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为什么不怪罪徐达故意放走元顺帝

朱元璋为什么不怪罪徐达故意放走元顺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853 更新时间:2024/1/4 19:57:57

吴元年(1367年),朱元璋灭掉渔民陈友谅、私盐贩子张士诚招降了方国珍之后统一江南。之后任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打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号子开始了与元朝的决战。

徐达和常遇春带着军队从山东打到河南,又从河南攻下河北,到1368年八月,直逼元大都。而元顺帝还没开打就带着老婆孩子从居庸关跑到了上都开平。剩下的库库帖木尔、李思齐等手握重兵勇于内战的军阀,在明大军压境时全部逃跑。蒙古在中原九十八年的统治宣告结束,明朝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丢失四百年的幽云十六州也被收回。

攻下元大都后朱元璋没有让徐达和常遇春班师回朝,而是命华云龙、孙兴祖留守北京,让徐达、常遇春转转战西部,想要收复山西、陕西等地区,而守城的正是从北京逃跑的李思齐等人和元朝最后一个能打的将军王保保

打了一年之后李思齐选择投降,王保保打的只剩18个人跑回草原老家了。收复了西北地区,徐达和常遇春又兵分两路进攻开平城。这座城市四面都是草原,对于徐达这样的将领来说犹如探囊取物。但是徐达却用了一个奇怪的战术:三面围城,在北门留出一个缺口。

于是常遇春这个一根筋不干了,找到徐达大发雷霆。觉得应该四面合围不给对方留一点余地。不然元顺帝一定从北面逃跑。而徐达却不理常遇春的建议。

洪武二年六月十三日,徐达一声令下,三面同时攻城,城内的蒙古士兵再也没有祖宗成吉思汗的凶悍,看着明军的大旗,完全没有抵抗之力,疯狂向北逃窜。当然,刚逃过来不到一年的元顺帝也再次开了逃命的旅程。

半年之后,元顺帝在应昌驾崩,我想直到死的那一刻他都认为自己受上天眷顾,死在草原之上而不是被徐达俘虏。他不知道的是徐达不抓他是故意为之。因为徐达猜到了老朱的心思,而常遇春这个大老粗只想着打仗。

战争结束处理善后的时候,常遇春知道没抓住元顺帝,很生气的去找徐达兴师问罪,徐达却说:“是虽一狄,然尝久帝天下。吾主上又何加焉?将裂地而封之乎,抑遂甘心也?既皆不可,则纵之固便。”出自《智慧全集》。

这段话的意思是:元顺帝虽然是外族之人,但毕竟做了很长时间的天下之主。如果活捉回去,你让陛下(朱元璋)怎么处理他呢?是把他封为王侯,还是杀了他为百姓出气呢?我认为,以陛下的性格,这两者都不会做,所以,我故意放元顺帝逃跑,这样大家都不为难。

但是常遇春却不买账,嚷嚷着要回去告状。没成想却在回朝的路上暴毙。但是他关于这场战争的奏报早就呈到了朱元璋的手里。而朱元璋看了报告后却啥都没说。

《智慧全集》云:“及归报,上亦不罪。”

以老朱的性格,没有怪罪徐达绝对说明他徐达的做法很符合老朱心里的想法。而且这点可以从两方面验证出来:

第一,元顺帝“顺帝”的名号就是朱元璋在他死后“上尊”的,老朱很坦然地承认了他帝王的身份。

第二,老朱灭了陈友谅之后俘虏了他的儿子陈理,不但没有杀他,还把他封为“归德侯”。几年之后陈理口出怨言,朱元璋让他迁居到高句丽(韩国)也没有杀他。

所以徐达才觉得活捉元顺帝后朱元璋肯定不好处理,干脆就直接放了拉倒。从这就看出了为啥徐达能当主将4常遇春只能当个副手了!

