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的三位镇远将军,分别是谁呢?

三国的三位镇远将军,分别是谁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636 更新时间:2024/1/24 6:45:10

三国有三位“镇远将军”:魏延上榜,另外两位分别是谁?小编为您讲解。

一、段煨

段煨(生年不详~209年),字忠明,武威郡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人也。作为东汉末年的将领,段煨和东汉太尉段颎是同族兄弟,与太尉贾诩、张济、宣威侯张绣乃是同乡。公元189年,董卓来到都城洛阳,篡夺了朝廷大权。为了巩固自己的位置,董卓不仅招揽了吕布等来自并州的将领,更重用了段煨等出自凉州的部下。

初平二年(191年),三月,孙坚攻破雒阳,董卓向长安撤退,然后沿途布防,其中段煨屯兵华阴。自此之后,段煨长期在弘农郡华阴县一带驻军。公元192年,在王允的唆使下,吕布背叛了董卓。不过,在董卓被杀后,吕布和王允没能守住长安,反而被李傕郭汜等人击败。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董卓集团的内乱中,段煨没有明确表明立场,而是继续屯兵弘农郡。

兴平二年(195年),李傕与郭汜互相攻击达数月之久,刘协很怀念旧京洛阳,为了能够挣脱李傕、郭汜的掌控,刘协提出东迁至弘农(汉弘农县治,在今河南灵宝县北)。当刘协车驾进至华阴时,段煨以隆重的礼仪迎接汉献帝住在他的军营。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奉汉献帝,并迁都许昌。自此之后,曹操获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这成为曹操集团崛起的关键。建安三年(198年),曹操派谒者裴茂都督段煨与关中诸将前往讨伐李傕。面对曹操的命令,段煨选择不折不扣地执行,在段煨等人的进攻下,李傕众叛亲离,迅速丢掉了性命,而且被灭三族。

对此,曹操上表汉献帝,将段煨册封为镇远将军,领北地太守,赐爵闅乡侯。后来,朝廷征段煨为大鸿胪、光禄大夫。他驻守弘农时,曾修饰西岳华山享庙坛场,建造祠堂。建安十四年(209年),段煨寿终正寝。在董卓的众多部下,段煨的结局自然是比较圆满的。

二、魏延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魏延因为多次立下战功,升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镇守汉中十余年。

刘备即位后,将魏延册封为镇北将军。自公元228年开始,魏延随同诸葛亮北伐,拜凉州刺史,封都亭侯,曾在阳溪大破费瑶和郭淮。打算亲率兵马由子午道袭取关中,仿效韩信故事,与诸葛亮会师潼关,遭到谨慎的诸葛亮反对。由此,和段煨不同的是,魏延的官职,没有止步于镇远将军。

总的来说,魏延作战勇猛,性格孤傲,与长史杨仪不和。因为这一缘故,等到诸葛亮死后,魏延和杨仪的矛盾激化,相互争权,魏延败逃,被马岱追斩,并被夷灭三族。因此,在三国时期的三位镇远将军中,魏延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这也让喜欢魏延的人们为之唏嘘不已。

三、赖恭

赖恭,赖叔颍国君第七十三代孙。东汉末年,赖恭出自荆州零陵郡。彼时,荆州刺史刘表为了控制交州,派零陵人赖恭代替被手下区景杀害的张津为交州刺史。后与同期到任的苍梧太守吴巨不和,被吴巨逼走,回到故乡零陵。刘表死后,赖恭投奔刘备,刘备封赖恭为镇远将军。因为史料记载的匮乏,赖恭获得镇远将军的时间,没有明确的记载。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赖恭成为汉中王劝进表的11位领衔人物之一,与诸葛亮一同上书汉献帝请封刘备为汉中王。刘备进位汉中王后,遂封赖恭为太常卿。太常,古代朝廷掌宗庙礼仪之官,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地位十分崇高,兼管文化教育,也统辖博士和太学。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篡汉自立,得知这一消息后,赖恭上书请刘备称帝。等到关羽兵败被杀后,赖恭劝谏刘备出征东吴,刘备坚持出征,命其留守在西川。刘备死后,赖恭与诸葛亮一同建议把刘备与昭烈皇后一同合葬。自此之后,《三国志》等史料中,就没有赖恭相关的记载,也即属于下落不明的情况。

标签: 古代三国

更多文章

  • 明朝中期大臣韩文简介:因得罪刘瑾而被罚至家业荡然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韩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南宋官员徐梦莘简介:因靖康之耻而发愤研究宋金和战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南宋,徐梦莘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称帝后的吴三桂时如何定国号的?为何为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吴三桂,明朝

    吴三桂,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吴周政权建立者吴周太祖。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朝康熙皇帝下令撤藩。在此背景下,吴三桂自称周王、天下水陆大元帅,并且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自身势力走

  • 明朝锦衣卫沈炼简介:曾以十罪疏弹劾严嵩,被处以杖刑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沈炼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北宋外戚李用和简介:宋仁宗曾书忠孝李璋匾赐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北宋,李用和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用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用和(988~1050年),字审礼,杭州人,宋真宗李宸妃之弟。生平年少时家贫,寄居开封,以做纸钱谋生

  • 北宋哲学家杨时简介:与罗从彦、李侗并称为南剑三先生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宋,杨时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杨时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时(1053—1135)字中立,号龟山,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剑将乐人。北宋哲学家、文学家、

  • 明朝大臣魏允贞简介:与其弟允中、允孚并称南乐三魏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魏允贞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明朝官员归有光简介: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归有光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南宋著名理学家吕祖谦简介: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宋,吕祖谦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明朝东阁大学士李建泰简介:史称风骨峭拔、性情慷慨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李建泰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