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唐肃宗李亨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历史上真实的唐肃宗李亨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876 更新时间:2024/1/20 18:37:21

唐肃宗李亨,唐朝的第8位皇帝。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肃宗李亨身为皇帝,但他的一生也足以用悲剧来形容。

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差点被父亲害死,当时李家好不容易才从武则天手里夺回政权,太子李隆基却与太平公主争权,为了避免被诬陷,李隆基准备用堕胎药打掉李亨,幸好最后没实行。

保住一命的李亨顺利出生,从此迎来他的皇家悲剧生涯。

他两岁时被封为陕王,由太后王氏抚养,在他前面还有两个哥哥,刘妃所生的李琮和赵妃生的李瑛,李隆基最早立的太子是李瑛。

本来按照计划,李亨是可以做个逍遥王爷安享一生的,可是皇家总逃不过争权夺势这四个字,这也是李亨的命吧。

李隆基宠爱武惠妃,她是武氏族人,武则天侄孙女,生下第十八皇子——寿王李瑁,也就是杨贵妃的原配丈夫。

为了李瑁的皇位,武惠妃造谣说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谋反,此时正是开元盛世,李隆基已经五十岁了,正是文治武功兼备,也是最害怕帝位不保的时候。

武惠妃以宫中有盗贼为由,矫旨召李瑛三人夜间披甲入宫,反而对李隆基说三人起兵造反,李隆基相信了,将三人捉捕后废除爵位,赐死于长安城东驿站,史称“三庶人事件”。

三庶人事件后,李隆基认识到错误,武惠妃也失去宠幸,不久就去世了,李瑁也失去皇位,年纪最大的李亨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成为太子。

可是他的太子之位很不安稳,宰相李林甫、杨国忠前赴后继陷害李亨,诬陷他通敌、谋反等大罪,不过此时李亨内有李泌辅佐,外有王忠嗣力保,加上李隆基也不敢再重现“三庶人事件”,李亨的太子之位虽摇摇欲坠,但最后也没有掉下来。

安史之乱爆发时,李亨跟着李隆基跑到了马嵬坡,龙武大将军发动政变,逼死杨贵妃,屠杀杨国忠全家和派系人物,李亨全程目睹(或主导)这一乱事,不敢再留在李隆基身边,离开父亲,前往宁夏灵武自行继位。

李亨内用李泌,外用郭子仪、李光弼,总算是夺回了长安和洛阳,虽然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可总算是扭转了朝廷和安史叛军之间的局势,在这时候,本来内心就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李亨,开始重用其宦官来了。

李亨亲身经历过安史之乱和马嵬坡事变,对节度使和大将已经失去了信任,对领兵在外的郭子仪等人,派完全不懂军事的鱼朝恩监军,结果导致相州大败,鱼朝恩没事,反而罢了郭子仪的兵权。

对帮助极大的谋士李泌也不能给予绝对的信任,本来安史之乱在肃宗一朝就可以解决了,就是因为他没采纳李泌的建议,执意收复两京,让安史叛军退回河北继续作乱,直到他儿子继位才平定。

除了鱼朝恩外,李亨重用身边太监李辅国,此人在李亨还是太子时就是他的心腹,马嵬坡之变时劝说摇摆不定的李亨留下对抗叛军,又力劝李亨称帝,是肃宗朝的政治大功臣,被委托参预政事,加兵部尚书。

可是养狗咬主人,李辅国和张皇后狼狈为奸,合谋对付李泌、建宁王李倓等人,结果李泌被逼退出朝廷,李倓被赐死,还想陷害太子李豫,幸好李豫有平叛大功才没事。

等到李隆基从四川返回长安后,两人又将他赶出兴庆宫,迁往太极宫居住,李亨对此无可奈何,只能听之任之,所幸最后两人狗咬狗,在李亨病重时,张皇后联系李豫,要杀害李辅国,被他抢先发难,张皇后党羽数百人被处死,李辅国总揽大权。

肃宗李亨只做了六年皇帝,被李辅国、鱼朝恩、程元振等宦官压得死死的,但这能怪他吗?

