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宣宗为什么会被赞誉为小太宗?

唐宣宗为什么会被赞誉为小太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336 更新时间:2023/12/19 7:19:49

唐宣宗为什么会被赞誉为“小太宗”?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提起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和唐玄宗,恐怕是人尽皆知。然而明清两朝在祭祀唐朝皇帝时,一直坚持的却只有三人,其中两人分别是唐高祖和唐太宗,另外一个正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唐宣宗。唐高祖和唐太宗的功绩暂且不说,开创“永徽之治”的唐高宗和将大唐王朝推向顶峰的唐玄宗竟然会“落榜”,倒是让一个知名度不高的唐宣宗“上榜”了。

唐宣宗是唐朝后期的一位皇帝,他去世后,不到半个世纪,大唐就覆亡了。他在史书中的形象是相当不错的,后世多把他和唐太宗相提并论,赞他为“小太宗”。然而,真实的唐宣宗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1、收复河湟之地

对于古代皇帝来说,要想成为“大有为之君”,必然需要在疆域方面下点功夫,或收复失土,或开疆拓土。唐宣宗最为人称道的一点就是他收复了河湟之地。安史之乱期间,朝廷为了尽快平定动乱,从安西、陇右抽调了大量兵马,使得西北空虚,进而让吐蕃占了大便宜,朝廷由此失去了对河西走廊的控制。

安史之乱平定后,朝廷上下一直想收复西北失地,可国力衰退过于严重,始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从公元758年开始算起,一直到唐宣宗收复河湟,这些地方脱离了唐朝近百年。公元844年,雄踞西北的回纥已走向衰落,吐蕃也发生内乱。

大唐之“大”

当时在位的唐武宗得知消息后,迅速召集朝臣,意图趁机收复河湟地区的十八州之地。可惜唐武宗突然离世,这个机遇被新皇帝唐宣宗给捡到了。唐宣宗初登大宝,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他决心以武力来让自己斩获这个不世之功。要说老天真的是待唐宣宗不薄,公元848年,沙州一位名叫张议潮的豪强逮着机会起事了,他一口气收复了西北十一州。

公元851年,他派人将十一州的相关资料都送到了长安,并表示效忠唐朝,他后来被唐宣宗封为归义军节度使。唐宣宗等于是不费一兵一卒就收复了西北十一州,不仅他自己认为这是天命许之,后世也将这份大功归到了他的身上。然而,如果没有吐蕃内乱和张议潮的起事,以唐宣宗的本事,恐怕会是另外一番结局。

2、善于制造佳话

唐宣宗能够以一皇叔的身份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熬了三朝,最后还成功登顶,可见他的权术之高!他继位之后,处处以唐太宗为榜样,制造出了不少历史“佳话”。有一次,他出宫打猎,期间碰到一群砍柴的樵夫,他就问了一下当地县令的情况,结果樵夫们对县令交口称赞。

待他回宫后,他就把这个县令的名字给记了下来,没两年,这个县令就被提拔为刺史。按制,县令需要入宫向皇帝谢恩,君臣相见后,唐宣宗异常欢喜,不仅重赏了县令,还把个中缘由告诉了县令。唐宣宗做过不少类似的事情,可见他在吏治方面还是有一套的。

难怪有些有识之士说唐宣宗不称职,才能上只能胜任县令一职。唐太宗以知人善任著称于世,一心效仿他的唐宣宗不可能不知道知人善任的重要性。

可唐宣宗的效仿简直是让人发笑,为了让天下臣民能够把他捧到唐太宗的高度,他提拔一些太宗朝名臣的子孙进入朝廷中枢,比如魏征的后代魏谟等。在他看来,他所重用的大臣和太宗朝的大臣关联在一起,他也就可以和太宗关联到一起。这种行为有没有一点邯郸学步的味道?

