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林黛玉为什么称潇湘妃子

林黛玉为什么称潇湘妃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17 更新时间:2024/1/15 13:01:07

《红楼梦》作为我国最著名最具研究价值的长篇小说之一,里面的每一个人物的描写无不有其鲜明特点,而里面的女主人公之一的林黛玉为什么后面被称为“潇湘妃子”?其中的缘由是什么?林黛玉的“潇湘妃子”有何深意?想知道的话那就赶紧来下面解读一下相关的内容吧!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林黛玉为什么别号叫“潇湘妃子”?

众所周知,黛玉最后是独自死在潇湘苑的。无论是“泪尽而死”还是“悲伤致死”,总之她最后凄凉死去的结局,是被大部分人承认的。就文中贾探春给林黛玉起的诗名,一些人就说八十回以后,林黛玉很可能嫁给贾府的至交北海静王做了妃子。闺阁中的少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每天的娱乐就在整个园子中。为了打发时间解闷,几个好姐妹们在园中建立海棠诗社。诗社里每个人都要起一个诗名,贾探春就给林黛玉起了一个诗名叫“潇湘妃子”。谁知就被后世之人,认为是嫁给了北海静王做妃子的证据。这是为什么呢?潇湘妃子,妃子嘛,只有王爵以上的人家的妻子才可以称为妃。这可能从侧面写,林黛玉日后很可能会嫁给一位王爷。贾宝玉将北海静王给他的珍贵的念珠转赠林黛玉,有点“牵线搭桥”的意味,类似于一条汗巾成就了蒋玉菡袭人的婚事一样。小说中北海郡王死了一位妃子,肯定要续弦的。北海静王这样的人物,足以匹配黛玉的人品才华。对于这些说法,以及列出的证据。小编只能说,脑洞太大。其实在取名的时候,贾探春就已经说了。《红楼梦》中探春笑道:“你别忙中使巧话来骂人!我已替你想了个极当的美号了。”又向众人道:“当日娥皇女英洒泪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做‘潇湘妃子’就完了。”大家听说都拍手叫妙,黛玉低了头方不言语。在这里黛玉为什么低头不语,她默认了!因为贾探春这话,实际上是在暗示林黛玉以后很有可能嫁给贾宝玉。一口一句的“林姐夫”,可不是如此含义吗!而泪染潇湘竹,也暗含了还泪给宝玉的意思。所以因为一个诗名,就认定林黛玉嫁给北海静王,小编只能说真的是想多了!《红楼梦》中,林黛玉初到贾府,与贾母初次见面。贾母就挨着林黛玉,一口一个心肝宝贝的叫。日后待她也总是极好的,而林黛玉之所以受贾母如此宠爱的原因,全是因其母为贾母唯一的女儿,而且是最小的女儿。在贾敏未出阁之前,贾母对这个唯一的女儿,极为疼爱。小说第三回贾母对林黛玉所言“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再有说第七十四回,王熙凤与王夫人对话中。王夫人叹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从公细想,你这几个姊妹也甚可怜了。也不用远比,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象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可见贾母对贾敏的疼爱,爱屋及乌之下,自然对黛玉也疼爱异常。

林黛玉的“潇湘妃子”有何深意?

在大观园起海棠诗社的时候,贾探春给林黛玉起了一个诗名叫“潇湘妃子”。于是,就有朋友借此认为,八十回以后,林黛玉很可能给贾府的至交北海静王做了妃子。证据有四:

1.潇湘妃子,妃子嘛,只有王爵以上的人家的妻子才可以称为妃,这说明林黛玉很可能嫁给了一位王爷;

2.北海静王曾经赠给贾宝玉一串珍贵的念珠,贾宝玉又想把它转赠给林黛玉,这行为有点“牵线搭桥”的作用,类似于贾宝玉把蒋玉菡赠的汗巾系在袭人身上,最后成就了蒋玉菡和袭人的婚事;

3.小说中也确实写了,北海郡王死了一位妃子,肯定要续弦的;

4.以林黛玉的人品才华,除贾宝玉外,也只有北海静王这样的人物才能般配。

这样的推论,表面很有道理,其实不然:

