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馆陶公主那么受宠,为何嫁得没妹妹绛邑公主好?

馆陶公主那么受宠,为何嫁得没妹妹绛邑公主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832 更新时间:2024/2/4 16:41:23

馆陶公主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汉文帝刘恒一共有两个女儿,但我们熟知的只有他的长女馆陶公主刘嫖,对他的另一个女儿则知之甚少。

史书对汉文帝的二女儿着墨不多,只知她在很小的时候就与丞相周勃的长子周胜之订婚了,因周胜之袭爵绛侯,按照那时的惯例,公主便称之为绛邑公主。

和姐姐馆陶公主比起来,绛邑公主的名气实在是小的可怜,我们很多人甚至连她的存在都不知道。绛邑公主的名气虽然不大,可她却是汉文帝两个女儿中嫁的“最好的”。作为汉朝第一位长公主的馆陶公主,她嫁的还不如绛邑公主。

馆陶公主之所以那么有名,一是因为她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母亲窦皇后,即《美人心计》中窦漪房的历史原型。二是因为馆陶公主的后人陈皇后,即“金屋藏娇”的女主人公。三是因为馆陶公主是史上第一位养面首的公主,后世的公主都是效仿的她。

馆陶公主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每一朝都无比尊贵,可就是这样一位天之娇女,在婚姻上却“输”给了妹妹绛邑公主,这又从何说起呢?

馆陶公主的丈夫陈午是世袭列侯堂邑侯,他虽出身于侯爵之家,却是个初始食邑仅六百户,后来勉强增加至一千八百户,在侯爵榜上排行八十六位的小侯。

反观绛邑公主,绛邑公主的丈夫是周勃的长子周胜之。周勃是西汉的开国将领,官至丞相,他凭借军功而受封武威侯,后来改封为绛侯,初始食邑就有八千一百八十户,在汉文帝时期增至一万户,还获赏黄金五千斤。

毫无疑问,周勃用军功挣来的绛侯是个大侯,远非一个小小的堂邑侯可比。周胜之作为周勃长子,是最有资格袭爵绛侯之位的人,绛邑公主嫁给周胜之,比馆陶公主嫁给陈午不知道好多少倍。

为什么窦皇后所生的馆陶公主嫁的还不如绛邑公主?其实,这嫁的好不好,主要还是要看婚后幸不幸福,与丈夫的地位高低关系不大。

馆陶公主的丈夫陈午虽是个小小的堂邑侯,但陈家家风良好,陈午的祖父陈婴,原先是东阳县的令史,为人诚实谨慎,忠厚老实,深受百姓爱戴,世人对其称赞不已。陈婴所处的世代正是秦末汉初时期,当时东阳县的年轻人杀了东阳县令,他们聚集了两万人却不知道让谁来做首领,因陈婴素有名望,便请陈婴来担任,陈婴推脱说自己能力不够,结果就被强行推上了首领之位。

陈婴回到家中,母亲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自我嫁到陈家以来,从没听说过陈家出过什么显贵的人,如今你突然有了这么大的名声,恐怕会招来祸端,不如去投靠明主,起事成功可以封侯,失败了也容易逃脱,这样你就不是为世所指名注目的人了。”

陈母的这段话给了陈婴很大的警醒,他不敢称王,而是带着他的两万人马追随了仅有八千战斗力的项梁,被项氏称为“异军突起”。项梁去世后,陈婴以项羽手下官员的身份投降刘邦。刘邦建立西汉后,将陈婴封为堂邑侯。

陈婴一生都谨记着母亲的那段话,不出头不拔尖,陈家家风便是如此。汉文帝将馆陶公主下嫁给这个一千八百户的小侯,想必就是看中了陈家人的忠厚老实吧。

绛邑公主是汉文帝的次女,表面上看,绛邑公主的丈夫周胜之比陈午尊贵,实际上此时的周家只是表面风光。

周胜之的父亲周勃不仅是西汉的开国大功臣,还是拥立汉文帝继位的头等功臣,可功高震主嘛,汉文帝虽然感激周勃,让周勃显贵了,可他却非常不喜欢周勃,因为周勃总是顶撞他。

周勃察觉到汉文帝对他的态度有异样,主动辞去了丞相之位,回到自己的封国。因为害怕被杀,周勃经常身披铠甲,命令家人手持兵器来见郡守、郡尉。后来有人上书告发周勃想谋反,汉文帝就把周勃抓起来治罪。周勃拿千金送给狱吏,把增封受赐的财物都给了汉文帝的舅舅薄昭,这才逃过一劫,爵位和封邑都恢复了。

汉文帝猜忌周勃,却将次女绛邑公主嫁给周勃长子周胜之,周胜之虽然袭爵了,却因杀人获罪而死,国绝。在那之后,再没有关于绛邑公主的记载,公主结局不明。

看起来绛邑公主嫁的比馆陶公主好,真正比起来,谁好谁差还不一定呢!

