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上最完美的皇帝朱祐樘 朱祐樘到底有啥好的?

史上最完美的皇帝朱祐樘 朱祐樘到底有啥好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085 更新时间:2023/12/20 2:26:22

明孝宗朱祐樘,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七月初三日出生,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五月初七日病逝,在位共18年,年号弘治。其父明宪宗朱见深是一个软弱无能的皇帝,十分宠爱万贵妃,万贵妃无子,阴暗的报复心理使她开始残害每一个怀上龙种的嫔妃,朱祐樘的母亲纪淑妃就是这样被万贵妃迫害致死的,后来万贵妃还数次意图谋害朱祐樘,可惜均未得逞。朱祐樘历经磨难而终于登基后,穷尽毕生精力去扭转宪宗时的朝政腐败状况,驱逐李孜省、梁芳、任杰、蒯钢等在成化朝通过贪污贿赂、溜须拍马发迹的奸官佞宦。同时朱祐樘还大量起用正直贤能之士,如王恕马文升徐溥、刘健、谢迁李东阳等等。朱祐樘提倡直言进谏,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孝宗皇帝的勤政终于得到了回报,弘治朝吏治清明,任贤使能,抑制官宦,勤于务政,倡导节约,与民休息,是明代历史上少有的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史称“弘治中兴”。

其中,孝宗朱祐樘是明朝仅有的几个“正常”皇帝之一,他也是明代中叶唯一一个励精图治的明君。

朱祐樘的政绩诚然卓越,但最让我感动的,是他的宽厚仁慈,不管对谁,他都是宽厚对待,甚至包括他的仇人。朱祐樘登基时万贵妃已死,万贵妃有个弟弟叫万喜,作恶无数。朱祐樘依照当时的法律对万喜进行抄家入狱后,接着又依法把万喜放了出来。朱祐樘他很清楚,万贵妃在他刚出生时就派人来杀他,在他6岁时又杀死了他的母亲,他被立为太子后依然不断遭到万贵妃的排挤陷害。作为一个皇帝,他这一辈子没有享过什么福,却遭了很多罪,受过无数恶毒的伤害,但最终却又选择了无私的宽恕。这就是明君的胸怀与气度!

另外,早朝的时候,有的大臣因地滑,行走失仪,孝宗从不问罪;奏本中有错字也不纠问;经筵讲官失仪,他还宽慰数词,不使其慌恐。孝宗为了方便地方官员夜还,还亲自下旨,命今后遇在京官员夜还,不论职位高低,一律令铺军执灯传送。得遇仁君如此,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但是作为一个皇帝,要想一点过错也没有,是绝对不可能的。就算是孝宗朱祐樘这个明主也曾干过不少糊涂事,例如宠信宦官李广、对待部分臣子的不法行为过于宽厚、热衷于斋醮修炼、弘治中期甚至连续数年懒理朝政等等。但是这些都决不能掩饰住朱祐樘作为一代明君应有的光辉,况且这些现象到了弘治后期都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朝中的正直大臣不断上奏劝谏,朱祐樘开始不断反思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深悔自己干过的那些糊涂事。于是朱祐樘重新开始大力整顿朝纲,他不顾身体日以继夜地工作,可是过大的工作强度也彻底拖垮了他的身体,才三十多岁的他已经重病缠身,气息奄奄。但他却依然一如既往地拼命干活,全不在乎越来越差的身体状况。最终他用自己的努力使得朝政日益好转,“弘治中兴”也爬到了颠峰时期,但此时,朱祐樘的身体却再也无法撑下去了。

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年仅36岁的朱祐樘病逝。

孝宗死后,“深山穷谷,闻之无不哀痛”,“哭声震野”。

纵观弘治一朝,既无权臣、宦官及后宫的专权,也极少弊政。晚明学者朱国桢曾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诚如斯言!

虽然论人品,朱祐樘比不上汉文帝、清康熙;论学识,朱祐樘也比不上梁元帝、李后主;论功绩,朱祐樘更是远远比不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然而,在中国古代四百多位皇帝中,最能打动我的,却正是这个无论是人品还是学识抑或是功绩都比不上别人的帝王,他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不少伟大的皇帝,例如唐太宗、清康熙等等,但他们当中没有一个能比明孝宗更伟大。明孝宗把他拥有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自己的国家,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事实上他并不是“病逝”的,而是活活给累死的。明孝宗既是一位勤俭爱民的好皇帝,又是一个宽厚仁慈的大好人,更是一个只钟情于妻子的好男人,他的一生只有张皇后一个女人,再也没有过其他的嫔妃!

