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在楚汉争霸前都没有打过仗 韩信出手为何干过项羽

韩信在楚汉争霸前都没有打过仗 韩信出手为何干过项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286 更新时间:2023/12/18 3:37:00

对楚汉战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楚汉战争之前韩信没有带兵打过仗,为何他一出手,项羽就不行了?

秦末汉初,风云际会,名将辈出,最负盛名的莫过于项羽与韩信。项羽力拔山河,气盖世,“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可谓无坚不摧,无往不利。韩信联百万之众,攻必取,战必胜,纵横驰骋,所向披靡。

韩信剧照

然而让人略感遗憾的是,楚汉战争打了四年,与项羽正面交锋的人一直是刘邦,而不是韩信。垓下之围时,项羽与韩信刚一碰头,转眼又分道东西,最终两个人也没有上演一场酣畅淋漓的巅峰对决,如同戏还没有到高潮便宣布散场,令观众不能尽兴。

故此,也有人质疑韩信的军事才能,他凭什么能打败项羽。其实,项羽败于韩信之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军事才能而言,韩信并不输于项羽。项羽的最大特点是勇猛,战术运用方面欠缺,而韩信恰好相反。

据史书记载,项羽成年之后,叔父项梁请来一位师傅,传授他剑法。可没过几天,项羽不想学了,他说剑的威力太小,我要学万人敌之术。项梁听了,暗赞侄子有志向,于是便亲授其兵法。然而没过几天,项羽又对兵法失去了耐心,只学了大概纲要。由此可见,项羽有浮躁的一面,对兵法韬略不做细致的钻研。

然而让人费解的是,项羽在垓下之围前,没有打过败仗,正如他在自刎前曾说,并不是我不会打仗,而是天要亡我,到死他都不承认自己是个军事上的失败者。那么,项羽是靠什么取胜的呢?其实就是气势。主将有气势,部下才有士气。曹刿所讲:“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就是这个意思。

比如巨鹿之战前,数十万秦军围攻巨鹿城,各路援赵诸侯都在远处扎营观望,没有一个敢于近前交战。项羽到来后,破釜沉舟,让士兵只带三天干粮,在秦军阵前连续冲杀九次,一举击溃王离的20万长城军团。战后,之前那些驻足观望的诸侯,全部到项羽营中请罪,每个人都是膝地而行,连头都不敢抬,可见他们对项羽的敬畏。所以,项羽凭着这股气势,也创造了许多以少胜多的经略战例,比如彭城之战。

前205年,项羽到齐国平定田横田荣兄弟之乱,刘邦以替“义帝”报仇为名,集结起56万大军,攻占了西楚国都彭城。项羽得到消息后,率三万人马,星夜兼程,赶到彭城之西的萧县,然后对诸侯联军突然发起进攻,仅半天时间,便把他们杀的片甲不留,尸体都把睢水都堵到断流。

总之,无论是巨鹿之战,还是彭城之战,项羽均采用的是硬碰硬的方式,并没有明显的战术用运,结果都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反观韩信,他就以谋略见长,他打的每一场仗都体现出了过人的韬略。比如带领汉军杀回关中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正是韩信用麻痹迷惑敌人的方法,让三津守将章邯、司马欣董翳误判他的行军路线及意图,结果把章邯打了个措不及防。在与魏王豹的交战中,韩信同样是战术为先。

彭城之战失败后,魏豹告别刘邦,说是要回去探亲,结果回到魏国后便封锁了临晋关及黄河上的渡口。刘邦派郦食其游说未果后,便派韩信领兵伐魏。

听说韩信前来,魏王豹重兵把守临晋关。而韩信并不去攻打关口,而是用一少部分人做疑兵,以吸引住对方,然后暗中将主力部队到调到阳夏,再用一些木制的盆瓮渡河。过河之后,汉军立刻攻占了安邑。魏王豹方寸大乱,急忙来战韩信。这时的魏王豹已经没有了地利优势,所以很快被韩信击败。

占领魏国之后,韩信又轻取了代国。这时,在荥阳失利的刘邦派人来要兵,于是韩信的精锐便被调去了荥阳对抗项羽。接下来,刘邦又命韩信去攻打赵国,于是便有了韩信用万余老弱病残,战胜20万赵军的井陉之战。显然,这次取胜,韩信依旧倚靠的是战术。

