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到底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是有意为之吗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到底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是有意为之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936 更新时间:2023/12/13 3:54:56

还不知道: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看似情深意切,实则暗藏杀机。一直以来,关于马谡失街亭,很多人都会将罪责归在马谡身上。正是马谡的骄傲自大,自恃才高,熟读兵法,不听诸葛亮“下寨必当要道之处”的命令,也不听王平“伐木为栅,以图久计”的建议,仗着自己“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几条空洞的兵法,在山上扎营,结果遭到司马懿四面围攻,截断其水道,最终惨败,失去了街亭要地。

失街亭固然是马谡之错,但是诸葛亮也应该为此负责,甚至说是诸葛亮计划里面的一环。首先是向来知人善用的诸葛亮,为何将位置如此重要的街亭交给自恃才高的马谡。要知道街亭是诸葛亮这次北伐的关键,按理说如此重要的位置,要么是诸葛亮自己亲自坐镇,要么是派名将魏延去守御。结果诸葛亮派的却是没有实战经验得马谡,与其说是因为马谡之前所提出的计谋深得诸葛亮之意,才为他赢得镇守街亭的任务,不如说马谡守街亭,是诸葛亮为蜀国做的人才筛选的一个计划。

诸葛亮的北伐除了最直接的北伐的目的之外,还有对人才挖掘的想法。当时的蜀国经历了夷陵之败,损失了一大批军政人才。除了从原有的几个内部集团挑选之外,诸葛亮也想通过北伐招揽一些其他地方的优秀人才,同时通过北伐将原有一些有所缺陷的内部人员淘汰掉。

马谡就是这么一个需要经过“考试”的人员。其实诸葛亮对于马谡还是非常看重的,只是刘备临死之前,对诸葛亮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宜深察之”。按理说刘备的临终之言,诸葛亮都会听,但唯独是否重用马谡这件事上,诸葛亮犹豫了。

最终诸葛亮还是决定给马谡机会。于是自从刘备死后,诸葛亮几次对外征战都有将马谡带到身边。诸葛亮南征苗疆之时,马谡奉后主之命劳军,诸葛亮问南征的取胜关键,马谡给出了“心战为上”的正确答案,随后诸葛亮发出了“幼常知吾肺腑”的感叹,充分肯定了马谡的才华,并留马谡作了参军。

在南征成败的关键之际,孟获之弟孟优来投降,诸葛亮借此对马谡又进行了第二次考察。不过这次诸葛亮只是:回顾马谡曰:“汝知其来意否?”这跟马谡刚来苗疆时,诸葛亮主动直接提问的态度有所不同。稍显被动,又略带故意。所幸的是,马谡再次给了诸葛亮满意的回答,诸葛亮抚掌大笑曰:“汝之所见,正与吾同”。虽然这次诸葛亮也肯定了马谡,但是却不是很热情。

马谡第三次提出建议之时,是在司马懿被任命总督雍州、凉州等地兵马时,孔明大惊,担心司马懿将部队训练好,对蜀国构成极大的威胁。这个时候,马谡主动献上反间计,诸葛亮听从了诸葛计策,最终使得司马懿失去了兵权。解除了蜀国的最大威胁。但是这次诸葛亮却丝毫没有给予马谡肯定,只是从之而已。

为何马谡多次提出的建议都深得诸葛亮之意,却反而让诸葛亮对他的态度发生改变。其实这主要还是诸葛亮已经完成了对马谡的考察。不可否认马谡才计过人,但是马谡却有着很多性格的缺陷。在马谡的几次献计的时候,他都不经意间暴露了自己的性格缺陷,他既能得到诸葛亮的肯定,又将自己恃才而傲的品性展露无疑。这一点,在马谡第三次出场献计时尤为明显。当听到司马懿被任命总督雍州、凉州等地兵马时,诸葛亮大惊,决定要先起兵伐之,语音刚落,马谡就急于献计。诸葛亮最后虽听从了马谡的计策,却没给到任何评价,此时此刻,刘备临终前那句“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浮现在了诸葛亮的脑海当中。

从这一刻开始马谡被诸葛亮排除出了权力的核心,但是马谡也确实有才华。这么一个恃才傲物的人,如果得不到重用,未来将成为蜀国的一大威胁,正如后来诸葛亮死后预防魏延那样。此时诸葛亮也开始预防起马谡了,于是让马谡镇守街亭,同时用激将法让马谡立下了军令状,又安排了王平来掣肘马谡。此举让马谡性格缺陷不断放大,膨胀的马谡甚至说出了:“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邪”。很显然,此时的马谡连诸葛亮也没放在眼里,再加上王平不停地用“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的话来激怒于马谡。

