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胡亥怎么死的,胡亥的下场是怎样的?

胡亥怎么死的,胡亥的下场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490 更新时间:2023/12/29 7:47:39

胡亥虽是秦朝第二位皇帝,但实际上只是一个傀儡皇帝,他非但没有将秦朝带领至强盛,还让秦朝早衰,可以说是历史上最败家的皇帝之一了。胡亥性格残暴,继位后便大义灭亲,将自己20多为兄弟姐妹全部杀死,而朝中真正的掌权人实际上是赵高。最后胡亥的下场算是得到报应,皇位没能做太久就被逼死。其实有关胡亥的一生是一场很好的警惕课程,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吸取教训。

胡亥袭位

公元207年的时候,秦始皇死于沙丘平台,死前蹭留下遗诏“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此举激怒赵高、引起赵高等人的恐惧,为何遗诏会让赵高如此害怕呢?

在《史记·蒙恬列传》记载中讲述到(以下为白话文翻译),“高有大罪,秦王派蒙毅依法治理的他。蒙毅不敢违背其命令,而且赵高罪可以致死,还得除了他的官籍。后来皇帝认为赵高还是有点用,于是赦免了他,恢复他的官职爵位。”于是从那时候的气,赵高便对蒙毅可以说是又害怕又恐惧的,而且蒙毅和扶苏关系很好,自然听到先王遗诏赵高是十分的害怕。

而赵高本身就有意将胡亥提上去,因为赵高的母亲受到过刑罚,本身就地位是相当的地下,而赵高本人又精通文字书法后来得到秦始皇的赏识,被任命为中车府令,与此同时赵高也是沉寂接近胡亥,名义上成为了胡亥的老师。

后来秦始皇立下遗诏之后,赵高当时力劝胡亥争夺帝位,胡亥本身不愿意,但是在权利的诱惑之下,利欲熏心的胡亥没有忍受住,答应了赵高,也就有了后来赵高伙同丞相李斯密谋立了假的诏书,立了20岁的胡亥为太子。

诛杀兄弟

为了防止出现争议,让自己登基不出现变故,胡亥决定除掉潜在对手长子扶苏,于是赵高伙同李斯再次立下假诏书说扶苏为人不孝顺,赐给他一把剑自杀吧!

后来胡亥顺利继位之后,为了报恩立即提升赵高为郎中令,不久将其晋升为了丞相。此后在赵高的不断劝说下,胡亥恶向胆边生,曾经的兄弟姐妹变成了誓死的敌人,他以大臣不服从其命令诛杀了许许多多曾经的亲兄妹。

据记载,胡亥在杜县杀死了自己的六个哥哥,而这里也曾经是秦昭王命令白起自杀的地方,为的就是能够用这样的方法来震慑朝野中的其他文武百将以及自己的兄弟姐妹们,而胡亥的残暴也于此展露无疑,能够一次性杀死自己的六个哥哥,可以看出胡亥内心是十分的狠毒阴暗,甚至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而胡亥其他的兄弟姐妹,也是在胡亥想尽千方百计的残害之下无一幸免,有人可能会说,胡亥一定是受到了赵高的蛊惑,其实不然,在这场震惊朝野的大屠杀中,胡亥才是发动者,赵高只是一个小小的马后卒,作为皇权帝国,赵高权再大,面对皇族他都是弱势。

胡亥为了巩固权力,让自己一言堂,连兄弟姐妹都杀,而不听话,爱给他提意见的臣子,下场就不说了,更是惨不忍睹。

用《史记·李斯列传》记载中的描述,那就是在胡亥的统治下,到处堆积着尸体,到处充满着血腥味,整个朝野良臣贤将无一幸免。

胡亥惨死

残暴的胡亥,没有经历多长时间的安生日子,杀光了兄弟姐妹的他,身边再无帮助他的人,有的只是为了帝位虎视眈眈的赵高等人。

公元前207年,赵高早有准备后,派手下阎乐细数胡亥罪状,而此时的胡亥也已开始害怕了起来,正是这样一个沾满了亲人鲜血的刽子手,竟然露出了贪生怕死之相,可恨、可怜、可悲、可叹、可惜!

阎乐步步逼近,细数罪状的同时说道,自己是奉命行事,丞相赵高命令我代表天下人来杀了你,而后残暴的胡亥见大势已去,拔剑自杀,结束了自己3年多的统治生涯也结束了自己24岁的生命,不知道这个残暴的秦二世在死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自己和自己被杀掉的33个兄弟姐妹?

