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临死前为什么喊夏元吉

朱棣临死前为什么喊夏元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955 更新时间:2024/3/12 2:00:43

1424年秋天,北方已颇有肃杀之气了。明成祖朱棣第五次北伐北征回师,经过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时一病不起。当时,朱棣已经64岁高龄了。半生征战,一世劳苦,让这位老人耗尽精力,油尽灯枯,步入人生的最后时光。朱棣躺在病榻上,环顾左右,突然说了5个字:“夏原吉爱我。”夏原吉是谁?为何令朱棣临死之际还念念不忘?

说起来,夏元吉最初并不是朱棣的人。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夏元吉作为建文帝的大臣户部右侍郎,为建文帝积极筹措粮饷,甚至称得上是朱棣的敌人。

“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朱棣对于自己的敌人,从来不会手软。当朱棣攻入京城后,有人将夏元吉抓来。朱棣大手一挥,要将他处死。夏元吉说,好啊。不过,我手头有点工作没有完成,能不能等我完成后再杀我?

朱棣一愣,这种把工作看得比命还重要的人,他还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人,怎么能杀呢?朱棣虽然冷酷,却并不是傻子。等夏元吉干完工作,朱棣并没有杀他,反而将他升任为户部左侍郎。不久,又提拔为户部尚书。

明朝自朱元璋杀掉胡惟庸以来,不再设立丞相一职。朝政大权,分散于六部。户部尚书掌管着国家的钱袋子,权力极大。但是对于夏元吉来说,权力越大,则责任越大。

受“靖难之役”的影响,朱棣即位之初,国家财政比较困难。夏元吉就任户部尚书后,砍了三板斧。一是裁减过多的财政供给,大家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二是严申食盐和钱钞方面的禁令,增加财政收入。三是推广屯田种养,供给边防军队,减轻人民负担。这三板斧砍下去后,国家财政状况大为好转。

有钱好办事。朱棣出手阔绰,“靖难之役”结束后,他既要打赏有功之臣,还要分封藩王。不久安南(古代越南)闹事,朱棣又派兵修理。同时,要派郑和下西洋,要在北京修建皇宫以便迁都。都是要大把花钱的。好在有了夏元吉的精心打理,这些巨额开支都不是问题,“国用不绌”。

朱棣脾气不好,一般人不敢招惹他。夏元吉是少有几个敢于在朱棣面前犯言直谏的大臣之一。

1409年,朱棣到北方视察。夏元吉跟随身边,担任兼理行在所礼部、兵部和都察院事务。朱棣在办公时发现,有两个指挥冒领月薪。朱棣很生气,要将他们统统杀掉。夏元吉劝阻道:“非律也,假实为盗,将何以加?”

夏元吉言下之意是,冒领月薪之类,按照法律不应当处死,将他们处死不符合法律。否则,假如他们真的是盗贼,又将如何处置呢?朱棣细想一下,觉得夏元吉说得有道理,就听从了。

不过,接下来的这次,夏元吉就因为犯言直谏惹了大祸。

那是1421年的事情了。我们知道,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后,蒙古人被赶回了北方草原,并没有消失,一直是大明王朝的心腹之患。朱棣即位后,多次进行北征,打击蒙古残余势力。1421年冬天,朱棣再次策划北征。他将大臣们召集来,商议北征事宜。

在征询夏元吉意见时,夏元吉回答:“比年师出无功,军马储蓄十丧八九,灾眚迭作,内外俱疲。况圣躬少安、尚须调护,乞遣将往征,勿劳车驾。”在夏元吉看来,朱棣连年出征,都无功而返,搞得劳民伤财。加上灾荒不断发生,国家已经内外交困了。何况皇帝又龙体欠安,需要好好调养,非要出征的话就派遣将领前往,没必要御驾亲征。

夏元吉这番话说得很实在,可朱棣根本就听不进去。朱棣很愤怒,将夏元吉关进大牢。

1422年,朱棣按照原计划动北征,由于粮食耗尽,被迫返回。其后,又连年北征。果然,如夏元吉所预料,朱棣在1424年第五次北征回师时,患病去世。

就在临死之际,朱棣想起了夏元吉的劝谏,悔不当初啊,因此感叹地说:“夏原吉爱我。”

朱棣死了,夏元吉还没死。他被朱棣的继任者明仁宗朱高炽从牢里放出来,继续在朝廷里任职。

人们常说,“三朝元老”,表示一个大臣的资格很老。如此来说,夏元吉堪称“五朝元老”。因为他一生经历了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5代皇帝,直到1430年,才以64岁高龄去世。明宣宗朱瞻基赠封太师,谥号“忠靖”。同时,宣布免除夏元吉家的赋税徭役,并且世代都不再征收。

