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瞻基为何要终结明朝20年的大航海时代

朱瞻基为何要终结明朝20年的大航海时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921 更新时间:2023/12/15 3:26:37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在其统治的10年时间内,明朝在各方面达到了鼎盛。这一时期的统治,被称为仁宣盛世。但是这位英明的皇帝也做了两件看似不应该是明君所为的事情,第一是放弃了其祖父辛辛苦苦征服的越南地区,第二就是终结了中国长达20年的大航海时代。在其祖父永乐皇帝朱棣在位时期,中国进行了以宣扬明朝国威的航海运动。

一、永乐时期的统治耗尽了中国的国力

1402年,燕王朱棣将自己的侄子建文皇帝朱允炆赶下了台,自己成为了大明朝的皇帝。朱棣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永乐大帝,很多喜欢明朝的人对其非常的崇拜。但是朱棣时代的统治并没有那么幸福,朱棣这个人非常的好大喜功。能用十块钱办成的事情,他偏偏要花五十块。朱棣是既想当汉文帝治理好这个国家,又想当汉武帝南征北战,朱棣的骨子里是一个军人。明朝经过朱元璋30年的统治,虽然经济有所恢复,但是明朝的底子还很薄。朱棣在位时期,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和浩大的工程。由于北方蒙古的威胁,朱棣五次御驾亲征,动辄几十万军队。这五次北伐前三次还算理所当然,后两次就基本属于没事找事了。

为了防御蒙古,朱棣开始建造北京城。这一举动无疑是正确的抉择,但是由于朱棣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进入北京城,因此加快的建造速度。南方的越南不尊王化,明朝出动了30万大军占领了越南,但是越南还在一直反抗。明朝为了稳定越南的局势,每年都需要花上几百万两白银。最烧钱的行动当属明朝的大航海,明朝的航海不是为了什么经济利益,而是为了宣扬大明朝的国威。也就是一个面子工程,死要面子活受罪。各国的来中国进贡,中国要三部到五倍的回报给各国,这明显就是把明朝当成了冤大头。朱棣在位时,这种没有任何经济价值的大航海就颇受非议,但是由于朱棣的强大震慑力,所以这些行动一直进行着。

二、朱棣驾崩,明朝开始商议取消航海

朱棣这位马上皇帝,在出征的途中病逝。在其去世之后,好好先生朱高炽即位。朱高炽没有他父亲的杀伐果断,这位皇帝不想什么开疆拓土、万国来朝,他只想着真正的国泰民安。他父亲在位的20多年,虽然做了一系列有助于明朝统治的事情,但是国家的财政已经濒临破产,明朝中央根本无力继续支撑一系列庞大的工程。除了国家财政的问题,还有当时国家的观念问题。中国一直是一个大陆国家,历代皇帝都谋求向西或者向北的扩张,都从来没有考虑过海洋。朱棣驾崩以后,这些大陆派主义者立刻建议朱高炽取消大航行行动。但是历史给他们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登基仅仅几个月的朱高炽因病去世。

关于朱高炽的死因一直是扑朔迷离,出现了很多的说法。但是不管怎样,他的驾崩成了事实。年轻的太子朱瞻基成为了明帝国的新一任统治者,这位皇帝在平定了皇叔朱高煦的叛乱之后,终于可以腾出手来治理国家。他的爷爷留下来一个看似繁荣无比的烂摊子,他必须力挽狂澜。首先是停止继续建造北京城,在他登基之初北京城还在建造,朱瞻基的命令是暂时停止。再者就是从越南撤军,当时明朝在越南的驻军还有20多万,为了节省开支,朱瞻基命令放弃越南。明朝的军队和官吏开始全面从越南境内撤出,越南得以再次独立。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这是一大失策,但从当时的形势来看,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三、终止大航海使中国错失了一系列的机会

至于最烧钱的大航海,朱瞻基十分头疼,明朝为此花费了2000多万两白银,但是得到的回报不足200万两。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买卖,这位精打细算的皇帝不干。虽然在他在位时期,明朝还进行了一次大航海,但是也已经是撤销前的最后试验。在此之后,明朝完全终止了大航海。就在明朝逐渐退出大洋的几十年以后,西方各国开始了自己的航海运动。不过他们的运动与中国的目的不同,他们纯属为了财富。至于宣扬国家威严,这个要是靠自己的实力说话。西方各国开始大航海的同时,明朝境内那些昔日繁忙的造船厂已经荒废,到处都是野草。明朝的造船水平出现了严重的下降,到了明朝的后期,明帝国的工匠们已经无法造出100多年前那种7000吨级的巨舰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刘邦临死前的安排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俗话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如秦朝、隋朝、曹魏、晋朝等,先辈辛苦打下来江山,后代却没能守住,让人叹息。刘邦所建立的汉朝却是例外。刘邦是一贫苦农民,无任何背景、势力,却在八年之内夺取天下。刘邦做皇帝时,天下并不太平。各地有很多手握重兵的开国功臣,他自己年老体弱,继承人年少、软弱。但刘邦建立的天下虽然危

