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许仪再被钟会下令斩首时 曹魏为何没有一个人求情

许仪再被钟会下令斩首时 曹魏为何没有一个人求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563 更新时间:2024/1/19 9:01:46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许仪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许褚的儿子许仪,为何会被钟会下令斩首?曹魏军中咋就没个求情的?

许褚是曹操身边的大红人,自从曹操的前任保镖典韦挂了以后,就属许褚最受曹操的信任。也是许褚多次将曹操从危难之中解救出来。

所以说,作为曹魏的大功臣许褚的儿子,许仪在曹魏走路应该都是横着走的。为啥会被名不经传的钟会给宰了呢?

钟会他们家的确也很牛,钟会他老爹钟繇是太傅,哥哥钟毓是青州刺史。他们家本身也是颍川钟氏,正儿八经的大户人家。

但是论带兵,钟会他们家此前还没有出过一位像样的将领,钟繇和钟毓本质上都是文官出身,所以钟会在军中的威信其实没那么强。他怎么就敢对许褚的儿子下手呢?

一、许褚的儿子犯了罪,军法处置问题不大。

当时司马昭让钟会、邓艾诸葛绪三人,兵分三路讨伐蜀汉。因为姜维这家伙实在是太烦人了,九伐中原,导致曹魏消耗巨大。

为了以绝后患,司马昭打算一战定乾坤。当时许仪作为钟会大军的先锋大将,负责在前面开路,可以说遇山开路,逢水搭桥就是许仪的作用。

这项工作十分重要,许仪不光要负责修路浦桥,还要负责打探消息,甚至还可能要跟敌军正面交锋。因此不得不说,许仪还是很受重用的。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出了一个大问题。当时许仪还在前面修路浦桥,钟会的大部队在后面走。可是钟会骑马路过一座许仪修缮过的桥时,马蹄居然踏穿了桥面。

显然是豆腐渣工程,不知道许仪谎报了多少工程款,是不是把工程分包给没有资质的私人包工头了?所以钟会才会大怒,把许仪给斩杀了。

先命牙门将许仪在前治道,会在后行,而桥穿,马足陷,於是斩仪。---《三国志》

由此可见,许仪的确是犯了罪,而且有贪污工程款的嫌疑。钟会想要有效地治军,就必须要军法严明,所以诛杀许仪问题不大。

二、钟会想要在军中立威,拿许仪当台阶也说得过去。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期间的确有官员向钟会求情,他们认为许仪是官二代,好歹是名将许褚的儿子,这么杀了不太合适吧?

钟会嘿嘿一笑,心里想着:要杀的就是许褚的儿子!

为啥这么说呢?我们必须得理解钟会。钟会他们家都是文官出身,此前在军中没有任何基础和资历,所以这次司马昭一口气给了钟会20万大军,你让钟会如何服众?

当然不是说必须要杀许褚的儿子才能服众,至少杀掉许褚的儿子,可以体现钟会治军严格,让其他将领不敢再犯类似的错误。

钟会想要利用这次灭蜀的机会,确立自己在军中的权威。所以这次带兵非常重要,哪怕无法消灭蜀汉,只要他带兵有方,也就能像昔日的司马懿一样,为司马家族在军中确立威信。

所以许仪恰好撞在了钟会的枪口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他不是许褚的儿子,钟会还是会诛杀他,只不过在史书里,可能就不会记载这件事了。

三、斩杀许仪,也是告诫诸将,老曹家不行了,现在是司马家的天下。

钟会是个聪明绝顶之人,他知道司马家族早晚要取代老曹家。许褚是曹操的心腹大将,这一点没错。可是曹魏已经被司马家掌控了,这才是现实状况。

所以钟会诛杀许褚,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告诉手下将帅们,老曹家已经是昔日黄昏了,现在是司马家的天下。

很多人求情的原因是,许仪毕竟是许褚的儿子,许褚对曹魏有功。可是大家忘了一点,对曹魏有功的人,将来是不是会成为司马家上位的障碍呢?

因此,钟会为了在司马昭跟前表示忠心,诛杀许褚的儿子一点毛病都没有。他诛杀了许仪,不光让司马昭对他刮目相看,也能够起到震慑诸将的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诸将们之所以没有给许仪求情,或许也是因为默认了这一事实。大家虽然是曹魏的臣子,可是随时会成为司马家的臣子,站队往往比能力更加重要。

四、曹魏功臣们的后代,没什么厉害的角色。

实话实说,论二代的强悍,还要属东吴那边。陆逊的儿子陆抗,是东吴后期最重要的大将,陆抗死后,东吴才被吞并。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一度成为了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

蜀汉那边其实也没有什么二代是比较厉害的,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没什么本事,关羽张飞的儿子早逝。

曹魏看似人多势众,实际上看看他们二代三代的表现,其实也挺让人唏嘘的。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惇的后人们,都没能有什么大出息。

