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墓被称中国金字塔:卫青霍去病都是陪葬人

汉武帝墓被称中国金字塔:卫青霍去病都是陪葬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271 更新时间:2024/2/15 3:23:13

说起规模最大,建造时间最长,陪葬最为丰厚的陵墓,你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秦始皇陵,但有一座古墓比秦始皇陵更加奢侈,那就是汉武帝刘彻的茂陵,茂陵不仅陪葬丰厚,甚至连卫青霍去病都只是他的陪葬人。汉武帝的茂陵被人们称为是“中国金字塔”。

茂陵墓内的殉葬品极为豪华,,史称"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汉武帝自在位第一天就开始建造陵墓,寻找陪葬品。由于他在位时间较长,到最后这个墓里已经放不下他搜罗来的奇珍异宝了。

在他的墓周围,还有很多的陪葬墓,卫青、霍去病、李夫人还有霍光等二十多人与其作伴。

"中国的金字塔"--浩大的茂陵工程

金人赵秉文有诗云:"渭水桥边不见人,摩挲高冢卧麒麟。千秋万古功名骨,化作咸阳原上尘。"其诗道出了咸阳原上的历史兴衰荣辱。西汉王朝,凡214年,历经11位皇帝,建陵园11座,有9座位于咸阳原上,其中最为显贵的有五陵,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和昭帝平陵。在这片故地之上,一座座高大的封冢雕刻着历史的沧桑……

在西汉的11座帝陵中,最大的当数汉武帝茂陵,是汉代厚葬之风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历史上,如此规模浩大的皇帝陵,只有秦始皇的骊山墓方能与之相比。

"不复容物"的神秘地宫宝藏

相对于庞大的地面建筑,茂陵的核心建筑地宫规模之宏大更是令人瞠目。据《汉旧仪》载:地宫占地一顷,深十三丈,墓室高一丈七,每边长二丈,墓室四面各设有能通过六匹马驾之车的墓道。各墓道门还埋设暗剑、伏驽等机关以防盗。这些机关的设置极其隐蔽,文献记载说:茂陵建成后不久,有个守陵的士兵想偷盗陵墓内的珍品,结果他连第一道墓门都没有过去,就被乱箭射死在墓门边上,可见整个陵墓机关设置的严密。据说汉武帝的梓宫,是五棺二椁。五层棺木,置于墓室后部椁室正中的棺床上。墓室的后半部是一椁室,它有两层,内层以扁平立木叠成"门"形。南面是缺口,外层是黄肠题凑。五棺所用木料,是楸、梓和楠木,三种木料,质地坚细,均耐潮湿,防腐性强。梓宫的四周,设有四道羡门,并设有便房和黄肠题凑的建筑,便房的作用和目的是"藏中便坐也"。《汉书·霍光传》曰:"便坐,谓非正寝,在于旁侧可以延宾者也。"简单地说,便房是模仿活人居住和宴飨之所,将其生前认为最珍贵的物品与死者一起殉葬于墓中,以便在幽冥中享用。

但目前考古界比较忧虑的是,茂陵内的丰富陪葬品还是否完好地保存在地宫中。茂陵曾多次被盗,据《后汉书》记载,当年农民起义军赤林军攻占长安后,焚烧了皇宫,又"发掘诸陵,取其宝物",连吕雉的尸体都遭到奸污。

据说是当时看到吕后的尸体就像生前一样,所以盗墓者才起了淫心。茂陵中的宝物,搬了几十天,"陵中物仍不能减半"。后来起义军没有钱用时,再一次盗挖了茂陵。在东汉末年,董卓也盗挖过茂陵,他叮嘱吕布,在进入茂陵时注意寻找一种专治哑巴的秘方,原来他的孙女董白是个哑巴。最大的浩劫在公元881年,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为了筹集军饷,他们将目标指向了茂陵。这次盗掘茂陵地宫,起义军搬运了3天,或许是宝物太多以至于大量的金银器皿散落在茂陵周围。民国时期,军阀孙连仲在陵上修筑战壕,被怀疑实为盗墓。

但是,这些盗墓说法,并无具体文字记录,茂陵地宫中的宝物有多少谁也说不清。目前考古界对茂陵还是较为乐观的,一是茂陵修筑了半年多世纪,内部机关重重,很难进去,据《汉书》记载,茂陵除了玄室、明堂留有空间外,其余大都被随葬品堆放得密不透风。茂陵地宫深遂,四周有用石头砌好的护壁。假设有三五个盗墓者联手,不分昼夜地挖宝,至少要一年到两年才可以掏到墓穴的中心部位。况且,茂陵周围戒备森严,盗墓贼很难得手。

所以陪葬品不可能被盗尽,要盗也仅是一部分;二是早期盗墓,仅看重金银珠宝,一些如经书类的文物、当时人们用的器物并不被看重,还会留在地宫中,这也是现在发现的不少被盗多次的陵墓仍能有重大考古发现的原因