亲贤臣,远小人;怜百姓,逐道士。静以修身,宽以待人,俭以养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个好皇帝和一个好人该做的事他都很近乎完美地完成了,他用尽自己毕生的精力让原本日薄西山的大明王朝炫出一轮绚目多姿的晚霞。作为一个皇帝,朱祐樘他很少体验皇帝的尊荣,却承担了皇帝的全部责任。他用他的人生告诉我们一句名言: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自己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

虽然现在一提到皇帝,国人想到的无非就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绝大多数人都搞不清楚朱祐樘到底是谁,这位伟大的帝王似乎已经被人们所遗忘。时间或许可以磨去历史的菱角,却永远也无法磨灭史书中的记忆,历史永远都不会忘记,在中国古代,曾经有过这么一个伟大的帝王……

标签: 朱祐樘

更多文章

  • 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是中兴之主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孝宗,明朝

    公元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驾崩,儿子朱祐樘继位,是为明孝宗,也就是历来常说的那位明朝中兴之主,弘治帝。大明王朝作为一个多重性格的时代,在弘治帝时期,可谓是政治清明,百姓真正的安居乐业。在朱祐樘皇爷爷朱祁镇在位的时候,陋习百出;在他皇父朱见深的时候,奸佞冗官横行。他的即位,不仅去除了自英宗以来的陋习,

  • 朱祐樘是明朝第一好男人 为何死后却“断子绝孙”?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祐樘,明朝

    有人说,好皇帝都不是好人,这话好像是有点道理,远的像秦始皇,近的如明成祖朱棣,都是雄才大略之主,也都不能用“善良”来形容。但在明朝就有一位皇帝,不仅兢兢业业,堪称明君,开创了“弘治中兴”,而且还心地仁厚,是个了不起的好人,他就是明孝宗弘治皇帝,朱祐樘。都说昏君各有各的昏法,而明君总是相似的,弘治皇帝

  • 朱祐樘被废除太子之位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祐樘,明朝

    你真的了解朱祐樘的太子之位被废除,幸亏发生了这件事情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公元1485年,宪宗突然想去看一看他的那些金银珠宝还剩下多少。于是他叫来了一个太监一一梁芳,这个梁芳就是宪宗任命的管理小金库的那个人。本来这件事没有什么稀奇的,就是看一下自己的钱而已,但是却差点让他的

  • 为什么说朱祐樘是明朝最靠谱的皇帝?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祐樘,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朱祐樘:一个被爹坑又被坑爹的苦命人,是明代最靠谱的皇帝,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要说起大明王朝的皇帝们,论知名度来说,排在第一名和第二名的,自然是雷打不动的朱元璋和朱棣。此后老朱家的子孙中知名度最高的要数朱由检了,即是上吊的那位崇祯皇帝。洪武、永乐之后,虽然老朱家不靠谱

  • 朱祐樘为什么一生只娶了一位妃子?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祐樘,明朝

    明孝宗朱祐樘一生为何只娶了一位皇后?背后的原因很心酸,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大家都知道,明朝的每个皇帝都有他们的独特的性格特点,这其中性格特点最为独特、最不正常的一位就是明孝宗朱祐樘了。在中国的封建古代时期,男人们大都有着很多的小妾,身为掌管天下的男人,自然

  • 出生于冷宫的朱祐樘,揭秘其童年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祐樘,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祐樘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朝自从“土木堡之变”后,在位帝王大多平庸,但明孝宗朱祐樘确是一个“另类”,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除旧布新,开创了“弘治中兴”的局面。明孝宗朱祐樘是明宪宗的第三子,生于明成化六年。从史书记载来看,朱祐樘高鼻梁,宽额头,“颅骨耸

  • 朱祐樘开创了明朝的“弘治中兴”,其中唯一的不足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祐樘,明朝

    你真的了解朱祐樘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明孝宗朱祐樘即位后,任用贤臣,驱逐奸佞,极力革除成化朝的弊政,开创了明朝的“弘治中兴”,赢得了后世极高的评价,万历首辅曾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明史也评价道:“明代十六帝,除太祖、成祖外,可称者仁宗、

  • 一生只有一位妃子的皇帝,朱祐樘的儿子能力又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祐樘,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祐樘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整个明朝十六帝历史中,第一个出现可称为昏君的非明宪宗朱见深莫属,宪宗在位的成化二十三年中,除即位前期平反了于谦冤案,任用贤臣治国,使社会政治复现一时清明外,之后便昏庸无道,导致明朝政权外忧内患,风雨飘摇。即位之后的明孝宗朱祐

  • 明孝宗朱祐樘持太监打击大臣的原因是什么?他有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祐樘.明朝

    明孝宗朱祐樘为何支持太监打击大臣?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明朝实施的是两京制,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在南京却保留有完整的中央机构。南京的机构和北京一样,设有完整的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官员的级别也和北京相同。但南

  • 朱祐是什么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辅佐发小刘秀成就大业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祐,汉朝

    云台二十八将之朱祐是如何辅佐发小刘秀成就大业,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朱祐,东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他的经历说来也是特殊,他从小便与刘秀兄弟一同长大并由于志向相同,因而关系良好。等到刘秀兄弟率领军队起义之后,他便一直跟随在他身边,先是平定了河北地区,后来又带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