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献忠屠杀了多少四川人,张献忠屠四川的真相

张献忠屠杀了多少四川人,张献忠屠四川的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494 更新时间:2023/12/21 22:01:12

张献忠屠杀了多少四川人

当时川中百姓被屠杀一空,据《明会要》卷五十记载:明万历六年(1578年)四川有“户二十六万二千六百九十四,口三百一十万二千七十三”,到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就陡减至“一万八千零九十丁”。一些四川县志上的户口记载也可以说明,如民国《温江县志》卷一记载:温江县在张献忠死去十三年后仅存三十二户。经过这一次劫难,可以说如今没有几个四川人是土生土长的。当时的民谚说:“岁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红”,“流流贼,贼流流,上界差他斩人头。若有一人斩不尽,行瘟使者在后头。”平民被杀完了,张献忠就派心腹去士兵中间窃听,士兵偶有怨言,就会全家被杀。

也有另外一方说法,他并非清初四川人口锐减的唯一罪魁,更不可能将四川人几乎全杀光。

一个有力证据是,张献忠在1646年11月就战死,此后清军用了近20年时间始击败各抗清势力而平定四川。据《四川通史》,1647年清将张德胜攻入成都被杀后,相继攻伐四川的清军有高民瞻、吴三桂李化龙等部。

直到1660年,清廷任命的四川巡抚佟凤彩始在成都建立官署;直到1663年,清军才真正拿下重庆;直到1665年,下川东战事结束,全蜀才完全归于清廷统治。如果张献忠在1646年11月前,就已将四川人几乎杀光,或杀到只剩野史传说的8万人,清军不可能耗费如此多的时间平川。

因此可见四川悲剧的最大祸首是满清,然而张献忠屠戮川人的史实并非完全虚构,但一定有夸大。清政府对明末清初历史文献的删存或捏造,以及文人出于迎合或仇恨的夸大、诬指,是造成“张献忠杀光四川人”之神话的主要原因。

清廷删存的野史中,有记载张献忠曾在屠杀之地立一杀气腾腾的“七杀碑”,上书:“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善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然而,后来在广汉出土了张献忠的“圣谕碑”,碑文却是:“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根本没有传说中那么“重口味”。

造成清初四川人口锐减的推手,清初张烺的《烬余录》说了一大半实话,他在“顺治五年”一项下记载,“蜀民至是殆尽矣。今统以十分而计之,其死于献贼之屠戮者三,死于姚黄之掳掠者二,因乱而自相残杀者又二,饥而死者又二,其一则死于病矣”。

“献贼”即张献忠,“姚黄”是另一支农民武装势力姚天动、黄龙的部队,“因乱而自相残杀者”,则是指四川地方土豪之间的攻伐。当然,由于这本书是献给康熙皇帝看的,作者不敢指认清军残害川民的状况。

张献忠屠四川的真相浮出水面%20屠川另有其人

因为史料多半出自于清朝时期的官方正史,有严重的污蔑倾向。面对从清朝留下来的众多诬陷资料,面对被清朝借“文字狱”涂改了的历史真相,要找到文字上去证明张献忠没有肆意屠杀的依据已经很难了。历史,本来在很大程度上就不真实!历史书代代相传下来就更无法还原历史的真貌。因此,我在这里仅引用一些网络上的说法和观点来证明:张献忠没有屠四川!屠四川的是清军!

我们可以从清军平定四川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矛盾之处。1646年,也即满清入关後第三个年头,张献忠在西充县凤凰山多宝寺前太阳河畔遭清军突袭,中箭身亡后,满清立即宣布四川平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直到张献忠死后十三年的1659年,清军才攻陷重庆。也就是说在这十三年中,张献忠余部以及四川人民和清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对四川人民的这种顽强不屈的抵抗,清军必然采取了屠杀的办法来征服。这一点很容易就让我们联想到著名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而且1649年清军还贴出了一个告示: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可见对四川以及成都人民的屠杀清军同样有份。中国有一句俗话叫着“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清朝统治的两百多年,战败一方的记录早就被毁灭或被篡改,留下的只是有利于自己的“记录”和当时的宣传。这样的“历史”代代相传,两百年後的百姓也就很自然地信了。

如果不是如此,在张献忠大屠下侥幸活下来的老百姓对他应该是恨之入骨,那麽对前来剿灭他的清军肯定早就有敞开大门,欣喜若狂地迎接清兵。就像清兵击败李自成进入北京城时受到北京民众欢迎的那样。何来抵抗之说?千里无人烟的四川,何需清军花费十多年时间去平定?早就被张献忠杀光的四川,何能抵抗十多年?早就被张献中杀完了的部下、士兵还能在四川各地重创清军?