据史书记载,半夜之时,韩信率军到达离井陉出口三十里的位置,开始部署任务。他命二千辆轻兵每人带一面汉军的赤旗(红色的旗子),到关口埋伏起来,并嘱咐他们说,等赵军倾巢而出与汉军交战时,你们快速进入赵军军营,然后遍插手中赤旗。轻兵领命而去。

赵将陈余剧照

第二天一早,韩信背水列阵,遂后赵军来攻。双方激战良久,汉军装作不能敌,一边败退,一边丢弃手中的战鼓与军旗。赵军见状,认为全歼汉军的时刻到来,于是全部冲杀出营寨,并且纷纷去捡汉军弃物。随后,双方又战,可是赵军并不能取胜,并渐渐露出疲惫之色。就在他面前准备撤退之时,发现营中已经遍插汉军旗帜。赵军的第一反应就是大营已被汉军占领,随之阵角大乱。这时,韩信下令全力反攻,赵军军心涣散,大败而逃。

韩信攻占赵国之后,刘邦又被项羽打成“光杆司令”。一天凌晨,刘邦与夏侯婴溜进韩信军营,偷偷将兵符拿到手,然后将韩信的兵马全部带走。韩信起床之后,才发现自己成了“光杆司令”。接下来,韩信又面临着攻打燕国的重任。

其实,在后来的战争中,无论是取燕,还是灭齐,或者是大战龙且,韩信都不是靠蛮力,而是巧妙地用运战术,没有花费多大力气,就取得最终的胜利。比如取燕国是用大兵压境,战略胁迫的方式;灭齐是趁说客郦食其让齐国撤下防备后,突然发动进攻;迎战龙且,干脆用水淹。

那么韩信与项羽谁更胜一筹呢?毫无疑问,韩信要胜过项羽,这也是韩信在垓下之围击败项羽的主要原因。

前202年,楚汉鸿沟议和,项羽率10万人马东归。按协议规定,楚汉以鸿沟为界,刘邦居西,项羽居东,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可是,项羽前脚刚走,刘邦后脚尾随。到达阳夏之后,刘邦止步,等待与彭越、韩信会师后合击项羽。结果二人杳无音信。于是刘邦邦又尾追项羽到固陵。项羽回兵,刘邦大败。之后,刘邦划分封地给彭越与韩信,这才等到二人率军赶到,并将项羽围于垓下。接下来,韩信打败项羽,还是用的是一股巧劲儿。

就汉军当时的总兵力而言,应该不底于60万,甚至有百万之众,而项羽只有近10万人马,所以完全被包了饺子。负责正面与项羽交战的人正是韩信。第一次交战,韩信方面失败。接下来,韩信命偏将出战,楚军败。于是韩信又趁机出动,又败楚军。当时韩信指挥的是30万人马。当天夜里,韩信命士卒高唱楚歌,楚军听后,斗志瓦解,项羽率800骑连夜出逃。第二天汉军追击,项羽走投无路,于乌江自匆。

综上所述,即便是在占绝对优势之下,韩信依然没有掉以轻心,而是用“步步为营”的方式对付项羽。由此可见,韩信作为一位军事家的卓越才能。所以,项羽也更应当去反思失败的原因。而纵观项羽失败,就是一个油尽灯枯的过程,他是被刘邦耗死的。

刘邦在彭城之战失败后,之前与其联合的诸侯又都纷纷倒向项羽。所以,这时的刘邦成了一个“破产户”,没有任何战胜项羽的希望。但是刘邦在接下来走对了一步棋,那就是自己正面牵制项羽,韩信北上吞噬项羽的后方,彭越骚扰楚军粮道,拉拢侧方的英布

最终,韩信占领北方诸国,对西楚国形成战略包围,而百折不挠的彭越也成功切断了楚军粮道,至于英布早已听从了刘邦的调遣。也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之下,项羽才预感到大势已去,这才接受了鸿沟议和。

结束语:

项羽的失败的根本是一味的发力,而不懂得借力或迂回。很显然,他是凭着一股蛮力,打完刘邦,打彭越,打完彭越又跑去和齐国田氏兄弟接着干。等齐国稍微消停,他又回过头来再打刘邦,如此机械般重复。所以,项羽的一生就像一头狮子,发疯般追咬一群鬣狗,最终毛都没咬下一根,还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最终又被鬣狗掏肛、分尸。

如果换成韩信,他会怎么应付这种局面呢?肯定是采用战术,将上述几人各个击破,而不是任凭他们围殴自己,这就是韩信高于项羽的地方。总之,韩信与项羽不是一路人,也不在一个频道,所以最终也决定了他们各自的命运。

