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皋简介,唐安史之乱后,中央政府不能完全控制各地节度使。所以,唐中后期屡有节度使叛乱。中唐乱局,一个“战王爷”起到了平定大海的作用。
一方面,他是地地道道的大唐皇族,一个令贪官污吏闻风丧胆的世袭亲王;另一方面,他德才兼备,为人孝顺,是当时无可争议的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统帅。他即是李世民五世孙、曹恭王的曾孙李明——李皋。
天宝十一年(752),李皋被袭为曹王,并任命都水使者。多次晋升后,官至秘书少监,都与正职俸禄相同。
在唐肃宗的早期(760年),京畿地区地区大旱,米价飙升。一桶斗米要几千钱,很多人没钱买米,都饿死了。对于李皋,这样一个靠俸禄的官员来说,竟也入不敷出,很难养家糊口。于是他写了一封信,要求调任外官,但是没有得到法院的批准。无奈之下,李皋故意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即被贬温州长史,由我来处理管州事务。
农作物歉收,粮食短缺的时候,恰巧温州官粮库存数十万斛米,李皋要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属下怕担责任,磕头求他等皇上旨意再做决定。李皋说:“一个人如果两天不吃东西就会死的。他哪里有时间等圣上等回复?如果我能牺牲自己拯救成千上万的人,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的!”于是李皋下令开仓放粮,同时派飞马入京呈上奏章,请求擅贷之罪。天子看万奏章,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给了他一封表扬信,还加了少府监的军衔。
建中三年(782),李皋母郑太妃去世,李皋为母服丧,并扶其灵柩至江陵,适逢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起兵,朝廷起复李皋为左卫大将军,命其立即返回湖南。旋即加散骑常侍。十月,德宗提拔李皋为江南西道节度使,以应对图谋叛乱的淮宁军节度使希烈。
建中四年(783)四月,德宗命永平,宣武,河阳等军节度都统李勉为淮西招讨使。李皋与山南东道节度使贾耽充任副使。
在希烈叛乱中,南方的诸镇均封锁边境,据守一方。只有李皋几次派使者向朝廷进贡。希烈攻逼永平军、宣武军,使江淮运道断绝,朝廷贡品全部从宣,饶,荆襄各州取道武关北上,颇耗财力。李皋修治驿站,平整道路。从那以后,信使们畅通无阻地来来去去。
贞元初年(785-805)李皋屡次击败希烈的进攻,收复数州。有言:"江汉倚(李)皋为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