标签: 明成祖朱棣

更多文章

  • 叶卡捷琳娜二世对俄国有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叶卡捷琳娜二世(ЕкатеринаII)原名索菲亚·腓特烈·奥古斯特,出生于德意志安霍尔特-策尔布斯特公国。15岁时她被选中做俄国未来的皇后。1762年她通过宫廷政变推翻了彼得三世,成为俄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在初入俄国宫廷时发现俄国教育落后,彼得一世之后各任沙皇都只知享乐、不爱读书;

  • 朱棣靖难期间为什么被济南城上的一张画像吓跑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靖难之役,济南

    明朝的朱棣就曾经为了登上皇位而不择手段。没有成为皇帝,而成了燕王的朱棣内心一直都很不服气自己父亲朱元璋的安排,所以他的心里一直都有着一个背叛当时朝廷的想法,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时机。后来朱棣听闻建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听取了齐秦、黄子登的建议,想要进行一系列的削藩行动,而作为实力强大的燕王朱棣,更是

  • 叶卡捷琳娜二世婚姻生活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彼得和叶卡捷琳娜结婚五年之后,二人尚未生育,这令伊丽莎白女皇大为恼火。女皇把皇储的宫廷女侍卫长召来,说叶卡捷琳娜喜欢骑马,导致不孕,这是侍卫长的过错。女侍卫长明知骑马和不怀孕之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大公夫人喜欢骑马也无人能够禁止,而且皇储和大公夫人各有情人也是众所周知,于是只好委婉辩解说,怀孕生孩子都

  •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怎么夺位登基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1761年12月25日,伊丽莎白女皇逝世,彼得继位,史称彼得三世。1762年4月,叶卡捷琳娜生下一个男孩,孩子的父亲是奥尔洛夫。孩子降生后几个月后,彼得方才闻讯,马上大发雷霆,下令将叶卡捷琳娜逮捕。但彼得的副官犹豫不决,最后众人一起劝说,彼得临时改变了逮捕叶卡捷琳娜的命令。此后在庆祝同普鲁士签订和约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蓝玉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

    明朝著名开国将领蓝玉是继名将徐达、常遇春之后的明朝军事集团中的领军人物,他最大的功绩是在捕鱼儿海打败北元主力,摧毁了北元的核心体系,为明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杀蓝玉?刚从军的蓝玉在常遇春帐下效力,他不但能征善战、而且还能出谋划策、精通兵法布阵做事很有胆有谋,面临敌人勇敢。因

  •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怎么嫁到俄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1742年,在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安排下,安哈尔特公爵夫人带着索菲娅来到了柏林,觐见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对索菲娅公主感到满意,认为她可以成为俄罗斯皇储的妻子,于是请来了最好的法国画师,为索菲娅公主画了一幅肖像画,然后把这幅肖像送到了圣彼得堡,供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女皇过目。安哈尔特公爵一家等待了足足

  • 明成祖朱棣第四女咸宁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成祖,朱棣,明朝公主,公主

    咸宁公主(1385年—1440年7月27日),名朱智明,明成祖朱棣第四女,母徐皇后。 永乐元年二月乙丑(1403年3月10日),封咸宁公主,下嫁西宁侯宋晟第六子宋瑛。至少有一子宋杰。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同母兄明仁宗继位后,进封咸宁长公主。 正统二年(1437年),加封咸宁大长公主。正统五年

  • 明成祖朱棣第三女安成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公主,明朝公主,朱棣,明成祖

    安成公主(1384年—1443年9月6日),明成祖朱棣第三女,生母徐皇后。 洪武三十五年〔即建文四年〕(1402年12月9日),封安成公主。 洪武三十五年〔即建文四年〕十二月庚戌,下嫁西宁侯宋晟第四子宋琥。宣德初,明宣宗继位后,进号安成长公主。正统元年三月癸未(1436年4月3日),加封安成大长公主

  • 明朝胡惟庸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

    胡党之狱又称为“胡惟庸案”,是明初四血案之一。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他家的旧宅井里涌出了醴泉,邀请明太祖前来观赏。这是大明的祥瑞,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一个名叫云奇的太监突然冲到皇帝的车马前,紧拉住缰绳,急的说不出话来。卫士们立即将他拿下,乱棍齐上,差点把他打死,可是他仍然指着胡惟庸家

  • 明成祖朱棣次女永平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永平公主,明朝公主,朱棣,公主,明成祖

    永平公主(1379年—1444年4月22日),明成祖朱棣次女,生母徐皇后。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封永平郡主,下嫁仪宾李让。 永乐元年二月乙丑(1403年3月10日),封永平公主,仪宾李让封驸马都尉。永乐二十二年九月癸巳(1424年10月13日),同母兄明仁宗继位后,以谋逆罪废永平公主与其子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