1.这种推论否定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生死不渝的爱情,是严重违背曹雪芹原笔原意的;

2.为什么我们看见贾宝玉把北海郡王赠予的念珠给林黛玉,而看不到更重要的林黛玉是摔了说什么臭男人用过的我不要这样的言行呢?袭人是系上了蒋玉菡的汗巾,而林黛玉摔了拒绝了,这是本质的区别呀,说明即使后来有贾府想把林黛玉嫁给北海静王的念头,也被林黛玉拒绝了呀(见拙文《林黛玉嫁给了北静王?》);

3.北海郡王作为王爷,是妻妾成群的,死一个妃子,没多大影响,不一定就需要续弦,这和一般的人家还不同。

所以,我以为这样的推论是不成立的,也是断章取义和一厢情愿的,我们分析一件事情不能孤立的来看,而要上下前后左右的联合起来看。

那么,贾探春给林黛玉起个“潇湘妃子”的名号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必须注意,林黛玉对于这个名号是很满意的,表现是“林黛玉低了头方不言语。”这样一个名号,竟然让一贯心高气傲的林黛玉无话可说,也再一次证明了贾探春的水平真的很高呀。

不妨先来看看原文:

探春因笑道:“你别忙中使巧话来骂人!我已替你想了个极当的美号了。”又向众人道:“当日娥皇女英洒泪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做‘潇湘妃子’就完了。”大家听说都拍手叫妙,黛玉低了头方不言语。

仔细分析上面这段话,我们会发现,其实有很深的意思:

首座,潇湘妃子的典故来历是当年舜的妻子的女儿娥皇女英因思念丈夫而洒泪染竹成斑竹的神话故事,这里其实是暗喻着林黛玉对情人贾宝玉的深情以及“还泪”;

第二,所谓妃子一说,有美誉的意思,不能过于做实;

第三,但是退一步,荣国府的“小皇帝”是谁呀?难道不是贾宝玉吗?贾宝玉不是贾母、王夫人乃至荣国府贾府的“小太阳”和“小皇帝”吗?如果林黛玉将来给贾宝玉做妻子,难道不是荣国府的首座少奶奶——贾府的“妃子”吗?

第四,最重要的,贾探春虽然没有明说,但其话语之中已经是把林黛玉内定为她哥哥贾宝玉的妻子了。请注意:

1.虽然贾探春巧妙的用了一个“林姐夫”来指贾宝玉;

2.但是,我们更要看到,贾探春的话有另一层更深的含义,那就是,将来林黛玉即使嫁人了也依然住在潇湘馆,那是什么意思呀?一般女孩子出嫁时要住到婆家去的,但贾探春分明说了,林黛玉结婚以后,更爱哭,会把潇湘馆的竹子染成斑竹的。什么意思?也就是说林黛玉结婚以后依然住在贾府,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林黛玉嫁给贾宝玉,自然就不用搬出去,还住在潇湘馆了。

所以,贾探春的这个雅号和这番话,深深的打动了林黛玉的心,说中了她的心事,所以林黛玉才会“低了头方不言语”。

这,才是潇湘妃子的真正含义呢。

林黛玉在大观园住的地方。为什么叫潇湘馆?

1、林黛玉号“潇湘妃子”,她住的地方当然是“潇湘馆”了。

2、潇湘的传说与娥皇、女英有关,象征暗含黛玉的命运,也是作者有意为之,暗示她将来“泪染斑竹”的不幸遭遇。

3、“潇湘”二字不仅代表潇湘竹,还是“消香”的谐音,取“红消香断有谁怜”之意。

4、因为馆前的几竿幽竹与上面的典故相符,又加之元春的身份,所以取名为潇湘馆。

作者便着意描写了潇湘馆的“一带粉垣,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在写到宝玉与黛玉商量搬进大观园中谁住哪一处好时,黛玉笑道:“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我爱那几竿竹子,映着一道曲栏,比别处幽静。”作者通过黛玉之口,说出她是爱竹的。