标签: 馆陶公主汉朝

更多文章

  • 班昭:一篇文章让中国所有女人逆来顺受两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女诫,班昭

    她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极高的杰出女性,自幼熟读儒家经典和史书,又掌握了丰富的天文、历史、地理等知识,是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班昭在七十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出了《女诫》。《女诫》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篇,本是用来教导班家女儿的私家教科书,谁知却得到京城世家却

  • 解密:魏武帝曹操为何能从匈奴手里夺回蔡文姬?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蔡文姬,匈奴,

    东汉末期,北方内战连连,外患并未消失。但自从一个人问世后,胡人纷纷避其锋芒,很少再犯中原,无论匈奴还是东胡,明显老实下来。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先为汉相、后被追认为“魏武帝”的曹操。曹操在东汉末年,立足中原,并通过官渡之战统一北方。之后,北方各胡人部落,对曹操毕恭毕敬,岁岁来贡“魏王”。连统一的大汉都

  • 揭秘:才女蔡文姬身后的六个男人 曹操最真诚?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蔡文姬,曹操,才女,三国

    蔡文姬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才女,可惜命途多舛,早年是大家闺秀,在父亲的庇护下生活。可是后来,由于董卓被杀,父亲也失去了靠山,自己的生活也一落千丈,甚至被迫流落异乡,在匈奴生活十年之久后,又被曹操重金赎回,所以才有文姬归汉的故事。历史上影响蔡文姬的男人共有六人:其一,给了蔡文姬生命和文学修养的男人毫无疑问

  • 蔡文姬和曹操到底什么关系?最多是男女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蔡文姬,曹操,三国

    蔡文姬和曹操到底什么关系?最明显不过的就是男女关系,这点谁也不能否认。曹操一直比较风流,可以说是风流成性,年轻的时候也一定不能闲着,他去蔡邕那里看到蔡文姬的多才多艺,一定很喜欢,就一直记住了蔡文姬,等到建安十二年的时候,曹操大权在握就把蔡文姬接回来了。历史上多数人说曹操是为了报答老友蔡邕,其实曹操哪

  • 曹操为什么重金从匈奴赎回大才女蔡文姬?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蔡文姬

    三国时期的大枭雄曹操是建安文学的领袖,非常重视有才华之人,尤其使其留下千古美名的,则是花重金赎回一代名媛蔡文姬。网络配图蔡文姬是东汉文学家蔡邕之女。蔡邕不仅擅长文学,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蔡邕当年在洛阳可谓大名鼎鼎,俨然就是文坛领袖,作为爱才之人的曹操对其十分敬佩,经常去府上拜访,与蔡邕发展成亦

  • 汉朝末年著名琴家蔡文姬回汉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蔡文姬回汉

    在1809年前的今天,0208年4月4日 (农历三月初一),汉末著名琴家蔡文姬回汉。蔡文姬回汉图蔡琰(约177-?):即蔡文姬(一作明姬,昭姬),汉末著名琴家,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父亲蔡邕是曹操的挚友。16岁嫁给河东卫仲道,婚后不久,夫亡无子,回娘家居住。东汉末年,中原战乱,被董卓

  • 曹操花费巨大代价接回蔡文姬究竟有何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

    在这个多事之秋,曹操还忙里偷闲,专门派人去胡中接回了一代才女蔡文姬,成就了一段文化上的佳话。有人认为,曹操接回蔡文姬是为的是繁荣文化事业,甚至还有人说曹操为了加强民族团结。文姬归汉的确于国于家都是一件可喜的事,但说到这件事的背景和意义,或许并不如大多数人想的那样。蔡文姬,汉末名士蔡邕之女,祖籍东汉陈

  • 曹操与蔡文姬什么关系?为何要赎回一代才女蔡文姬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蔡文姬

    蔡文姬与曹操。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东汉时期的大文学家,曹操虽然小他22岁,却是忘年交。曹操到洛阳任洛阳北部尉时,即慕蔡邕大名,常去拜访请教,那时蔡文姬正是童年时期,当蔡文姬在屋外听到父亲弹琴断弦,并准确说出断了第几根弦时,曹操是最早知道这个音乐奇才的人,当时他长蔡文姬22岁,完全出自对一个女娃娃的喜爱

  • 曹操是怎么从匈奴手里要回恩师之女蔡文姬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

    蔡文姬一生三嫁,离不开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两个人,一个是中原的魏武王曹操,另一个是匈奴的左贤王。蔡文姬由于被身处乱世被掳匈奴,不得已委身于匈奴的左贤王,但后来被曹操派人夺回中原。那么,曹操是怎样从匈奴的左贤王手中夺回蔡文姬的?骄悍不羁的匈奴人为何放走了到手的中原美人?蔡文姬在匈奴的十二年东汉末年,天下大

  • 曹操和才女蔡文姬:不敢亵渎的红颜知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蔡文姬

    或许我们印象里的曹操都一样,为人奸诈狡猾且生性多疑残忍,而历史上的曹操除了拥有这些固有的特质外,他还有着非常真诚无私的一面,那么曹操的无私真诚是面对谁才特有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曹操那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既然要聊曹操的另一面,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女人,她就是汉朝有名的才女蔡文姬。网络配图蔡琰,字文姬,又