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玄宗李隆基的书法造诣

唐玄宗李隆基的书法造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246 更新时间:2023/12/29 12:12:03

隆基工书,尤善八分、章草,是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帝书家之一。《旧唐书·本纪》称李隆基“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书法工整、字迹清晰、秀美多姿。在唐朝书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唐窦臮《述书赋》云:“开元应乾,神武聪明,风骨巨丽,碑版峥嵘,思如泉而吐风,笔为海而吞鲸。”《古今法书苑》云:“唐明皇工八分章草,丰茂英特。”传世书迹很多,以《鹡鸰颂》《纪泰山铭》《石台孝经》等最为有名。

《鹡鸰颂》其起笔与收笔少藏锋,挺拔别致。书风雄秀,结体丰丽,用笔遒厚。从整幅观之,书法遒紧健劲,丰润浑茂,具有唐典型风格,书出“二王”之间,而渐趋肥腴,法袭传统家学。师承历代宸翰之风。明张丑《清河书画舫》评此帖云:“结构精谨,笔法纵横”。明詹景凤《东图玄览编》云:“字径寸许大,遒劲峻爽,神气逼人,盖法皇大令”。清梁巘《承晋斋集闻录》云:“顿挫提空,得褚之趣,开米之门”。清吴其贞《书画记》亦云:“书法雄秀,结构丰丽,绝无山野气”。清守敬《学书迩言》:“明皇碑版已开圆熟之派。此帖柔而有骨,故自可传。”此颂为唐玄宗书法墨迹传世之唯一孤本,为有唐一代稀世之珍,世称人间瑰宝。

此帖书法萧散洒落,丰厚腴美,给人行行淳厚之感。运笔精到,轻入重敛,笔实墨沉,神气完足,遒劲而舒展。黄山谷称:“玄宗书斑斑犹有祖父之风”。将此帖与太宗《温泉铭》、《晋祠铭》对比,的确能见其相承关系,但太宗清劲,玄宗遒婉,风格还是有异。 清王文治跋:“帝王之书,行墨间具含龙章凤姿,非人文臣者所能彷佛,观此颂犹令人想见开元英明卓逾时也”。

标签: 唐玄宗书法

更多文章

  • 唐玄宗李隆基的为政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玄宗,政治

    唐玄宗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李隆基即位后,先起用姚崇、宋璟为相,其后又用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暹、韩休、张九龄为相。他们各有所长,并且尽忠职守,使得朝政充满朝气。而且李隆基在此时亦能虚怀纳谏,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稳定。李隆基采纳张九

  • 唐玄宗李隆基的奢靡之期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玄宗

    开创了盛世之后,李隆基逐渐开始满足了,沉溺于享乐之中。没有了先前的励精图治精神,也没有改革时的节俭之风了。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李隆基因所宠武惠妃谗言,将三个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并杀害。同年十二月,武惠妃病死。次年,改立三子忠王李玙(后改名李亨)为太子。武惠妃死后,李隆基日夜

  • 唐玄宗李隆基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玄宗

    李隆基在长安陷落前,仓惶出逃。到马嵬坡(陕西兴平西),随行的将士发生哗变,杀杨国忠,又迫李隆基缢死杨贵妃。唐玄宗李隆基最后逃到成都。太子李亨逃到朔方,在灵武即帝位,即唐肃宗。肃宗从河西、安西征调了万余名精兵,又调回了河北前线的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北节度使李光弼所部五万军队,灵武一时军威强盛。接着又任

  • 古代一诺千金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

    西汉初年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特别是非常讲信义。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无论有多么困难,他一定想方设法办到,所以在当时名声很好。季布曾经是项羽的部将,他很会打仗,几次把刘邦打败,弄得刘邦很狼狈。后来项羽被围自杀,刘邦夺取天下,当上了皇帝。刘邦每想起败在季布手下的事,就十分生气。怒愤之下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做的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

    唐朝玄武门事变之后,李渊下诏书让李世民当了皇帝,自己当太上皇。在诏书中,李渊一直在努力的更正李世民杀兄弑弟的污点,但是朝中很多大臣对他还是非常的不满意,导致李世民虽然掌握了势力,但是朝上的形势还是十分的复杂。最终还是李世民化解了这些复杂的形势,其实他心里本就对杀害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事过意不去,因为他们

  • 唐玄宗李隆基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太平公主,唐玄宗,李隆基

    太平公主恃著拥立睿宗有功,经常干预政事。她又感到太子李隆基精明能干,妨碍自己参政,总想另易太子。李隆基当然不愿任人摆布,亦想除掉太平公主。睿宗最初遇到困难先听太平公主的意见,再征求太子的意见。后来,愈来愈倾向太子。李隆基为太子之后与太平公主的矛盾日益加剧。景云二年(711年)正月,太平公主竟把宰相邀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放过李渊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渊,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皇位弑兄杀弟,为什么不一鼓作气干掉李渊?我们看历史的时候,确实有些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李世民在夺得皇位的过程中,虽说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是最大的障碍。但是皇位是在老爹李渊手里捏着呢,如果玄武门之变发生时,老爹不高兴,要发兵讨伐,也够李世民吃一壶的。而李世民向来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

  •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被立为皇太孙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

    皇太孙的也是大家对于一个国家储君的一种称呼,往往是现任皇帝指认的隔代继承人,当然这样的人,往往都是当朝太子的嫡子,而且是深受当朝皇帝的喜爱,而太孙的地位其实和太子是一样的,也是居住在东宫,也有相关的属军,大多数情况是因为太子去世之后才会被立为太孙,当然也有少数的太子在世的时候,便制定为继承人的太孙。

  • 唐玄宗李隆基的早年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武则天,唐玄宗

    垂拱元年(685年)秋八月戊寅(公历9月8日),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出生时其父李旦为帝,母窦氏为德妃。此时正是唐朝宫闱多事之秋。在他降临世间的前一年,他的祖母武则天与宰臣裴炎把他的伯父唐中宗废为庐陵王,其父豫王李旦被立为皇帝,是为睿宗。睿宗名为大唐国主,年富力强,却只能居于别殿,不许听政。而武则天年

  • 玄武门之变中最终的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

    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宫廷政变应该是玄武门之变。那时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在皇宫的玄武门展开兄弟相杀的惨剧。那年李世民对史书修改不少,那么当时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最终赢家是谁?带着疑问,跟随小编一起去一探究竟吧。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对史书修改不少,而玄武门政变的是真实历史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