《红楼梦》中文学意象是与人物的性格一致的,其中许多环境的描写与人物的性情达到浑然统一的境界,达到动态的全方位的契合、交流。竹的外形,竹的神韵,无一不与林黛玉的性格交融、叠印。真可谓“竿竿翠竹映潇湘”,竹成了林黛玉绝妙的象征。翠竹“竿竿青欲滴”,修长,仿若林黛玉纤巧婀娜的身段和弱柳扶风的步态,竹不与群芳为伍,永远清秀质朴,与林黛玉不事浓妆艳抹及清高孤傲的性格相契合;竹秋斗风霜,冬傲冰雪的不屈风貌,与黛玉的叛逆性格相契合。“斑竹一枝千滴泪”,竹又映衬着“潇湘妃子”对爱情的执着与以泪洗面的悲剧命运。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红楼梦:林黛玉性格为什么有特别大的反差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

    说到红楼梦想必人人都知道但是却不熟解,其实红楼梦里面的人物每一个都有自己的鲜明的特特点,之所以能成为最伟大的小说也是有其文化蕴含的,而其中最主要的主人翁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样的?林黛玉性格为什么在里面描述是有特别大的反差?其中缘由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为你一一解读吧!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

  • 牛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

    牛皋(1087年-1147年),字伯远,汝州鲁山(今河南平顶山市鲁山县)人,南宋抗金名将。牛皋出身农民家庭,初为射士,精练武功,擅长骑射。牛皋使用双锏,乃金所制。后隶归岳飞,为其推重,对金作战中屡立战功。曾参加镇压杨幺起义。岳飞被害后,因始终反对宋金议和,被秦桧害死。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

  • 司马光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

  • 李常杰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

    李常杰《越史略》作阮常杰,原名俊,字常杰,越南李朝将领、宦官。李常杰在李太宗时期出仕为官,后净身为太监。此后,李常杰参与三次对占城的战争,又率兵入侵宋朝,成为李朝与宋朝交战的主要将领。1105年(李朝龙符五年),李常杰去世,被追赠以入内殿都知、检校太尉、平章军国重事、越国公。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

  • 苏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

    苏缄(1016~1076),字宣甫,北宋泉州(今福建)晋江人。是北宋科学家苏颂的堂叔,以举进士,调广州南海主簿。他以吾义不死于敌手的英雄气概,用生命捍卫了尊严,把鲜血洒在了家园。虽然他已经离开我们将近一千个春秋,但是,每个南宁人都应该知道,也应该记住这样的人物和他这样的精神。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

  • 薛宝钗和林黛玉哪个漂亮 贾母因何放弃林黛玉选择了薛宝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

    作为《红楼梦》两个极其重要的顶尖人物:薛宝钗和林黛玉,二人之间,到底孰优孰劣,两者之间谁更美谁更有才华能力?其中很多是很多人疑惑的问题,而贾母最终因何会舍弃黛玉而选择宝钗呢?其中的种种缘由或说家族利益是什么你了解吗?如果你还不了解的话那就来下面解读一下吧!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

  • 秦淮八艳 秦淮八绝是哪八个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

    历史上美女无数,有才华的女子也无数,而在那个女人地位卑微的时代,有才华有美貌也会迫于生计身世会沦落风尘之所,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秦淮八绝了,其中你了解秦淮八绝是哪八个女子?她们之中谁最有才华?谁最漂亮?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想知道的话那就赶紧来下面看看相关的介绍吧!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

  •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人物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也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红楼梦有着太多的文化内涵,以致于有专门的红学派研究红楼梦,而关红楼梦里最著名之一的就是金陵十二钗,你了解金陵十二钗人物都是那些吗?金陵十二钗人物的最终命运又是怎样的?下面就有小编为你一一介绍吧!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

  • 岳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

    岳翻,抗金名将岳飞的弟弟(小说里作岳翔),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绍兴二年,岳飞攻打曹成时,岳翻随张宪为前军进攻莫邪关,被杨再兴杀死。岳翻,汉族,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抗金名将岳飞之弟。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

  • 岳翻,抗金名将岳飞的弟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历史

    岳翻,抗金名将岳飞的弟弟(小说里作岳翔),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绍兴二年,岳飞攻打曹成时,岳翻随张宪为前军进攻莫邪关,被杨再兴杀死。岳翻,汉族,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抗金名将岳飞之弟。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