再次,从张献忠的主观意图来看,主张张献忠极其夸张地杀人也值得怀疑。倘若张献忠起事当初,果真滥杀无辜,又如何能召集军队来反叛明朝?如果其军纪不严,如果不受老百姓支持,如何能长期与明朝政府大军对抗?张献忠入川的本意是要夺取四川作为根据地攻可出汉中定西北,下长江定江南。重演隆中对的策划。退则可割据一方,天下有事则坐山观虎斗,天下无事则举蜀而降,也可以封王封侯。

1644年,张献忠好不容易攻进成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当然是想经营四川,可是如果刚建国就在自己的国内部开始灭绝性的大屠杀的话,又如何经营他自己的“国家”?其实张献忠建国之后就拼命招徕四川的人才。并发布“三年不征钱粮”的命令作为政治号召。很难想象他一边建国,一边又大肆屠杀而自毁长城。因为若真把百姓全杀了的话,恐怕连他自己的军队的兵源补充和给养都成了大问题。作为“大西国王”的他,这一点不会想不到。而且,清廷在1646年正月就已发出征讨张献忠的诏书并派兵入川。在大军压境,自己的生存都难有保障的情形下,他不去抗击清军,反倒有时间去屠杀散居在四川各地的平民百姓,这可能吗?况且张献忠在同年11月在与清兵的战斗中即被杀。连他本人都亲自上阵且战死,可见他和他的部队都是在全力防止清兵入侵而不是全力在杀百姓。

然而在梓潼七曲山大庙内,却有一座张献忠家庙。那里的百姓称张献忠是为明末农民战争杰出的领袖。据庙内石碑记载,崇祯年间,张献忠带领部队经过梓潼,率众到此祭祖,指着文昌大帝说:“此吾祖也,吾祖助我”,“你姓张,咱老子也姓张,咱们联个宗吧。”如果我能够获胜,就当为你重修庙宇。后来张献中攻陷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权。于是,发银五万两,役夫数千,兴修大庙,金碧辉煌,题为“天圣神祠”;立诗碑,张献忠亲题诗刻石。增塑张亚子及其全家像,追尊文昌为太祖高皇帝,遂以文昌庙为张献忠家庙。大西王张献忠死后,当地人为寄托怀念之情,于七曲山风洞楼上,为他塑像,绿袍金脸,甚为威武,香火不绝三百余年。后来,乾隆初年此庙曾经遭地方官毁像,其后,又有人重塑张献忠像,但又被官方捣毁。几经反复,先今的塑像,是近年才重塑的。

梓潼人出于对大西王的崇敬,称七曲山张献忠家庙曰“太庙”,为遮避耳目,又称“大庙”。梓潼人曾于清初组成叫“国噜子”的农民起义队伍,年年假借神会,聚集拜谒张献忠像,祈求冥佑,实际效法张献忠为榜样造反,形成川楚白莲教农民起义的一支。据说,清代两百多年中,川北农民起义绵延不绝,根源之一竟然是出于张献忠形象鼓舞。人们对张献忠的英雄崇拜可见一斑。

读历史书不能完全相信历史书,话是人说的,书是人写的。人有立场、有感情,说的话和写的书自然也有立场和感情。清朝的史书会说张献忠的好话吗?不能。清朝统治者能承认是清军屠戮四川吗?不能!那,张献忠自然就成了替罪羊。一个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一个抗清民族英雄,直到现在还被很多人误解!