1、尽反武宗之政

唐武宗在位期间,着实为天下做了不少大事,尤其是灭佛。唐朝对宗教发展一直持以比较开放和包容的态度,结果到唐朝中期,佛门子弟满天下,佛家寺庙随处可见,大量的人口和土地都成为佛家的了,导致国库收入减少,百姓负担加重。唐武宗能够下令灭佛,绝对是有大功于社稷。

表面上看,唐宣宗只是废掉了灭佛这项政策,实际上,他的所作所为让朝廷的财政更是捉襟见肘。

只要是受到唐武宗重用的能臣、贤臣,唐宣宗是一概不重用。当然,这只能算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范畴,可是唐武宗明明是为了精简官吏才裁撤的官员,唐宣宗却也反其道而行之,不仅让大家伙官复原职,还额外增加了很多官员。总之,只要是武宗朝的政策,他都要反对,完全是一种为了反对而反对的态度。

至于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有人说是因为他和武宗关系不好,其实这只是很小的一方面,主要原因是他想把自己的“光辉”形象给树立起来。他一边不断给自己的父亲唐宪宗戴“高帽子”,一边想把自唐穆宗始的四朝定义为“伪朝”,好向朝野宣示自己继承的是唐宪宗的皇位,是妥妥的“正统”皇帝,同时给自己来一个“拨乱反正”的大功。

2、晚唐三大主要问题皆未解决

北宋亡在了“冗官、冗兵和冗费”这三大问题上,唐朝灭亡主要也是因为三个问题,分别是,藩镇、宦官和党争。唐宣宗在把武宗手下堪比张九龄、宋璟的贤相李德裕给贬谪后,竟然又让早已退出朝廷核心的牛党诸人回到了朝堂上。如果说“牛李党争”中的李党是锐意进取的改革派,那么牛党就是抱残守缺的保守派。

晚期的唐朝如同一位重病缠身的老人,需要的不是无为,而是改变,相信任何一个有进取心的皇帝都能明白这个道理。然而,唐宣宗却把有心“改变”的李党上下悉数贬谪,简直是脑里长了个包。一些历史学家把唐宣宗贬谪李德裕视为“自毁长城”不是没有道理的。

牛李党争

由于唐宣宗在用人方面完全没有领会到唐太宗的精髓,导致他拿“三大问题”是一点办法也没有。针对宦官专权,他曾经也想过去解决,也曾向自己所重用的那些个臣子问计,可他得到的答案不是“以宦制宦”这种老生常谈的策略,就是无计可施。“以宦制宦”根本就无法解决问题,实属下策中的下下策。对于这点,唐宣宗倒是看得明白,所以他并未采纳。

随着时间的发展,他认为只有“以力证道”一途可行,斩草除根。可惜的是,他迟迟下不了决心,还把这种要命的事情拿去和朝臣商量。天下哪里有不透风的墙?待权宦们收到消息后,不断兴风作浪,让朝堂局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在他去世后不久,“三大问题”集体爆发,唐朝也快速滑向深渊。

密密麻麻的藩镇

唐宣宗临终前向自己信任的几位大臣明确提出皇位继承人是夔王李滋,可是掌握宫廷禁军的权宦王宗实却不买唐宣宗和大臣们的账,他强势地把郓王李温给推上了皇位,也就是唐懿宗。很多有识之士当时都觉得大唐时日无多,究其根源,问题还是在唐宣宗身上。若不是他过于热衷权力,迟迟不立太子,也不会给王宗实等人留下机会。

早前,不少大臣建议唐宣宗早立太子,可他竟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若建太子,则朕遂为闲人。”天下和个人,孰重孰轻?唐宣宗选择了个人,他的所作所为和“小太宗”这三个字之间的距离简直是十万八千里。

标签: 唐宣宗唐朝

更多文章

  • 南宋名相王淮简介:宋孝宗称其不党无私,刚直不阿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宋,王淮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汉武帝为何能与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他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武帝,西汉

