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太宗李世民燕德妃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燕德妃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154 更新时间:2023/12/6 13:47:57

德妃(609~671年),本姓慕容,燕氏,涿郡昌平县(今北京市昌平区)人,鲜卑族。唐太宗李世民妃嫔,隋朝洛川郡公燕荣孙女,武则天姨表姐。

武德四年,嫁给秦王李世民,册封贵人。贞观元年,册封贤妃,深得宠爱,生下越王李贞、江王李嚣。贞观十八年,册封德妃,位次于韦贵妃。唐高宗即位,册封越国太妃;乾封元年,跟随唐高宗与武皇后,参加泰山封禅活动,担任终献。得知武则天母亲病逝,前往洛阳吊唁。

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年),薨于郑州,享年六十三,陪葬于昭陵。

人物生平

军贵之家

燕德妃出身北朝传统的军事世家,祖先是燕国的后代。燕氏家族祖孙三人,历经西魏、北周、隋三朝,官居高品,领兵征讨,实为当时上层军事贵族。

尤其是燕德妃的祖父燕荣,北周时跟从周武帝讨伐北齐,以功勋授开府仪同三司,封高邑县公;隋文帝时,跟随杨广伐陈,捕获萧瓛,平定晋陵、会稽,可谓战功卓著;但燕荣为人严苛残酷,多行欺压凌虐之事,后因报复虐待元弘嗣事发,被隋文帝赐死。

燕德妃之父燕宝寿,年轻时有神童之美誉,但似受父之累,未从官途。不过,燕宝寿的婚姻并未受此影响。

燕氏之母是隋朝太尉、观王杨雄第三女,德高孟母,学冠曹妻。因此,燕德妃与隋朝皇室,可为表亲。

德才佳人

燕德妃幼年时,颇有乃父之风。墓志这样描述她的品性:“深受双亲宠爱,而幼年不好玩耍,受到良好教育而年少成就品德。体态沉静、举止幽闲,节操高尚、处事变通,擅长女红,诗文俱加”,是一位德才兼备的高门淑女。

其兄燕敬嗣让其读《上林赋》,燕德妃匆匆浏览,随即便背诵出来。因此她的母亲曾(常)说:“(燕德妃)性情聪慧,见识广博,善于文辞。如果是个男子,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因此在燕德妃十三岁时,她已经名满于当时。

武德四年(621年),被礼聘入秦王府,封为“贵人”。

贞观元年(627年),燕氏正式拜册贤妃。

贞观十八年(644年)迁封德妃。第二次册封,联系齐王李祐于贞观十七年谋反,而昭陵有阴嫔墓志出土,而燕贤妃恰巧在一年之后册德妃,推测阴德妃因受子株连左迁为嫔,使得四妃有一空缺,因此燕妃改封德妃。

燕德妃先后为唐太宗生育过两位皇子,但是次子早夭,长子即越王李贞,则顺利长大,堪称宗室才王,由此可见燕德妃不但自身才情佳美,亦教子有方。

650年(永徽元年),依朝例,唐高宗册拜燕德妃为越国太妃。燕太妃随同儿子越王李贞远赴藩地,严加教诲,治家得法,自成一格。燕德妃以忠孝约束晚辈的行为,以盛衰兴亡辨别是非道理,堪称典范。

燕德妃晚年多疾,尤其患有眼病,但她不喜好丝竹娱乐,只让侍从诵读文章,以听为乐。

高武良交

武后之母杨氏是杨达之女,而杨达又是杨雄的弟弟,所以燕德妃的母亲与武后的母亲(杨达之女)乃是堂姐妹,故而燕德妃、巢王妃杨氏(即李元吉之妻,杨雄之子杨师道侄女)、武后俱为表亲。因此,后世猜测,贞观十一年(637年),在武则天以貌美、进入李世民后宫成为五品才人这件事上,位列四妃之一的燕德妃或为其助力。

燕太妃平常行为处世谦和温恭,因此和武后关系良好。

高宗与武后对她非常尊敬,拜谒昭陵时,将其奉于长辈之席,在京时亦常请她入宫聚会,平时其子越王李贞所受恩礼,在诸王之上。

麟德二年(665年),高宗泰山封禅,燕太妃次于武后而主持终献,与武后一起,以女性的身份参与了国家最高级别的祭祀大典,可谓荣宠之极。咸亨元年(670年),武后之母荣国夫人(堂姨)去世,燕太妃赶赴洛阳致哀,于671年(咸亨二年)七月,病逝于郑州传舍,享年63岁,十二月陪葬昭陵。

武后对燕德妃的病逝极为哀痛,唐高宗令工部尚书杨昉负责葬仪、许敬宗为其神道碑撰文,赐东园秘器、赠物七百段、米粟七百石,仪仗送到她的墓地再返回,并特别给予鼓吹;武后令东都寺观为她斋戒,宋州僧尼为她设道场超度三日,并度二十七良人,造佛陀绣像二尊,亲笔制铭绣于座下,给予了这位表姐极其隆重的饰终之典。不仅如此,垂拱四年(公元688年),李贞起兵反武,失败自杀,武则天并未因此而牵连燕德妃墓葬。

