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傅俊简介,被刘秀封为什么侯?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傅俊简介,被刘秀封为什么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874 更新时间:2024/1/17 12:05:56

傅俊,(?—31),字子卫,颍川郡襄城人,原为襄城的亭长,刘秀起兵之后,投奔刘秀,因此被灭族。傅俊随刘秀参加了昆阳大战、平定河北之战、讨伐董訢、邓奉、秦丰、田戎的南征之战,还独自领军平定了江东六郡。傅俊忠心耿耿、屡立战功,历任骑都尉、侍中、积弩将军,被封为昆阳侯。公元31年(建武七年),傅俊去世,谥威侯。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人物生平

投奔刘秀

王莽新朝时期,傅俊担任颍川郡襄城县的亭长(掌治安,捕盗贼之事),傅俊对新莽政治的黑暗、腐败体会深刻,知其难以长久。绿林军大起义后,南阳郡的大汉宗室刘演、刘秀兄弟也起兵于舂陵(今湖北枣阳),号称“舂陵兵”。当刘演、刘秀兄弟率部过襄城的时候,傅俊起而响应,被委以校尉之职。新朝襄城县衙捕杀了傅俊的母亲、弟弟和亲族。

后刘演令傅俊隶属于其弟刘秀所部,并参加昆阳大战,奋勇杀敌,大破敌将王寻,因为立下战功,傅俊升任偏将军。

在刘秀进攻洛阳的战役中,傅俊独率一军,先后击破了洛阳以东的京县(属河南郡,今荥阳市东南10公里处)、密县(属河南郡,今河南省新密县)二城。刘秀非常高兴,为了嘉奖傅俊的战功,刘秀特准傅俊归襄城故里,殡葬被惨害的亲属。

重入汉军

公元23年(更始元年),更始帝刘玄令刘秀以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持节北渡,镇慰河北诸州郡。在襄城的傅俊一听说刘秀到了河北,马上就带领十多个宾客,从襄城起身,日夜兼程,一直追到邯郸才追上刘秀的大部队。

刘秀被傅俊的忠诚所感动,把汉军最精锐的颍川兵交给傅俊统率。此后,傅俊经常率军随从刘秀征战,屡建奇功。

傅俊在跟随刘秀平定河北的战争中,经常与王霸臧宫共驻一营,后来刘秀任命王霸为偏将军,傅俊、臧宫为骑都尉,三部兵马统一由王霸指挥,傅俊成了王霸的助手。

迎接皇亲

公元25年(建武元年),刘秀即皇帝位,组建中央政权,傅俊出任侍中,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参与机密。

公元25年(建武元年)九月,汉军光复洛阳,傅俊也迎来了他担任侍中之后第一件大事,就是迎接阴丽华到洛阳。当时阴丽华随刘秀的家属都住在淯阳(今河南省新野县东北),当时南阳郡在赤眉军的控制之下,所以傅俊好不容易才把阴丽华及刘秀的大姐刘黄和三妹刘伯姬都接到了洛阳的皇宫。

公元26年(建武二年)春,刘秀称帝后第二次大封功臣,傅俊被封为昆阳侯。

南下征战

刘秀定都洛阳之后,开始了统一天下的征战,为了消灭割据南方的董訢、邓奉、秦丰、田戎等人,公元27年(建武三年)夏天,刘秀御驾亲征去增援前期南下的汉军,傅俊也率军随刘秀参加了南征的战役。

汉军大举南下之后,董訢投降。邓奉逃归淯阳,傅俊率军与岑彭耿弇贾复、臧宫人合兵将邓奉包围在小长安(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瓦店镇),走投无路的邓奉在投降后被杀。

由于傅俊喜欢在外带兵作战,不喜欢在朝为官,公元27年(建武三年),刘秀拜傅俊为积弩将军。命他与臧宫、刘宏一直作为副将跟随征南大将军岑彭继续南下,去进攻割据荆襄一带的楚黎王秦丰,三万汉军连战连胜,一直攻到秦丰的老窝黎丘,因为黎丘一时不能攻下,岑彭就在以主力围困黎丘的同时,又分兵给积弩将军傅俊,令其顺流而下,收取江东诸郡。公元27年(建武三年)七月,傅俊率领包括楼船舰队、步兵部队在内的数万汉军,水路并进,顺流而下,直取扬州六郡。扬州当时下辖九江、丹阳、庐江、会稽、吴郡、豫章六郡,地域广阔,但傅俊迅速攻克了扬州,公元27年(建武三年),冬,就平定了江东各郡。

傅俊掌控了江东六郡,不但是汉军南线战场的胜利,也对汉军东线战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在苏茂、周建、佼彊(一作佼强)、董宪、李宪等割据势力的后面插了一把尖刀,对他们形成了战略包围。公元28年(建武四年)八月,刘秀率军进入寿春,在这里,他紧急征调傅俊所辖的会稽郡、丹阳郡、九江郡、六安国等四郡国的军队到寿春,参加对江淮李宪的进攻。

公元29年(建武五年),刘秀下令岑彭、傅俊率军继续南下,去讨伐割据夷陵一带的田戎。三月,岑彭、傅俊在南郡江陵县津乡大败田戎,乘机攻克夷陵,汉军追击田戎一路追到南郡秭归。最后,田戎率数十骑奔蜀投奔公孙述,他的妻子和数万军士都被汉军俘获。

