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末真正勇武第一人:揭孙坚的青少年时代

东汉末真正勇武第一人:揭孙坚的青少年时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061 更新时间:2024/1/22 12:33:16

谈南线战事之前,不得不先简单介绍一下孙坚这个人,因为他毕竟据有将来三国之一吴国的太祖位置,也可以说,孙坚就是吴国的国父,是孙坚创下了吴国的家底。

孙坚是吴郡富春人,打小就有勇有谋,我们在十七岁时大概还坐在高中教室里听老师训话吧?可人家孙坚十七岁时就已经当上了吴郡司马。

网络配图

据《三国志》记载,熹平元年,年仅17岁的孙坚和他父亲孙钟乘客船办事,到钱塘时,碰到当地著名的海贼胡玉领着一帮弟兄在岸边分赃,孙坚见状,独自一人操刀上岸,对着众贼人指东划西,好像在指挥人马,胡玉等以为是官军来了,怕寡不敌众,弃财而逃,孙坚不依不饶,竟然还追上去砍了一个。

于是,名声大振,被吴郡太守看中,立即破格任命为代理郡尉,做了富春县的县吏。当年就被提拔正式做了吴郡司马,也就是郡尉,相当于现在一个市级公安局长。十七岁还是未成年人啊,厉害吧?

厉害的还在后面呢,还是熹平元年,在会稽称了好几年越王的许昌,继任新“家督”,他显然不满足越王的称号,改称阳明皇帝,在老巢句章(就是现在的余姚)起兵造反,并且有了不小的声势,聚集有上万人。

身为邻郡司马的孙坚闲不住了,招募了千把人吴郡“精勇”,与扬州的官军、会稽的官军一起投入了平乱之战,青年孙坚立了大功,阳明皇帝许昌的造反被轻松镇压。

得胜而回的孙坚虽然受到了扬州刺史臧旻的表彰,可是并没有升官,而且还被调出了吴郡,甚至调出了扬州。原因呢?估计与他强娶了一个老婆有关:吴郡的吴家是个著名的豪强,上下关系相当硬,家中养了个女儿吴氏长得极美,是人人见了都会有想法的那个级别。孙坚也对这位美人有了想法,非要娶了做老婆不可,可是吴家偏偏对这个少年发迹的郡尉瞧不上,拒绝了孙家的提亲。

孙坚在渔色方面绝对不亚于曹操,只要看中的女人还没有搞不上手的,这点本事与他的勇武相比有得一拼。于是便趁这次平叛任前线司令官之际来了个霸王硬上弓,武力娶亲,品尝了吴郡“超女”吴氏。

至于吴氏后来因祸得福做上了东吴国母的位子,那是后话,现在的吴家可感到在地面上丢了大人,面对腰里别了枪的丘八又惹不起,就没少在上头拍孙坚的黑砖,使孙坚得了美人,耽误了仕途。

网络配图

孙坚被调出扬州后,最早担任的是徐州广陵郡盐渎县县丞(相当于常务副县长,就是现在的江苏盐城,)几年后,又被调到下邳国担任盱眙丞,最后,又被调为下邳丞。基本上是平级调动,升官的路走得不太顺。

可是,他在故乡的弟兄们(其实就是当地的小混混,他们中的主力就是前文所说的吴郡“精勇”)大部分都跟了过来,这些人日后成了孙坚赖以起家的基本力量。应该说,被调离扬州吴郡之后,孙坚的地方政治力量被严重削弱,可是,他的军事力量仍然被保存了下来。

还是造反的黄巾军成全了孙坚,其实后来三国的太祖、先主们都是跟着张角发起来的。

黄巾起义爆发,衰弱的东汉王朝的政府军显然已经无法对此加以控制,于是原本就已经很强大的地方军终于堂堂正正地站在了二世纪末中国历史舞台的中央!

当时征讨黄巾的政府军主力由左中郎将皇甫嵩和右中郎将朱儁率领,因为政府军实力实在太弱,所以不得不从地方上筹军。身为下邳丞的孙坚被朱儁征为佐军司马参战。

孙坚早就对县丞这个小官不耐烦了,这下真是有了时局造英雄的感觉,当然是大喜望外,踊跃参战。

有了剿灭黄巾军的堂皇理由,孙坚除了带上本郡的铁哥儿们外,还在当地招募了不少士兵(其中包括后来的东吴第一将军、当时流寓淮泗的程普),有千把人,随同朱儁出征,屡建奇功,被升为别部司马。

黄巾之乱平定后不久,凉州的边章、韩遂造反,车骑将军张温出兵西征。可能也是出于朱儁的力荐,或者孙坚曾与张温有过交情?张温让孙坚屯长安,留守关中。在留守关中期间,孙坚与董卓有过一面之交,那时候孙坚差点鼓动着张温宰了董卓。

凉州叛乱平定后,孙坚被拜为议郎。此时,长沙区星又造反了,孙坚被任命为长沙太守南征。从此,孙坚脱离了中央政府,犹如龙归大海,虎进深山。

网络配图

孙坚到荆南后不过一月就平定了区星的叛乱。由于周朝、郭石在零陵、桂阳响应区星造反,孙坚很有魄力地越境讨伐(这在当时是不为朝廷所允许的),结果获得胜利,中央政府不但没有怪罪孙坚,反而加封他为乌程侯(属于县侯)。由此可以看到,当时的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已经基本失去控制了。

