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初年,有一桩轰动一时的两代外戚的案件,窦婴之死被记录在《史记》中,做成一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侯,即前丞相窦婴被斩首,而武安侯,丞相田蚡也仅半年后便病逝。
窦婴是窦皇后的堂兄弟的儿子,他的父母世世代代都是关津人。汉文帝时,窦婴任吴国宰相,因病被革职。汉景帝即位时,任詹事。
汉景帝三年,吴,楚七国发生叛乱。汉景帝拜窦婴为将军,赏黄金一千两,命他平定叛乱。窦婴推荐了袁盎、栾布等名人和贤士。
窦婴坐镇荥阳,负责统制进攻齐、赵两国的汉军,在吴和楚的叛乱全部平定后,窦婴被立为魏其侯。自此,窦婴在西汉一时风头无两,无人能比。''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汉武帝时期,元光三年,国家面临着各种制度的革新。洪水不期而至。黄河在敦丘(今清丰县,濮阳)改道,十六郡被淹,濮阳一片成了沼泽。与此同时,匈奴袭击了陇西代邑。内忧外患之际,魏其侯窦婴临危受命,亲赴灾区治水。
窦婴上任后发现,自汉武帝以来,黄河曾多次决口,原来,北岸大部分是平地,南岸是宦贵戚的土地,包括当时太后的千顷土地和国舅宰相田蚡,的六千顷土地。历史上,黄河北岸人口稠密。南岸滩涂圩垸,常用泄洪。现在南岸的人富裕,不断加固堤坝。本应得到加固的堤坝北岸薄弱,老百姓深受其害。解决灾难,最好的办法是除堤除洪,牺牲南岸的土地,拯救北岸的人民。皇帝准奏后,窦婴照办了,灾难解除了。
这件事自然得罪了太后和田蚡,田蚡和窦婴都是外戚。武帝的祖母窦太后在位时,窦一家非常风光。太皇太后镇压了太后,窦族也镇压了太后家族。太后,和和田蚡一直对窦家族恨之入骨,这件事更是咬牙切齿。
元光四年夏天(公元前131年),王太后,下诏为田蚡,举行盛大的婚宴,要求京所有的诸侯和大臣都要参加。灌夫,窦婴的好友,因在田蚡的婚宴上出言不逊而被捕入狱。窦婴重感情,决定尽全力营救,因此他在朝廷上弹劾田蚡。不过很快查出窦婴所言有误,而窦婴入狱后,想将当初汉景帝交给他的遗诏面见汉武帝,不过这份遗诏并没有记载在宫中。而窦婴又被加了一项“伪造圣旨”的罪名,最后被公开斩首。
看到窦婴的结局,许多人不禁要问,汉武帝真的不知道窦婴是被冤枉的吗?作为历史上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汉武帝自然知道这一点,但他最终决心杀死窦婴。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其中的“外戚”。当时,除了窦家,还有另一个王家,与窦婴争斗的田蚡,就是王家的一员。汉武帝可以通过窦婴之死来打压窦家族,也可以以此为借口打击王家族,削弱外戚的力量,这对王自然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