的呢?

  • 你知道曹操的谋士有哪些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荀攸,郭嘉

    你知道曹操的谋士有哪些吗?他们都有什么优势和特点呢?下面,就为大家整理出曹操手下谋士排名及其特点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曹操手下的那些谋士吧。提到曹操手下的五大谋士,咱们一般是说“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这个顺序显然是以曹操的心理亲善度来排列的,没什么逻辑上的意义。在《三国志》中,陈寿将荀

  •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之一,因太美竟而坐上皇帝宝座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古代十大美男

    他们究竟有多好看,才能让他们的名字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现如今我们依然用“貌比潘安颜如宋玉”来夸耀男子长得好看。那么史上潘安、宋玉的容貌究竟如何?潘安,荥阳郡中牟县人,表字安仁,小字檀奴。因为他在当地颇盛的容貌,吸引的大批的粉丝,据说他每次出门时,都会有人向他的车架投掷水果,以表恋慕,后世因此出了个典故

  • 火烧连环船,赤壁大战影响了三国战局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火烧连环船

    三国演义一书中,作者描写了不少的精彩战役,其中的赤壁大战是曹操和孙刘联军之间的一次大型战役,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这场战役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最终完成了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壮举,而火烧连环船的壮阔场景更是看的人心潮澎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水上作战。战争背景处在曹操基

  • 郭靖之死—郭靖之死和南宋朝廷的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郭靖之死

    郭靖是金庸笔下的重要人物,他的经历带有一定的神奇色彩,但同时也联系着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串联了蒙古、金、南宋三朝,比如“射雕三部曲”中蒙古军西征、蒙古灭金、襄阳保卫战等等。那郭靖这个人是否有原型呢,你别说,还真有,我们翻翻史书,就会发现历史上好真有一个同名姓的郭靖。在《宋史》里记载“有郭靖者,高桥

  • 宋万简介,最初的梁山是怎么在宋万的运作下成了个不小的帮派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万简介

    宋万简介,早年,宋万与白衣秀士的王伦、摸着天杜迁、旱地忽律朱贵等一起在梁山落草,聚集七八百名手下,打家劫舍。他武功平平。因身材高挑,人称云中金刚。据王伦回忆,“我是一个落魄秀才。因为受了鸟气,才同杜迁来到这里落草;之后宋万来,才集结了这么多人。”不见兔子不撒鹰,宋万是个聪明人。在王伦和杜迁受了柴进赞

  • 大盗康小八,康小八在清朝有多出名,为何被处以“凌迟”之刑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盗康小八

    《谜踪之国》中提到的绿林大盗康小八,历史上确有其人。清朝光绪年间,盗匪尤为猖獗。尤其是康八和康九两兄弟,在当时的北京,是最为出名。当时在城东,也就是现在的北京通州,有一对兄弟。因为家境贫穷,连名字亦没有起。哥哥叫康八,弟弟叫康九,兄弟俩都以小偷小摸为生。两兄弟纠集了一伙人,专门勒索商人的钱财,毒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