标签: 楚汉争霸韩信

更多文章

  • 乾隆时期富察氏族盛极一时 嘉庆掌权后为何极力打压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嘉庆,清朝

    对嘉庆和富察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盛极一时的富察氏族,为什么会被嘉庆拼命打压?在历史长河中诞生过无数个辉煌的家族。有些延续长久,成为一方大族;有些则家道中落,最后与庶民无异。在历史上,不乏有曾经有一些盛极一时的家族因为外在因素中落、衰败,其中最为著名,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 历史上诸葛亮有何品质能被历代帝王推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从晋代开始,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在给诸葛亮升官晋爵,赐庙加号:晋封武兴王;唐封武灵王,并赐庙;宋赐“英惠庙”,加号“仁济”;元代更追封为“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明初朱元璋钦定“帝王庙”,选从祀名臣三十七人,三国人物只有诸葛亮一人入选。到了清代不但把

  • 李自成为什么会把山海关兵败 这一切都是天意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自成,明朝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是天意还是人为?看看他自己的这些骚操作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我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真正厉害的当数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几乎已经推翻了大明王朝,并同时建立了大顺政权,这在我国历史上,几乎没有哪支农民起义军能够

  • 为萧衍生下三子的丁令光,为什么是无冕之后?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丁令光,南朝梁

    南北朝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此时中国南方与北方处于分裂状态,动荡不安的时局伴随着奇人异士的不断出现,其中南朝梁有一位“无冕之后”,她的人生堪称传奇,她就是丁令光。据《南史·卷十二·列传第二》记载,丁令光出生时满室紫光,久久不灭,因此便以“光”做名字,相面的人也说她一定会大贵,前途不可限量。到了适婚的年

  • 康熙的遗诏有四份还有三种文字 雍正皇帝真的篡位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遗诏

    还不知道:康熙遗诏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遗诏一式四份,有着三种文字,为何证明不了雍正没有篡位?说起历史上的皇子夺嫡事件,清朝的九子夺嫡和唐朝的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是两个极端。前者九子夺嫡代表了夺嫡至暗的一面,虽然明面上没有发生兄弟之间自相残杀,没有发生流血事件,但是结

  • 慕容超:南燕末代皇帝,他是如何葬送南燕政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慕容超,南燕

    慕容超(385年~410年),字祖明,鲜卑族。南燕末代皇帝,前燕文明帝慕容皝之孙,南燕献武帝慕容德之侄,北海穆王慕容纳之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生于西羌之地,在长安装疯蒙骗后秦皇帝姚兴,寻求脱身之法。后来,携金刀东归南燕,拜侍中、骠骑大将军,袭封北海王。慕容德病逝前

  • 董晋:唐朝中期宰相,任内谦逊奉职,不与同僚窦参争执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董晋,唐朝

    董晋(724年-799年3月13日),字混成。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唐朝中期名臣。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玄宗时,董晋以明经科及第。安史之乱时,前往彭原谒见唐肃宗,被授为校书郎、翰林待制。唐代宗即位后,董晋随兵部侍郎李涵护送崇徽公主与回纥和亲,不辱使命,完命归朝。

  • 历史上魏蜀吴三国的末代皇帝都是谁?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禅,三国

    中国几千年历史,古代更是朝代不断更迭,这就涌现出无数的末代皇帝,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曹奂、刘禅、孙皓分别是魏蜀吴三家的末代君主。蜀亡之后,刘禅被封为安乐县公。魏亡之后,曹奂被封为陈留王。吴亡之后,孙皓仅被封为归命侯。从三者的爵位上讲,曹奂最高,刘禅其次,孙皓最

  • 历史上崇祯皇帝的后宫嫔妃以及儿女都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崇祯皇帝,明朝

    明思宗朱由检,大明第十七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李自成攻下北京,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和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上吊自杀。崇祯皇帝以发覆盖面,自言无脸见列祖列宗,崇祯皇帝自杀殉国后,太监王承恩也在旁边自杀。那么,李自成攻下北京后,崇祯皇帝的皇后、贵

  • 同样都是后宫中的女人 皇帝的生母和皇后谁地位更高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皇后,皇帝

    对古代皇后和皇帝生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正宫皇后和皇帝生母谁的社会地位高?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两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就是妻妾之分,另一个知识点就是皇后的晋升途径。因为除了清朝以外,别的朝代,很少出现两宫太后并立的场面,所以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和记忆,小编在分享这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