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去看兵马俑有哪些忌讳,来讲讲有关兵马俑的历史

去看兵马俑有哪些忌讳,来讲讲有关兵马俑的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936 更新时间:2023/12/28 17:17:43

兵马俑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民间也是充斥着各种和兵马俑有关的传说故事。因为大家并不清楚秦始皇为何会在他的皇陵放上如此之多的兵马俑,所以这便让兵马俑的神秘感油然而生。有网友在网上询问去看兵马俑有哪些忌讳,其实只要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大家还是要抱着一颗平常心看待。那下面就来讲讲有关兵马俑的历史,或许能给你带来收获。

1、去兵马俑有什么忌讳吗

其实去看兵马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忌讳,只是有人觉得不太吉利。

奴隶制社会时,都会有以人殉葬的传统,殷商时期,商代贵族大墓中都有殉人。这是一项残酷而野蛮的丧葬制度。“俑”的本意就是人殉,当人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后,“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专有名词。秦兵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顶峰。

从根本上来说,兵马俑是墓里出来的东西,待在墓地中上千年了。墓里出来东西普通人还是不要过多接触,尤其明宋之前的墓中物品。比如有一些古玩爱好者,他们在买古玩的时候会详细打探是否是墓里出来的东西,如果是他们可能便不会购买。青铜器(包括铜钱)因为具有一定煞气被一些人视为安全,但并非如此。

俑本身就是不是什么很吉利的东西,看过“盗墓笔记”的应该也知道,每一个俑里,其实理论上是应当有一个悲惨的魂魄被封印的。就是说俑是按照某个人的五官样貌来制作的,所以那个人的魂魄会被封印在俑中,进入俑中的魂魄永远无法解脱超生。不过这些都是迷信的说法,现在我们都崇尚科学,对于这些东西,不要去相信,但最好还是有敬畏心。

科学,是人类对于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杠杆和基石。迷信,则是对于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畏惧和屈服。社会要发展,就要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2、看兵马俑需要注意什么

在参观兵马俑时,一般导游会反复提醒游客一定要随身携带好手机,如果落入兵马俑,就没有办法把手机拿回来了。

其主要目的是担心游客破坏兵马俑而导致巨额赔偿。手机一旦掉入兵马俑,手机坏了是小事情,但兵马俑被咋坏了,10台手机也赔不起,因此,当我们外出游玩的时候,尤其是一些历史古迹,一定要护好自己的物品。

特别是像兵马俑这样的国家保护文物,一旦手机等物品落入文物区,将会非常不便,毕竟,一方面,它会给人们的旅行带来不便,另一方面,它也可能给文物带来潜在的影响。还有我们应该特别注意,拍照的时候不能使用闪光灯,因为它会对兵马俑造成伤害。

3、兵马俑背后的故事

秦始皇陵东侧约三里出土的兵马俑,宛如真马一般高大雄伟,栩栩如生。秦始皇22岁统一中国后,下令大规模为他建陵墓。因为骊山景色秀丽,山阴多金,符合他的迷信思想,于是他选择墓地在骊山北麓。他不仅在全国范围内调拨了70多万名“犯人”,还从山东、河南等地募集了大量民工,在建设期间秦始皇还让李斯提前招募数千对少年少女去殉葬。李斯看到诏书后吓得目瞪口呆,他认为聚集这么多人殉葬的话,势必遭到老百姓的强烈反对。一旦叛乱,就很难守护秦国的江山。但是如果不这样,就会违抗秦始皇的命令,自己一定会被杀死。思来想去,不得不上书说:”李斯冒着生命危险直言,如果陛下将这么多少男和少女殉葬的话,天下势必将大乱。不如改为陶殉,守护大秦江山平安。“秦始皇也认为有道理,所以改变了原来的意思。立即命令李斯招募全国工人,烧制规模宏大的出巡仪仗队。

几天后,李斯从农民中挑选了数百名烧砖瓦的工匠,并向他们宣读了圣旨,命令他们定期烧制兵马俑,否则定斩不饶。

但是,这些工匠只会烧砖和瓦器,没有人会烧制兵马俑。他们烧了好几次也没能成功,百余工匠为此被砍了头,被杀害的工匠中有一位工匠想出了办法。临死前告诉了他的儿子,单窑单俑分段烧制。儿子噙着眼泪将父亲埋葬后,按照父亲生前的嘱咐,单窑单俑分段烧制,最后组合起来,采用了这个方法后,陶俑终于成功烧了。