尤其是在司马家的压迫之下,稍微有点出息的二代,诸如夏侯霸这种,都选择了逃到蜀汉。所以说留在曹魏内部的那些二代三代们,实际上才能都很平庸。

在这种情况下,钟会诛杀二代集团中的许仪,自然是没有人敢说话了。大家只是感到很吃惊,却没有人敢给许仪打抱不平,这就证明了一点,老曹家昔日功臣们的后代已经落寞了。

总结:论站队的重要性。

钟会的带兵能力很强吗?这一点的确值得商榷,但是司马昭敢把大军交给钟会来带领,主要原因绝不是钟会带兵能力很强,而是因为钟会对司马昭表示了绝对的忠诚。

诛杀许仪的这件事,其实也是钟会倒向司马家,与曹家决裂的表现。同时期带兵入蜀的邓艾,论带兵能力绝对强于钟会,可是他手里才3万人马。

为啥?因为相对钟会来说,邓艾并没有在明面上刻意站队司马家,这让司马昭有点不满意。显然,在站队这件事上,钟会是强于邓艾的。

钟会诛杀许仪的时候,其实也是给诸将们一个站队的机会。很显然,大家都懂得如何站队,所以没人给许仪求情。

参考资料:《三国志》

标签: 许仪三国

更多文章

  • 太穆皇后窦氏:李渊的结发妻子,为其初定大业提供帮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太穆皇后,唐朝

    说到窦皇后,大家首先想到的会是西汉时期汉文帝的孝文窦皇后,后世对她的评价颇高。其实唐朝时期也有一位窦皇后,她为人聪慧刚毅且富有才华,早年曾多次在为难时刻帮助李渊攻克难关,促使其初定大业。下面就来说一说太穆皇后窦氏的故事。窦氏出生于一个相当显贵的家族,她的父亲是北周重臣窦毅,母亲是宇文泰之女、周武帝宇

  • 魏延在蜀汉后期地位如何 他的死是不是诸葛亮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延,诸葛亮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蜀汉魏延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魏延在蜀汉后期是什么地位?他的死是诸葛亮造成的?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魏延。每次想到魏延,都会想起他这句豪情壮志的话,其实这句话就代表了魏延的一生。这是魏延在就任汉中太守之前,在酒宴上

  • 李治当初得罪舅舅也要立武则天为后 李治最后为何还要废掉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治,武则天

    不惜为武媚娘得罪亲舅舅,为什么最后却要废除武媚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因为李治的恋母情结,所以唐高宗李治将武则天从尼姑庵接回了皇宫,还顺便娶了武则天,之后对李治对武则天的迷恋也是水涨船高,在情感达到巅峰是时候,李治想要废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但却遭到了亲舅舅长孙无忌

  • 在三国众多名人中,有哪些人最后被曹操灭了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汉朝

    说起曹操,我们都知道是东汉末期的风云人物,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诛三族,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刑罚之一,又称为三族。关于三族的具体指代历史上有多种解释:一为父族、母族、子族;二为父、兄、子三族。一般不是造反等大逆不道的行为,很少被诛三族,但曹操作为一个狠辣果决的政治家,灭人家族的事干的不少:马超——宗族

  • 高柔是什么人?高平陵之变时他为何要支持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高柔,三国

    高平陵之变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魏国,是魏国建立以后的一次重大政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时期,高寿的牛人有很多,比如孙权71岁,司马懿73岁,司马孚93岁,程昱和钟繇都活了80岁,今天咱们聊聊一个不出名的大臣——高柔!高柔生于公元174年,卒于公元263年,历仕曹魏五帝,见证了曹魏的兴

  • 贾耽:唐朝宰相、地理学家,是唐朝玄、肃、代、德、顺、宪宗6朝元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贾耽,唐朝

    贾耽(730年-805年10月26日),字敦诗,沧州南皮(今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人。唐朝中期宰相,地理学家、政治家。是唐朝玄、肃、代、德、顺、宪宗6朝元老。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天宝十年(751年),贾耽走上仕途。乾元元年(758年),贾耽出任贝州临清县县尉,转任绛州

  • 解缙被朱棣活活冻死 他到底犯了什么错误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解缙,朱棣

    对解缙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朝重臣解缙为何被朱棣冻成“冰棍”而死?他到底犯了什么罪刑?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纪纲令人买来酒菜,打开牢门,陪“罪犯”解缙喝酒。此时的解缙愤懑满怀,不停地喝着,很快就醉倒了。随后纪纲命人将解缙拖到雪中,就这样,被冻

  • 武惠妃为何能得到唐玄宗的宠爱?她是个怎样的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惠妃,唐朝

    武惠妃,武氏,名字不详,唐玄宗李隆基宠妃,武则天的侄孙女,绛州刺史武攸止的女儿,母为郑国夫人杨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深受唐玄宗李隆基宠爱的武惠妃,她的父亲是武攸止,因此武惠妃则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她父亲去世后,就被送到宫中照顾。武惠妃长大后,长得很美丽,因此受到唐玄宗李隆基

  • 历史上刘邦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项氏一族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邦,汉朝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登基称帝,定国号为汉,是为汉高祖。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刘邦对项羽家人的安排,是意味深长的,《史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也就是说,项羽的家属,刘邦一个都没有诛杀,而且还把项伯

  • 刘崇龟:唐朝时期官员,履任要职,工书画,性廉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崇龟,唐朝

    刘崇龟,字子长,滑州胙(今河南延津)人。咸通六年进士。曾任起居舍人,礼部、兵部二员外,宰相刘崇望的长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春,河东节度使郑从谠镇守太原,奏请刘崇龟为度支判官、校检吏部郎中、御史中丞,赐金紫。中和三年(883年)入朝为官,为兵部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