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长寿皇帝康熙是怎么养生的?详解其养生之道

长寿皇帝康熙是怎么养生的?详解其养生之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724 更新时间:2023/12/11 6:35:23

众所周知当皇帝是高危职业,皇帝的平均寿命才40多,康熙绝对算的上长寿皇帝了,那么他的养生之道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康熙说,年高之人多自怨衰老,此乃观未明也。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谕“帝多以死为忌讳“人之生必有

死,如朱子之芑、天地循环之理,如衫如夜,何足惧也”

在《庭训格言》中,他又说,“人于凡事,能顺理之然,则于身有益。朕今年高,齿落殆半,诸凡食物虽不能嚼.然朕心所欲食者,则必烹烂,或作酿

酱,以为下饭,并尤念怨衰老”。一些“自幼随朕近侍,时常以齿落、身衰、不得食诸美味,行走之处不能及人为恨,每向人前诉苦,此皆由于见理未明,不能顺其自

然之故也所以,人老有“宽坦从容,以自颐养而已。”康熙五十七岁店,方有白发数茎,有人見朕之须白,言有乌须良方,朕曰,我自幼凡祭祀时,尝以须鬓至

白……为祝,今幸而须鬓白,不思福履所绶,而反怨老之已至,有是理乎”?

康熙说,“节饮食、慎起居,实却病之良方”,其中以“饮食为要”。“身体微有不豫,即当节减饮食”,并“视其

病由,从容调理,量进饮食,使气增长”。有的老人“苟于饮食禁之太过,惟任诸凡补药/鲜能资补气血而令人充足”,因而是不足取的。在饮食上,要多吃素,戒酒、

烟。“近世之人以不食肉为持斋,、岂知古人之斋必与戒并行”。“所谓斋者,齐也,齐其心之所不齐也。所谓戒者,戒其心(生)妄念也”,使之清心寡欲。康熙每年巡行,

“临幸处居人各进本地所产菜蔬,尝喜食之。高年人饮食宜淡薄,每兼菜蔬食之,则少病,于身有益。所以,农民身体强壮,至老犹健者,皆此故也”。此外,亦不可贪

食、挑食,“所好之物,不可多食”。饮食“当各择其宜于身者”。

戒酒也很重要。康熙说,最初,酒是作为祀神用的。老年时,每逢佳节、喜庆等场合,饮酒也是必不可少的。

但先王(顺治帝)酒礼以“三爵为限,况敢多饮”。“朕自幼不喜饮酒,然能饮而不饮”,“是为诚不饮者”。平时膳后,

或遇年节筵宴之日,止一小杯。“大抵嗜洒,则心志为其所乱而昏昧,或致疾病,实,有益于人之物”。“好饮酒,乐酒无厌,心恒狂乱,遂至形骸颠倒,礼法丧失,其为败

德,何可胜言?”至于抽烟,康熙说,虽然“幼时在养母家,颇善于吃烟”,后来诏令宫内戒烟,运而自己也“永不用也”。

慎起居,就是要讲卫生,夏日不贪凉,冬先增衣。凡居室,“宜洁净。人平口洁净,则清气着身。若近污秽,则为浊气所染,而清明之气渐为所蒙蔽矣”。康熙说,年

轻时听老者尝言,人至高年,则不能耐暑。朕于此言,常在疑信之间。后来,自己“年至五旬,即不能耐暑,些须受热,则内烦闷而不能堪。细思其故,盖由人年壮血气强

盛,水火平均,所以不显。年高血气衰败,水不能胜火,故不能耐暑”,故而“至年渐高自觉之矣”。但是,老人因夏日不能耐暑,就往往贪凉,因而患病。“盖夏月盛阴在

内,倘取一时风凉之适意,反将暑热闭于腠理。彼时不觉其害,后来或致成疾。每见人(在)秋深多有肚腹不调者,皆因外贪风凉而内闭暑热之所致也”。所以,“夏月不

贪风凉,于身大有益”。“朕于夏月盛暑,不幵窗,不纳风凉者,皆自幼习惯,亦由心静,故身不热”。到冬季,必预防寒冷。“若寻常居家,偶尔出行,忽感寒气者有之,宜

常防范”。因此,“未(至)寒凉,即增衣服”。“如朕冬月衣服宁过于厚,却不用火炉。所以然者,盖为近火(炉)则衣必薄,出行外走必致感寒。与其感寒而加服,何如未寒

而先进衣乎?”“朕出猎在外,虽遇极寒时,不下帽檐,面庞、耳轮一次未冻”。

康熙又说,圣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荀子曰,身劳而心安为之。朕谓“人恒劳而知逸;若安于逸,则不惟不知逸,而遇劳即不能堪也”。所以,要适当活动,勤身力

