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景帝刘启的宠妃,栗姬是怎么死的?

汉景帝刘启的宠妃,栗姬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09 更新时间:2024/2/13 12:21:11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栗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栗妃在景帝还是太子就很得宠,因此也为景帝生了三个儿子,长子临江闵王刘荣、皇二子河间献王刘德、皇三子临江哀王刘阏于。按理说,为皇帝诞下排名前三的三位皇子,又深得景帝宠幸,应该是皇后最佳人选,皇长子即皇帝位,晋升皇太后也很有可能。然而,一把好牌却被栗妃打得稀烂。

得罪贵人

栗妃早年得宠,但随着时间推移,景帝也不再宠爱她。而就在此时,景帝的姐姐刘嫖又不停地为他寻找美女,栗妃将自己失宠的账记到刘嫖头上,二人就此结下梁子。栗妃此时还未发作,毕竟身份卑微,一个是长公主,一个是妃子,影响力还是有限。

栗妃弱,刘嫖强的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景帝四年(前153年)。2年前,景帝经历了七国之乱,痛定思痛,他意识到了立储君的重要性:早立太子,避免诸侯王觊觎皇位,再生事端。经过再三考察和思考,景帝四年决定立栗妃之子也是景帝庶长子刘荣为太子。

刘荣立为太子后,栗妃更加跋扈,毕竟按照历史惯例,母以子贵,儿子为太子,她封皇后是迟早的事,将来儿子即位,她称为太皇太后也是迟早的事。

一看刘荣得封太子,野心勃勃的长公主坐不住了。她派人向栗妃提亲,想要把自己女儿阿娇许配给太子,促成两家联姻,保证长公主家族地位长久不衰。

栗妃与长公主向来不和,加之现在儿子封太子,更加不把长公主放在眼里,果断拒绝了这桩婚事。加之前去提亲的吴婆为了推卸责任,添油加醋、挑拨离间,回报长公主,这下栗妃把长公主彻底得罪了。

对于此事太子太傅窦婴说出了要害,他说:两宫之内,谁都可以得罪,唯独不能得罪长公主,今汉室天下,一者太后,二者皇上,三者梁王,唯有长公主可以穿梭期间、游刃有余。皇上那视为亲情,但说无妨;太后那视为体贴,母女情深;梁王是长公主的小弟弟。可见长公主能量之大。

而另一边,阿娇和王美人的儿子刘彘(彻)定了娃娃亲,成功联姻,结成王刘联盟,这个联盟是刘彘(彻)日后被立为储君的重要政治基础,也是刘荣被废、栗妃被杀的重要原因。

恃宠而骄

就算栗妃如此骄躁,还得罪了不少人,毕竟刘荣还是太子,景帝从政治稳定的角度考虑,还打算挽救她,给她机会。然而,栗妃再次拒绝了景帝的挽救。这要从景帝“托孤”栗妃说起。

一次,景帝在汤泉宫养病,栗妃服侍在旁。景帝问她:他死后如何待其他皇子?她竟然回答:难道他们自己不会照顾自己?臣妾又不是他们的奶妈。按照《史记·外戚列传》的记载:百岁后善视之,栗姬怒,不肯应,言不逊,景帝恚,心嗛之而为发。而野史《汉武故事》记载:栗姬怒,弗肯应,骂上老狗。什么?骂皇上老狗?一个妃子,怎么会有如此胆量。我的理解是恃宠而骄。

景帝之所以托孤,说明无废太子之念,有立皇后之心,然而栗妃的骄纵和幼稚让她错过了最后的机会,那等待她的必然是被废、被杀。

栗妃之死

王刘联盟对栗妃的打击要从大行令栗贲说起。栗贲是栗妃的哥哥,任大行令,司朝廷礼仪。薄皇后被废后,后位一直空缺,而栗妃又伤了景帝的心,景帝暂无立后之念。长公主对景帝的心思十分了解。并心生一计。

长公主召见大行令栗贲,对他说:景帝早有立栗妃为后之意,但自己不便提出,要大臣提及此事。不明真相的栗贲果断进言,说什么母以子贵、子以母贵,建议皇上立太子之母栗妃为皇后。结果景帝大怒,将栗贲以大不敬论罪,按照汉朝律法,大不敬当问斩。栗贲死。

随后,栗妃被废,被打入冷宫,后自杀。关于她的自杀,我一直持怀疑态度,幼稚的栗姬还以为皇上只是跟她怄气,只要气消了就会赦免她,她一心等着皇上,怎么又会自杀呢?而且郅都刚去看过栗妃,她就自杀,这是不是太巧了?所以关于栗妃之死,更可靠应该是景帝授意或者默许郅都杀了她。

栗妃死了,她的死因值得我们反思,在我看来,栗妃知识主要有以下原因。

1.恃宠而骄。栗妃依仗景帝对他的宠爱,嚣张跋扈,完全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她都“骂上老狗”了,还能把谁当回事呢。这样的性情导致两个结果,一方面得罪很多人,特别得罪皇帝和长公主;另一方面,她的嚣张跋扈引来嫉妒和恨,无形之中树敌。

2.缺乏政治智慧。栗妃是个地地道道的小女人,毫无城府,甚至可以说有些幼稚,这是她被杀的根本原因。第一,得罪了最不该得罪的长公主,这说明她压根没看到长公主的能量;第二,景帝托孤,她果断拒绝,这说明她没听东景帝想要立她为后,将其他儿女交代给她的意思;第三,被废后,还幼稚的以为景帝再跟她怄气。在栗妃眼中,景帝只是一个男人,她忘了景帝还是皇帝,还是天下之主。愚蠢之极,最红她的愚蠢害死了她。