孙坚曾经越境至庐江讨贼,可以看出,灵帝末年的孙坚不但在荆南三郡站稳了脚,还在老家扬州有了一定的声势。

然而孙坚的这一次出兵庐江,最大的收获应该是结识了当地的豪族周家。当然,那时他不可能意识到庐江周家对他后继者的帮助会有多么大:给他的接班人提供了日后的东吴名将周瑜

经过不间断的血战,孙坚带出了一支铁打的部队,其战斗力举国闻名,就是手握西凉铁骑的董卓对孙坚也向为惮忌。现在接到讨董檄文,孙坚毫不迟疑地加入了关东联盟一方。

雪亮的军刀高高举起,狠狠地劈在了——第一刀没劈在董卓的西凉兵头上,而是突然转向,砍向了自己阵营——同为关东集团的荆州刺史王叡头上。

标签: 孙坚

更多文章

  • 震惊!江东猛将孙坚竟然死于无名小卒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坚

    孙坚,江东小霸王孙策之父,他是三国时期江东集团东吴的奠基人,史书曾评论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他是一个被誉为猛虎之人,可是猛虎在勇猛都有死的那么一天,大家是不是都会特别好奇能杀死猛虎之人是个怎样的人呢?这个人是犹如项羽般勇猛还是白起般传奇?都不是,据悉,孙坚是死于一个无名小卒之手,这是真的

  • 小霸王孙坚跨江击刘表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表

    刘表曾为东汉末年占据一方的枭雄,后深知战乱无亲缘,明哲保身坐观天下之势,在曹操与袁绍之战中处于中立状态。正因如此引起后人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懂得静观其变,而另一派人则认为刘表乃为无能无远见之辈。不论如何,斯人已逝,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刘表是怎么死的吧。刘表虽为汉室宗亲,但其功成名就仅依靠着

  • 历史上孙坚怎么死的?三国孙坚死后被葬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坚

    孙坚——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关东群豪中唯一被董卓忌惮的人物。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等战役,就这样一位叱诧一时的风云人物,关于他的死期和死因,却历来被蒙上了一层迷雾,众说纷纭。下面是关于孙坚死因的几种说法:一、《三国志》本传记载:初平三年(192年)“术使坚征荆

  • 揭秘:三国史上破虏将军孙坚降世有哪些异象?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坚

    破虏将军孙坚,被奸贼董卓视为头号大敌的孙文台,出生有什么离奇事情呢?我们先看《三国志·破虏将军传》网络配图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盖孙武之后也。吴书曰:坚世仕吴,家於富春,葬於城东。冢上数有光怪,云气五色,上属于天,曼延数里。众皆往观视。父老相谓曰:“是非凡气,孙氏其兴矣!”及母怀妊坚,梦肠出绕吴昌

  • 三国时孙坚手握几万军队,为什么还要去投靠袁术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坚,三国

    孙坚(155年-191年),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在东汉末年,孙坚因为斩杀华雄等事迹,所以是一位非常勇猛,甚至可以和吕布相提并论的武将。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孙坚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战役,并且斩杀了华雄这位大将。后与刘表作战时阵亡。因官至破虏将

  • 三国孙坚被乱箭射死后遗体是怎么回到江东的?是谁去要回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坚,三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回至第八回,发生在孙坚进犯荆州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刘表、桓阶和蒯良。原文如下:刘表军自入城。孙策回到汉水,方知父亲被乱箭射死,尸首已被刘表军士扛抬入城去了,放声大哭。众军俱号泣。策曰:“父尸在彼,安得回乡!”黄盖曰:“今活捉黄祖在此,得一人入城讲和,将黄祖去换主

  •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需要什么?曹操、孙坚、刘备的妻子分别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曹操,刘备,孙坚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夫人们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曹操、孙坚、刘备都是东汉末年的风云人物,本身都是顶尖的人才。但是他们的儿子成就却不尽相同,曹丕、曹植兄弟文采斐然,孙策、孙权兄弟勇武有谋,但是刘禅却被后世称为“扶不起的阿斗”。我认为,之所以曹操、孙坚、刘备的儿子才能、成就不同,

  • 古代的玉玺有多重要?孙坚因私吞传国玉玺被层层追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孙坚

    古代的玉玺有多重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众所周知,宝玺乃皇权的象征。秦二十六年(公元前228年),秦始皇用和氏璧制作的传国玉玺。因上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更是被历朝历代追捧为“皇权天授,合法正统”的信物。之后,谁得到传国玉玺,谁就可以号令天下。谁若没有“传国玉玺

  • 孙坚:三国的真英雄,击败吕布令董卓闻风丧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孙坚,三国

    对孙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坚的出生很不平凡,《三国志》的注释曾记录了两则绘声绘色的描述。祖坟上“数有光怪,云气五色,上属于天,蔓延数里,众皆往视观视。父老相谓曰:‘是非凡气,孙氏其兴矣!’”其母怀孙坚时,“梦肠出绕吴昌门,寐而惧之,以告邻母。邻母曰:‘

  • 孙坚留下的对孙氏忠心的两个将领,为何最后选择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朱治

    公元191年,孙坚战死,曾随孙坚大破董卓,并与孙坚一同进入洛阳的督军校尉朱治开始辅佐孙坚的儿子孙策,由于当时的孙策势力不强,朱治就与其他老将一同依附于袁术。不过当时袁术不立政务,而且也没有很好的人品,于是朱治便劝孙策返回江东自立。当时太傅马日磾正滞留在寿春,他征辟朱治为掾属,升授吴郡都尉。当时,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