标签: 徐达朱元璋

更多文章

  • 朱棣死后为什么秘不发丧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永乐大帝朱棣在北征班师的路上,走到榆木川时,病死在军营中,朱棣死时,六十五岁,不算长寿,也不算短命。然而,皇帝驾崩,并没有立即发丧,而是选择封锁消息,秘不发丧,甚至每日继续正常给死去的朱棣上膳食,那么,当时封锁朱棣病死的消息,到底害怕什么呢?当时,朱棣病死的时间,非常特殊

  • 朱棣和蓝玉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蓝玉,朱棣

    蓝玉,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的妻弟。蓝玉一生征战无数,战功赫赫,堪称常胜将军。他一生勇猛杀敌,威震四方,曾北上破元,南征云南,平定叛乱,为明初的稳固和统一作出重要贡献。官拜大将军、凉国公、太子太傅,后却自得骄纵,恣意横暴。甚至还在皇上面前口出狂言,最终触怒朱元璋,以谋反罪被下狱,最后剥皮示众,株连亲族,

  • 叶卡捷琳娜二世对俄国教育有哪些促进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在教育领域,叶卡捷琳娜二世任用贵族中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伊万·贝茨基,制定并执行自己的教育政策。为了让学生远离原有的社会环境,接受全新的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她开办了贵族寄宿学校。其中包括斯莫尔尼女足贵族学院,这是俄罗斯历史上首所专为女孩子开办的公立学校,还开办了莫斯科养育院和莫斯科商学院。随后几年里,

  • 明成祖朱棣为何要朝鲜籍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明成祖

    在中国古代的皇宫中,曾出现过一些外籍太监。这些外籍太监除了和本土太监一样服侍皇帝、伺候嫔妃之外,还发挥着一个重要的特殊的作用,就是为中国的皇帝去海外挑选年轻美貌的处女,让中国的皇宫出现外国的靓丽风景。在这方面为中国皇帝立下汗马功劳的外籍太监就是一个名叫海寿的朝鲜人。他是李朝太祖李成桂送给中国皇帝的朝

  • 靖难之役后朱棣如何恢复国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靖难之役,明朝

    靖难之役是由燕王朱棣于公元1399年8月6日发起的一场战争,其使用“清君侧、靖国难”为掩护争夺建文帝朱允炆的帝位。靖难之役的发动给明初刚刚恢复的社会经济又带来极大的破坏,但是他在任期间却又使其经济快速恢复了稳定的发展。这场战争与1402年7月13日宣告结束,在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

  • 彼得三世与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婚姻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彼得三世与叶卡捷琳娜二世,俄罗斯帝国历史上一对著名的皇帝与皇后,但同时也是俄罗斯帝国历史上最奇葩的夫妻。他们俩不但毫不隐晦的公开出轨,而且对对方出轨的包容程度,也一定会令那些心胸狭窄之辈羞愧不已。严格意义上来说,彼得三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都不是俄罗斯人,但却都登上了俄罗斯帝国沙皇的宝座,了解了彼得与叶

  • 叶卡捷琳娜二世如何进行教育改革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由于婚姻不幸,叶卡捷琳娜二世常常通过阅读大量书籍弥补内心的空虚,丰富自己的知识。在阅读中,她对伏尔泰等人的政治哲学颇感兴趣,与其保持着密切的书信联系。她还曾在狄德罗穷困潦倒之际买下了他所有的书籍,并出资资助。不仅如此,叶卡捷琳娜二世还热衷于收藏与历史有关的物品,冬宫因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此

  • 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什么会阻止土尔扈特东归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1771年,伏尔加河右岸的土尔扈特人在渥巴锡的率领下东归,消息很快传到了圣彼得堡。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认为,让整个部落从她的鼻尖下走出国境,这是沙皇罗曼诺夫家族的耻辱,她立即派出大批哥萨克骑兵,去追赶东去的土尔扈特人。同时采取措施,把留在伏尔加河左岸的一万余户土尔扈特人严格监控起来。土尔扈特人的队

  •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怎么瓜分波兰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在波兰问题上,叶卡捷琳娜采用循序渐进的策略,首先在1763年操纵波兰选王会议,将她的情夫波尼亚托夫斯基扶上波兰王位。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波兰政策分为前后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时间是1762年-1768年,第二部分时间是1768年以后。1768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政策纲领主要是把西部边界推到西德维纳河和第聂

  • 朱允炆朱棣削藩只有朱棣成功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削藩,朱允炆

    朱允坟登基后又一重大军事决策就是削藩。结果,逼死贤王湘王,第二年,四皇叔燕王朱棣就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发难,第四年,皇位被叔叔夺取,朱允坟自焚。朱允炆朱棣都削藩,为什么只有朱棣成功了?靖难之役实际上是一种顺应天时的运动,因此 朱棣之后走上了帝位也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儿,实际上这首诗的创作者便是朱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