秦二世胡亥的残暴世人皆知,赵高的蛊惑和诱惑只是一方面,更多的选择其实是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上天给了他机会也给了给他诱惑,残暴是他的本性,懦弱也是他的本性,赵高只是一个导火索,加快了秦二世胡亥展露性格的同时也将他从幻想中拉回现实。

对秦二世的看法

胡亥的残暴世人皆知,这段血流成河的历史成为了后世人的警钟,哪怕秦始皇早早地立下太子,哪怕胡亥当时经受住了诱惑,我相信历史一定会发生改变,但是历史永远都是历史,哪怕走错了其中一环后面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而对于秦二世,我只能用残暴来形容,封建社会就是这样,在权力的最后都会走到拔刀相向,杀人的快感一旦形成,每个人都是刽子手,残暴、懦弱、狠毒的胡亥估计也没有想到,自己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而杀掉这33位兄弟姐妹,最终会将自己推向一个无法挽回的地步,这都是命!

最后还想说一句,胡亥的贪婪、胡亥的残暴、胡亥的懦弱害了秦朝,说他是千古罪人,一点也不为过!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宝刀不老的意思,“宝刀不老”背后的典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黄忠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也是五虎上将之一。黄忠早年是刘表的部下,官至中郎将,后来刘备攻破益州,黄忠选择归降。据说黄忠跟随刘备是已有60岁高龄,但依然还能上阵杀敌,所以黄忠也逐渐成为了“老当益壮”这个成语的代言人。不过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并不是老当益壮,而是“宝刀

  • 司马炎是谁的儿子,司马炎当上了晋朝开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可能在三国时期谁都没想到最后的赢家会是司马懿,司马懿在世的时候已经完全架空了曹氏,所以他的两个儿子才能那么如鱼得水就连皇帝都敢杀。最后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当上了晋朝开国皇帝,但是司马炎并没能把这打好前进给延续下去,建立第二个汉朝,而是成了一位千古罪人,使得中原出现了前古未有的大乱战。晋武帝司马炎字安世

  • 李国豪死亡真相,李小龙的儿子李国豪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国豪如果不是那个年代的人或许并不认识他,他其实非常厉害的,他就是李小龙唯一的儿子,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李小龙的儿子,却在1993去世了,而且是在演戏的时候去世,而且当时还是演的枪战戏,也就是说,假戏真做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哦,其实这背后就是一段谋杀阴谋啊,具体的接着往下看!19

  • 关羽的性格特点,关羽的性格特点和主要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三国时期的关羽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位英雄,从后来的情况也看得出来这个关羽是真的受大家的喜欢,所以被称为武圣,被称为财神,所以被称为关公,既然是这么厉害的一位人物那当然也是有超多的故事可言的,就好比这个人的性格问题,我们不妨来说说关羽的性格特点吧,当然了是需要结合事例来说明的,那么到底是到底有哪些四个

  • 王佐之才是什么意思,王佐之才的主人公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董卓是在东汉末年推动三国鼎立的关键因素。如果不是董卓挟天子已令诸侯,那天下人也不会讨伐董卓,等董卓讨伐完毕汉室实际上再也不是真正的掌权者了。今天为大家讲的成语王佐之才就是出自董卓传,总有人觉得董卓和曹操很像,虽然他们都有残暴的一面,但是曹操修养更好,文学造诣也高,这让很多人不得不服他。今天的三国成语

  • 钱学森后代怎么样了,钱学森的贡献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钱学森大家也知道这个人不简单的,还好他最后回到了祖国,为祖国做出了无法改变的贡献,也是为祖国了奉献了一生,最近有人问了,这个钱学森的后代又怎么样了呢?现状如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海军次长丹金布尔曾经说过:“不管在哪里,钱学森都值5个师。”如此巨

  • 金陵十三钗真实历史,十四名风尘女子真的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2011年中国著名的导演张艺谋,导演了一部关于反映抗日战争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一部史诗级的战争电影《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是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救出了一批教会学校女学生,逃到了温切斯特大教堂,在这期间又来了十四名风尘女子强行进入教堂避难。最后在剩余的十三位风流女子的大局观下,以牺牲自我拯救女学生的故事

  • 隋文帝杨坚是个怎样的人,杨坚不为人知的一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隋文帝杨坚,很多人都认为,这个皇帝比起他那个不靠谱的儿子隋炀帝要好太多了,隋朝就像是秦朝一样,先是有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接着传到了一个不是皇帝苗子的儿子手上,整个王朝也就这样毁了。但其实,如果杨坚只是一个老好人,是很难做好一个开国皇帝的,真实的杨坚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今天就一起来看一看杨坚不为人知的一

  • 历史上潘凤的真实实力如何,潘凤为什么叫无双上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潘凤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他善于使用大斧,是冀州牧韩馥的部下。不过在此后各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战役中,潘凤出场仅仅一回合就被华雄斩于马下,所以给人一种很弱的感觉。不过潘凤却有着“无双上将”的称号,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这是因为当年有网友找到了老三国中的一句台词,“

  • 陆逊是怎么死的,陆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三国时期,说到三国小编相信很多人都并不陌生,诸葛亮,曹操,刘备这些都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人物,那么,在三国时期当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那就是陆逊,这个陆逊非常厉害,在但是独得孙权的喜爱和宠爱,不过,陆逊的一生也是非常悲惨的,最后也是被活活的气死,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三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