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卫青的历史功绩

卫青的历史功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520 更新时间:2024/1/20 6:17:32

卫青是西汉著名军事家,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听过关于卫青的故事。卫青在汉匈战争中曾多次立下重要战功,奇袭龙城,七战七胜收复河朔、河套,击败单于等,这些都是卫青一生中最主要的几个成就。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官至大司马,也说明了汉武帝对卫青的器重。很多人都对卫青的一生感到好奇,想要了解卫青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下面就对卫青的功绩做一些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刘邦建立西汉之后,有一个很大的敌人就是北方蒙古草原的匈奴。刘邦曾经率兵亲自攻打过匈奴,结果被匈奴人围在了白登山。如果不是陈登的话,刘邦就无法安全撤回了。之后的西汉皇帝对匈奴一直采取和亲的政策,毕竟西汉刚建国,百废待兴,国力不允许攻打匈奴。到了汉武帝时期,西汉已经休养生息几十年了,拉开了反击匈奴的大旗。

在汉武帝对抗匈奴的过程中对主要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卫青,一个是霍去病。两个人的功劳可以说是不相上下。不过由于霍去病英年早逝,所以总的来说没有卫青在汉武帝时期影响大。我们看一下卫青当时到底有多厉害。

卫青是自己父亲的私生子,后来逃出来跑到了平阳公主家做奴隶去了。卫青后来之所以能够发迹是和自己的姐姐卫子夫有关,因为卫子夫被汉武帝看重了。所以卫青凭借着自己的姐姐平步青云。不过卫青并不是一般的纨绔子弟,而是有真才实学的。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迎击匈奴。卫青深入险境,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首虏700人,取得胜利。而当时其他三路人马除了失败,没有任何功劳。这一仗也是汉朝对匈奴的首胜,意义非常重大。

公元前127年,匈奴入侵,卫青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之多,控制了河套地区。要知道整个地方是匈奴人的战略要地。卫青占领了这个地方之后,让匈奴人不得不北迁。而卫青也凭借着军功被封为长平侯,食邑3800户。

在之后的时间里,卫青和匈奴进行了刘六次大战。每一次都是胜利。卫青一共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而且这个时间跨度非常大,持续了近三十年的时间。在卫青活着的时候匈奴人不敢南下,甚至不得不向北迁徙。

曾经一直迁徙到北极圈附近,已经到了现在的俄罗斯了。不得不说,在当时那个年代,除了有李牧对抗匈奴的经验,其他人完全没有任何经验。而卫青能取得这么大的战绩,真的是举世罕见。可以说卫青为西汉真的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标签: 功绩

更多文章

  • 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六子李珙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玄宗,李隆基

    李珙(?-763年),原名李澄,唐朝宗室,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六子,母为陈才人。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封为丰王。安禄山叛乱后,授武威郡都督,仍领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支度、采访使。广德元年(763年),吐蕃攻陷长安时,被将军王怀忠劫持,因出言不逊、有自立嫌疑而被赐死。生年不详,当生于72

  • 卫青和霍去病功劳对比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卫青

    说到卫青和霍去病,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了吧?他们两个人可都是汉朝的名将,而且功劳都是非常高的那种。但是现在的人就是喜欢排名,所以对于霍去病和卫青两个人的功劳相比,谁更高一些呢?对于这个问题一直都是比较有争议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有人认为卫青常率大军正面对抗匈奴军队,即便是在劣势的时候,也能取得

  • 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子李玢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玄宗,李隆基

    李玢(?-784年),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子,本名李洄。母为柳婕妤。遥领二镇李玢的生年不详,从异母兄李瑁的生年推测,当在720年代初。生母柳婕妤是尚书右丞柳范的孙女,最为名家,玄宗很看重她。李玢仁爱,有学问。开元十三年(725年),封为延王。十五年(727年),遥领安西大都护、碛西节度大使。二十三年(

  • 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九子李璿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隆基,唐玄宗

    李璿(?~774年),初名李漎,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九子,母为武贤仪。开元二十三年,封为凉王,授开府仪同三司。二十四年,改名李璿。安史之乱,随父逃入成都;广德元年,吐蕃侵入长安,跟随唐代宗进入陕州。大历九年(774年)十月,薨逝,陪葬于泰陵。李璿,唐玄宗第二

  • 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六子李璘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玄宗,李隆基

    李璘(720年-757年2月20日),初名李泽,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秦安)人,唐朝宗室,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六子,唐肃宗李亨异母弟,母为郭顺仪。生母早逝,由皇兄李亨抚养。聪敏好学,工于书法。初封永王,领荆州大都督、开府仪同三司。安史之乱爆发后,册封山南、江西、岭南、黔中四道节度使,领江陵大都督,镇守江陵

  • 唐玄宗李隆基之子李瑝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玄宗,李隆基

    李瑝(725年-774年11月12日),本名李沔,字嗣冲,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其父为唐玄宗李隆基、母为卢贤妃。开元十三年,册封信王,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信州刺史。大历九年(774年),去世,享年五十岁,追赠太傅。李瑝,初名李沔。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册封信王。同年七月

  • 唐玄宗李隆基第十二子李璲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隆基,唐玄宗

    李璲(?-765年),本名李潍,陇西成纪(今甘肃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第十二子,母为刘华妃。开元十三年(725年)五月,封为仪王,历任开府仪同三司,河南牧。永泰元年(765年),逝世,赠太傅。仪王李璲,原名潍,唐玄宗李隆基之子。开元十三年始王,与光、颍、永、寿、延、盛、济七王同封。即

  • 唐玄宗李隆基之子李琬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隆基,唐玄宗

    李琬(?-755年),本名李嗣玄,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秦安)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之子,唐肃宗李亨之弟。开元二年(714年),封甄王,十二年(724年),改封荣王,改名李滉,十五年(727年),受京兆牧、陇右节度大使,二十三年(735年),加开府仪同三司,纳荥阳郑氏女为荣王妃,二十五年(73

  • 唐玄宗李隆基长子李琮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玄宗,李隆基

    李琮(706年前~752年),初名嗣直,陇西成纪 (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长子,母为刘华妃。唐睿宗景云元年,以皇孙身份,封为许昌郡王。先天元年,唐玄宗即位后,加封郯王,狩猎伤及面部。开元四年,遥领安西大都护,改封庆王,改名李潭。开元十五年,遥领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开元二十一年

  • 唐玄宗李隆基第五子李瑶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隆基,唐玄宗

    李瑶(?~738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第五子,母为皇甫德仪。初封鄂王,遥领幽州大都督、河北道节度大使,假开府仪同三司。开元二十五年,受到武惠妃诬陷,废为庶人,坐罪被杀。《新唐书》记载鄂王瑶,既封,遥领幽州都督、河北节度大使。开元二十三年,与荣、光、仪、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