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魏第二位皇帝。那么曹睿怎么样哪?曹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哪?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曹叡处事沉着、刚毅,明识善断,深谙制衡之道,即位不久就政由己出,使几个辅政大臣形同虚设。魏明帝一直牢牢掌握魏国最高权力,在内外战争与政策改革上始终是最高决策人,诏令能够有效实行。
曹睿注重法理。他诏令设置律博士,改革汉法,制订新律。魏明帝处理政事旷达严谨,善于纳谏,地方官吏和普通百姓的上书他皆一一过目,毫无倦意。
曹睿喜好营建宫室,太和六年“九月,行幸摩陂,治许昌宫,起景福、承光殿。”魏明帝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自三公起朝中大臣几乎都曾上书予以劝谏,但明帝都不予理会。
曹睿继承了文帝延续下的宗室政策,较为严苛,削弱宗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改变诸侯王不得进京的情况,在太和五年下诏“古者诸侯朝聘,所以敦睦亲亲协和万国也。
曹睿在位期间,对外战事频频胜利,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
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
推荐阅读:曹睿怎么死的、曹睿的儿子、诸葛绪、赤壁之战原文及翻译
好了,有关曹睿怎么样的话题就为大家说到这里,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了解了曹睿怎么样后,可以知道更多的三国人物以及三国人物背后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