标签: 妃嫔李世民唐太宗唐朝

更多文章

  • 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李嚣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太宗,李世民

    李嚣(?~632年),祖籍陇西成纪,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唐高宗李治异母弟,生母燕德妃。631年进封江王,翌年去世,谥号殇。李嚣,祖籍陇西成纪,生年不详,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唐高宗李治异母弟,生母燕德妃。631年,李嚣进封江王,632年去世,谥号殇。李嚣无后嗣,死后封国江国被废除。史籍记载江殇王嚣

  • 唐太宗李世民第七子李恽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太宗,李世民

    李恽,字号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第七子,母为王氏。 贞观五年(631年),册封郯王。贞观八年(634年),出任洺州刺史。贞观十年(636年),改封蒋王,出任安州都督,多造器用服玩,虚耗民力。 唐高宗即位后,历任梁州、遂州、相州、箕州刺史。上元元年,遭到箕州录事

  • 朱瞻基斗蛐蛐为什么会遭到众多大臣的批评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很多对明朝历史比较熟悉的人都知道,那时曾经出现了一位皇帝名字叫做朱瞻基,这个人有一个爱好就是比较喜欢斗蛐蛐。因为这件事情还曾经遭受到了过很多大臣的批评,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在皇帝基层位置之后,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父亲和祖父的理想,他重用了一些比较有才能的大臣,对于国家的治理也制定

  • 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二子李宽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楚王,李世民,唐太宗,唐朝

    李宽(619年一?),唐楚王,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二子,唐高宗李治二哥。武德三年(620年)被过继给唐高祖李渊第五子李智云承继香火,加封凉州总管、司徒。早薨,贞观初年追封为楚王。李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二子,生母不详,史书记载为后宫生宽。武德三年,唐高祖李渊将李宽过继给了唐太宗的五弟李智云为嗣,并加封凉州

  • 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子李祐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李祐

    李祐,字为辅,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子,母为阴妃。武德八年,封为宜阳王。玄武门之变后,封为楚王。贞观二年,授幽州都督、燕王。贞观十年,封齐州都督、齐王。贞观十七年(643年),举兵谋反,事败被擒,废为庶人,赐死于内侍省,以国公之礼入葬。出生背景李祐的外祖父阴世师

  • 朱瞻基是怎么躲过朱高煦的埋伏顺利进京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明成祖朱棣薨世后,历经千辛万苦的有点残疾的大胖子朱高炽终于登上了皇位,定年号洪熙。事实证明,这个体态臃肿身体有点残疾的大胖子确实是一个宽厚仁慈的好皇帝,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好皇帝,命却很短,洪熙元年五月,仅仅做了十个月皇帝的朱高炽就跨鹤西去了。朱高炽已死,皇帝的位置又空了,这个位置一定不能空得很久,很多

  • 唐太宗李世民妃嫔杨婕妤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唐太宗,妃嫔,李世民

    杨婕妤,杨恭道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之婕妤。尚无确实文献资料或者出土文物佐证杨婕妤与杨贵妃(即赵王李福生母)为一人,亦未在昭陵发现其墓葬。杨婕妤,是唐太宗的婕妤。隋朝观王杨雄的孙女,魏王府咨议参军杨恭道的第三女。婕妤为唐内宫第三等级的妃嫔,正三品,次于嫔,高于美人。现有其册封诏书,收于全唐文,从诏书中

  • 唐太宗李世民妃嫔韦昭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唐太宗,韦昭容,妃嫔,唐朝

    韦尼子,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太宗李世民嫔妃,隋朝尚衣奉御、舒国公韦匡伯之女。韦氏,名尼子,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人,生于公元607年。曾祖父为韦孝宽,祖父为韦总。父亲韦匡伯,为隋尚衣奉御、舒国公。所以韦尼子与韦贵妃乃是堂姐妹。墓志言韦氏于武德四年“以良家受选”,当是秦王克东都后随其堂姐一同

  • 历史上的朱瞻基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虽然那个时候的明朝也是经历了二十多位皇上,但是比较出名的也并没有几位,除了那个时候的朱元璋,这就是朱棣其余的本事也没有很大的了,而那个时候的朱祁镇为了可以闯出一番成绩便带领着军队去攻打瓦刺但是没有想到却被对方灭了全部,所以说在明朝那个时候能拿出成绩的皇上根本就并不多,今天咱们所了解的这一位皇上就是当

  • 朱瞻基真的是一位明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任皇帝,也就是朱棣的孙子。朱瞻基出生的那年,正是他爷爷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间。朱瞻基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他也被立为皇太孙。朱棣只有三个儿子,所以对儿子们都很宠爱,而作为皇长孙的朱瞻基更是深得朱棣的喜爱,经常把他带在身边。明仁宗朱高炽身体一直不好,在位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