实验成功后,工匠们合力,晚上也工作,终于将数千个案板按照期限完成了,并按照李斯的要求,将这些陶俑排列成整齐的队形。

秦始皇驾崩后,秦二世继位后。他怕工匠们泄露坟墓里的秘密,把秦始皇的灵柩移到坟墓里后,便命令所有参加陵墓建设的人一起去庙里看戏,领取奖金。这些为秦始皇建造墓而流血流汗的工匠、民夫和犯人们被秦二世所骗,他们刚进陵墓就被活埋在坟墓里成为殉葬品。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栎阳公主究竟存不存在,栎阳公主据说是秦始皇的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王贲和栎阳公主的故事,很多人都说这个王贲好像割掉栎阳公主的那个,那么这到底是哪个呢?这个王贲到底是怎么杀栎阳公主的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呀!王贲割掉栎阳公主的私密部位呗,但是这个都是小说什么电视剧虚构的,真正历史上的栎阳公主其实存

  • 栎阳公主爱的是谁,栎阳公主的真正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电影《秦颂》中,是将秦始皇女儿栎阳公主的故事刻画的比较深刻,相信看过电影的朋友都会记忆犹新。栎阳公主爱上了高渐离,但她却不能追随这份爱情,最后被迫嫁给王贲,这也为栎阳公主的悲剧埋下种子。不过历史上,有关秦始皇女儿的记载基本没有,所以栎阳公主的原型还有待考究,她的经历也是编剧杜撰出来的,这点大家可不要

  • 项羽为何宁可自刎也不肯过江?项羽为什么选择自刎?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霸王,关于他的传说汗牛充栋,这其中又以他自刎乌江最为慷慨悲壮,在民间流传也最为广泛。关于他的死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以南宋词人李清照为代表,她在《乌江》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项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做

  • 历史上章邯是怎么死的?秦末著名将领章邯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章邯,字少荣,出生年月不详,秦末著名将领。作为秦王朝最后一员大将是秦朝的军事支柱,一生的主要成就有:戏水退周文、南阳擒宋留、陈郡杀陈胜、临济斩田儋。在人才济济的秦国,章邯的出现或许并不能引起让人的注意,而章邯或许也比不上在秦帝国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大将。时势造英雄,既然在史册上有章邯的大名,他的故事即使

  • 乌江自刎的故事,项羽宝马赠亭长头颅谢故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听说刘邦用千金和万户侯爵位来买我的头,今天我就送给老朋友吧。”说完便自刎了。这就是项羽宝马赠亭长,头颅谢故人!《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rdquo

  • 红顶商人胡雪岩具体怎么败的?胡雪岩败家亡身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的商人,无论多么长袖善舞,家产过亿,在专制皇权面前,只不过是一片浮云,远如明初的沈万三家族,虽然富可敌国,但却因朱元璋对其财富的猜忌,落得家破人亡。近则是我如今要讲的晚清胡雪岩了。胡雪岩,由于台湾的高阳先生写的同名小说在1990年代畅销大陆,引起无数大陆商人对胡雪岩的成功顶礼膜拜,那套小说还

  • 刘伯温最后是怎么死的,朱元璋为何要除掉刘伯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从龙湾之战到救援安丰,朱元璋想到的,他也想到了,朱元璋没有想到的,他还是想到了。换了你是皇帝,会容许这样的一个人在身边吗?刘基,号伯温,足智多谋,思维缜密,料事如神,是朱元璋夺得天下、建立明王朝的第一谋士。然而,明朝开国后,刘基只被封了个次一等的爵位诚意伯。虽然他执法如山,并且在与淮西派首领李善长的

  • 魏征斩龙的故事, 李世民砸魏征墓碑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魏征斩龙1970年在香港上映了一部电影《魏征斩龙》。讲的是贞观年间,连年干旱的的长安城,金角老龙因为和鬼谷子仙师的一个赌,擅自篡改了雨薄,进而招来杀身之祸的故事。金角老龙知错后惧怕不已,向人世间的人龙李世民求情,李世民念在金角老龙功劳的份儿上,免其死罪,并下旨召唤执行监斩的魏征进宫陪其下棋。李世民想

  • 秦始皇的父亲是谁?吕不韦是秦始皇的亲生父亲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雄才大略的君主,历史上他一统六国、修筑万里长城,让人惊羡不已。不过秦始皇又是一个名声太坏的历史人物,提到秦始皇人们总是想到他的焚书坑儒,想到修建阿房宫,人们总是气的咬牙切齿,也因为此,人们总是有好多关于秦始皇的民间传说,就是史记也有许多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其一,秦始皇是个杂种。秦始

  • 曹氏三雄的曹植是怎么死的?曹植的死因真相解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相信每一个人对《七步诗》都不会感到陌生,而对于这首诗的主人也就是曹氏三雄之一的曹植更是不会感到陌生。今天就让小编来解密下曹氏三雄的曹植是怎么死的。曹植少有文才,善为诗文,是建安七子之一。同时曹植也是建安时代最有成就的作家,诗歌、辞赋、散文皆有杰出贡献,还被文学评论家钟嵘称为“骨气奇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