看了栗妃之死,反观现实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有的人一朝权在手,并把令来行,有权就是韧性,结果往往不得善终。反倒是为人低调、稳重,默默观察周边一人一事的人笑到最后。正如窦婴对栗妃的劝告:宫闱之事,不到最后一刻,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其实,为人处世的道理就那么点,史书都已经写了,最后借用剧中窦太后的一句台词与读者共勉:得宠尚需思辱,居安仍要思。

标签: 栗妃汉朝

更多文章

  • 程姬一个默默无闻的女子,她的后代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程姬,汉朝

    程姬,一个默默无闻的女子,后代的影响却非常的深远。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程姬在汉朝的后妃当中其实算不上是一个有名的女子。但是关于这个程姬的故事也是非常有趣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汉景帝的妃子,程姬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汉朝时期的吕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就会把那些美人们送给诸侯

  • 汉景帝宣召侍寝,程姬为什么要找人替代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程姬,汉朝

    皇帝宣召妃子侍寝,妃子找人代替自己,多年后意外续命汉朝200年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很多不经意的小举动,往往会引起意想不到的结局。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正是因为他的脱颖而出,才使得刘氏的汉朝得以光复,又重新延续了将近200年。而汉朝的国祚得以延续,不仅仅靠

  • 挡熊救驾的美女妃子竟是她!汉元帝宠妃冯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冯媛

    冯媛(?—公元前6年),上党潞县(今山西潞安)人,左将军、光禄勋冯奉世长女,汉元帝刘奭的宠妃,汉平帝刘衎的祖母。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选入后宫。初为长使,数月升为美人。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生子刘兴,封为婕妤。建昭元年(公元前38年),汉元帝在虎圈观兽搏斗,妃嫔都在座奉陪。一只熊突然跑了出圈

  • 冯媛:古代唯一一个替皇帝挡熊的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冯媛,汉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朝女汉子冯媛:我应该是古代唯一一个替皇帝挡熊的妃子吧!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西汉年间,有位将军的女儿长得特别美丽,这名将军叫做冯奉世,这个漂亮的小姑娘则是后来汉平帝的祖母冯婕妤冯媛。汉元帝刘奭继位的第二年,采选了许多美女进宫,作为执金吾冯奉世的女儿,冯氏得以进宫,被封

  • 资质平庸,颜值普通的冯媛是如何在众多佳丽中得到宠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朝,冯媛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冯媛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汉元帝刘奭一生一共有五个女人,分别是:孝元皇后王政君,生汉成帝刘骜。昭仪傅瑶——傅昭仪、后来的定陶太后,生了一双儿女;平都公主以及定陶恭王刘康。昭仪冯媛,后来的中山太后,只生一子,中山孝王刘兴。婕妤卫氏,卫婕妤,生一女平阳公主。司马良

  • 班婕妤是西汉才女差点被害死最后靠智慧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班婕妤,汉朝

    班婕妤,西汉成帝刘骜的妃子,被封为婕妤。班婕妤容貌秀丽,气质不凡,文学素养极高,是西汉著名的女作家。班婕妤进宫比较早,初入宫时只是一个少使身份。成帝即位后,召班婕妤侍寝。成帝初见班婕妤时,便被她吸引,觉得她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气质。此时许皇后年老色衰,成帝便独宠她一人,封她为婕妤。班婕妤虽得宠,却从不与

  • 揭秘:班婕妤被惨害 汉成帝“牡丹花下死”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皇帝,班婕妤

    班婕妤(前48?——前6年),西汉女文学家,楼烦(今山西省宁武)人。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班固和班超的姑母。汉成帝的妃子,善诗赋,有美德。少有才学,成帝时被选入宫,立为婕妤。婕妤是汉成帝的后妃,在赵飞燕入宫前,汉成帝对她最为宠幸。她的父亲是班况,班况在汉武帝出击匈奴的后期,驰骋疆场,建立过不少汗马

  • 揭秘:班婕妤究竟是怎样躲过赵飞燕的迫害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班婕妤,赵飞燕,汉朝

    汉成帝的后宫乱象,以“鸿嘉”为界,《汉书》曰:“自鸿嘉后,上稍隆于内宠。”鸿嘉元年之前,成帝的感情比较专一,大抵游离于两个女人之间——许皇后与班婕妤。鸿嘉后,可能是因为两个儿子先后夭折,他开始饥不择食,许皇后的侄女,班婕妤的侍女,都受到宠幸,待赵氏姐妹自微贱兴,整个后宫进入多事之秋,所谓三个女人一台

  • 解析班婕妤为什么在后世有这么高的评价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班婕妤

    班婕妤,汉成帝刘骜的妃子,古代著名的才女,也是古代以赋闻名的作家之一。擅长写诗和赋,具有高尚的品德,进宫的时候为少使,后来又被封为婕妤。她的相关作品大多是已经销声匿迹,唯有三篇诗赋流传于现在,分别为《自伤赋》《捣素赋》和《怨歌行》。网络配图班婕妤出生在一个功勋的家庭,班婕妤是楚国令尹子文的后代,她的

  • 中国古代最完美的女人是谁?看班婕妤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女人

    汉成帝曾经最宠爱的后宫妃子叫班婕妤,她也很擅长诗词歌赋,是西汉著名的女文学家,她还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精神,因而被后世赞美为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女人。网络配图晋朝有名画家顾恺之的作品《女史箴图》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班婕妤和汉成帝并驾驱游的场景,把班婕妤贤惠端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成为劝戒众嫔妃们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