相信大家通过对上文的查看,已经知道张献忠屠川是真是假了吧,还是上面那句话,虽然说,历史的记载有黑有白,但人是有思想的,自己多思考思考,多看看历史上张献忠屠川的相关资料,定能分辨出张献忠为什么要剿四川以及张献忠屠川真相。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邦身边的大将,刘邦身边最厉害的大将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他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作为开国皇帝的他,身边必不可少的肯定是一个帮助他打天下的大将了。刘邦在打天下的过程中有很多很厉害的大将,不过这也可以体现出他卓越的领导能力。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刘邦身边最厉害的大将都有谁?网络配图第一是:韩信

  • 慈禧太后遗体出土时的景象,遗体至今仍保存完整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老佛爷”慈禧不仅在生前有许多奇特的经历,而且在她死后还有更令人难以置信的遭遇:慈禧的遗体在长达76年的时间里,先后三次殓入同一口棺内,遗体至今仍保存完整。第一次入棺:1908年死后第二天慈禧被殓入棺飞扬跋扈,一改再改陵制同治5年,咸丰帝的定陵完工。按清制,他的两位皇后慈安、

  • 东方朔是怎么死的,东方朔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一代奇人东方朔应该是病死的。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平原厌次(今陵县神头镇)人。西汉辞赋家。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汉书&middo

  • 白日鼠白胜是怎么死的?白胜排名多少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白日鼠白胜,《水浒传》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排名第一百零六位。在没有上山之前,白日鼠只是个没有正当工作的闲汉。上了梁山之后,担任步军统领。说到白日鼠白胜这个人物,绝不能忽略的便是《水浒传》“智取生辰纲”一事。因为晁盖是通过智取生辰纲,最终只能上梁山落草为寇。所以以晁盖在《水浒传

  • 何辅堂历史原型是谁?何辅堂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2014年开年大剧《一代枭雄》正在热播。由孙红雷饰演的何辅堂是个留洋归来的建筑大师,睿智勇敢,身手了得。他为了报父仇而卧薪尝胆,并从此陷入多方势力的倾轧中。在关键时刻,他投奔解放军,力促风雷镇和平解放,成为了一代枭雄。这个何辅堂是编剧凭空杜撰出来的吗?其实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在原著小说《青木川》中叫做

  • 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谁,韦编三绝成语出处和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比喻读书勤奋。此外,“韦编三绝”也可指穿联甲骨的牛皮断了多次。本义不一定是穿联竹简。故事源自战国孔子.《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mi

  • 高山流水的主人公是谁,高山流水的典故出自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高山流水的意思,高山流水是什么意思?高山流水的主人公是谁?高山流水的典故出自何处?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经考证,伯牙原本就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史书》与《荀子》、《琴操》、《列子》

  • 刘邦老婆都有谁,刘邦生命中最重要的只有三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汉高祖刘邦后宫佳丽三千,但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只有三个女人:吕后、戚夫人、薄太后。说她们重要,是因为这三位女人在刘邦创建和巩固汉王朝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为之付出了极大的贡献,是刘邦生命中缺一不可的女人。政治伙伴吕后吕氏名雉,字姁娥,是汉高祖刘邦的原配夫人。她与刘邦的结合纯属偶然。吕后的父亲是山

  • 武则天是哪里人,武则天的出生地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一代女皇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那么她是哪里人呢?祖籍并州文水人,至于出生地则有好几种说法:山西并州文水;四川利州(广元);陕西长安(西安);江苏扬州。1、认为武则天是山西并州文水出生的理由是,武则天曾经自称是并州文水人,这个说法看似很确切,其实不能说明问题。原因在,按照新旧唐书,武则

  • 乾隆是几阿哥,弘历的父亲是哪一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弘历是四阿哥。在弘历之前本来还有四位皇子,但是弘盼很小就去世,以此下推弘历为胤禛的四皇子。雍正一生共育有十子,但是活到成年后的皇子们只有四位,分别是弘时、弘历、弘昼和弘瞻。弘历生于1711年,卒于1799年,母亲为钮祜禄氏。弘历自幼聪明伶俐深得康熙和雍正的喜爱。1723年,弘历被雍正立为皇位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