行。康熙经常率领诸皇子及近御侍卫人等射鹄,一年两季行幸,春日水猎,习于舟楫;秋日狩猎,习于弓驰。即使在康熙五十六年秋月,年迈的清圣祖仍在塞外行围,每日

骑射,精神日健,亦不觉疲劳。平时,“喜观稼穑,所得各方五谷菜蔬之种,必种之,以观其收获,诚欲广布于民

生,或有裨益也”。“外国之花、各省之花,凡所得种,种之即生,而且花开极盛”,可见对于农业、园艺,康熙也颇内行。

戒贪得,重节敛,生活淡泊,也是康熙老年的养生之道。孔子曰,老年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朕为人君,何所

用而不得?何所取而不能?尚有贪得之理乎?”但朕今年高,“亦当以圣人之言为戒”,即“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若

俭约不贪,则可以养福,.亦可以致寿”。所以,“君子勤修不敢惰,制欲不敢纵,节乐不敢极,惜福不敢侈,守分不敢僭”。“朕所居殿,现铺毯片等物,殆及三、四十年而未

便换者有之”。同时,朕“生性不喜欢价值太贵之物。出游之处,所得树根或可观之石,围场所获野兽之角或爪牙以至木叶之类,必随其质而成一应用之器,即此观之,天下

之物,虽最不值价者,以作有用之器,即不可弃也”。关于这一点,清圣祖并非自诩。《雍正实录》记载,雍正五年三月,清世宗说,他“即位后,见宫中传留古玩器皿皆

质朴之物,实无奇异,无人为罕见者。言之于人,亦令人难信”,便是明证。

学六艺,多读书,也是养身之良方。“多读书,则嗜欲淡。嗜欲淡,则费用省。费用省,则营求少。营求少,则

立品高。”读书一卷则有一卷之益,一日则有一日之益。“朕八岁登极,即知黽勉学问。……及至十七、八,更骂于学。逐日未理事前,五更即起诵读。日暮理事稍暇,复讲

论琢磨,.竟至过劳,痰中带血,亦未少辍现“虽年高,万机之暇,犹手不释卷”,“比年以来,所编定书约有数十

种”,如《佩文韵府》、《数理精蕴》、《历象考成》、《康熙字典》等,“皆已次第告成”。

学六艺,对养生也大有裨益。康熙说,“人果专心于一艺一技,则心不外驰,于身有益,朕所及明季人与我国之

耆旧,善于书法者俱寿考而身强健。复有能画汉人,或造器物匠役,其$绝于人者,皆寿至七、八十,身体强健,画作如常”。关于书法,“朕自幼好书,今年老虽极匆忙

时,必书几行字,一日亦未间断,是以犹未至荒废”。“所临之条幅手卷,将及万卷,赏赐人者,不下数千。天下有名庙宇禅林,无一处无朕御书匾额,约计其数,亦有千

余。大概书法,心正则笔正。……古人谓,心正,气和,掌虚,指实,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也。”此外,清圣祖还酷爱手工艺品,如瓷器、雕刻、玉器、珐琅、鼻烟壶、自鸣

钟、料器、烟火等。内务府在养心殿设造办处,有玻璃厂、砚作、珐琅作、自鸣钟、裱画作等,邻近康熙寝宫,便于他在余暇时巡视、指导。可贵的是,在和工匠交往

中,清圣祖不耻下问,而每当工匠开诚布公地向他奏明某些技艺的诀窍时,他从“不欺人”,恪守信用,不向外人泄露。他说,在用膳后,朕必谈好事,“或寓目于所作珍玩器

皿,如是饮食易消,于身大有益也”。

标签: 康熙清朝

更多文章

  • 清朝皇帝和大臣脖子上都有一串佛珠 这个东西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皇帝

    还不了解:清代佛珠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代皇帝和大臣脖子上挂着的佛珠是什么来头?经常观看清代题材影视剧的朋友,一定会发现一个现象: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脖子上面总会挂着一串“佛珠”,垂于胸前。甚至就连后宫的嫔妃,偶尔也会挂出来露露脸。这串“佛珠”,是什么来头呢?其实,这

