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延昭简介:北宋名将,被宋真宗称赞治兵护塞有父风

杨延昭简介:北宋名将,被宋真宗称赞治兵护塞有父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046 更新时间:2023/12/15 15:05:15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杨延昭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杨延昭(958年-1014年),本名杨延朗,后改为杨延昭,亦称杨六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

杨延昭自幼随父亲杨业征战,雍熙三年北伐,杨业率军攻应、朔等州,时年二十九岁的延昭为先锋,战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其父死,便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雍熙北伐之后,延昭在景州(今河北景县)、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等地抵御辽军侵扰,死后陪葬于永安县(今河南巩义宋英宗永厚陵)。在与辽兵作战中,杨延昭威震边庭,人们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宋真宗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杨延昭去世,终年五十七岁。

人物生平

委以重任

杨延昭幼时沉默寡言,儿童时喜欢多做军阵之类的游戏。杨业曾经说:“这个儿子像我。”杨业每次出征,一定让他跟随军中。太平兴国年间(976年―983年),杨延昭被补选为供奉官。杨业领兵进攻应、朔二州时,杨延昭担任该军的先锋,奋战于朔州城下,被乱箭射穿手臂,却越战越勇。朝廷派他以崇仪副使职外任景州知州。当时长江、淮河一带受灾歉收,朝廷任命他为江、淮南都巡检使。又改任崇仪使,知定远军,调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委以重任如同京师的使者。

败辽宽罪

咸平二年(999年)冬,辽军骚扰边疆,杨延昭当时在遂城。城小而无准备,辽军攻城又很急,合围攻城数日。辽圣宗的母亲萧太后督促指挥作战,宋军人人自危很害怕,杨延昭召集城中的所有丁壮登上城上的矮墙,给予兵甲器械使之守护城墙。正好天气十分寒冷,取水泼洒城墙,天明,水全结成了冰,坚硬光滑,敌人不能爬上来。辽军于是瓦解退去,宋军缴获敌人丢下的兵器很多。杨延昭以战功升任莫州刺史。当时宋真宗驻军大名,傅潜握重兵停留在中山。杨延昭与杨嗣、石普多次请求增加兵力去作战,傅潜都不答应。等到傅潜获罪,宋真宗召杨延昭前往皇上的行营处,他都能回答皇上询问的边疆要务,宋真宗十分高兴,指着他对诸王说:“杨延昭的父亲杨业是前朝的名将,杨延昭统率军队保护边塞,有他父亲的遗风,很值得嘉奖。”宋真宗丰厚地赏赐他,仍令他还任。

咸平三年(1000年)冬,辽军南下入侵宋境,杨延昭把精兵埋伏在羊山(在今河北徐水西50里,今称“杨山”)西边,从北面乘敌不备袭击辽军,边战边退。等退到西山,宋伏兵发起攻击,辽军大败,俘虏辽军将领,用匣子装着敌将首级献上报功。杨延昭进升本州团练使,与保州杨嗣一起受命。宋真宗对宰相说:“杨嗣与杨延昭,一同在遥远的外地任职,以忠心勇猛亲身效命国家。朝廷中妒忌他们的人众多,我尽力为他们庇护,才至于此。”

咸平五年(1002年),辽军进攻保州,杨延昭与杨嗣率领宋军前往救援,宋军尚未摆成阵列,就被辽军袭击,宋军损失较多,朝廷命李继宣、王汀代还,将要治他们的罪。宋真宗说:“杨嗣这些人向来以勇猛闻名,将来可获得他们的效力。”随即宽恕了他们。咸平六年(1003年)夏,辽军又进攻望都,李继宣逗留不敢上前,获罪被削去官职。朝廷又起用杨延昭任都巡检使。当时正谋划秋天御敌的策略,宋真宗诏令杨延嗣和杨延昭分条列出利弊上奏,又调杨延昭任宁边军部署。