  • 朱瞻基为什么又被称为蟋蟀天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说到蟋蟀天子,第一映像应该是一个爱玩无才的废材皇帝。实际上,这位“蟋蟀皇帝”朱瞻基是一个开创了“仁宣之治”的贤德皇帝。虽然他喜好斗蟋蟀,但实际上明朝许多帝王都爱好斗蟋蟀,不能凭此就否定朱瞻基的政治才能。毕竟一个开创了可以同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相比的盛世局面的人,绝对差不到哪儿去。朱瞻基幼时极

  • 吕后害死的刘邦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

    刘邦有八个儿子,分别是刘肥、刘盈、刘如意、刘恒、刘恢、刘友、刘长。加上吕雉生下的一个女儿——鲁元公主。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刘盈即位,朝中大权被捏在吕雉手上。刘盈死后,吕雉又临朝称制八年。这十五年时间,吕雉杀害了刘邦几个儿子?刘恒继位时,只剩下一个。下面加以分别介绍。一、刘肥刘肥的母亲,大家都知

  • 刘邦不杀萧何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

    自古开国功臣难有好结局,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就是这样,对待韩信、彭越、项布等能威胁到自己统治的功臣就直接杀了。但萧何作为汗出三杰之首,不论是能力还是权力都很大,刘邦为什么没有杀萧何呢?下面就是原因。公元前196年,在萧何的诓骗下,韩信来到宫内,被吕后狠毒杀害,韩信的一家三族也被株连,刘邦在汉帝国建立后

  • 刘邦论功行赏排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

    刘邦封赏功臣,当然是从功劳最高的大臣们始封,封他们为彻侯。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最高,封他为鄼侯(鄼是县名,在今河南永城县西北),所得到的食邑最多。功臣们都很不服气地向刘邦说道“我们这些人都身披坚甲,手执利刃,多的身经百战,少的也不下几十回,攻城略地,功劳大小不等。如今萧何不曾有半点汗马功劳,只是操持文

  • 明宣宗朱瞻基为什么赦免建文帝旧臣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经历元末农民起义建立的大明王朝,在立国之初与历史上众多王朝一样,在太祖、成祖稳定江山之后,仁、宣二帝时期出现了可以跟汉朝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相提并论的盛世局面——“仁宣之治”。明太祖是中国第一个平民皇帝,从小放猪放牛为生,当过和尚讨过饭,历经磨难。因此,明太祖深知民苦之源,力推“休养生息”政策

  • 吕雉死后吕氏后人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如果要说我国古代最有权势和手腕的女性,那么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雉一定位列其中。在掌权过后,吕雉不顾高祖当年定下的规矩将侄子、侄孙、外孙,甚至过世的父亲、哥哥等一共十余人都封为了王侯,让吕氏家族成为了朝中的庞然大物。不过,随着吕雉的去世,她所扶植的吕氏势力也走向了灭亡。那么,吕雉死后,她生前大肆封赏的吕

  • 刘邦和萧何认识的过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

    大家好,说起刘邦和萧何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历史上刘邦一直非常信任萧何。那么,这是为什么?刘邦又是怎样结识萧何的呢?刘邦手下有很多大臣,这些开国功臣,有的是六国旧部,有的是以前在一起闹革命的穷哥们,还有的曾是刘邦早年的上司。刘邦杀韩信、屠彭越、斩英布,连那个足智多谋的张良也退避三舍,居然装神弄

  • 唐太宗李世民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唐太宗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生病,命皇太子李治到金掖门代理国事。《新唐书·本纪第二·太宗》:(贞观二十三年三月)丁卯,不豫,命皇太子听政于金液门。《旧唐书·本纪第三·太宗下》:(贞观二十三年三月)丁卯,敕皇太子于金液门听政。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649年7月10日),太宗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

  • 朱瞻基有几个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汉族,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朱瞻基在性格上,他与其父朱高炽相似,也具有他父亲那种对皇帝作用的理想主义的、然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