    刘彻,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他的历史地位不一般,与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皇帝秦始皇嬴政并称为“秦皇汉武”。那么刘彻为何能有如此高的地位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西汉王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大统的封建朝代,在其统治的二百余年中涌现了不少的明君圣主,汉武帝刘彻就是其中之一。刘彻

  • 传世之孙,永世之昌,详解注定当皇帝的蟋蟀天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蟋蟀天子,朱瞻基

    众所周知,历史上大多数天子都是靠自己爹当皇帝,偏偏有这样一位奇人,他的出生让爹靠他当皇帝,他就是大明天子朱瞻基,因为最大的兴趣爱好是斗蟋蟀也被叫做“蟋蟀天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武31年二月初九,朱瞻基出生在北平的燕王府。他这一出生不得了,先给自己的爷爷朱棣托了个梦,那

  • 战神白起70多岁了,已经毫无威胁为什么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神,秦朝

    秦国“战神”白起70多岁了,已经毫无威胁为什么被赐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五十年,有“战神”之称的白起,被秦王赐了一把剑,令他自杀。白起拿起剑,抹脖子前仰天长叹道:“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之后过了会儿,又道:“我固当

  • 她是华妃的原型,历史上的年氏有多受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妃,清朝

    她是“华妃”的原型,历史上的年氏有多受宠?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这个女人的哥哥是有名的将军年羹尧,是皇帝争夺皇位时非常重要的助力,皇帝对有勇有谋的他十分的重视。在康熙年间,他的才华便大放异彩,担任着委任重要的职位。在康熙50年,康熙帝将年羹尧的妹妹年氏指给了四阿哥胤禛,让她成为了侧福晋

  • 爱新觉罗福全:康熙帝的兄长,一生战功赫赫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爱新觉罗福全,清朝

    他是顺治帝次子,也是康熙帝的兄长,一生战功赫赫、得康熙重用,此人就是爱新觉罗·福全,今天小编来说说他的历史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爱新觉罗·福全,生于顺治十年,他是顺治帝的次子,康熙帝的异母兄弟,母亲是宁悫妃(庶妃董鄂氏)。说起顺治,想必大家会想到他和董鄂妃的爱情故事,顺治一生钟情于董鄂妃

  • 女中才子的皇后,萧观音为何惨遭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萧观音,辽朝

    “女中才子”的皇后,萧观音为何惨遭赐死?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常人的印象中,契丹人逐水草而居,性格质朴少文,无论男女都很少读书,吟诗作赋根不是他们的强项。然而凡事都有例外,道宗的皇后萧观音便是个集美貌与才情与一身的奇女子,不仅长得漂亮,还写的一手好词赋,常被皇帝夸赞为“女中才子”。然

  • 爹妈都不靠谱多可怕?仁弱皇帝23岁抑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盈,汉朝

    爹妈都不靠谱多可怕?汉惠帝刘盈就深受不靠谱老爹的影响,也受到强势老妈的毒害,最后导致他直接抑郁而亡,享年23岁,真可谓是英年早逝,悲惨至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他爹是刘邦,却屡次抛弃他其实刘盈的出生还是挺不错的,甚至可以说赢在了起跑线上。因为他爹成了创一代,自己打天下,

  • 朱棣对太祖铁牌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棣,明朝

    朱棣对“太祖铁牌”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富丽堂皇的大明内宫,曾经存放着一块寒气逼人的铁牌。与巍峨华丽的皇城相比,这块铁牌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究竟是谁立下了这块铁牌?立这块铁牌的目的是什么?朱棣与它又有什么关系呢?原来,这块铁牌是朱元璋立下的。早在夏商周时期便有了太监

  •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的歇后语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吴国大将

    《三国演义》可以说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名著,对很多三国人物都有非常好的刻画,而且里面的很多故事还被用作歇后语传到今天,鲁肃上了孔明的船就是其中之一,那么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的歇后语是什么哪?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三国演义》中是这样说的,曹操带领大军南下,要攻取东吴,这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