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英雄,但能称得上民族英雄的却寥寥无几。郑成功就是这样一个民族英雄。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事迹相信是众所周知的,那就是收复中国宝岛台湾。
郑成功祖籍福建,出生在日本九州平户藩,母亲是日本人,父亲是郑芝龙,东南沿海的海盗头子。由于明朝实行“海禁”,福建商业遭受了严重的危机,许多商人被迫从事走私贸易,甚至沦为海盗。明朝中期,这些海盗都被称为“倭寇”。
这些海盗大多以台湾岛为据点,与明朝作战。郑氏集团也在明末进入台湾,成为东南沿海的一支主要力量。然而,自从荷兰进入台湾,郑氏集团一直被排除在外,直到1630年从台湾撤出。在这种情况下,郑氏集团最终与明朝和解,投靠明朝,在福建发展势力,成为福建的割据势力。
一般来说,这类出身海盗、受到朝廷招安的将军对朝廷没有多少好感,但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就不同了。崇祯帝死后,明朝即将灭亡,郑芝龙仍奋斗在反清的第一线,可谓壮烈,也可能是在国家灭亡的紧要关头,郑芝龙萌生了保卫自己国家的心。
当时,郑芝龙拥护了隆武皇帝,继续反清复明,并把自己七岁的儿子介绍给了隆武皇帝,因为郑成功很有才华,很有见解,再加上当时的隆武帝不得不靠郑芝龙来恢复国家,于是他表现出了对郑成功的喜爱。
民族英雄郑成功,为了不辜负皇帝的信任,郑成功在20岁时去了金陵学习,这一年是1644年。同年,李自成攻打北京,皇帝崇祯因为没有脸面对他的祖先,在景山公园自杀,看到明朝没有军心,山海关的吴三桂也投靠了清朝。
当时,明朝的所有元老们仍然坚定不移地坚守南京,继续进行反清复辟活动。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成为了每个人的希望,因为他手握兵权,所以在1646年,郑成功开始领导军作战。
后来,郑成功带着他的军队在东南沿海抗击清朝军队,打了大大小小无数仗。然而,清朝毕竟太强大了,郑成功拒绝了顺治皇帝的封爵。最后,他决定暂时退守台湾,利用海峡的地理优势寻求自保。
当时,台湾已被荷兰占领,所以郑成功留下他的儿子郑经来去防守厦门和金门,而他则率领数百艘船只穿过海峡,攻打台湾。在郑成功战斗了几个月后,荷兰军队终于白旗投降。最后,荷兰签署了投降书,带着500多人狼狈逃离了台湾。此后,郑成功占领了台湾,继续反清复明的斗争,被称为民族英雄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