汉武帝的茂陵之所以名扬海内外,除了空前的规模和无数的珍宝以外,众多的陪葬陵墓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所谓"武帝遗寝峙荒墟,名将佳人左右扶",茂陵陪葬墓目前共发现了13座,除武帝宠爱的李夫人墓在茂陵西北外,其余陪葬墓均在茂陵以东。文献记载,陪葬茂陵的有公孙弘、上官安、上官、敬夫人、李延年等,其中能确定名位的有:卫青墓、霍去病墓、金日磾墓和霍光墓。

标签: 汉武帝墓卫青霍去病

更多文章

  • 汉武帝为何重用卫青?后宫宫斗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卫青

    卫青是西汉武帝时期著名的大将,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卫青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值得尊敬的地方并不只因为他的能力和功绩。而是卫青有一个畸形的成长经历,却并没有因此就发展成一个心理变态的人。卫青的出生在很多人眼里并不光彩,虽然卫青是无辜的。卫青的父亲叫郑季,是平阳县的一个小官吏。平阳县归平阳候曹寿所

  • 卫青为何会被司马迁看不起?因其是马夫出身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卫青,司马迁

    卫青是西汉的著名将领,为人谦恭而且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可惜司马迁并未对其做过高的评价,反而把他划归列传的行列。作为令西汉扬眉吐气的人物,本来在太史公笔下应该如项羽般的喑呜叱咤、韩信般的用兵如神、张良般的决胜千里,可惜司马迁给人传递的信息大约是卫青的巧。网络配图其一,巧在出身。卫青本是低贱的人,母亲卫

  • 历史揭秘:卫青的后人如今安在?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卫青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那么,卫青他有几个儿子?他的儿子是谁?卫青的儿子是怎么死的,卫青的后人现在在哪里?网络配图卫青共有3个儿子,分别是:卫伉、卫不疑、卫登卫伉简介卫伉,西汉汉武

  • 从骑奴到战无不胜的大将军:大汉名将卫青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卫青

    历史上战无不胜的将军有很多,但下场大有不同。有的功高盖主惨死,有的自以为是起兵造反等等。但汉武帝时期的卫青是这些将军中的一个例外,他战无不胜攻无不取,但他始终记得自己曾经是一个“骑奴”,一生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没有因为自己的姐姐受宠而骄傲,也没有因为自己战功赫赫而自大,这份宠辱不惊,是我们现在每个人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大将军卫青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卫青

    在历史书中,能称得上权倾朝野的官员或是宦官都没有好下场。对于“权倾朝野”这个词,我们也有了一种惯性思维。看到这个词用在哪个大臣或是宦官身上,我们几乎能猜得出他的结局。能猜的出结局的确不错,可并不是所有史上能够“权倾朝野”的官员都没有好下场。汉武帝刘彻时期的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就是一个特例,他不但有好下场

  • 揭秘霍去病为什么杀李敢 卫青一派难辞其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霍去病,李敢,卫青

    李敢伤卫青事件及其背景,《史记》记载:李敢以校尉从骠骑将军击胡左贤王,力战,夺左贤王鼓旗,斩首多,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代广为郎中令。顷之,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从这一段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漠北大战结束后,李敢获封为关内侯,出任郎中令,“顷之”李敢因父仇击伤卫青。这一年是

  • 汉武帝双性恋传闻:与将军卫青之间不清不楚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武帝卫青

    汉武帝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争议颇多的人物,作为一个风云人物,他的情感生活自然也是引人注目。而男风早在春秋战国就有出现,到了在汉朝时期,更是几乎每个皇帝都有这么一个或几个男宠,并且还被记载到了史书之中,汉武帝自然也不例外。纵观汉武帝的一生,他应该是一个双性恋者,他和韩嫣两人的情感故事非常真挚动人,两人不只

  • 卫青:竟从奴隶到将军再到当朝驸马的传奇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卫青

    久隶行伍间,尚在偏裨下。寒霜生铁衣,秋风劲弓弝。执鞭乃吾分,窘辱何须讶。卫青亦人奴,敢遽辞鞭骂。---明-张元凯《边词五首》。(一)卫青亦人奴西汉时期,驸马平阳侯家里有奴婢名叫“卫媼”,说那奴婢生的“美貌如花”,已经嫁为人妇的她已为夫家生下了一男三女四个孩子,第三个女儿就是后来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位皇后

  • 大将军卫青竟然是母亲与人通奸所生的私生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卫青

    卫青是汉朝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抗匈名将,世人只知道他战功赫赫,拜将封侯,位极人臣,还有一个母仪天下的姐姐做后盾,但卫青的童年可谓是受尽屈辱,悲惨至极。网络配图 《史记》对卫青的出身有详尽的交待。卫青的母亲卫媪是平阳侯府的女仆,丈夫早亡,在卫青之前已经生了一男三女四个孩子,然后可能是因为耐不住寂寞,与同在

  • 卫青是如何成为平阳公主的丈夫的?机缘很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卫青

    卫青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大将军,他的姐姐卫子夫成了汉武帝的皇后,而他自己又娶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一直以来,他们的这段关系,都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而汉武帝本人也对此很是感叹。卫青的出身并不好,他的母亲卫媪是平阳侯的帮佣,与同在平阳侯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生了卫青。刚开始,卫媪将卫青送去郑季将抚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