马谡终于顺了诸葛亮之愿在背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失街亭大军退回至汉中后,诸葛亮先是责怪王平不谏,借王平之口指出马谡的种种过失,又以明正军律为由,不为众将所动,斩了马谡。

标签: 诸葛亮马谡

更多文章

  • 霍去病没有英年早逝太子刘据就不会冤死吗 真相究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霍去病,刘据

    霍去病如果没有英年早逝太子刘据会被冤死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都知道汉武帝作为汉朝的第一雄主,打垮了欺凌汉朝尽百年的匈奴,威震天下,能与扫清六合席卷八荒的秦始皇嬴政并列,可想而知汉武帝对于汉朝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人都是不是圣贤,作为一代雄主的

  • 朱全昱:后梁太祖朱温长兄,二人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全昱,后梁

    朱全昱(?—916年),宋州砀山(今安徽省砀山县)人。后梁太祖朱温(又名朱全忠)长兄。朱温即位,封为广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朱温与次兄朱存逃亡参加农民军,朱全昱与母亲在刘崇家当佣工。朱温任宣武节度使,接母亲和兄长到宣武。后来,朱全昱历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安南节度使兼同

  • 秦朝灭亡之际只有章邯带兵,那其他的主将都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章邯,秦朝

    章邯,秦朝著名将领,上将军。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秦国在灭六国的时候,可以说军队里战将如云,而且个个都能征善战。可是在秦朝末年,秦朝镇压农民起义的时候,这些战将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帮助秦朝剿灭农民起义军。而章邯之前并没有什么名声,也没有任何历史记载,就这么一个菜鸟,却成了带兵的主将

  • 康熙和光绪都太后临朝 两人命运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光绪

    还不知道:康熙和光绪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同样是太后临朝,为何光绪和康熙的命运是如此天差地别?清朝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很多次幼主登基、太后临朝的情况,比如我们所熟知的顺治、康熙,那就是孝庄辅佐的;还有同治和光绪,其背后是慈禧。但是很显然,清朝在他们各自的手中走向了两个截然相

  • 武宣卞皇后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武宣卞皇后,,三国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除了在政治、军事方面的作为之外,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李白有“蓬莱文章建安骨”之句,建安风骨就是在曹操父子三人引领下开创的。那么今天咱们来聊聊,把这三个大才子联系在一起的女人——武

  • 关羽和张飞死后都能风扇 赵云为什么是一个例外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云,关羽,张飞

    还不知道:赵云死后不封神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张飞能死后封神,为何赵云不行?如果要评选出三个蜀国当中最受欢迎的人,那么和张飞、关羽等人并称为蜀国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一定是其中之一。赵云并不是像张飞关羽这样一开始就跟随刘备四处征战的,最开始赵云在和刘备碰面,之前一直跟

  • 汉惠帝皇后张嫣是什么人?死后为何会被称为花神?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嫣,汉朝

    在古代历史上,女人一直就是宫廷争斗的牺牲品。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惠帝的皇后张嫣在后世获得了很多赞美。张嫣获得了那么多的赞美,并不是她做了什么,而是她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做,竟然获得了后世的赞美,这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是非常少见的。张嫣在后世成了神,并且是最美丽的花神。全国各地

  • 刘彻的太子之位是怎么来的 汉景帝为什么会里刘彻做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武帝,汉景帝

    对刘彻之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景帝为什么会立刘彻为太子?刘彻的太子之位是怎么来的?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武帝的名字大家都不陌生,他被后人誉为千古一帝,他在位期间政治上内修朝政,推恩削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军事上平定南越,东征朝鲜,北击匈奴,疆域比秦朝的面积

  • 唐玄宗想要纳杨贵妃时为何先让她当道士 李隆基为何曲线纳妃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玄宗,杨贵妃

    还不知道:唐玄宗为什么让杨贵妃当了道士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抢儿媳有违道德伦理,难封天下人的悠悠之口,先让杨玉环当道士,正是唐玄宗“曲线纳妃”的第一步。历史上,唐玄宗纳杨玉环为贵妃,没有政治色彩,完全是个人情感在使坏。一,唐玄宗前半生刀光剑影,是通过发动“唐隆政变”与

  • 张文蔚:唐末后梁宰相,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文蔚,唐朝

    张文蔚(?-908年),字右华,瀛洲河间(今河北河间市)人。唐末后梁宰相。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符初,登进士第,解褐署巡官,除监察御史,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兼判户部。后梁太祖受命,文蔚等不易其位。开平二年,暴卒于位,赠右仆射。人物生平张文蔚,字右华,河间人也。父张裼,唐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