  • 谢苏芳:宋孝宗第三任皇后,辅佐孝宗开创乾淳之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谢苏芳,南宋

    宋孝宗赵昚是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后世普遍称他为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宋孝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当时社会呈现出社会民生富庶、百姓安居乐业、政治经济繁荣的景象,史称“乾淳之治”。成功男人的身后大多有一位默默付出的女性,那么在宋孝宗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女性是谁呢?她就

  • 历史上刘克明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克明,唐朝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朝代之一,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古代的宦官,尽管位置不高,但是在干涉皇帝生活和内政方面多多少少都会有一定的“作为”。我们看如今的各大宫斗剧,基本宫斗里的妃子都会和太监扯上一点关系,要么就是帮忙瞒天过海,要么就是拉拢讨好,妃子们从心里打定了只要讨好皇帝

  • 郭孝恪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郭孝恪,唐朝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朝代之一,它在华夏民族的基因里留下深刻烙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昌盛的王朝之一,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张名片,很多人都想要去西安看一下当初盛世所在地的繁华。而将唐朝带上盛世之路的人,正是李世民,因此,他成为了后世之人赞扬的对象。

  • 李宪:唐睿宗李旦嫡长子,主动将储君之位让给李隆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宪,唐朝

    李宪(679年—742年1月5日),本名成器,唐朝宗室、大臣,唐睿宗李旦嫡长子,唐玄宗李隆基长兄,母为肃明皇后刘氏。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封永平郡王。文明元年(684年),唐睿宗即位,立为皇太子。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即位后,改称皇孙。唐隆元年(710年),封宋

  • 历史上真实的瓜尔佳氏是什么人?他与富恒之间的感情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瓜尔佳氏,清朝

    富恒是朝廷重臣,清朝七位获三眼花翎中的一位,这可是极大的荣誉,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在《延禧攻略》之中,很多人都被富察傅恒所圈粉,并且希望他能够和璎珞结成佳缘。然而,世事难料,最终璎珞被乾隆看上,并且成为了皇帝的妃子,而他却娶了一个心肠狠毒的尔晴作为福晋。尔晴,作为剧中的一大反派,令众

  • 李珣:唐睿宗李旦之孙,修身淳谨,忠概特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珣,唐朝

    李珣(?~737年),字嗣英,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睿宗李旦之孙,宋王李宪之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修身淳谨,忠概特立。出嗣申王李捴,册封怀宁郡王,授庐江太守,改封同安郡王。开元二十五年,去世,追赠太子少保,陪葬于桥陵。人物生平修身淳谨,不自

  • 历史上明武宗朱厚照一生有何功绩?为何名声不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武宗朱厚照,明朝

    奇葩代代有,明朝特别多。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明朝是一个很奇怪的朝代,也是最有气节的一个朝代。作为汉民族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一直都是人们颇有兴趣去研究的存在。在明朝的十六个皇帝之中,每个皇帝的故事和经历都很精彩。朱元璋朱棣就不必说了,这两个皇帝构成了明王朝的基石,一南一北共创了明

  • 柳如是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柳如是,明朝

    柳如是,是明末著名才女,她是“秦淮八艳”之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在中国古代,一直有一种说法“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男尊女卑时代的社会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一个阶段的禁锢思想,是人类社会上女性地位最卑微的年代。然而,即使在这种时候,也有一些女性凭借自己

  • 李琎:让皇帝李宪长子,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琎,唐朝

    李琎(?—750年),字嗣恭,小名华奴,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睿宗李旦嫡长孙,让皇帝李宪长子,“饮中八仙”之一。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雅好音乐,姿质明莹,肌发光细,称为“花奴”和“酿王”。擅长弓箭及羯鼓,深得唐玄宗喜爱,册封汝阳郡王,累迁太仆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