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华佗: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潜心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

华佗: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潜心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296 更新时间:2024/2/10 20:32:47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据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三国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后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杀,所著医书已佚。今亳州市有“华佗庵”等遗迹。

行医历程

在华佗多年的医疗实践中,非常善于区分不同病情和脏腑病位,对症施治。一日,有军吏二人,俱身热头痛,症状相同,但华佗的处方,却大不一样,一用发汗药,一用泻下药,二人颇感奇怪,但服药后均告痊愈。原来华佗诊视后,已知一为表证,用发汗法可解;一为里热证,非泻下难于为治。

华先生治府吏倪寻,头痛身热,则下之,以其外实也。治李延头痛身热,则汗之,以其内实也。盖得外实忌表、内实忌下之秘也。又按内实则湿火上冲,犹地气之郁,正待四散也。外实则积垢中留,犹山闲之水,正待下行也。其患头痛身热同,而治法异者,虽得之仙秘,实本天地之道也。余屡试之,果屡见效。

又有督邮顿某,就医后自觉病已痊愈,但华佗经切脉却告诫说:“君疾虽愈,但元气未复,当静养以待完全康复,切忌房事,不然,将有性命之虑。”其时,顿妻闻知夫病已经痊愈,便从百里外赶来看望。当夜,顿某未能慎戒房事,三日后果病发身亡。另一患者徐某,因病卧床,华佗前往探视,徐说:“自昨天请医针刺胃管后,便咳嗽不止,心烦而不得安卧。”华佗诊察后,说:“误矣,针刺未及胃管,误中肝脏,若日后饮食渐少,五日后恐不测。”后果如所言而亡。

华佗曾经替广陵太守陈登治病,当时陈登面色赤红心情烦躁,有下属说华佗在这个地方,后来他就命人去请华佗,为他诊治,华佗先请他准备了十几个脸盆,然后为他诊治结果陈登吐出了几十盆的红头的虫子,为他开了药,说陈登是吃鱼得的这个病,告诉他这个病三年后还会复发,到时候再向他要这种药,这个病就可以根治了,并且临走告诉了华佗家的地址,那年陈登36岁,结果陈登果然三年后旧病复发,并派人依照地址寻找,可是华佗的药童告诉陈登的使者说华佗上山采药还没回来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回来,结果陈登去世的。(依据见《三国志·陈登传》)

周泰受重伤时,华佗医好他,所以后来有人向曹操推荐华佗时就说:“江东医周泰者乎?”

黄疸病流传较广时,华佗花了三年时间对茵陈蒿的药效作了反复试验,决定用春三月的茵陈蒿嫩叶施治,救治了许多病人。民间因此而流传一首歌谣:“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世切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五月六月当柴烧”。华佗还以温汤热敷,治疗蝎子螫痛,用青苔炼膏,治疗马蜂螫后的肿痛;用蒜亩大酢治虫病;用紫苏治食鱼蟹中毒;用白前治咳嗽;用黄精补虚劳。如此等等,既简便易行,又收效神速。

府中官吏倪寻、李延同时来就诊,都是头痛发烧,病痛的症状正相同。华佗却说:“倪寻应该把病邪泻下来,李延应当发汗驱病。”有人对这两种不同疗法提出疑问。华佗回答说:“倪寻是外实症,李延是内实症,所以治疗他们也应当用不同的方法。”说完,马上分别给两人服药,等第二天一早两人一同病好起来了。

死因之谜

华佗以医术为业,心中常感懊悔(中国封建社会中医生属于“方技”,被视为“贱业”)。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得病(头风)沉重,让华佗专门为他治疗。华佗说:“这病在短期之内很难治好,即便是长期治疗也只能延长寿命。”华佗因为离开家太久想回去,于是说:”收到一封家书,暂时回去一趟。“到家之后,就说妻子病了,多次请求延长假期而不返。之后曹操三番五次写信让华佗回来,又下诏令郡县征发遣送,华佗自持有才能,厌恶为人役使以求食,仍然不上路。曹操很生气,便派人去查看;如果他妻子真的病了,便赐小豆四千升,放宽假期期限;如果欺骗,就逮捕押送。结果华佗撒谎,于是用传车把华佗递解交付许昌监狱,经审讯验实,华佗供认服罪(汉律:1.欺君之罪;2.不从征罪)。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关系着人的生命,应该包涵宽容他。”曹操说:“不用担忧,天下就没有这种无能鼠辈吗?”终于把华佗在狱中拷问致死。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医书给狱吏,说:“这书可以用来救活人。”狱吏害怕触犯法律不敢接受,华佗只好忍痛,讨取火来把书烧掉了。