增兵御敌

景德元年(1004年),宋真宗诏令增加杨延昭的军队达到一万人,如果辽国骑兵入侵,就屯军于静安军的东边。命令莫州部署石普屯军于马村西边用以保护屯田。切断黑卢口、万年桥敌人骑兵奔击的道路,仍会集各路军队互为掎角追袭敌军,令魏能、张凝、田敏用奇兵牵制敌军。当时王超任都部署,听任事不隶属之。杨延昭进言说:“契丹驻军澶渊,距北边境千里,人马都很疲乏,虽兵众但易被击败,凡是抢劫掠夺的物品,都放在马上。希望诫勉诸路军,扼守各自的险要道路,敌兵就可歼灭在此,那么幽、易数州就可袭击而夺取。”上奏皇帝而没答复。杨延昭于是率兵直抵辽境,攻破古城(今山西广灵西南),俘获敌人甚多。

受蒙告诫

等到与辽国议和时,宋真宗选守卫边境各州的官员,亲笔录用给宰相看,任命杨延昭为保州知州兼缘边都巡检使。景德二年(1005年),追叙杨延昭守边御敌的功劳,升任他为保州防御使,不久调任高阳关副都部署。杨延昭在屯所九年,不通晓吏事,军中的文书和诉状,常派小军官周正处理,深为周正所蒙骗,周正借机为奸作恶。宋真宗知道此事,斥责周正,令回兵营,而后以此事告诫杨延昭。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杨延昭去世,终年五十七岁。

标签: 杨延昭北宋

更多文章

  • 韩琦简介:北宋时期政治家,使朝迁清明,天下乐业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韩琦,北宋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韩琦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

  • 狄青简介:北宋时期名将,因面有刺字而人称面涅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狄青,北宋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狄青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县(今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人。北宋时期名将。狄青出身寒门

  • 古代后宫贵人升为嫔,可以享受哪些特权?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清朝

    古代后宫贵人升为“嫔”,可以享受哪些特权?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近几年来,清宫剧非常受欢迎!比如《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等,都引起热烈的讨论;与其他类型的古装剧不同,宫廷题材的影视剧着重描写后宫女子的一生,或明争暗斗、或爱恨情仇,都让观众们大呼过瘾!不过,有时后宫女子的称呼

  • 晋献公:晋国第19任君主,曾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晋献公,晋国

    晋献公,姬姓晋氏,名诡诸,晋国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人,晋武公之子,春秋时期的晋国第19任君主,在位共26年。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因其父活捉戎狄首领诡诸而得名。即位后用士蒍之计,尽灭曲沃桓叔、曲沃庄伯子孙,巩固君位。奉行尊王政策,提高声望。攻灭骊戎、耿国、霍国、魏国

  • 东汉时期名臣蔡邕简介:曾封高阳乡侯,世称蔡中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蔡邕,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蔡邕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蔡邕(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东汉时期名臣,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早年

  • 历史上被项羽尊为亚父的范增为什么会七十反秦?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项羽,刘邦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被项羽尊为“亚父”的范增的故事。公元前206(汉元年),范增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消灭刘邦势力,未被采纳。后在鸿门宴上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又使项庄舞剑,意欲借机行刺,终未获成功。汉三年,刘邦被困荥阳(今河南荥

  • 明朝的况青天为何能与包青天齐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明朝

    明朝的“况青天”为何能与“包青天”齐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在戏剧,说书和老百姓口口相传中,历史上有三大“青天”,一是大宋“包青天”包拯。二是明朝“海青天”海瑞,还有就是本文主人公,明朝“况青天”况钟。况钟“青天”之名主要是在苏州任十余年知府期间获得的,他都做了什么,让百姓如

  • 唐朝中期政治家裴度简介:辅佐唐宪宗实现了元和中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裴度,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裴度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度(765年-8

  • 晋侯燮:晋国第1任国君,他为何将国号改为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晋侯燮,晋国

    晋侯燮,姬姓,名燮(一作燮父),周武王之孙,唐叔虞之子,西周诸侯国晋国第一任国君。唐叔虞死后,晋侯燮继任君位。晋侯燮继位后,将国号“唐”改为“晋”。晋侯燮死后,其子晋武侯继位。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改国为晋晋国在晋侯燮前称唐国,晋侯燮即位前后才改国号为晋。此国号一直沿

  • 乾隆发明的大挑制度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清朝

    乾隆发明的“大挑”制度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古代不少人都曾历经“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了靠科举翻身、光耀门楣,不过应试竞争激烈,就算很会读书,也不一定能顺利当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清朝出现一种替多次落榜的举人而订定的制度“大挑”,只要相貌出众、身材够好,就有机会摆脱平民百姓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