李亨从还出生前就灾难加身,到登基继位前,四十五年担惊受怕的日子,让他更需要一些值得信任的人在身边帮忙,而张皇后、李辅国两人,都是李亨信得过的人,本来还有个李泌,可他不喜欢做官,不能时刻留在李亨身边。

李隆基又是个害怕内乱,死不放权的人,李亨虽然做了十八年太子,可连一天处理政事的磨炼都没有,等到登基时完全就是个政治小白,就连称帝、迎回父亲这些事都要提醒,一点主见都没有。

加上前面安史之乱的教训,到了李亨做皇帝时,自然会提拔张皇后和李辅国这些值得信任、又远离节度使的心腹的地位,李亨本身才能就不高,会被太监、后宫架空也是在所难免的。

标签: 唐肃宗李亨唐朝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夏侯惇曾被吕布挟持过,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夏侯惇,三国

    所谓乱世出英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绑架、劫持是我们小时候看的港片里最常出现的镜头,在群雄辈出的三国时代,也曾经发生过一次有意思的“绑架事件”。吕布派人把曹操麾下大将夏侯惇绑架了,到底事情是如何发生的,让我给家娓娓道来……曹操最信任的“二号首长”我们简单说一下夏侯惇在曹操阵

  • 汉末三国时期,东吴都诞生过哪些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吴五君子,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武将方面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东吴有“十二虎臣”;文官方面曹操有“五大谋士”,刘备有“卧龙凤雏”,孙权有“四英杰”。除了“四英杰”“十二虎臣”,东吴还有“五君子”。东吴五君子的出处颍川周昭

  • 历史上吕伯奢之死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吕伯奢,汉朝

    人们都知道曹操误杀吕伯奢的故事,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受《三国演义》影响,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刘备与曹操初次见面,是在十八路诸侯联军讨董卓的时候。当时曹操对刘备是只闻其名而未曾见面,所以他还很惊讶地询问:“莫非破黄巾刘玄德乎?”如果我们看了三国史料,就会猜测出刘备那略带抱怨和

  • 王辅臣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辅臣,清朝

    王辅臣是明末清初之时的一位军阀,曾经两次反清也两次降清,是一位首鼠两端之人。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王辅臣作为一个明朝人,投降了清朝后,又还有多达9次的叛变。然而,清朝的历代君王,从多尔衮到顺治到康熙,对王辅臣都比较好,不断地给他封官进爵。可是,非常奇怪的是,此后王辅成

  • 在文学、诗词方面,刘桢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桢,魏晋

    刘桢(?―217年),字公干,东平宁阳人。东汉末年名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尚书令刘梁的孙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桢博学有才,警悟辩捷,选为丞相(曹操)掾属,交好魏文帝和曹植兄弟。参加曹丕筵席时,平视王妃甄氏,以不敬之罪罚服劳役,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217

  • 相比曾经保护过刘邦 项羽死后他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项羽,汉朝

    还不知道:项羽结局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鸿门宴保护刘邦的项伯,在亲侄子项羽死后,人生结局是什么样?世界上有一种人最可笑,明明目光短浅、糊涂透顶,却自以为聪明。很显然,项伯就是这种人。至于他的人生结局如何,要看怎么去理解,可以说好,也可以说不好。要观察项伯此人的行事特点,

  • 历史上董卓是如何发迹的?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董卓,汉朝

    要说东汉末年的历史,有一个不能绕过的人物,就是董卓。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董卓字仲颖,陕西临洮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人物,他废汉少帝、立汉献帝并挟持其令诸侯,致使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亡。本文专门聊聊董卓如何从一个游手好闲之人成为东汉末年权臣的。(一)结交羌人,发迹临洮陇西临洮在今甘

  • 陆羽:本是个弃婴,编撰《茶经》被后世尊为茶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陆羽,唐朝

    在汉语中,“圣”常用来指代学识或技能有极高成就的贤人,例如杜甫被尊称为“诗圣”,吴道子被尊称为“画圣”,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孔子被尊称为“孔圣人”、“至圣”。只有在各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和做出杰出贡献的,才能得到“圣”的美称。在众多圣人中,有一位不起眼的人,他因样貌丑陋被父母抛弃,又有些口吃,但却

  • 应奉:东汉时期官员,记忆力极强,有过目不忘之能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应奉,东汉

    应奉,生卒年均不详,约汉顺帝末年前后在世,字世叔,汝南南顿人,东汉时期大臣。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聪明,读书五行俱下。记忆力特佳,自幼至长,凡所经历,无有忘怀。年二十时,尝诣袁贺,适贺将出行,闭门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之。后数十年,路逢车匠,知而招呼。梁冀举为茂才

  • 郦食其一生为刘邦出过哪些谋策?分别是在何时?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郦食其,汉朝

    郦食其是我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一个具有才能的谋士,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说到出馊主意,郦食其无疑算得上是一个出馊主意的“专家”。他曾两次给刘邦出主意,但是这两次主意都被认为是馊主意,没有得到实施。而他本人也因为自己出的主意被害死了。他第一次出的主意,是在荥阳之战的时候。当时项羽把刘邦围困在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