其中一个说法是:《三国演义》中曹操让曾经为周泰疗伤的名医华佗来给他治疗多年的头痛,但华佗认为曹操的病因需要劈开头颅,加以麻沸散麻醉,动大手术,多疑的曹操认为华佗想趁机杀害他,便以刺杀的罪行将华佗关押拷打致死。

标签: 华佗东汉

更多文章

  • 田豫: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常年镇守曹魏北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田豫,曹魏

    田豫(171年~252年),字国让,渔阳雍奴(今天津市武清区)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初从刘备,因母亲年老回乡,后跟随公孙瓒,公孙瓒败亡,劝说鲜于辅加入曹操。曹操攻略河北时,田豫正式得到曹操任用,历任颖阴、郎陵令、弋阳太守等。后来田豫常年镇守曹

  • 古代东吴投降蜀汉的将领有谁 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吴,蜀汉,将领

    那些投降东吴的蜀汉将领,后来的结局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三国时代,刘备和孙权因为共同的敌人曹操而结成了联盟,在赤壁之战合作无间。后来,由于荆州之争,孙刘联盟逐渐破裂,东吴甚至于在关羽北伐曹魏之时偷袭荆州。在这个过程中,公安守将傅士仁和南郡

  • 隆科多帮助雍正上位又是舅舅 雍正为什么要囚禁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隆科多,雍正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隆科多是雍正的舅舅,又是他上位的重要推手,为何会被雍正囚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隆科多是一等公佟国维的儿子,佟国维是康熙的舅舅兼老丈人。等于说隆科多就是康熙的表兄弟兼小舅子。一般这种身份的人,最初都会担任皇帝身边的侍卫,时机成熟了,自然就能成为朝中的达官显贵。

  • 康熙临死前如果不传位给雍正 雍正最后会不会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雍正

    对康熙和雍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驾崩时,若不传位给雍正,雍正会造反吗?为什么?生在帝王家的儿子,喜忧参半,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在那个讲求地位尊卑的时代,其一出生就享受荣华富,并且不用经历人生的苦难,这是可喜之处。可忧之处只在于,要能在重重选拔中脱颖而出,又要在争夺

  • 杨俊:三国时期魏国大臣,自幼以品评人物为己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俊,曹魏

    杨俊(?~222年),字季才,河内郡修武县(今河南省获嘉县)人。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大臣。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杨俊受业于大儒边让,带领百姓远离战火。受到司空曹操征辟,出任曲梁县长、丞相掾属。举茂才出身,出任安陵县令,迁南阳太守,宣传教化,兴办学校。颇有政绩,迁征南军师、

  • 在文学方面,王粲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粲,东汉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东汉末年文学家、官员,“建安七子”之一,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粲自少即有才名,为学者蔡邕所赏识。司徒想征辟他为黄门侍郎,王粲因为长安局势混乱,没有赴任,选择南下依附荆州牧刘表,但未受到刘表重用

  • 拓跋廓是什么人?他的出身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拓跋廓,南北朝

    西魏,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裂出来的地方性王朝。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西魏恭帝三年十二月庚子(557年2月14日),西魏恭帝被迫将皇位禅让于周公宇文觉。自此西魏灭亡,北周建立。西魏恭帝身为西魏第三位也是最后一位傀儡皇帝,连名字的自主权都没有,为什么不反抗权臣宇文氏呢一,出身

  • 曹昂做了什么?为什么曹操临终前觉得自己对不起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昂,曹魏

    曹操作为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虽然没在有生之年登上帝位,但也曾位极人臣,是十足的掌权者,挟天子以令诸侯让其一生风光无限。据史料记载,曹操的一生共有25位儿子,最终继承曹操霸业的是曹丕。但曹丕还有兄弟,此人如果没有英年早逝,他很有可能击败曹丕,继承魏王职位,他就是曹昂。曹昂,字子脩,生母是曹操的妾室

  • 历史上诸葛亮的北伐为何会以失败告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北伐,三国

    诸葛亮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三国人物之一,自从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之后,他就开始为了刘备的事业出谋划策,鞠躬尽瘁。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27年,诸葛亮向蜀汉后主上书《出师表》,誓师北伐曹魏。这个时候,蜀国也算是刚刚稳定不久,百姓与满朝文武,都是期盼和平与稳定

  • 乾隆死后为什么选择和令妃合葬 两人是真爱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令妃

    对乾隆皇帝死后,为何要选令妃合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三十年,乾隆要第四次南巡,所谓“南巡”就是去江南游玩,顺便找个民间美女调剂一下口味。那拉皇后太了解乾隆了,知道他出去,一定粘花惹草。于是死活不同意,并以“断发”为威胁。在清朝,满人女子断发,是很严重的一种行为。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