平定田戎之后,傅俊和偏将军房兖分别到江南、交州,去宣读刘秀的诏书,陈述朝廷的威德,不久,交州牧邓让和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长沙相韩福、桂阳太守张隆,零陵太守田翕、苍梧太守杜穆、交趾太守锡光等相继派遣使者投诚,贡献方物礼品。

病逝京师

公元31年(建武七年),傅俊率军回师洛阳,同年,傅俊去世,谥为威侯。

标签: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

更多文章

  • 西晋灭吴两大名将:杜预是超级学霸 王濬是回头浪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晋灭吴两大名将

    西晋的两位名将,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灭吴。而孙皓又中了晋军的反间计,调走了西陵的最后一个名将。至此,西晋双“车”驰骋,而东吴几乎只剩下“士”和“相”保护着可怜的老“帅”。杜预是个文理工通才杜预属于“官二代”,祖上曾任过尚书之类的部级干部。可惜的是,在曹魏时代,和曹家本来就不对眼,他父亲性格又直,所

  • 王颁将陈霸先掘墓食骨,到底是有什么仇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颁,隋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王颁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南北朝时期,隋朝大将军王颁攻灭陈国后,竟然将陈国开国皇帝陈霸先的墓掘开,将其尸骨焚烧磨成粉末,放入池塘内与千余老兵分食。如此骇人听闻的暴行,非但没有受到隋文帝的惩罚,甚至投降的陈国皇室子孙都没有怨言,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得从

  • 东汉著名将领,揭秘王霸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霸,东汉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王霸的故事。王霸,字元伯,生年不详,颍川颍阳(今属河南许昌襄城县)人,东汉著名将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年轻时喜欢研究律法,最初任职监狱官员。王莽篡位时期,宗室刘秀路过颍阳,王霸就选择归附了刘秀,追随他征讨新朝的王寻、王邑所部。玄

  • 任光简介 东汉宗室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任光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任光,云台二十八将

    任光(?-29年),字伯卿,南阳宛城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原为宛城小吏,后加入绿林军,曾随刘秀参加了昆阳之战。刘玄称帝后封他为信都郡太守。王郎起兵之后,他据城迎接刘秀,使刘秀有了反攻的基地。刘秀称帝后封任光为阿陵侯。公元29年(建武五年)冬,病逝。参加汉军 任光是南阳郡宛县人。他年少的时候就因为为人

  • 任光是怎么死的 汉朝名将任光的墓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任光,云台二十八将,汉朝名将

    任光(?-29年),字伯卿,南阳宛城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原为宛城小吏,后加入绿林军,曾随刘秀参加了昆阳之战。刘玄称帝后封他为信都郡太守。王郎起兵之后,他据城迎接刘秀,使刘秀有了反攻的基地。刘秀称帝后封任光为阿陵侯。公元29年(建武五年)冬,病逝。任光怎么死的就在刘秀、任光、李忠、邳彤等人率军一路高

  • 北宋的第二任皇帝赵光义如何戏谑小周后?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光义

    北宋的第二任皇帝赵光义,他本是宋太祖的胞弟,其皇位来的很不光彩。赵光义其人也很是糟糕,人性泯灭丧尽天良,他还曾无良的虐待过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赵光义小周后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李煜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词人,在中国词坛享有十分高的地位。李煜作为皇帝,相传有两个天下闻名的美人,分别是大周后和小周后。这两个

  •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任光简介,被刘秀封为什么侯?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东汉,云台二十八将

    任光(?-29年),字伯卿,南阳宛城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原为宛城小吏,在刘演攻破宛城后,投降汉军,随后参与了昆阳之战。更始元年,被封为信都郡太守。王郎起兵之后,他据城迎接刘秀,使刘秀有了反攻的基地。刘秀称帝后封任光为阿陵侯。公元29年(建武五年)冬,病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水浒打虎将李忠怎么死的?打虎将李忠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忠,水浒传

    水浒打虎将李忠怎么死的?打虎将李忠最后怎么样了?打虎将李忠简介:李忠《水浒传》里的人物,外号打虎将,但武功平平,为人小气,是九纹龙史进的师父,占据桃花山后盗了呼延灼的战马又联合二龙山打青州,随后上梁山。投奔梁山后,坐第86把交椅,步军将校第八员。后在征方腊时被乱箭射死。死后追封义节郎。李忠出场李忠原

  • 《水浒传》李忠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打虎将李忠?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忠

    李忠,《水浒传》中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之一,原是濠州定远人氏,靠使枪棒卖药为生,是个实实在在的江湖卖艺人。李忠生的身材健壮,而又有武艺,所以江湖人都尊称他为“打虎将”。史进与少华山众人杀了官差突围之后,到渭州投靠他的师傅王进,结识了提辖鲁达和正在卖药的李忠。三人一同到酒店饮酒,途中鲁达听说了镇关西强霸

  • 李忠是谁的儿子 李忠为什么叫打虎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忠

    李忠是谁的儿子?水浒传中,李忠到底是谁的儿子,这个没有交代,只知道他是濠州定远人氏,原是江湖卖艺人。他是桃花山大寨主,后联合二龙山、白虎山一同攻打青州,并一同加入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八十六位,上应地僻星,职司为步军将校。征方腊时战死于昱岭关,追封义节郎。如何评价李忠?李忠为人小气,做事也谨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